是不是很多同學會跟我一樣,在了解美國這個國家時,先是從了解它的電影開始的。而了解美國電影,又是從西部片最感興趣開始。
在分析我自己為什麼會對美國的西部片感興趣的時候,我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原因。
作為一個中國人,或者是更大範圍的華人,我們的文化中存在著一種武俠基因。我們在各個時代有著無數的關於武俠的文學作品和電影作品。尤其是我們的華人導演李安的作品《臥虎藏龍》,就是一部典型的武俠片,並且獲得了奧斯卡獎,我們喜歡武俠,就是因為我們認可武俠中的俠義精神,這種精神符合我們對於正義的價值觀。
說回到美國西部電影,從西部片這個大的類型來說,西部電影的故事很多人物的故事,行為,心理與我們的俠客有相似之處,我看到的其實也正是美國的「武俠」片,這種聯通感讓我產生了對美國西部片的興趣。
其實「武俠」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是屬於平民階層,武俠倫理實際上就是民間社會用以規範人際關係的道德標準,是一種「情義倫理」。這個概念蘊涵了很深的倫理,包容了極大的範圍,是個不斷再包容的文化。
而西部電影中的所謂「武俠」,表現更多的是一種西方開拓精神背景下,追求個人生存空間,財富與名利的生活,是一種資本主義新教倫理下的生存故事,其深層的符號和象徵是關於美國人開發西部的史詩和西部片的人性拷問與死亡哲學。其實很多西部片並不是再現歷史的真實寫照,而是創造著一種理想的道德規範,去反映美國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傾向。
科恩兄弟是美國近年來拍攝西部電影最為成功的導演,也是一對導演組合。我們今天就從他們的電影《大地驚雷》《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入手,探究「武俠」與「西部」的關係,並且從攝影的角度切入,看一看他們的西部片中,有哪些攝影變現技巧,和攝影構圖用光形式,以此建構了西部片視覺上的形式結構,並且影響到觀眾對於西部片的觀看和理解。
絕美西部風景
所有的西部電影都不遺餘力的會表現一個主題,就是西部的廣闊天地與大美風光。
美國西部自然風光是美國風光的精華所在。在大自然在這裡畫下了精彩壯麗的一筆。天然的石拱、巨大的峽谷、迷人的溝穴、湍急的飛瀑、墨綠的科羅拉多河水、風化成奇形怪狀的崖壁都讓人想徵服這片土地盡情狂野一番。
在電影中,科恩兄弟在電影《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開篇展示了西部的壯麗峽谷,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攝影師到這處風景朝聖拍攝,科恩利用電影鏡頭的視閾寬廣的特性,將西部地域的廣闊無垠展示的淋漓盡致。
地理空間的展示,同時也是為了交代時代背景,時代背景的深度,也就限定了故事與人物的內涵。廣闊的空間背後,展示的是西進的美國人為了更好的生活在推進,也有暴力的淘金者和罪犯利用這種空曠在犯罪。
曠野中展示了生存發展空間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危機和不確定性。我們都會有這種感受,作為人的動物本能,在一個空曠的空間中,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這樣的畫面空間在交代背景時也預置了矛盾。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其中一個故事中,淘金者老漢來到一個山谷中,雪山森林,河水樹木,簡直是人間天堂。導演再一次上演風光攝影的手段,拍攝了廣告片版的絕美風景。
在這個宛若天堂的環境中,蘊藏著黃金的秘密,我們都知道,最早的西部開發就是「淘金者」的開拓故事,他們就是為了發財的西部美國夢,我們在這,就發現了這個西部片的影子,因為這裡打上了淘金者的標籤。
說回到下面的場景,當看見優美的風景不久後,一頭麋鹿突然警覺,遠處的人打破了寂靜,周圍的微小變化令這個靜謐空間立刻緊張了起來,隨後上演的就是淘金老漢發掘金礦又被射擊搶劫差點喪命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所以說,西部片的風景雖好,卻總是殺機四伏,就好像我們的武俠片中,世間最美的風景處,不是藏有絕世殺人武器,就是約定的陰謀的廝殺對決。
地平線與遠方
武俠或者說英雄主義,或者是西方的個人主義,需要一個廣闊的空間。
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稀有,因為它們和而不同,因為它們需要營造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氛圍。
美國的西部地域廣闊,地廣人稀的地理條件最適合英雄與大俠,也最常有罪犯和惡棍。比如我們《新龍門客棧》的拍攝在戈壁大漠之中,想要製造一種荒涼遼闊感覺的背景。
西部電影則是天然的在西部的環境中自然生長。行俠仗義的警察槍手,殺人越貨的強盜罪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上演著最精彩的故事。往往結局最終是孤膽英雄和強悍的牛仔代表著正義,最終勝利的縱馬馳騁。
在電影中,如何表現這種西部的遼闊感呢?導演們大多選擇了攝影中對地平線的拍攝與表現來體現。科恩兄弟在兩部電影中,大量的使用三分法構圖比例,拍攝地平線。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地平線並不是單獨存在的,不僅是構圖位置,在地平線上人物的位置同樣重要,在地平線上,人物上下連結著天與地,我們也說頂天立地。這種位置的呈現凸顯了一種個人化的英雄主義視角。這種視角也很少表現反面人物,比如各類江洋大盜。
攝影中地平線的視角拍攝能夠表現深遠的環境,這同時符合一種英雄主義的視角,在視覺表現上貼近了電影跨越歷史、穿越時空的永恆魅力。
暴力與歡呼的刑場
暴力是西部片普遍採取的表達策略,也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因為人的心中暴力作為天性在社會生活中是被壓制的一種存在。電影則給這種壓抑一個理想化的安全出口。
在科恩兄弟的電影中,刑場又是他們暴力演繹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在《大地驚雷》《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這兩部影片中,都有刑場執行絞刑的情節,並且時間佔比相當長。為什麼刑場執行絞刑的戲份上壓上這麼大的寶呢?
一方面是在表現暴力,西部電影中槍戰搏殺的暴力是基礎。在晚近 西部片中,類似科恩兄弟這種拍攝死刑場景的內容越來越多。在這一類場景中,對絞刑執行的環境,工具,流程,人物狀態的拍攝,逼真的不能再逼真。
在執行之後,伴隨的是觀看行刑的人們的的歡呼聲,還有仿佛高潮時刻的口哨聲,似乎是在觀看一場球賽。這些表現其實與今天我們對於死刑和對行刑的這種暴力存在是有著根本上的認知差異的。我們今天看來,這種在當時是依法執行的行為簡直是另一種暴力犯罪,而當時的觀看的人們也近乎於野蠻。
這就是認知的差異和文明的限制,這也就是為什麼導演在拍攝時詳細描述類似場景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對刑場的拍攝表述了一種死亡哲學。
科恩兄弟的作品緊扣死亡哲學,情節不落俗套,劇情構思縝密,而其表達的主題往往強調命運的某種不確定性。
西部世界或者說在西部年代,人的生命與今天的意義似乎不同。暴力於危險圍繞在每一個人周圍。對待暴力的方式是更進一步的暴力。這就在說明一點,以牙還牙的復仇思想是西部正義人物和俠客的精神內核。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注重現在的真實的世界的享受,淡化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死亡比你想像的來的要快,要意想不到。在攝影拍攝和劇情上,導演就會經常流露出對主流文化的反叛 ,甚至表現出卡通色彩的漫畫式人物塑造,這其中不乏深刻到殘酷的性格刻畫,滑稽瘋狂的喜劇試探之外也有一份現實主義的反思和辛辣的諷刺。
攝影鏡頭中的西部色彩
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因為電影中的攝影包含來很多視覺元素,色彩就是重要組成部分。優秀電影必定有優秀的色彩表現。
在西部片這種類型電影中,其實是有自己的標誌性的色彩空間的。那就是伴隨著西部的自然環境存在的色彩空間。
西部世界大部分乾旱,空曠。這樣的曠野隔壁自然條件下就是呈現出沙土的顏色。在大部分的西部電影中,色調是以暖黃色調為主。
科恩兄弟的這兩部電影在表現西部世界的蒼涼環境特徵的時候,沿用了這種黃綠色為主基調的色彩空間。這種黃色調發揮再現西部世界的自然現實,導演實踐強調了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
舞臺光影
西部電影中的故事從今天的視角來看大部分已經被視為傳奇,其實有很大部分也卻是來自於傳說的故事。既然是為故事,那麼演繹的成分就很大,就天然的於戲劇相接近,雖然故事片電影也是一種虛構,但力求模擬真實世界的性質與其它戲劇尚有不同。
基於這個特點,科恩兄弟的西部電影在攝影用光上經常營造出一種形式感極強,方向性明顯的舞臺形式的類型光線。
這種光線往往具有方向性明顯,對比強烈,呈現區域性等等特徵。這都是在舞臺喜劇上經常出現的光線效果。這樣使用攝影光線的手法在表現上有幾個特點。
一個是有利於突出畫面中的主體人物,在攝影中,明暗的分布意味著主次關係的位置,明亮的部分就是畫面中的主體內容,暗部則是次要的。通過明暗區分,拉開攝影畫面視覺上的差異。
第二方面是,方向性的光線有利於拓展畫面的視覺空間。比如強烈的方向性光線製造了丁達爾效應效果,在勾勒出主體人物的同時,交代了人物後方的空間位置,形成了觀眾對整個人物所處空間的判斷。這樣的光線就是有利於增加視覺空間,起到增加畫層次感的作用。
這樣的電影畫面最適合攝影拍攝的同學們學習,光線的運用就是善於尋找光線,利用光線形成的視覺結構。很多同學在平時拍攝中往往是被內容和主題限制住了觀察,往往最後才考慮到光線,甚至根本就不考慮光線。然而,發現,利用甚至製造光線才是區別攝影高手與小白的黃金標準。
西部的代表性符號,那些馬
在電影中或者攝影藝術中,畫面中的物體往往具有符號學意義上的特性。簡單理解,比如一看到男人留辮子,我們就想起清朝。這是那個歷史時代特有的存在形式,是一種符號性的存在。
那麼一提到西部片,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牛仔。科恩兄弟的電影中,馬成為比牛仔更具人氣的符號行存在,貫穿了他們的拍攝。
西部世界廣闊無垠,馬充當了交通工具,與此同時,形成了與人不可分離的陪伴關係。西部英雄人物需要馬,我們的武俠中的大俠同樣都有著於馬相關的故事和情感。馬的忠誠,可靠,馬的耐性和毅力,這於武俠和牛仔的品質也是相同的。
牛仔們摘下馬鞍子作為枕頭,點起一灶篝火,跟馬做伴睡在一塊。這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意味著感情和信任。信任馬,它可以載著你出生入死、浪蕩江湖,殺敵時如脫弦的利箭,脫離時如驟去的旋風,而馬的野性也毋寧說是牛仔們的另一個自我。
還有這些經典的攝影內容
1.對比的技巧
大小對比是攝影中最為基本的構圖技巧。通過大小對比,形成了視覺上的遠近關係,透視關係。與此同時,大小對比在視覺解讀上,也分開來主次關係。
對比的目的是形成矛盾,矛盾是興趣趣味形成的基礎,我們不喜歡平淡,所有的攝影拍攝其實都是在製造矛盾。科恩兄弟的攝影中利用大小對比的矛盾,良好結合了西部地域空曠。視野遼闊的特點,不但沒有空曠的感覺,對比中小的部分形成了平衡畫面視覺的作用。
2.均衡的畫面構圖
混亂與無序是這個世界的本質,視覺上的原理也是相同的。如何在攝影中在畫面中尋找一定的規律,形成一定的順序,是反自然的一種行為。
但是這種規律形成的某些構成元素,是審美的原料,也是攝影創作的構圖的原因。
在科恩兄弟《大地驚雷》《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兩部電影中,經常出現畫面對稱均衡的構圖。這種構圖形式是我們東方人所常見和習慣的。不過這在西部片中,實際上是一種矛盾的視覺形式。
一方面,西部片中的西部世界是沒有固定節奏的,劇情故事往往是意料之外的,在構圖上,使用對稱和均衡的構圖,形成一種穩定的視覺效果,這就是一種矛盾的安排。
所以在劇情上,每當出現這種對稱均衡構圖的時候,一定是劇情矛盾衝突最為集中的地方。下面這個畫面的對稱結構本來體現了一種平穩,但是中間人物的內心應該是萬分複雜忐忑的,因為他在搶劫一家銀行。
所以你看,導演其實是在使用均衡的畫面構圖與情節進行矛盾的設計,營造一種視覺上和心理上的對比。
總結一下,科恩兄弟的西部片在視覺上利用攝影構圖方法營造了一個「西部的武俠」空間,獨具特色的色彩風格和用光技巧,在豐富畫面的同時設置了複雜的視覺矛盾和心理預設。利用這些方法,他們的作品中可以很清晰地發現西部類型電影的諸多元素,藉此更多的還原於現實,詮釋生命與世界的對立法則。
電影中的很多攝影構圖,用光和色彩表現技巧同樣可以被我們攝影愛好者同學借鑑使用,在拍攝實踐中汲取營養。
我是光影匠,這就是今天的內容,喜歡的同學不要忘記關注,轉發,點讚,咱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