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人間-小團圓》和《撒嬌女人最好命》上映之後,彭浩翔沒開新項目。這期間,他幫他長期的編劇搭檔陸以心(《春嬌與志明》、《低俗喜劇》、《撒嬌女人最好命》)監製了導演處女作《同班同學》。
這是一部以三個援交少女為主角的電影,她們先是十分要好同住一起,後因同時喜歡一個男人而感情破裂,最終又重歸於好。因為電影裡拍了一些裸露鏡頭,所以作為三級片在香港上映。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色情片,它主要講的是青春成長。因其優良的品質,被選入圍今年東京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
彭浩翔說,不管內地還是香港、臺灣,青春片的內核都是一樣的,關於愛情啊,友情啊,曖昧啊。內地的青春片看起來是在造夢、不真實,那是因為沒有分級制度,導演受的束縛很大。另外一個就是合拍,會困擾新導演,因為每個投資商都想掙內地市場的錢。
彭浩翔本人暫時還沒有可操作的項目,他也否定了在準備《春嬌與志明》的事兒,「我們就偶爾聊過,但是我們沒有一個固定的計劃在裡面。」
搜狐娛樂:《同班同學》是一個關於香港援交少女的三級片,你對這個人群有自己的態度嗎?
彭浩翔:藝術沒有必須要有一個教育的功能,我們要相信觀眾,他們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在香港,分級了以後,這個是三級的電影,就是說十八歲以上才能看的。十八歲以上的人能分得清楚這種東西,不代表看了一定要學,雖然我覺得其實16歲以上的都能明白了。就好像我們拍一個殺人犯的電影,不代表我們鼓勵大家去殺人。
搜狐娛樂:你覺得香港的青春片和內地、臺灣的青春片有什麼不同嗎?
彭浩翔:我沒看到很不一樣,都差不多。生活狀態有點不一樣,但是它的主題,愛情啊、友情啊、曖昧啊,每個地方都一樣,這種東西是蠻共同的,只是表現的方法不一樣而已。
搜狐娛樂:但內地的青春片大多都不真實,給大家營造一個夢,和觀眾實際的生活比較遠。
彭浩翔:這個不是跟青春片有關,跟內地到現在還沒有分級制度有關。你要是有分級制度,就可以拍一些不讓小孩看的青春片。現在是因為沒有分級制度,所以大家都要陪小學生一起看,是這個原因,跟創作沒關係。
搜狐娛樂:但也有人覺得很多人跟風拍這種青春片因為好賣嘛,賺錢比拍一部真正的好電影更重要。
彭浩翔:我從來不覺得投資方考慮商業市場的運作是一個錯誤的事情,這個肯定是生意。但是對我來說,我更考慮的是好的故事,其次是可以吸引觀眾去看,而不只是很爛的東西。對一些不懂故事的投資人來說,他只能重複市場上成功的東西,可能有一個電影很成功,他把整個成功的東西COPY過來,哪怕其他電影原來做的不好的東西都肯定。
我們應該看這個東西成功之後,要找出它成功的那個部分到底是什麼。哪怕是一個不成功的電影,我們也不應該完全否定它,可能它也有故事是好的,只是其他演員發揮不好、宣傳不好,不代表故事不好,我們不能因為票房不好就否定,我覺得不公平。
你說比較夢幻的青春片會成功,我們要看看一年下來,華語電影有多少這種夢幻的青春片死得很慘。大家說IP,你看《泰囧》跟《大聖歸來》也不是什麼IP,最後也成功了。因為有幾個IP成功,大家就覺得IP都能成功,但你看有多少所謂的網絡小說被買下來連拍都沒法拍,拍出來也沒人看。
我是編劇出來,我還是回到故事上,我相信不管什麼IP不IP,沒有感動我的故事,什麼事情都沒有用,因為電影最後還是講故事,還是講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你看《夏洛特煩惱》,從談商業運作來說,這個東西根本沒搞頭,但是你看人家就成功了。
搜狐娛樂:《同班同學》因為是三級片,肯定沒法賣內地市場,那找投資的容易嗎?
彭浩翔:還好。投資有好多,你這樣的電影也有可能投一千萬,但是對好多投資人來說,他不是沒錢,他會問你,為什麼你要拿一千萬,不如我給你五千萬,你拍就拍一個合拍的電影,不要再搞其他的。但是對我來說,我不會用投資多少錢作為一個標準。這個故事到底好不好?好了,哪怕它不能通過內地審查,我們就想辦法把它弄出來,我們不能勉強。《同班同學》勉強改到它能夠合拍,我覺得根本不應該拍這個東西。既然已經有一個寫得好的東西,我們就想想如何用少一點錢把它拍出來。
搜狐娛樂:現在創作的時候會糾結嗎?大家直到你的口味比較怪比較重,但這些都是不好通過審查的。
彭浩翔:我沒有特別糾結。因為我要是真的想不到如何去通過審查,我覺得直接拍港片,我也無所謂,我都可以。小成本我也拍過,大成本我也拍過。
搜狐娛樂:現在的新人導演裡很少再出現像你、寧浩這樣的鬼才,整體感覺很平庸,你覺得是為什麼?
彭浩翔:我不覺得。每一個年代都有好多比較平庸的導演,不管他是新的還是舊的。但是每個年代都有非常驚豔的導演,新的也有,舊的保持這種驚豔的也有。舉個例子,90年代的香港,跑出了好多很厲害的,這個不是說那個年代的人特別厲害,是剛好那個時候的好多投資方,一年有三百個電影。好的導演可能只有10%吧,有三百個電影一年,就會跑出三四十個比較好的導演。現在有些人說,香港不行了,你只有50個電影,就有5個新的好導演能跑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搜狐娛樂:你覺得現在香港的電影環境對新導演好嗎?
彭浩翔:是不太好的。我們那時候比較幸運,好多投資方願意拍一個港產片,只在香港放映。所以那時候大家可以很專心地去拍不同的、不一樣的東西,鬼片也拍,黑幫片也拍,你只有一個事情要做,就是把你的電影拍好。
但是現在每一個投資方不管他是香港、臺灣還是內地,還是美國回來的,他投一分錢出來,他都最好告訴你,這個電影能在內地市場放映。好了,你現在有兩個任務,第一,你要把電影拍好;第二,你要拍一個通過審查的東西。這個就讓你兩個事情要做,這個事情對新導演來說,其實是蠻辛苦的一個事情。你一邊要搞這個電影,一邊要看看這個電影能通過審查嗎,不是那麼理想的。因為沒有分級嘛,沒有分級,你有好多類型都不能拍的。所以這個是一定程度上被壓住了。
現在對於投資方來說,你問他拿一千萬拍一個港片,他說不如給你五千萬,拍一個大一點的電影。對他來說,反正我投五部電影,每部一千萬,還不如投一部五千萬能通過內地審查。但是這個是沒辦法的,因為畢竟導演也沒有這一千萬,我爸也沒有這一千萬,所以我們還是要找投資方。現在我們是說服投資方,你可以一邊拍這種大型的合拍片,同時拍一些小型的不合拍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