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流行病》我們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病毒允許我們存在

2020-11-17 騰訊網

最近上線了一部叫《流行病》的紀錄片,以全球為視角,講各個國家地區的人們為戰勝不可預期的流行病所做出的努力,現在疫情當前就簡單聊聊這部片子與相關的觀點,流線便指的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可感染眾多人口的傳染病微生物,主要指的是病毒與細菌,細菌用抗生素可以強有效的抑制,而病毒則複雜得多,病毒是地球上最悠久的存在物,它的起源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很可能比單核生物還要古老。

由於個體微小,只含一種核酸,沒有代謝系統,只能寄生在活體細胞中複製傳播這些致病微生物,最初大多寄生在動物體內,然後再傳給人以人類的角度來說,流行病就像是電影中的大反派,自有文明記載以來不斷的在搞事情,霍亂,瘧疾,流感病,肺結核,麻疹,黃熱病,脊髓灰質炎等,輪番在轟炸著人類社會。

最老牌且殺傷力巨大的流行病是天花,它伴隨著人類進入農耕時代,開始出現傳播力遍布全球,十五世紀歐洲的冒險家們來到美洲,拉開了血腥暴力的殖民時代,但其實90%的美洲原住民並不是被槍炮殺死,而是死於歐洲人帶來的天花病毒,由於沒有來得及形成免疫機制,2000多萬原住民被天花吞噬,釀成了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慘案。

除了天花,14世紀中期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造成了大約2500萬人的死亡,等於歐洲當時1/3的人口,很多村鎮一夜之間被屠。大瘟疫過後花了100多年才恢復到之前的人口水平,進入近代以來,人類發明了輪船,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各大洲之間的交往比農工時代要頻繁太多,全球性的流行病爆發變得更加迅猛,最誇張的一次是,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不是因為病原地在西班牙,而是他最早爆出大規模感染的消息,這口鍋就扣在了西班牙頭上,據研究,它最早來自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第一波流感始於1918年春季,看起來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死亡率也並不高,但到了秋季的第二波病毒迅速蔓延,死亡率飆升。開始是醫院的床位不夠用,接下來是停屍房不夠用,後來是棺材脫銷,墓地不夠用,然後在1919年的冬季又來了一波,短短的一年多時間,當時全球17億人口中,有半數人口感染,保守估計死掉了4000萬人,成為有史以來最暴躁的流行病。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在1918年的11月份結束,就跟西班牙流感有關,因為各國都死的沒有兵原了,但當時的醫學界對病毒所知甚少,直到許多年後才比較確定,西班牙流感屬於甲型流感病毒也就是俗稱的豬流感,西班牙流感病毒波及巨大,但他卻不是最致命的。

這個獎項是屬於聽名字就讓人覺得慎得慌的,埃布拉病毒,伊波拉是非洲剛果北部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病毒肆虐了沿岸的幾十個村莊,致死率高達88%。病毒由此得名,在顯微鏡下,埃布拉病毒的形狀就像一把如意,它進入人體後迅速繁殖,擴散,攻擊多個器官,造成內出血。抑制不及時發病,兩三天之內就會在極度的痛苦中死去,由於傳播迅猛,死狀恐怖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極大恐慌,很多電影因此為題材,其中就包括香港導演邱禮濤的恐怖邪典名作伊波拉病毒。

今後40幾年,伊波拉多次爆發,但主要只出現在非洲範圍內,沒有全球大規模流行,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國際衛生組織嚴防死守的最致命病毒之一,進入21世紀幾次大規模流行病主要由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引起,2002年爆發於中國的薩斯與2014年爆發於中東的以及當下的疫情都屬於冠狀病毒作亂。

再就是各種花樣繁多的流感病毒,尤其2009年,爆發於墨西哥的h7n1甲型流感為代表,波及了全球214個國家,地區感染約18萬人死亡,當代的流行病雖然傳播速度依然很快,但因為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死亡率已經降低很多,7%左右的死亡率已經是非常高了,沒有再出現那種人命如草芥般倒下的慘劇,但有一個壞消息,人類對病毒還遠談不上有多了解。

長久以來,我們真正完全戰勝的病毒,也就只有天花,絕大部分病毒不會像天花那麼老實,好不容易開發出的疫苗。面對動物變異的病毒,人們往往手無策,很難找出特效藥,更多的只是靠輔助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死扛,不過,隨著對病毒了解的深入,現在科學家們認為病毒就是地球生態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浸泡在各種病毒中,絕大部分都對人體無害。他們只感染特定的生物細胞病毒。

每天會殺死海洋中20%的生物,並將能量釋放出來,從而形成循環,可以說,病毒代表了一種進化機制,自然界實現新陳代謝,病毒同時也是生物進化強大的驅動力,他們決定什麼能活,什麼該滅亡,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是在千萬年與病毒的軍備競賽中不斷的完善,而且病毒經常來怎麼走的也莫名其妙?那些來勢洶洶的病毒似乎也並不想把宿主殺光,那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

生物體與病毒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共生關係,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生命體其實只是病毒傳播自身的一種工具,我們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病毒允許我們存在,這就有點兒細思極恐的味道了,與病毒的鬥爭是一場沒有硝煙,同時也永無止境的戰役,他們肯定會在某個未知的時間與地點再次出現,人類能做的就是準備好勇氣與智慧,與他們戰鬥。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我們獲得哪些啟示
    《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聊聊我們從中能獲得哪些啟示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這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於今年1月22日在美國上映一共6集,每集50分鐘左右採用多人故事平行敘述的方法聚焦醫護人員、疫情防控專家、疫苗研製者等防治流行病的一線工作人員呈現了美國、印度、越南、中國等多地
  • 流行病,這部紀錄片教我們如何預防下一次流感的大爆發
    2020年春節,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多數中國人對於流行病這個概念有了更深的認識。疫情的變化時刻都在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價。然而,面對每隔幾年就會爆發一次的流行病,我們應該如何去進行常態化應對。
  • 紀錄片:2020《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
    在這個節點上,再去看這樣一部紀錄片,就顯得非常應景,片中很多現實、困惑和願景都讓當下的中國人感同身受。這部6集的紀錄片主要從醫護人員和研究者、疫苗開發者的角度出發,將美國、印度、越南、中國等多地面對伊波拉、禽流感、豬流感等流行病的不同情況和啟示呈現出來。或許,當下正經歷疫情的我們,能從中獲取到些東西。流感最大的敵人,就是麻痺大意。
  • 這7部傳染病紀錄片,都是倖存者留給我們的警示
    既然無法出門玩耍,不如看看紀錄片增長見識。健康界國際精心為您挑選了幾部有關傳染病的紀錄片,讓我們一起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中,汲取對抗新型肺炎疫情的智慧與力量。 1、《流行病:如何預防大型傳染病》 每次流行病都是一次學習機會,人類一直在學習,但人類永遠不知道會有什麼病毒出現在動物身上。
  • 紀錄片《流行病》和新冠肺炎之間存「陰謀論」?
    《流行病》中很多事實、數據、預測,比如「下一次疾病流行只會是時間問題,我們不知道會在哪裡、如何發生,但肯定會發生」,都可以對照武漢以及中國的疫情。我們正處在一個巨大的陰謀中!如何應對和預防流感及其他流行病流感年年都有,流行到中國人都無感。感冒?小事。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告訴了我們另外一面。流感實質就是病毒性感冒,而病毒就是這次新冠肺炎的罪魁禍首。所以人類和病毒引發的疾病,包括SARS、愛滋病、流感、新冠肺炎一直都在拉鋸戰。
  • 這部高分紀錄片 讓我們深思疫情和未來
    1月22日,Netflix最新上線了一部紀錄片《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暴發》(以下簡稱《流行病》),這部豆瓣8分的紀錄片可謂播出得「適逢其時」。《流行病》並不是在宣揚流感可怕的致命性,而是在記錄各方人士與病毒作戰的勇敢,從公共健康防禦體系、醫療救治、病毒學、流行病學、社會學的角度來解析流感,試圖讓人類學會重視流行病,並採取措施規避下一次的危險。
  • 從對付病毒到重視生態安全——人類與流行病鬥爭的歷史啟示
    這是一場全人類與病毒的鬥爭,阻斷病毒傳播、控制疫情波及範圍是世界各國的當務之急。人類與流行病長期鬥爭的歷史啟示我們,在思考疫情防控問題時,除了對付病毒還應超越病毒,探討其背後存在的人與動物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除了隔離病人還應治理環境,進而思考生態安全的大問題。
  • ...面前,我們都不該錯過這救命片《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
    可以說它是這次疫情的提前預判,若是早些日子出現,或許我們更多人會對這場疫情有更好地防控。 它讓我們學會重視。 它也在提醒如何規避下一次的危險。 一如紀錄片中的那句警示: 「當提及又一次流感大流行時。 問題不在於它是否會發生,而在於它何時發生。」
  • 福奇博士表示,英國之所以比美國提前批准疫苗是因為美國審查更嚴格
    據報導,美國流行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表示,英國之所以能趕在美國之前批准輝瑞公司的新冠疫苗,是因為英國衛生監管機構沒有像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那樣仔細審查試驗數據。據CNN報導,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告訴福克斯新聞:「FDA目前的做法,他們正在這麼做,是正確的做法。」
  • BBC紀錄片在線看| 病毒為何會致命?這部片給孩子講解了所有的未知!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BBC紀錄片—— 《病毒為何致命?》帶你看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如何揭開病毒們的秘密。病毒是地球上數量最龐大的生命形式。如果把地球上的病毒首尾相連,能連成一條2億光年的長鏈。對人類來說,最致命的病毒存在於哪裡?
  • 《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暴發》熱播
    《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暴發》熱播  這部高分紀錄片 讓我們深思疫情和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抗擊疫情的鬥爭也處於關鍵階段,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我們曾經歷過多起肆虐的流行病,這些疫情串聯起來的不僅僅是人類歷史上悲痛的過往,還有無數醫護工作者抗擊病毒的無聲史詩。
  • 麥可貝將拍流行病驚悚片 被調侃:病毒也要爆炸?
    據Gamespot報導,美國導演麥可·貝(MichaelBay)目前正在聯合派拉蒙前製片總監亞當·古德曼製作一部以流行病為題材的驚悚片《Songbird(鳴鳥,暫譯)》。
  • 我們汽車內部與新冠同時存在的細菌病毒還有哪些
    特殊時期,我們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在如何抵抗新冠狀病毒的身上。然而很多車主並沒有意識到,除了新冠狀病毒可以在我們的車內存活,還有很多其他的細菌病毒都同時存在。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車內細菌病毒這點事~有實驗表明,我們的車內存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比如有: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黴菌、綠膿桿菌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門氏菌、蠟質芽孢桿菌、節桿菌和感冒病毒等在內的數十種病菌。
  • 這部講流行病的影片,每個人都該看看——《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
    明明是個舉國歡慶的春節,怎麼就變成了病毒肆虐的自我隔離了呢?也許,網飛這部剛剛上線的紀錄片能夠給出一種面向未來的答案:《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幾乎所有的人的方式是,買藥醫是的,紀錄片霍利醫生所說的那樣,在大型流感病毒爆發初期,很難在人們的注意,大家不僅是「流感」的心,接觸草率,最終通過人際致死人吧下面是飢腸轆轆,病毒本身的無視,無知和可怕的流言蜚語比第二次殺手因此,關於病毒的起源的追溯
  •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
    人之可貴,在於我們因著時光環境的改變,在生活上得到長進。歲月的流失固然是無可奈何,而人生的逐漸蛻變,卻又脫不出時光的力量。歲月的流逝給予我們太多的牽腸掛肚,難以割捨;理想的奔馳帶給我們太多的辛酸苦辣,孤獨寂寞。當我們有一天停下腳步,驀然回首,那些銘心刻骨已經風輕雲淡了。
  • 這部救命片教會我們的事…
    而面對疫情,我們除了要學習防病方法保護好家人和自己,更應該重視這次突如其來的流行病帶給我們的警示和經驗教訓恰好,就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時候,Netflix非常應景的上線了一部科普紀錄片《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
  • 科學家警告:85萬種未知病毒可能感染人類。大流行病還將到來?
    對於人類來說,毀滅我們的,除了戰爭之外,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災難性的生物風險,包括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蠕蟲,朊病毒和病毒。從古猿時期,人類就開始了和這些微生物的抗爭,人類更是差點因為微生物引發的大流行病而消亡。
  • 難道病毒也會爆炸?麥可貝將拍流行病題材驚悚片!
    Gamespot報導稱美國導演麥可·貝(MichaelBay)目前正在聯合派拉蒙前製片總監亞當·古德曼製作一部以流行病為題材的驚悚片《Songbird(鳴鳥,暫譯)》。
  • 上線24小時內觀看破百萬的新冠病毒紀錄片,一場巨大的人類消減陰謀?
    爭議的來源即是影片的主題:2020新冠病毒是一場難以置信的全球性大陰謀.......一名網友在推特上分享《Hold up》:「截止11月13日,已經有850萬法國人看到了《Hold up》,讓我們繼續分享它!一部了解我們今天面臨的如此悲劇(政治)原因的重要紀錄片。」
  • 菲魚製作紀錄片批美國奧委會:拿我們當流水線產品
    網易體育7月30日報導:擁有23枚金牌的菲爾普斯擔任紀錄片《金牌的重量The Weight of Gold》製作人,這部紀錄片講述奧運明星面臨的心理挑戰,如今這部紀錄片播出,而菲爾普斯接受採訪時將矛頭指向了美國奧委會以及其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