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熱開始降溫,他將回歸到自己應有的地位,做一個正常的民間藝人,而不是做一個藝術與財富的持續『雙暴發戶』。
我這樣說不是仇藝,更不是仇富,絕沒有否定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大名人的意思,而是想通過『趙本山現象』分析中國社會畸形化。趙本山成為演藝圈名人,是這個缺少大家的時代使然。老百姓說筷子裡頭拔旗杆,沒有真正的大家,趙本山就成了筷子裡頭拔出來的『旗杆』;但是趙本山成為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不可缺少的臺柱和中國演藝圈首富,卻是社會的誤識。趙本山原來是遼寧省鐵嶺市蓮花鎮石嘴溝的一個頑皮孩子,由於從小在莊稼院長大,沒有受過正規系統的教育,所以文化程度並不高。據說,他6歲時就開始跟盲人二叔學藝。為了生存,一些殘疾人都掌握有特殊技能,尤為突出的是演藝。當然也有先天的因素,人的某個器官殘疾,其他器官則相應的就發達。趙本山從二叔那裡學會了不少技藝。漸漸長大成人的趙本山,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愛幹農活、喜歡文藝演出的青年人,往高了說,也就是一個民間演藝愛好者,希望通過演出過上好日子。由於這樣的個人經歷,造成他自身素質的局限性,不可能演出內涵豐富、格調高雅、引領時代的劇目來。
東北人愛說串話,這可能是在闖關東時期養成的習慣。當時的農民收工後或農閒時節沒有事可做,就聚在一起吹牛逗樂,你說一句俏皮話,他說一句順口溜,你來一個惡作劇,他來一個小動作....這種情況不僅在東北有,在北方大多數農村都存在,只是東北更加普遍、更加突出。趙本山就是這樣混出來的。他在許多小品中都愛『摔倒』,動作過於誇張,這是農村孩子在聽了他人講的怪話或邪乎事後常有的動作,以示驚詫或害怕等。當然是假摔,不是真摔,而趙本山演出時總是摔倒在地,儘管有點假,但看來他真經得起摔。所以,趙本山的名氣是在舞臺上『摔』出來的。我們並不是說趙本山是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但當時村裡的確有好多人看不慣,尤其是老年人對他並不看好。這個遊手好閒的年輕人的確喜歡演出,對舞臺上的人很羨慕,十分渴望登臺贏得掌聲,滿足一下可憐的虛榮心。他痴心於演藝,但並不知道這也可以成為一個人的事業,更沒有成為演藝圈首富的遠大抱負。但通過演出提高知名度,成為當地的名角,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的念頭很強烈。有人說現在的趙本山低調,其實他的調並不低,而且從來也沒有低過,人們看到的低調,是作為一個演員的趙本山在臺下演戲。因為他17歲入公社文藝宣傳隊,又入威遠鄉業餘劇團,後借調西豐縣劇團主演二人轉,演《摔三弦》一舉成名,進入鐵嶺縣劇團,擔任主演並任業務團長....一路走來不容易,他的成功是自己忍氣吞聲排練、巧舌如簧奉迎、絞盡腦汁發展換來的,他要享受成功,享受名氣,享受生活。他在媒體面前低調,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高調——買了數量高檔轎車,還有豪華房車,地上放不下了,就要上天,又買了私人飛機,出國去看『徒弟』,瘋狂購物。如果他真是一個低調的人,就不會將糟糠之妻拋棄,娶一個小媳婦;也不會開著私人飛機去新加坡。演藝名人共同的愛好是常換『愛情』,他在享受完地上的快樂之後,便要享受天上的快感,借看『徒弟』之名,公開享受領導人才有的專機待遇,並顯擺趙本山的實力。
我從來沒有把趙本山與致富的騙子同等看待,趙本山有自己的真本事,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唱小曲、演二人轉、當導演等樣樣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為突出。但無論他的本領再大,他都是盲人二叔的徒弟,著名的《摔三弦》原型就是其二叔。趙本山成名了,又通過名人效應成為大款,說明趙本山有本事。然而,中國有本事的人多了,造宇宙飛船的算不算有本事?造飛彈的算不算有本事?教出了無數大學生的中學老師算不算有本事?寫出了成千上萬篇高質量的作品的作家算不算有本事?如果造核武器、飛機、潛艇、戰艦的科學家不算有本事,那麼在中國眾多的演藝人員中有沒有像趙本山一樣有本事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名人,也沒有成為富翁,至少是沒有趙本山的名氣大、錢多,或者簡單說他們中沒有一個人能像趙本山一樣買起私人飛機。中國富豪的成分並不複雜。但普通勞動者致富的路,幾乎早被堵死了。各行各業真正有本事的人絕大多數還生活在脫貧階段,只是衣食無憂,如果讓他們買商品房,他們也買不起,或者說七湊八湊買了房,就變成了窮光蛋。這些人都在默默無聞的奉獻,雖然個別人有點名氣,但根本就沒法跟趙本山比,也沒有趙本山那麼多錢。你說中國正常嗎?
究竟誰的本事大?究竟誰對國家的貢獻大?究竟誰的付出給人民帶來的利益更大?
像趙本山這類人對社會的貢獻再大,也比不上一個科學家吧?比不上一個教育家吧?趙本山就能買得起,有的富豪甚至買10架飛機玩。如果趙本山的確是中國和世界公認的藝術大師,那麼他能買得起航母,我們也不說什麼了,問題是:他的小品庸俗不堪,甚至為了贏得掌聲,提高收視率,故意迎合一些人的低級趣味,具有明顯的媚俗特徵。趙本山到美國巡演惹出了一大堆新聞,其中大多數為負面的。儘管他本人一直堅稱在美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演出空前成功,但從國外網站上看到的報導卻並不都是好聽的,而且有些相當難聽。更有甚者,還有人要起訴趙本山歧視殘疾人。紐約作家畢汝諧撰文說:趙本山其人,相貌委瑣,節目內容庸俗,言辭粗鄙,卻能夠紅遍大江南北,創造天文數字的票房價值,並且趙本山本人成為春節晚會的臺柱,十幾年如一日。究其原因,趙本山是今日中國轉型社會下的產物。已故相聲大師侯寶林、馬三立等起自舊中國的街頭地攤,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擺脫低級趣味,寓教於樂,贏得健康的笑聲,使相聲得以登大雅之堂;侯寶林甚至榮膺北大中文系名譽教授,開『曲藝概論』課程。
紐約律師陳梅說:在趙本山的演出之後,我接了很多電話,很多人抗議他的演出內容,我個人也有同感。比較第二天姜昆的演出,趙本山的內涵有待考察。我可以用四個字來囊括他們的演出:無聊、下流。趙本山的演出團隊,演員上臺一諷刺殘疾人,二諷刺肥胖者,三諷刺精神病患者,他的演員模仿瘸子等殘疾人,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連趙本山本人出場時都說了一句:大概全中國的精神病人都在我趙本山劉老根隊伍裡。
陳梅強調:我認為如果趙本山的團隊不改變內容,就不應該再出國了。因為這種演出放在主流社會,演出廳門口會聚集很多殘疾人和肥胖者抗議。再看姜昆帶來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同樣是逗笑說唱,內容正派積極向上。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前紐約中華學苑校長張某說:趙本山的演出非常低俗。我是遼寧人,按理說應該捧幾句,但趙本山的尾巴翹的太高了,捧不得了。說句實話,趙本山的演出水平不高,檔次屬下裡巴人一等,語言低俗,在紐約演出時,趙本山本人說『哥倆娶一個媳婦』,又解釋不是哥倆用一個媳婦,什麼話!低俗的很!我感到他給遼寧人丟份兒。
上面幾位生活在美國的觀眾,既有中國文化背景,又熟知美國文化,中西對照,對趙本山的評價應該是很客觀的,雖然難聽,但切中要害。這些一針見血的中肯評價,正是國內很多人想說卻沒有說出來的。
一位網友說:現場的熱鬧氣氛有時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當人們的狂熱漸漸散去,再重新品味時,卻發現留下來的都是一些低俗不堪的東西。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跟買了個漂亮的包裝盒,喜滋滋地回家打開一看,卻發現是一堆臭氣燻天的廁所紙!所以,不那麼好忽悠的美國觀眾憤然了,他們要起訴趙本山侮辱殘疾人,也就在情理之中。在我看來,不只是趙本山的小品,當今中國的小品界、相聲界無不如此,而且有的電影、電視劇和電視節目跟農村土戲臺上演的節目一個味兒、一個水準。這些不同的『藝術病』可能在具體表現形式上有差異,但病根是相同的:迎合一部分俗人所好,在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吹刮下變得越來越俗,而且助推庸俗、低俗、媚俗之風越刮越猛,差點把中國吹到上個世紀的大西洋。趙本山本來就是鐵嶺的一個民間藝人,並沒有多深的藝術修養,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泛起,可以說趕上了好機遇。他可以出名,也可以賺錢,但他不能代表中國小品,更不能代表中國藝術。趙本山是畸形社會的產物,必將在社會正常化的過程中被無情地淘汰。他正在成為媚俗時代的終結符號,他的徒弟小瀋陽也會在紅過一陣之後變得落寞,其餘的徒弟則很難再紅起來。...
如果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離不開趙本山,還是不辦的好。你每年春節把他搞得很重要,而他一身疲勞、滿肚子牢騷,不如讓他和老婆、孩子在家過個消停年。...
從鐵嶺颳起、襲卷了全國的低俗之風即將結束了,一個高雅藝術的時代何時才能到來?
...
版權說明: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