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真有高雅低俗之分麼?郭德綱當年如此回應周立波,高情商

2020-08-27 白鹿說一劇

關於藝術的高雅低俗可能最早你是從郭德綱的相聲當中了解到的,從當初的相聲「反三俗」,到後來周立波拋出的「咖啡大蒜」理論,郭德綱好像一直就是個低俗的代表。而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當中但也是一直在「反擊」,畢竟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郭德綱的回擊有時候都能當成段子來聽。

當年周立波在自己的節目中對郭德綱的相聲表演做了一個帶歧視色彩的評論,先是對演員的服裝表示了一種不理解,他說都什麼時代了還穿長衫來表演節目,當時還把雙手伸向前方蹦躂了兩下(模仿殭屍跳)。在後來的節目中表示:為什麼他們(郭德綱)生氣了?大家都是同胞,我沒有看不起他們的意思。本以為這是他誠意滿滿的解釋,沒想到他話鋒一轉,接著說,他們生氣,說明內心還不夠強大,就像咖啡和大蒜,喜歡吃大蒜的人,自己吃起來香,把臭味留給別人,我們上海人喜歡喝咖啡,把苦澀咽下去,把芳香留給別人。按照他上面說的這些東西,不僅把說相聲的得罪了,而且這些話還明顯的帶著地域歧視!

對於火藥味滿滿的郭德綱,自然不能對這種話置之不理,在他自己的節目當中也做了很巧妙的回擊:什麼是高雅?什麼是低俗?有人說聽交響樂高雅、聽相聲就低俗!……喝咖啡高雅、吃大蒜就低俗!……雅與俗、俗與雅相輔相成,喝茶咖啡就著大蒜,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個段子是很明顯的回擊周立波,但是在一次接受一檔節目採訪的時候,郭德綱還是採用了一種更為巧妙的方式來回應:我的節目並沒有特別的針對誰,而是針對一種現象(這句話說完,觀眾們都笑了),我在自己的節目中都沒有去特意的說誰,因為我還不需要別人的襯託,周先生是一個很完美的人,如果他不在節目中提我的話更更加完美。其實後面確實是很高情商的一種回答,既針對巧妙的批評了對方,又太高了自己。

人們區分高雅與俗的時候造了兩個成語——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但是真的俗就是不好,雅就是高端麼?接地氣就不好,上雲端就高端?其實我們更應該理智的來看待這些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不能因此而去攻擊對方

每個人因為自己的情況不同而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圈子,圈子內的人都是一些經濟實力、生活閱歷或者喜好差不多的人,有些人條件好一些或者從小受薰陶的原因,喜歡一些高端的藝術,比方說音樂會、歌劇表演等,而另一批人有可能就是喜歡和三五好友在路邊攤邊喝啤酒邊聊天。雙方都會因為自己的愛好而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感覺,因為他們知道這種生活方式最適合自己。如果雙方互相體驗一下對方的生活方式,肯定會出現不適應的感覺。但是雙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己的愛好都沒有過錯。

每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帶的屬性,不能生硬的區分雅與俗

相聲最早就是藝人在街頭或者茶館靠取悅觀眾來餬口的營生,這種藝術方式更加得貼近地氣,讓更多的老百姓去接受。因為他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的艱澀難懂。但能被絕大多數人喜歡的藝術就是俗?能被社會上高端人士接受的藝術的就是雅?這樣生硬的區分其實很粗暴。就像電影《私人訂製》當中的那位大導(李成儒 飾)一味的追求高雅夢,結果在外人眼裡變得不倫不類。

喜歡相聲,讓你笑了就好

郭德綱曾經「謙虛」的說: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完全是同行的襯託!在2006年的時候,郭德綱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了曲藝界的大會,當時大會的主題就是「反三俗」,其實郭德綱心裡明白,比自己水平高的老藝術家多的是,他需要拿出更多的視覺來打磨自己的作品,來強化自己說話的語調,來不斷加強自己的控場能力。於是他又把一些老段子拿出來,經過自己的「改良」,讓他門聽起來不再那麼「俗氣」,沒想到在主旋律相聲之外的他另闢蹊徑,很快就打開了自己的市場。譬如,他改良後的《報菜名》,效果就有些超出了原版本的意思,裡面模仿的吆喝聲讓人聽起來也是那麼的清脆悅耳,表演過程中當然少不了拿于謙開樂,但是觀眾們就是喜歡這樣的相聲。

其實,郭德綱在當年也曾嘗試著讓自己「高雅」起來,在2011年的時候,德雲社在成立15周年的時候籌備了一場慶典,慶典的名字就是「中國相聲史」,于謙擔任這次慶典的總導演,為了這次大活動,德雲社排練了近三個月,他們計劃用說相聲的方式來介紹相聲在近一百年來的發展過程。這其實是一次很「高雅」的演出,在慶典開始半個小時後,臺下的觀眾們開始了起鬨,緊接著開始要退票,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被認可,演員們自然是很沮喪。最後郭德綱走上來救場:我知道你們想聽相聲,但歷史缺少哪一個階段都是不完美的,等5分鐘就那麼難嗎?最後張鶴倫上臺,嘻嘻哈哈唱了個小曲,觀眾才轉怒為笑。

從這次的事件可以看出來,觀眾們聽相聲就是為了簡簡單單的快樂,為了能讓自己笑出來,把相聲弄的跟相聲劇似的,自然不會被人們所喜歡。

郭德綱一路走來真的是很不容易,創建德雲社更像是一次艱苦的創業,最後德雲社成功了,說明他們的「產品」能夠被更多的人去認可,既然是喜歡的東西,而且是存在的東西,就沒有什麼高雅與低俗之分,相聲只是一種給人們帶去歡樂和舒適感的藝術形式,就像小品、就像海派清口、就像喜劇影視作品……。總之,喜歡聽相聲沒錯、喜歡看歌劇也沒錯!喜歡喜劇沒有錯、喜歡看紀錄片也沒有錯!最重要的是你能找到一個讓自己感覺到舒服的藝術形式,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在自己快樂的時候去指責別人:「真搞不懂你們為何會喜歡那種東西」?

相關焦點

  • 惹誰不好,偏惹郭德綱,當年周立波這番操作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作為海派清口的創始人,周立波當年真可謂風光無限。好在,趙本山也好,小瀋陽、徐崢也罷,都不跟他一般見識,沒有對他的言論做任何回應。可是千不該,萬不該,周立波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了郭德綱。一而再、再而三,郭德綱終於坐不住了。他編了段相聲,名叫《你要高雅》,裡面沒提周立波半個字,卻罵了個狗血噴頭。
  • 周立波「暗諷」相聲不高雅,郭德綱隨後在臺上的回覆,太解氣了!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家教極嚴,郭麒麟從小就和師兄弟們一起生活,所以別看他是最親的兒子,但是待遇還比不上那些徒弟。飯桌上有什麼好吃的,永遠是先緊著外人,郭麒麟現在回到家裡要吃什麼,也會先問一問這個他能吃嗎。所以郭德綱一點都不擔心,把孩子放在社會上他的為人處世,從小都已經交會了,郭麒麟的謙遜有目共睹。
  • 郭德綱、周立波恩怨始末:「南咖啡」最終敵不過「北大蒜」
    因為自小有點曲藝表演的天賦,小郭德綱在相聲演藝方面進步很快,他七歲學評書,九歲學相聲,曾得到過包括楊志剛等許多相聲名家指點傳授。年幼的郭德綱有一個志向:成為一名出名的相聲演員。雖然這個願望最終成為現實,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願望的實現過程竟然如此艱辛。很多人都知道,郭德綱也曾是一名「北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別人漂一次都難,而他足足漂了三次。
  • 郭德綱、周立波恩怨始末:始自「大蒜咖啡論」,終自道德與人品
    這些年裡,周立波下過海、經過商、出過國,但心中卻始終牽掛著表演藝術。這些經商和出國的生活積累、社會閱歷,也為周立波積累了豐富的演藝素材和新的藝術突破點,他一直在尋找著重新站上舞臺的機會。2006年12月,沉寂了16年之久後,在王汝剛、嚴順開以及好友關棟天、孫徐春等的鼓勵下,周立波終於再次登臺,在上海安福路戲劇沙龍進行復出演出。
  • 什麼才是真正的高雅,郭德綱用親身經歷做出了最直白的總結
    曾經有一個話題火遍整個網絡,直到現在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談點!周立波曾拿喝咖啡吃大蒜的說事,和郭德綱掐了起來。周立波曾在節目中,直指「對於相聲界某些人來說,郭德綱就是他們的障礙物」,並說:「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此言論一出,引起了網友們瘋狂的爭論。對此,郭德綱曾回覆:「記住,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
  • 絕不向高雅低頭!德雲社郭德綱為陶冶情操,竟然在書房種地瓜玩
    曾經說過,自己就是個俗人,這輩子都高雅不起來,而且郭德綱說自己這輩子痛恨高雅,尤其是那些裝高雅的人。郭德綱曾經專門寫了段相聲,名字叫《你要高雅》,在自己的相聲裡諷刺了說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的周立波。郭德綱不僅在舞臺上,在舞臺下也是標準的一個俗人。
  • 周立波的嘴有多「狠」?直言郭德綱太俗氣,怒罵徐崢是一頭「豬」
    ,他在這樣一個行業當中,可以說是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當年他創立的《海派清口》和《壹周立波秀》等等脫口秀節目,可以說是得到了眾多人的關注,在娛樂圈內如果擁有這樣的一種成就,也是讓人非常欣慰,但是自從有了一點人氣之後,他就開始膨脹了。
  • 周立波的嘴到底有多毒?貶低郭德綱太俗,罵徐崢是一頭豬
    對於喜歡脫口秀的觀眾來說,對於周立波這個人一定不陌生,他創立的《海派清口》和《壹周立波秀》當年非常火爆,很受觀眾們的喜歡。然而在成名之後,周立波便迅速膨脹了,徹底管不住自己的嘴了,每一次張口都能得罪一些人,再加上個人品德不過關,因此路人緣急速敗壞,如今基本算是涼了。
  • 郭德綱與周立波的「恩怨」,大蒜和咖啡唇齒留香「誰」更悠長?
    若干年前,周立波在「壹周立波秀」的節目上,調侃郭德綱的傳統相聲是「大蒜味」的時候,郭德綱還沒有今天這樣紅!周立波已是許多衛視重量級節目中的導師。郭德綱不甘示弱,立即編《你要高雅》相聲嘲諷周立波的「大蒜咖啡論」,兩人唇槍舌戰,不分高下。一個代表北派的傳統相聲藝術,一個代表南方的海派清口脫口秀節目。
  • 喝咖啡未必高雅吃大蒜並非低俗
    他們以為穿上西服、住上洋房、聽著交響樂、喝著咖啡的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西方的「紳士」,而那些穿著汗衫、住著民工房、看著二人轉、吃著大蒜的民工在他們眼中只有兩個字:低俗。而像小瀋陽這樣被低俗人群喜歡的明星自然也是「低俗」文化的代表人物。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也開始評價起中國的流行文化傾向,認為小瀋陽以男扮女裝及低俗喜劇為賣點的做法十分低俗,所以贈與小瀋陽「最低俗的中國人」的美譽。
  • 從讓觀眾笑到讓觀眾罵的周立波,去美國後又如何?觀眾:別回來了
    02 口無遮攔,目無尊長,這讓周立波成為眾矢之的當年,周立波面對徐崢的批評言論直接暴跳,在採訪中直言:小弟弟,你演起豬來倒是有幾分相似。但是演起人來就很囧啦。「雅俗」的觀念,藝術只是一種形式,和高雅無關。
  • 周立波、曹雲金:從娛樂紅人到路人甲,只因德不配位!
    1.周立波與郭德綱、李詠的恩怨是非周立波與郭德綱互諷:周立波諷刺郭德綱:吃大蒜的人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只顧自己痛快;而喝咖啡的人就不一樣了,他是把苦自己咽下郭德綱回懟周立波:吃大蒜的低俗,難道喝咖啡的都高雅?周立波與李詠冷戰:當年,在拍攝真人秀節目時,心直口快的李詠無意之間說多了話,搶了周立波的臺詞,周立波先生覺得很沒面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憤然離場!
  • 如何看待音樂的高雅與低俗
    主流判斷經常經不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我們不妨回顧歷史,當年,主流看法覺得李谷一用了氣聲,所以低俗,現在李谷一「高雅」得沒人聽了;當年,有人公開講蘇小明唱的是靡靡之音,《人民音樂》說它「格調不高」,有人甚至汙言穢語說是「妓女等大兵」;今天風波消盡,大連以《軍港之夜》為榮,軍港之夜讓大連更美;當年,主流看法說鄧麗君是靡靡之音,後來卻遺憾沒把她請到大陸來
  • 《德雲鬥笑社》郭德綱談「雅俗」:「南咖啡」終敵不過「北大蒜」
    原來在很多節目之中,姜昆都公開批評過郭德綱,說「郭德綱的相聲庸俗低俗」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一個藝術家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有底線,有內涵。」足以見得,郭德綱的相聲,並不「俗氣」。「雅俗」之爭自然少不了郭德綱和周立波之間的爭鬥。
  • 周立波:咖啡大蒜論得罪人,和唐爽罵戰毀了前途!
    吃大蒜的就低俗,喝咖啡的就高雅?這樣的言論難免為自己招來非議。郭德綱也借著相聲明裡暗裡內涵了一下周立波在裝高雅。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藝術不分領域,也不分貴賤,有人喜歡陽光白雪,也有人喜歡下裡巴人。
  • 周立波公開諷刺網友,曾打殘嶽父懟徐崢諷郭德綱,如今還敢狂?
    郭德綱的德雲社在圈內可以說是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當時又正好趕上趙本山退出春晚舞臺,所以那會的周立波真的可以用風光無限來形容啊。但是不管怎麼發展,郭德綱的德雲社和周立波的海派清口這兩個不同的藝術門類本不該會有什麼牽扯,但是卻因為周立波的這張嘴,結下了梁子。
  • 從嘲諷郭德綱到被「人人喊打」,周立波終於把自己「玩壞」了
    2008年,周立波又推出了契合「改革開放30周年」的《笑侃30年》,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共上演了31場,觀影人次達到28000之多,票房總收入達650多萬。而周立波也因這檔脫口秀一戰成名,甚至一度與郭德綱齊名,被稱為「北有郭德綱,南有周立波。」
  • 愛作死的周立波,吸毒翻臉恩人還諷刺郭德綱,一步步把自己玩壞。
    這個曾和郭德綱齊名的中國著名脫口秀藝術演員,終於一步步將自己作死掉了。1967年,周立波出生於上海中產階層人家,從小生活條件優越,造成了他寬闊的眼界和無與倫比的自信。1981年,周立波考上上海滑稽劇團,並師從於上海曲藝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
  • 郭德綱又躺槍了!85歲相聲名家演出時怒批,低俗相聲對不起良心
    不少相聲同行,尤其是相聲界的老前輩,經常說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低俗,庸俗,媚俗。在同行看來,郭德綱的相聲是狗肉不上席,難登大雅之堂。楊振華說:「相聲是一門語言的藝術,為何現在如此低俗?說來說去,只有低俗的人才會說低俗的相聲!低俗的相聲給大家帶來什麼呢?一種汙染,一種沉淪!那些個低俗的作者和演員們,你對不起大家,對不起良心。」
  • 【好書選讀】高雅與低俗之爭(上)
    高雅與低俗之爭(上)在視覺文化中,關於高雅與低俗的區別傾向於被看作是一種現代主義文化史的兩種不同版本之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