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高雅藝術的思想教育價值

2020-12-24 人民網貴州頻道

■韓卉

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採取多種形式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軍營、進機關、進鄉村,將其融入人民的日常文化活動,既突出了以文化育人,又豐富了百姓文化生活。闡釋高雅藝術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僅有助於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推動高雅藝術的繁榮昌盛,也有助於我們增進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係系列重要論述的認識。

高雅藝術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練。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高雅藝術則是有著非凡的精神高度、深刻的文化內涵、高尚的情趣格調之文藝。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藝術精華,而且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結晶;既有多年的歷史積澱,也有時代的發展創新,還有創作者思想的深刻表現,具有超越物質世界和世俗生活的特殊文化魅力和思想價值,對觀眾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舞劇《大夢敦煌》、河北梆子《李保國》、情景話劇《脊梁》等。高雅藝術進入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有助於觀眾陶冶情操、淨化心靈、開闊視野、感悟美學、提高審美素養、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一定程度上能夠抵制和消除低俗、庸俗、媚俗藝術作品的不良影響,是對觀眾進行思想教育的特殊形式和載體。

高雅藝術作品飽含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一部舞臺藝術作品之所以能贏得觀眾的掌聲、得到觀眾青睞,不僅在於藝術家們精彩的表演、多樣化的展演形式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更在於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刻的教育價值,通過藝術家們出神入化的表演傳遞給觀眾,與觀眾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縱觀各地展演的高雅藝術作品,無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品還是紅色文化作品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基本都表達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鍥而不捨、艱苦奮鬥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此內容的舞臺藝術作品自然而然地增進了觀眾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理解,提升他們對真善美的熱愛,激起觀眾對美好生活和光明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從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藝術家身上體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和人民情懷。高雅藝術需要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他們把寶貴青春甚至畢生精力獻給了藝術事業,表現了藝術家們崇高的職業道德、高尚的精神境界,展示了他們的艱苦奮鬥和對藝術的執著堅守與獻身精神,也彰顯了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愛崗敬業精神。不僅如此,在高雅藝術表演中的藝術家們秉持著為人民演出、為人民歌唱、服務於人民的信念,這同樣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藝術家們把高雅藝術的魅力和思想送進校園、社區、工廠、軍營,傳遞給廣大人民群眾,不僅展現了藝術家們精湛的技藝,而且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更體現了他們深厚的人民情懷。這對廣大觀眾而言,無疑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義。

堅定觀眾文化自信和對黨的熱愛。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軍營,讓觀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富有陽春白雪之稱的文藝精品,充分領略優秀傳統文化和國粹的神韻與穿透力,真切感受中華藝術的博大精深、海納百川、氣勢恢宏、思想深邃。高雅藝術所展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不僅有助於培養觀眾的藝術素養,促進他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認識和熱愛,更有助於增強觀眾的文化自信。還要提及的是,高雅藝術展演是在黨和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和推動下開展的,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百姓文化生活的關心關愛,故而高雅藝術的展演有助於進一步增強觀眾對黨和政府的真心熱愛,凝聚起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感。

總之,在高雅藝術融入民眾日常文化生活之際,不僅要重視其舞臺展演形式,更要挖掘藝術背後蘊藏的思想教育價值,將形式與思想完美結合,既讓觀眾享受到視覺上的盛宴,更要讓其領悟其中思想教育的精髓,如此才不虛高雅藝術之名。

(作者為貴州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教授。本文是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發揮後發優勢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貴州實踐研究」(2019MZD006)階段性成果。)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相關焦點

  • 臺灣學生會樂器會畫畫,高中教育要重視藝術與審美
    在現代高中教育中,這樣的要求過分嗎?這樣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呢?臺灣同行告訴我們,高中生,要加強藝術教育,需要加強審美修養教育。而讓學生每人學一樣樂器,每人完成一幅油畫,就是要給高中學生增強審美素養,就是要讓高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學習文化課,而且有相應的藝術修養。臺灣的高中教育,十分突出藝術和審美教育。
  • 小議斯賓塞教育思想
    1.人物地位斯賓塞是19世紀後期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思想家。他出生於教師家庭,從小耳濡目染,涉獵了數學、拉丁文、政治經濟學等多領域知識。他被譽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亞里斯多德」,也被稱為「社會達爾文之父」。
  • 姚俊甫對新時代高校藝術教育管理淺析
    素質教育首先要重視德育教育,學生喜歡的德育教育應當付諸於實踐活動中,所以本文以藝術素質教育為中心,簡要分析如何對學生展開綜合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教育行為,提高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水平。充分開展素質教育也等同於重視學生的特長,挖掘學生的潛質,素質教育,也為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藝術教育也能夠有效的開展,所以通過加強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對於藝術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也是實施藝術教育的重要環節。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進行藝術教育管理,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學生也能夠自主的展示思維與想法,從而創新化發展。
  • 姚俊甫簡析高校綜合素質教育中的藝術教育管理的作用
    為了有效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質量,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學生人文素質培育,有助於學生全方位發展,這也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發展內容。素質教育首先要重視德育教育,學生喜歡的德育教育應當付諸於實踐活動中,所以本文以藝術素質教育為中心,簡要分析如何對學生展開綜合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教育行為,提高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水平。
  • 如何看待音樂的高雅與低俗
    關於高雅與低俗的判斷,需要相當審慎,不要掉入傳統工業化陷阱,做與國家政策不協調的事情。這一點還沒有充分引起文化界的重視。我在這裡談這個問題,不是多管別的行業的閒事,而是因為它涉及我們網際網路音樂產業和從業人員的廣泛利益,因此不能不說。  最早發現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對立,與傳統工業化具有內在關係的,是約翰.杜威。
  • 以話語創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深層思考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觀,有助於我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語言時,從現實的社會為出發點認識理解語言的價值、來源和內涵,在教育過程中自覺體現語言的實踐特質,如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回答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 當前美育和藝術教育關係的若干認識問題
    中國是一個具有深厚美育傳統的國家,從孔子開始的傳統教育處處體現了禮樂教化的精神。到了20世紀初,西學東漸,席勒的美育思想重新激活了我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美育傳統思想,固有的注重詩教樂教、強調教育的體驗性和內在性傳統被冠以「美育」的名號。
  • 專家:藝術教育當成人之「美」
    ——編者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如何擁有「藝術的眼光」學校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據統計,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65%的學生參與了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藝術在對創新思維的教育與開啟方面有著重要價值和特殊意義。伴隨學科的交叉融合,社會對複合人才的需求日趨增強。今年,經教育部批准,全國共新增藝術類招生本科專業191個,分布在152所高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非藝術類高校。非藝術類高校越來越重視藝術素養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廣泛開設藝術專業與交叉學科,並在此基礎上大規模開設了藝術類選修課。
  • 先秦法家彪炳寰宇的思想價值
    其思想博大精深, 既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和內涵, 規定了中華文明的特點和走向,又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和有著重大的影響。法家是先秦諸子中最重要的學術派別之一。  我們知道,先秦法家學說的文化價值只要體現在它的思想方面。
  • 甘肅省教育廳高雅藝術進校園——西北民族大學「絲路弦歌」國樂...
    中國高校之窗11月17日晚,甘肅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西北民族大學「絲路弦歌」國樂經典專場音樂會在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體育中心籃球館內成功舉辦。全校師生共計5000餘人聆聽本場音樂會。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富榮,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桑吉頓珠,學校黨委委員、副院長白晶亮,副院長王勇出席活動。
  • 《教育思想的花園》新書發布會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12月26日,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舉辦的「教育基本理論建設的時代使命」學術研討暨《教育思想的花園》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形成了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科學完整的重要論述,是指導高校做好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同時,總書記多次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認為家庭的生活依託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任務:理想信念教育、價值養成教育、文化傳承教育。
  • 斯賓塞及其教育思想
    斯賓塞及其教育思想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涉及某些教育家的教育理論,考生在這方面的備考常常是零碎不成系統,或者是對其理論只知皮毛沒有深入理解。今天就由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教師招聘考試中相關名人名家的教育理論知識點。
  • 武術是一門高雅的人體藝術
    武術是一種藝術,是一種高雅的人 體藝術,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藝術,是活著的雕塑。民族英雄李小龍先生說:功夫是一種精巧的藝術,而不是從體力的活動。
  • 高雅藝術進校園 親子開心賞經典
    實驗中學百名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劇院,走近高雅藝術,共享視聽盛宴。我校歷來重視培養學生藝術文化素養,同時積極挖掘家鄉的文化資源,找尋適合學生的文化項目,本學期繼 「走進宜興文化古蹟,感受家鄉文化魅力」、「走進宜興博物館,擔任『小小志願者』」等活動之後,再次與市文廣新局聯合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
  • [中國教育報]劉潔:藝術創作檢驗時代教育成果 ——對新冠肺炎疫情...
    這些記錄時代、讚美英雄的藝術作品,反映了廣大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抗疫行動,闡釋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彰顯了藝術教育事業的繁榮興盛與使命擔當,同時也是對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次成果檢驗。反映中國人的精神境界,體現大學社會服務功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藝術家應當「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 讓靈魂與藝術相遇——市民文化節「遇見藝術」系列高雅藝術講座開講
    像是散步一樣,市民朋友們從一種藝術漫步到另一種藝術,穿過一道道「風景」,浸潤一顆顆心靈。為進一步提升廣州城市文化親和力,深化「遇見藝術」系列高雅藝術講座的魅力與影響,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今年,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遇見藝術」系列高雅藝術講座,我們將與您一同探尋法蘭西藝術之風、書法傳統藝術之蘊和芭蕾經典舞蹈之雅。
  • 周公姬旦教育思想
    姬旦不僅是一位政治家,同時,也是我國古代教育的傑出代表。《尚書》中的大誥、多士、立政等都散落著周公旦的教育理念。同時姬旦被尊為儒學的奠基人,春秋後歷代學者和統治者都視姬旦為聖人,孔子推崇他為周公,盛讚周公之才之美,曾說過「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等言語。
  • 「心火考研」考前必背-中外教育史人物教育思想-韓愈 顏之推
    韓愈的教師思想及其當代價值韓愈繼承了我國古代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總結和發展了歷代教育家關於尊師愛生的思想,並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經驗,從教師的地位、作用、任務、擇師標準和師生關係等方面,全面地論述了教師問題:①尊師重道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音樂劇《歌舞青春》入選2020年廣東省高雅藝術進...
    由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團委推送,音樂系徐靜瑩老師指導的音樂劇《歌舞青春》成功入選202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將代表廣東省教育廳、文化和旅遊廳、財政廳到省內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全省普通高校及省屬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巡迴演出。這是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美育工作取得的又一突破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