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落沒,全國的低俗之風即將結束了,一個高雅藝術的時代何時...

2021-02-08 名家天地

趙本山熱開始降溫,他將回歸到自己應有的地位,做一個正常的民間藝人,而不是做一個藝術與財富的持續『雙暴發戶』。

我這樣說不是仇藝,更不是仇富,絕沒有否定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大名人的意思,而是想通過『趙本山現象』分析中國社會畸形化。趙本山成為演藝圈名人,是這個缺少大家的時代使然。老百姓說筷子裡頭拔旗杆,沒有真正的大家,趙本山就成了筷子裡頭拔出來的『旗杆』;但是趙本山成為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不可缺少的臺柱和中國演藝圈首富,卻是社會的誤識。趙本山原來是遼寧省鐵嶺市蓮花鎮石嘴溝的一個頑皮孩子,由於從小在莊稼院長大,沒有受過正規系統的教育,所以文化程度並不高。據說,他6歲時就開始跟盲人二叔學藝。為了生存,一些殘疾人都掌握有特殊技能,尤為突出的是演藝。當然也有先天的因素,人的某個器官殘疾,其他器官則相應的就發達。趙本山從二叔那裡學會了不少技藝。漸漸長大成人的趙本山,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愛幹農活、喜歡文藝演出的青年人,往高了說,也就是一個民間演藝愛好者,希望通過演出過上好日子。由於這樣的個人經歷,造成他自身素質的局限性,不可能演出內涵豐富、格調高雅、引領時代的劇目來。

東北人愛說串話,這可能是在闖關東時期養成的習慣。當時的農民收工後或農閒時節沒有事可做,就聚在一起吹牛逗樂,你說一句俏皮話,他說一句順口溜,你來一個惡作劇,他來一個小動作....這種情況不僅在東北有,在北方大多數農村都存在,只是東北更加普遍、更加突出。趙本山就是這樣混出來的。他在許多小品中都愛『摔倒』,動作過於誇張,這是農村孩子在聽了他人講的怪話或邪乎事後常有的動作,以示驚詫或害怕等。當然是假摔,不是真摔,而趙本山演出時總是摔倒在地,儘管有點假,但看來他真經得起摔。所以,趙本山的名氣是在舞臺上『摔』出來的。我們並不是說趙本山是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但當時村裡的確有好多人看不慣,尤其是老年人對他並不看好。這個遊手好閒的年輕人的確喜歡演出,對舞臺上的人很羨慕,十分渴望登臺贏得掌聲,滿足一下可憐的虛榮心。他痴心於演藝,但並不知道這也可以成為一個人的事業,更沒有成為演藝圈首富的遠大抱負。但通過演出提高知名度,成為當地的名角,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的念頭很強烈。有人說現在的趙本山低調,其實他的調並不低,而且從來也沒有低過,人們看到的低調,是作為一個演員的趙本山在臺下演戲。因為他17歲入公社文藝宣傳隊,又入威遠鄉業餘劇團,後借調西豐縣劇團主演二人轉,演《摔三弦》一舉成名,進入鐵嶺縣劇團,擔任主演並任業務團長....一路走來不容易,他的成功是自己忍氣吞聲排練、巧舌如簧奉迎、絞盡腦汁發展換來的,他要享受成功,享受名氣,享受生活。他在媒體面前低調,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高調——買了數量高檔轎車,還有豪華房車,地上放不下了,就要上天,又買了私人飛機,出國去看『徒弟』,瘋狂購物。如果他真是一個低調的人,就不會將糟糠之妻拋棄,娶一個小媳婦;也不會開著私人飛機去新加坡。演藝名人共同的愛好是常換『愛情』,他在享受完地上的快樂之後,便要享受天上的快感,借看『徒弟』之名,公開享受領導人才有的專機待遇,並顯擺趙本山的實力。

我從來沒有把趙本山與致富的騙子同等看待,趙本山有自己的真本事,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唱小曲、演二人轉、當導演等樣樣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為突出。但無論他的本領再大,他都是盲人二叔的徒弟,著名的《摔三弦》原型就是其二叔。趙本山成名了,又通過名人效應成為大款,說明趙本山有本事。然而,中國有本事的人多了,造宇宙飛船的算不算有本事?造飛彈的算不算有本事?教出了無數大學生的中學老師算不算有本事?寫出了成千上萬篇高質量的作品的作家算不算有本事?如果造核武器、飛機、潛艇、戰艦的科學家不算有本事,那麼在中國眾多的演藝人員中有沒有像趙本山一樣有本事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名人,也沒有成為富翁,至少是沒有趙本山的名氣大、錢多,或者簡單說他們中沒有一個人能像趙本山一樣買起私人飛機。中國富豪的成分並不複雜。但普通勞動者致富的路,幾乎早被堵死了。各行各業真正有本事的人絕大多數還生活在脫貧階段,只是衣食無憂,如果讓他們買商品房,他們也買不起,或者說七湊八湊買了房,就變成了窮光蛋。這些人都在默默無聞的奉獻,雖然個別人有點名氣,但根本就沒法跟趙本山比,也沒有趙本山那麼多錢。你說中國正常嗎?

究竟誰的本事大?究竟誰對國家的貢獻大?究竟誰的付出給人民帶來的利益更大?

像趙本山這類人對社會的貢獻再大,也比不上一個科學家吧?比不上一個教育家吧?趙本山就能買得起,有的富豪甚至買10架飛機玩。如果趙本山的確是中國和世界公認的藝術大師,那麼他能買得起航母,我們也不說什麼了,問題是:他的小品庸俗不堪,甚至為了贏得掌聲,提高收視率,故意迎合一些人的低級趣味,具有明顯的媚俗特徵。趙本山到美國巡演惹出了一大堆新聞,其中大多數為負面的。儘管他本人一直堅稱在美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演出空前成功,但從國外網站上看到的報導卻並不都是好聽的,而且有些相當難聽。更有甚者,還有人要起訴趙本山歧視殘疾人。紐約作家畢汝諧撰文說:趙本山其人,相貌委瑣,節目內容庸俗,言辭粗鄙,卻能夠紅遍大江南北,創造天文數字的票房價值,並且趙本山本人成為春節晚會的臺柱,十幾年如一日。究其原因,趙本山是今日中國轉型社會下的產物。已故相聲大師侯寶林、馬三立等起自舊中國的街頭地攤,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擺脫低級趣味,寓教於樂,贏得健康的笑聲,使相聲得以登大雅之堂;侯寶林甚至榮膺北大中文系名譽教授,開『曲藝概論』課程。

紐約律師陳梅說:在趙本山的演出之後,我接了很多電話,很多人抗議他的演出內容,我個人也有同感。比較第二天姜昆的演出,趙本山的內涵有待考察。我可以用四個字來囊括他們的演出:無聊、下流。趙本山的演出團隊,演員上臺一諷刺殘疾人,二諷刺肥胖者,三諷刺精神病患者,他的演員模仿瘸子等殘疾人,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連趙本山本人出場時都說了一句:大概全中國的精神病人都在我趙本山劉老根隊伍裡。

陳梅強調:我認為如果趙本山的團隊不改變內容,就不應該再出國了。因為這種演出放在主流社會,演出廳門口會聚集很多殘疾人和肥胖者抗議。再看姜昆帶來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同樣是逗笑說唱,內容正派積極向上。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前紐約中華學苑校長張某說:趙本山的演出非常低俗。我是遼寧人,按理說應該捧幾句,但趙本山的尾巴翹的太高了,捧不得了。說句實話,趙本山的演出水平不高,檔次屬下裡巴人一等,語言低俗,在紐約演出時,趙本山本人說『哥倆娶一個媳婦』,又解釋不是哥倆用一個媳婦,什麼話!低俗的很!我感到他給遼寧人丟份兒。

上面幾位生活在美國的觀眾,既有中國文化背景,又熟知美國文化,中西對照,對趙本山的評價應該是很客觀的,雖然難聽,但切中要害。這些一針見血的中肯評價,正是國內很多人想說卻沒有說出來的。

一位網友說:現場的熱鬧氣氛有時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當人們的狂熱漸漸散去,再重新品味時,卻發現留下來的都是一些低俗不堪的東西。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跟買了個漂亮的包裝盒,喜滋滋地回家打開一看,卻發現是一堆臭氣燻天的廁所紙!所以,不那麼好忽悠的美國觀眾憤然了,他們要起訴趙本山侮辱殘疾人,也就在情理之中。在我看來,不只是趙本山的小品,當今中國的小品界、相聲界無不如此,而且有的電影、電視劇和電視節目跟農村土戲臺上演的節目一個味兒、一個水準。這些不同的『藝術病』可能在具體表現形式上有差異,但病根是相同的:迎合一部分俗人所好,在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吹刮下變得越來越俗,而且助推庸俗、低俗、媚俗之風越刮越猛,差點把中國吹到上個世紀的大西洋。趙本山本來就是鐵嶺的一個民間藝人,並沒有多深的藝術修養,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泛起,可以說趕上了好機遇。他可以出名,也可以賺錢,但他不能代表中國小品,更不能代表中國藝術。趙本山是畸形社會的產物,必將在社會正常化的過程中被無情地淘汰。他正在成為媚俗時代的終結符號,他的徒弟小瀋陽也會在紅過一陣之後變得落寞,其餘的徒弟則很難再紅起來。...

如果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離不開趙本山,還是不辦的好。你每年春節把他搞得很重要,而他一身疲勞、滿肚子牢騷,不如讓他和老婆、孩子在家過個消停年。...

從鐵嶺颳起、襲卷了全國的低俗之風即將結束了,一個高雅藝術的時代何時才能到來?

...

版權說明: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音樂的高雅與低俗
    eNet矽谷動力消息今年網民成了《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  然而,有人嫌網民低俗,主張加強管制。當前網絡音樂管制,成為網上和網下媒體激辯的話題。如何看待高雅音樂與低俗音樂,又成為問題的核心之一。  這個問題正好也在「感性學」的中心議題範圍內。
  • 趙本山離低俗有多遠
    這還沒完,趙本山接著說了一句:「大俗即大雅。」?什麼?其實這句話完全沒有毛病但是這句話卻毛病最大,一句話概括:似通非通。這倆詞是完全對立的,這句話我不知道有沒有出處,即便有也絕不是這個場景可用的詞。大俗裡邊有很多,比如惡俗,低俗,都可以稱為大雅嗎?街邊淫穢小說很雅嗎?調戲民間婦女可以稱之雅趣?這句話可以說成:「俗雅可以轉換。」
  • 藝術真有高雅低俗之分麼?郭德綱當年如此回應周立波,高情商
    關於藝術的高雅低俗可能最早你是從郭德綱的相聲當中了解到的,從當初的相聲「反三俗」,到後來周立波拋出的「咖啡大蒜」理論,郭德綱好像一直就是個低俗的代表。而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當中但也是一直在「反擊」,畢竟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郭德綱的回擊有時候都能當成段子來聽。
  • 【好書選讀】高雅與低俗之爭(上)
    高雅與低俗之爭(上)在視覺文化中,關於高雅與低俗的區別傾向於被看作是一種現代主義文化史的兩種不同版本之間的選擇
  • 兩版王小蒙近照驚人曝光,的確滿載回憶,網友:一個低俗一個高雅
    兩版王小蒙近照驚人曝光,的確滿載回憶,網友:一個低俗一個高雅觀看過《鄉愁》的觀眾都知道王小蒙,她在劇中是謝永強的兒媳有關王小蒙換演員的實情外界一直有傳言,還有人說第一版王小蒙的飾演者背叛了大師趙本山。實際上,王小蒙第一版的飾演者壓根就不是趙本山的徒弟。王小蒙的第二版飾演者名叫畢暢,剛參演時因顏值頗高備受關注,後期與畢暢結了婚生兒育女,身材也跟著發福了不少,雙眼皮痕跡也很讓人印象深刻。
  • 《鄉村愛情》兩代王小蒙近照變化大,一個低俗一個高雅
    關於王小蒙換演員的真相外界一直有傳聞,還有人說第一版王小蒙的飾演者背叛了師父趙本山。然而事實上,第一版王小蒙的飾演者壓根就不是趙本山的徒弟。第一版的王小蒙的飾演者王亞彬,她其實是天津人,和趙本山相識於春晚後臺,於是參演了《鄉村愛情》。
  • 喝咖啡未必高雅吃大蒜並非低俗
    他們以為穿上西服、住上洋房、聽著交響樂、喝著咖啡的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西方的「紳士」,而那些穿著汗衫、住著民工房、看著二人轉、吃著大蒜的民工在他們眼中只有兩個字:低俗。而像小瀋陽這樣被低俗人群喜歡的明星自然也是「低俗」文化的代表人物。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也開始評價起中國的流行文化傾向,認為小瀋陽以男扮女裝及低俗喜劇為賣點的做法十分低俗,所以贈與小瀋陽「最低俗的中國人」的美譽。
  • 沒喊麥聽了?趙本山下達「禁播令」,旗下近百位主播藝人「遭殃」
    趙本山的徒弟們同樣拿著趙本山的名頭出來直播賺錢,據知情人透露,在直播平臺上,某個以劉老根開頭的網紅,他的收入竟然達到數百萬,趙本山的小女兒球球同樣是一個很有名的網紅。 因為很多人都盯上直播這個賺錢的途徑,所以直播間裡什麼樣的人都有,有的高雅,有的低俗。
  • 重視高雅藝術的思想教育價值
    高雅藝術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練。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高雅藝術則是有著非凡的精神高度、深刻的文化內涵、高尚的情趣格調之文藝。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藝術精華,而且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結晶;既有多年的歷史積澱,也有時代的發展創新,還有創作者思想的深刻表現,具有超越物質世界和世俗生活的特殊文化魅力和思想價值,對觀眾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舞劇《大夢敦煌》、河北梆子《李保國》、情景話劇《脊梁》等。
  • 郭德綱又被批相聲低俗,趙本山也曾經歷過,越批越紅
    他稱現在的相聲已經被低俗相聲佔據,而且低俗相聲只會讓人們更加沉淪,並不是傳統的形式。那些低俗的作者和演員,真是對不起良心,對不起觀眾。雖然在全國內楊振華的名氣並不是很大, 但是他作為東北相聲的教父,在當地的人氣還是非常高的。他此次的言論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的說某人,但是大家一聽便能明白他說的是誰。
  • 《低俗小說》:高雅的低,脫凡的俗,昆汀後現代主義主張的構建
    但三個故事被昆汀切割為八個部分,打亂了時間順序,最後以分布在片頭和片尾的餐廳搶劫作為結束,形成一個首尾呼應並連接的閉環,也被形象地稱為圓形敘事,八個故事片段散亂地分布在封閉圓形的弧上,需要觀眾根據劇情進行次序的拼接和還原。
  • 曾經拒絕趙本山收徒的魏三,如今自己卻高調收徒,讓人磕三個響頭
    說實話,魏三這譜擺得有些大了,趙本山收徒也只是看到徒弟單膝下跪,也沒看到雙膝下跪連磕三個響頭的。再說,當年魏三拜師潘長江時也只是雙膝下跪,也沒見你咣咣磕頭呀。你現在收徒就讓徒弟給你磕頭,是滿足你的虛榮心,還是找回當年失去的尊嚴?當然,師徒之間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電影主題派對】低俗喜劇,不低俗的藝術(版圖篇)
    在內地這塊版圖上,古人的低俗是被封建禮教迫害下的反抗之音,而如今的低俗喜劇卻成為了麻痺大眾的靡靡之音。低俗可能更多的展現在叛逆的年輕人中間,以及浮躁的電視節目上,而在文學藝術領域方面頗為少見。這是由於臺灣對中國傳統文化很好的延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為親和禮貌,另一方面,也是臺灣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結果。雖然傳統儒家風範與日本清新之風遍布寶島,但低俗之風依舊在某些影片中勁吹。
  • 趙本山最後一個春晚小品,精心策劃一句臺詞,預示他的退出
    一、並不完美的劇本2011年春晚直播前不到一個月,趙本山率領諸弟子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晚彩排,那幾年的春晚,趙本山每次都準備兩個小品劇本,這次也不例外,他的團隊準備了兩個劇本《星球會議》和《同桌的你》。《星球會議》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小品,和趙本山之前所有的春晚小品都不一樣,創意十足,笑料密集,因此被廣為看好。
  • 被教授稱土老帽後,趙本山如何還擊的,建211藝術學院只是開始
    趙本山可謂是中國人盡皆知的人物,最近幾年的春晚收視率下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趙本山退出春晚演出,很多人都在懷念當年吃過年夜飯之後一家人等著看趙本山小品的時代,年味十足,然而趙本山進入大眾視線這麼多年,似乎「農民這個形象一直圍繞在他身上,而因為只有小學畢業,有教授甚至稱其為土老帽,清華教授更是直接稱趙本山的小品是低俗文化的代表,應該抵制。而對於這個趙本山是如何還擊的呢?
  • 趙本山允許徒弟直播,為何郭德綱一直拒絕,網友:藝術之間的區別
    趙本山是曾經的喜劇巨星,出演過很多小品,都被稱為經典,而趙本山的年齡也大了,也無力捧自己的徒弟,所以他的徒弟都在自己找發展的路。而趙本山同意自己的徒弟開直播,郭德綱卻拒絕,這是為何?網友:演員與藝術家的區別。
  • 「土豪」趙本山,為啥要通宵練書法?清華教授炮轟沒文化成心結
    人說,「過了山海關,就找趙本山」,「趙老師去東北哪家飯店吃飯,不是店老闆請客,就是其他客人給結帳」,這江湖地位幾人可及?當年《藝術人生》訪談,趙老師說「男人就應該霸氣」,他確實夠霸了。餘秋雨捧他說,「趙本山使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
  • 趙本山為何被稱為中國的「土味」?
    說到趙本山小編相信不管是70.80還是90後的同志們都不陌生,趙本山老師的喜劇口碑已經早已家喻戶曉,身為國家一級演員、國內地男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監製、歌手、東北二人轉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
  • 範偉的藝術人生:和趙本山一起演出是母親心願
    剛剛播出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又看到了範偉老師精彩的演技,他把一個常見的鄉村教師給演活了。熟知範偉電影的觀眾都知道,有範偉參演的電影很少很少能夠成為爛片。一個是範偉精湛的演技,另一個是他作為一個影視人的初心。
  • 電影 |《低俗小說》:低俗的藝術
    影片由6個彼此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故事所構成,6個故事都各自講述了一個不同的事件,但他們卻都有著共同的戲劇屬性將它們緊密相連。當然,談到昆丁,說到《低俗小說》,不能不談的就是電影的結構,這種每段配上一個小故事的標題的手法,其實在電影默片時代是被廣泛採用的,只是在今天昆汀·塔倫蒂諾賦予了這種手法全新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