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筆者和銅仁市玉屏自治縣漁業技術服務人員來到大龍街道辦胡氏農民青蛙養殖專業合作社,見到黑斑蛙養殖正在生產中。
走近蛙場,只見一片白色的網紗罩在幾十畝的稻田上空,稻田裡面又用緊密的紗網依田的原有形狀分割成許多條形小塊,每一小塊建有長長的紗質投料臺、引水管、生長水稻,兩個工人正在養殖場內巡查蛙類生長情況,在稻田一角投料臺上,只見一群孵化好的小蛙有姆指節大小,大部分背上綠中帶有褐黑條紋,正在覓食,聽到人聲,迅速驚散跳開,遊向稻田水裡。
胡景木是蛙場股東之一,他告訴筆者,該蛙場由三個股東投資90萬元,建於今年5月,養殖場佔地60畝,每畝已投放15萬尾黑斑蛙蝌蚪苗,大部分已孵化成小蛙,預計到10月份長到2兩左右可上市出售。蛙生長過程中,稻田裡不投一粒肥料和農藥,隨同收穫的稻穀是典型的無公害綠色大米,整個蛙場就是一個典型的稻蛙綜合飼養場。
據悉,黑斑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和磷,有助於青少年骨骼生長和治療老年人骨質疏鬆,特別是它所含維生素E、鋅、硒等微量元素,更助於人體生長所需,蛙肉性涼昧鹹無毒,是大補元氣治脾虛的營養食品。
作者 梁愛芬
編輯 張丹丹 楊紅亞 石蘭
編審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