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選讀】高雅與低俗之爭(上)

2021-03-01 N視覺

                          高雅與低俗之爭(上)

在視覺文化中,關於高雅與低俗的區別傾向於被看作是一種現代主義文化史的兩種不同版本之間的選擇。第一種版本中,高低之別仍舊存在,這種立場日益被認同為20世紀中期的法蘭克福學派、藝術史的傳統元素,以及新聞性的藝術批評。在與之相對的另一種不同版本的文化史中,高低之別則被摒棄,而被視作為一種視覺文化,電影與媒體研究方面作者的自我定義。在考察更具前景的抵制自我選擇的模式之前,我將先列出這兩種立場的一些相關主張。

1.高雅藝術與低俗藝術仍然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西奧多·阿多諾(Theodor Adorno)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視覺文化中的陰影人物,因為他對高雅藝術作出了堅定的辯護,同時也對「文化工業」進行了無情的批判。下面是其在《重審文化工業》的開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語。「文化工業,」他寫道,「強行將已分離數千年的高雅藝術與低俗藝術兩個半球合併起來。」它分別摧毀了兩者的「嚴肅性」,將「利益動機赤裸裸地置入文化形態」。在阿多諾的論點中,藝術由其自身材料(在繪畫、言辭或是音調中)的邏輯所暗指的內驅力推動。高雅藝術必然遵從那種邏輯,跟隨它穿透不間斷的「否定性」。現代藝術中的每一種進步的運動,」如傑伊·伯恩斯坦(Jay Bernstein)所說的,都「會激發日益增加的經典範式:再現性、形態、敘事、和諧與統一。」  

阿多諾之後的理論家引用了否定性邏輯來分析不同的藝術品,如阿德·萊恩哈特(Ad Reinhart)的黑色繪畫、諾頓·費爾德曼(Norton  Feldman)的音樂、羅伯特·莫裡斯(Robert Morris)等極少主義者,以及各種觀念藝術。這種認為否定性是高雅藝術與真正先鋒性根基的觀點在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儘管這種影響力與那些並非一直傾向於直接引用阿多諾的作者們來說仍有一定的距離。在藝術史及那些對視覺文化存在疑慮的人之中,託馬斯·克羅(Thomas Crow)是一個重要的例子。他認為觀念藝術通過對關於作品形式與表象既定觀念的取消提出了重要的哲學問題——這與阿多諾的做法是一致的,即使他所使用的是並非為阿多諾所知的具體特定藝術。克羅的立場視覺研究提出了一種尚未被完全表述出來的挑戰:對於諸如舍利·萊文(Sherrie Levine)、戈登·馬塔-克拉克(Gordon Matta-Clark)與其他藝術如何能如視覺文化作者所趨向的那樣,在他們融入廣告、雜誌與電影之中時,像克羅在其著作中所認為的那樣加以嚴肅地對待呢?是否可能如克羅對萊文的分析、惠特尼·戴維斯(Whitney Davis)對大衛·拉賓諾維奇(David Rabinowitch)的考察、伊夫-阿蘭·博伊斯(Yve-Alain Bois)對蒙德裡安(Mondrian)與阿德·萊恩哈特的詮解一樣,引入現代性中「否定」式運動的嚴肅討論,並簡單地將這類闡釋引入那些對《脫線先生》(Mr.Magoo)中的現代派形式主義或CK(Calvin Klein)品牌中的現代簡約主義感興趣的論文之中呢?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而對於高雅藝術在其與低俗藝術混入視覺文化時到底失去了哪些東西,我還尚未考慮。

Mr.Magoo海報

舉例來說,在《脫線先生》中,色彩區域以一種現代主義的獨特樣式與輪廓重疊。因此我們並不驚訝於《脫線先生》的動畫師朱爾·恩格爾(Jules Engel)同時也是一名嚴肅的現代主義畫家。1971年,恩格爾是加州藝術學院實驗動畫的創辦人,他同時也深諳高峰現代藝術(High Modernism):他自己的抽象繪畫中即包括表面上與保羅·克利(Paul Klee)最抽象的作品極相似的幾何形色域畫。恩格爾繪畫中的色域重疊與《脫線先生》中常出現光線區域相似,因而,將《脫線先生》與高峰現代派結合起來寫作是合理的。然而,引入極其嚴肅的學術性(如克羅與博伊斯的理論)將可能導致一種不連貫性,因為那些作品中的條目和價值與恩格爾的繪畫並不一致。在本例中,混合這兩種敘述將使問題變得難於理解:為何同一個藝術家會創造出嚴肅的新結構主義拼貼作品,《方向III》(1960年)、《幻想曲》中的俄國片段,又能創造出卡通角色砰砰傑拉德(Gerald McBoing-Boing)?通過這類例子,就將克羅與博伊斯作為註腳,並認為他們的引用似乎將導致某種從好萊塢動畫到阿多諾純粹否定性理論的、非特定而有機的風格是遠遠不夠的。

阿多諾的理論與其在現代性批判的嚴肅性中所形成的學術觀點排除了某種混合性,而作為結果,那些引用這類作品的視覺文化研究最終認為對混合的禁止在某種程度上為引用行為所迴避——阿多諾與《脫線先生》的混合足以說明陳述的混合。後現代藝術,如伯恩斯坦所說的,「直接趨向於一種忽視高雅藝術與低俗藝術之間區別的聯合」。為了全方位地審思,一篇關於《脫線先生》的現代主義文章必須要考慮到存在於這兩種陳述之間的誤解——如它們在恩格爾的作品、阿多諾或克羅的論述,及作者自身的關注點中所體現的那樣。這樣做將迫使作者直面高雅與低俗的陳述之間——至少在本例中——仍然存在著區別的事實。

                                           Mr.Magoo劇照

作為阿多諾最好的詮釋者之一,伯恩斯坦對於認為視覺文化中高雅與低俗已經融合的觀點並不樂觀。「無論如何審視,」他寫道,「後現代主義仍未能通過真正地融合這兩個領域來成功地克服這種重大的區分:它要麼是資本需求下向綜合性的一種虛偽讓步,要麼是一種延續現代主義的附隨物。」舉例來說:這種「偽綜合性」是由資本主義通過電視媒體對高雅藝術與低俗藝術的混合來達到的。一檔倫敦4頻道或BBC2頻道關於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節目將在英國佔據某些播放時段,但這些節目之所以被播出,是因為播出者認為市場有對卡拉瓦喬的需求——如同《天線寶寶》的市場需求一樣(這種市場壓力在美國更甚,《天線寶寶》幾乎無往不勝)。而一個力圖以不同方式繼續高雅藝術的「否定性方案」的例子是傑夫·昆斯,他龐雜的視覺媚俗物是一種使用新含義的現代主義嚴肅性的形式。伯恩斯坦總結道:「只要普遍與特殊的調和仍舊是虛假的,否定性方案將繼續起作用」—換句話說,高雅與低俗的分離「並不是一個藝術或哲學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現代主義抽象性的問題」。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那些追隨高雅藝術與消費低俗藝術的人們的區別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人們可以通過註明其對高雅藝術的追隨或對低俗藝術的消費而得以區分——正如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diea)所強調的以及博物館民調所一向顯示的那樣。從統計學上看,西方社會的這種高低區分是局域性的,因此那些低估或批評這種區分的理論(這些理論我接下來將予以評價)被迫在它們是對社會學證據存有異議,還是僅僅為了選擇一種不同的闡釋方法這兩者之間作出表態。

本文選自《視覺研究——懷疑式導讀》(美)詹姆斯·埃爾金斯著;雷鑫譯

編輯:杜欣桐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音樂的高雅與低俗
    我認為,政府在網絡音樂管制問題上,應保持裁判中立,不宜憑特殊立場上的好惡,充當運動員。音樂高雅和低俗,遠沒有看上去那樣是非分明,判斷不好,會付出國家競爭力上的慘重代價。  主流判斷經常經不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我們不妨回顧歷史,當年,主流看法覺得李谷一用了氣聲,所以低俗,現在李谷一「高雅」得沒人聽了;當年,有人公開講蘇小明唱的是靡靡之音,《人民音樂》說它「格調不高」,有人甚至汙言穢語說是「妓女等大兵」;今天風波消盡,大連以《軍港之夜》為榮,軍港之夜讓大連更美;當年,主流看法說鄧麗君是靡靡之音,後來卻遺憾沒把她請到大陸來
  • 喝咖啡未必高雅吃大蒜並非低俗
    他們以為穿上西服、住上洋房、聽著交響樂、喝著咖啡的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西方的「紳士」,而那些穿著汗衫、住著民工房、看著二人轉、吃著大蒜的民工在他們眼中只有兩個字:低俗。而像小瀋陽這樣被低俗人群喜歡的明星自然也是「低俗」文化的代表人物。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也開始評價起中國的流行文化傾向,認為小瀋陽以男扮女裝及低俗喜劇為賣點的做法十分低俗,所以贈與小瀋陽「最低俗的中國人」的美譽。
  • 藝術真有高雅低俗之分麼?郭德綱當年如此回應周立波,高情商
    關於藝術的高雅低俗可能最早你是從郭德綱的相聲當中了解到的,從當初的相聲「反三俗」,到後來周立波拋出的「咖啡大蒜」理論,郭德綱好像一直就是個低俗的代表。而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當中但也是一直在「反擊」,畢竟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郭德綱的回擊有時候都能當成段子來聽。
  • 《低俗小說》:高雅的低,脫凡的俗,昆汀後現代主義主張的構建
    昆汀意圖把印刷在劣質紙張上的低俗故事用鏡頭語言予以講述,註定了內容的非主流和虛構性,甚至是情節的荒誕不經,他拋棄了正面高大人物形象的塑造,著墨於市井小人物的離奇故事,這本身已經具有明顯的反現代電影定式的後現代主義傾向。昆汀首先用字典解詞的方式對pulp(低俗)一詞進行了釋義,使觀眾產生與特定文化現象的關聯性,完成觀眾審視角度定位和背景的預設,十分清新脫俗,帶有強烈的文化生活氣息。
  • 趙本山的落沒,全國的低俗之風即將結束了,一個高雅藝術的時代何時...
    漸漸長大成人的趙本山,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愛幹農活、喜歡文藝演出的青年人,往高了說,也就是一個民間演藝愛好者,希望通過演出過上好日子。由於這樣的個人經歷,造成他自身素質的局限性,不可能演出內涵豐富、格調高雅、引領時代的劇目來。
  • 兩版王小蒙近照驚人曝光,的確滿載回憶,網友:一個低俗一個高雅
    兩版王小蒙近照驚人曝光,的確滿載回憶,網友:一個低俗一個高雅觀看過《鄉愁》的觀眾都知道王小蒙,她在劇中是謝永強的兒媳畢暢不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動態,但去年的照片上她的容貌變化很大,不知道是照相機瘦臉過度,還是真成了照片上的樣子,滿載著快手網紅既視感。王小蒙第一版飾演者王亞彬,她其實是天津人,在後臺與趙本山相識,便參演《鄉村愛情》。
  • 《鄉村愛情》兩代王小蒙近照變化大,一個低俗一個高雅
    有人說兩版王小蒙的對比就像是低俗和高雅的對比,你們更喜歡哪一版王小蒙呢?
  • 《你要高雅》俗世市井的油膩生活裡,有著中年人追求的高雅
    在其微博所配圖片裡,可見《德雲家譜》上寫著:「另有曾用雲字名者二人,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第二件事是關於在其師父侯耀文死後的遺產之爭,郭德綱花3000萬買下了師父的別墅。老郭師父侯耀文死後,本與老郭無關的侯耀華與兩個侄女遺產之爭,老郭出面力挺師父兩個女兒,據說還花了3000萬,從侯氏姐妹手中,購買了師父侯耀文昔日別墅,用作自己德雲社培訓場地。
  • 你如此高雅,果然是個俗人
    感覺遇到這事的人家,還真不少。 可是,不在非正式場合演奏,藝術就會與現實脫節。何況比空氣更普遍的是俗人,即使是非正式場合,他們也一樣會傷害你。 - 04 - 託爾斯泰。 俄國大文豪。 他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都是思想巨著。 我初中時讀他的《復活》,讀一次哭三天。 ——弄得現在,聽到書名就落淚。託爾斯泰還活著時,就已經名滿天下,文集出到第12卷——但人民群眾,並不買他的帳。 有天,託爾斯泰走在路上,被個鞋匠攔住了。
  • 【電影主題派對】低俗喜劇,不低俗的藝術(導演篇)
    這些低俗場面如生活般真實,卻有著令人捧腹的效果。周星馳曾坦言自己不喜歡被貼上「無釐頭」的標籤,原因在於這個詞讓人覺得不動腦。殊不知,周星馳為了每個搞笑瞬間,都在絞盡腦汁。《西遊降魔》在《西遊·降魔》中,周星馳的喜劇才華依然閃光。
  • 什麼才是真正的高雅,郭德綱用親身經歷做出了最直白的總結
    周立波曾在節目中,直指「對於相聲界某些人來說,郭德綱就是他們的障礙物」,並說:「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此言論一出,引起了網友們瘋狂的爭論。對此,郭德綱曾回覆:「記住,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不僅因為他以一己之力對抗相聲乃至整個曲藝界的不良之氣,更從郭德綱身上看到的四個字—厚積薄發。郭德綱曾說過:高雅不是裝出來的,孫子才是裝出來的!郭德綱說:雅和俗之間相互包容,才能夠雅俗共賞,俗和雅是相輔相成的,一些人自以為高雅,還噴了香水,我都可以聞得到人渣的味道,,但是俗的東西沒有了,高雅也就不復存在,所以藝術沒有高低之分。
  • 在德雲社團綜裡,郭德綱向高雅妥協了
    聽過郭德綱相聲的人都知道,郭德綱的相聲離不開屎尿屁這些低俗的東西,可是在德雲社團綜中,郭德綱卻不準徒弟們說這些低俗內容。第四期節目中,燒餅因為演出內容低俗,還被郭德綱扣了分。郭德綱在點評燒餅的時候,說之所以給你扣分,是因為你的相聲從內涵格調上不是那麼高雅
  • 重視高雅藝術的思想教育價值
    高雅藝術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練。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高雅藝術則是有著非凡的精神高度、深刻的文化內涵、高尚的情趣格調之文藝。高雅藝術進入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有助於觀眾陶冶情操、淨化心靈、開闊視野、感悟美學、提高審美素養、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一定程度上能夠抵制和消除低俗、庸俗、媚俗藝術作品的不良影響,是對觀眾進行思想教育的特殊形式和載體。 高雅藝術作品飽含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從「帥賣怪壞」到「騷浪賤傻」相聲的主要矛盾並不只有低俗高雅
    因為家在寧夏,小地方也沒什麼演出,所以雕花小時候就只能在家聽聽廣播裡的評書,看看電視上的相聲,偶然間得了盤張保和的磁帶,一直聽到掉磁還在那嘎嘎樂,家大人以為這孩子是不是傻了……後來長大了,這些東西慢慢也就不聽了。
  • 【好書選讀】重訪過去 (1)
    壁畫是一個布道壇:你在講壇上的所言與你跟密友的談話內容大不相同。其次,你必須考慮到作品的規模。規模和聲音的放大息息相關,它能使作品代表被排斥於歷史之外的人民的呼聲。」【2】除了恢復遺失的歷史之外,很多藝術家都熱衷於解構用以記錄和塑造歷史事件的那些原則和方法論。
  •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第十四章《容止》)
    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kuǐ俄é5若玉山之將崩。」【注釋】1.     嵇康:魏晉時期文學家,字叔夜。竹林七賢之一。2.     尺:當時的一尺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3釐米。3.
  • 趙本山離低俗有多遠
    這叫大雅,這明顯的情商低,如果都這樣當著領導面說這些話你還想不想上好班了?這還沒完,趙本山接著說了一句:「大俗即大雅。」?什麼?其實這句話完全沒有毛病但是這句話卻毛病最大,一句話概括:似通非通。這倆詞是完全對立的,這句話我不知道有沒有出處,即便有也絕不是這個場景可用的詞。大俗裡邊有很多,比如惡俗,低俗,都可以稱為大雅嗎?街邊淫穢小說很雅嗎?調戲民間婦女可以稱之雅趣?
  • 絕不向高雅低頭!德雲社郭德綱為陶冶情操,竟然在書房種地瓜玩
    ,而且郭德綱說自己這輩子痛恨高雅,尤其是那些裝高雅的人。郭德綱曾經專門寫了段相聲,名字叫《你要高雅》,在自己的相聲裡諷刺了說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的周立波。郭德綱不僅在舞臺上,在舞臺下也是標準的一個俗人。
  • 書香稅務|澤州縣稅務局舉辦「與好書為友 與美好相遇」青春閱享會
    書香稅務|澤州縣稅務局舉辦「與好書為友 與美好相遇」青春閱享會 2020-05-10 0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雅不是裝出來的,孫子才是裝出來的。
    好多觀眾喜歡郭德綱,當然也有不少爭議,有人說郭德綱的相聲太低俗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什麼叫俗,什麼叫雅,我認為單純的高雅不足以構成世界。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才是真正的藝術。毛主席曾經教導我們說,文藝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一味的高雅,一味的拔高兒,只能說你心態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