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主題派對】低俗喜劇,不低俗的藝術(版圖篇)

2021-02-21 電影冷藏室

每每到了年底,節日日漸增多,無論是中國人自己的傳統佳節,還是洋人的節日,或多或少地促使了電影市場的繁榮發展。


在所有上映的影片中,低俗喜劇不僅迎合大眾的過節的需求,還讓身處水生火熱的芸芸大眾,在光影的世界裡獲取短暫逃避現實的機會。

在類型史上,低俗喜劇是一個難以定論的分類。但反過來講,正是因為模稜兩可低俗喜劇的世界才如此豐富有趣。我們把低俗喜劇看作個三層形態底層是:

第一層:創作者因價值觀、世界觀低而將其帶入影片的低俗喜劇,這類影片雖好笑但細思極恐,它如菌一般蠶食人的真善美;

第二層:中層是將惡趣味色情、暴力等低俗元素觸入影片內容,僅僅為了低俗而低俗,為了搞笑而搞笑,這類影片內容低俗娛樂、主題淺顯頗受歡迎;

第三層:高層是以「低俗」為影片外殼的裡包裹深刻主題,這些影片仍是低俗喜劇但儼然已進入藝術片的範疇。

中國內地

代表作:《三槍拍案驚奇》《私人訂製》《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港囧》

關鍵詞:三觀不正

中國的低俗傳統在唐宋元的淫詩詞曲中便可窺見,白樸《牆頭馬上》有言:

「床兒側,枕兒偏,輕輕挑起小金蓮。身子動,屁股顛,一陣昏迷一陣酸。叫聲哥哥慢慢耍,等待妹子同過關。時間,半時間,惹得魂魄飛上天。」

張宏傑在《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中談到,中國的國民性從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每況愈下一一春秋時國人的單純淳樸,唐人的雄風尚武,至明清則流氓習氣日增。

中國「四大禁書」《金瓶梅》、《痴婆子傳》、《如意君傳》、《玉蒲團》,充斥低俗描寫,《金瓶梅》有言:

「那話煞甚長大,紅赤赤黑須,直豎豎堅硬,好個東西:一物從來六寸長,有時柔軟有時剛。」

不過,當時低俗是對社會道德藩籬的衝破。至清朝,《紅樓夢》一書石破天驚,魯迅稱之「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可見書中對彼時道德觀的巨大影響。

八、九十年代的低俗,成為一種反叛思潮。

王朔編劇的頑主裡,年輕人的態度是「哥就喜歡俗的」。

但2000年後,中國電影真正進入市場階段,低俗成為對社會價值觀混亂的反應。張藝謀為了商業利益全然不顧藝術操守,拍出了爛俗的《三槍拍案驚奇》;馮小剛拍親民的賀歲片那麼多年,也折戟在噁心大眾的低俗喜劇《私人訂製》上。

再往後,內地低俗喜劇的三觀不正「蔚然成風」。

在內地電影票房總排行上,《分手大師》《煎餅俠》、《心花路放》、《港囧》、《泰囧》、《夏洛特煩惱》均榜上有名。

對中國觀眾而言,喜劇是種剛性需求。這種剛需下潛伏了諸多三觀不正的因子,在其中看到對正義的懷疑、對投機的歌頌、對道德的嘲諷、對金錢美色的崇拜。

《人在囧途》結尾,小三自行覺悟,離開了老闆,洗白後有了「中國好小三」的美譽,小三名正言順地受到褒獎。

《泰囧》中,範冰冰出場,毫不要臉的拜色,表現屌絲心理。或者是,《夏洛特煩惱》中的馬冬梅、《港囧》中的蔡波,塑造成種迂腐無腦的女子姿態,貶低女性。更可怕的是,內地低俗喜劇對投機的歌頌。

《夏洛特煩惱》中,主人公夏洛回到過去,借並非原創的歌曲,從屌絲一躍成富豪,展現了對投機的歌頌。

《心花路放》裡的徐崢,一路只為約炮,對美色的追求達到病態,結尾卻以一場婚禮收場,導演還不忘來一場車震,再次噁心觀眾。

內地的低俗喜劇,充斥著男人不男、女人不女、屌絲心態和價值扭曲,觀眾也對這些喜聞樂見,見怪不怪,買了票圖個熱鬧歡樂。但殊不知,影片中潛藏的不正三觀,會對大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中國進入一個高速運行的發展軌道,銀幕上傳統價值喪失殆盡,低俗不正之風大行其道,這就是如今的現狀。在內地這塊版圖上,古人的低俗是被封建禮教迫害下的反抗之音,而如今的低俗喜劇卻成為了麻痺大眾的靡靡之音。

中國香港

代表作:《精裝追女仔》《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大話西遊》《功夫》

關鍵詞:癲狂、無釐頭

邵氏公司的李翰祥一開豔情風氣之先河

在1970年代拍出一批風月喜劇,代表性的有《風月奇談》《聲色犬馬》《金瓶雙豔》《風流韻事》等,不避諱性愛,且喜劇效果明顯,如片中人物慾火焚身,著急忙慌的作態傳達出一種誇張的喜劇效果。

李翰祥後,香港的低俗喜劇呈現出「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特色。

《妖魔道》《十兄弟》《小飛俠》《神勇飛虎霸王花》、《天才與白痴》等喜劇片,或怪力亂神,或耍寶賣萌,充滿巧合和噱頭。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只為逗樂,這些影片也成為許多人錄像廳時代的美好記憶。

當時的代表導演有王晶、周星馳。

王晶的《精裝追女仔》系列,迎合了八十年代港人逃避主義的趨勢,在商業上大獲成功。

此外,《城市獵人》、《整蠱專家》、《最佳損友》等片皆發揚了王晶的低俗風格,麾下集結的眾多明星,加上低俗搞笑的娛樂橋段,吸引了眾多觀眾。

而他與周星馳合作的《賭俠》、《九品芝麻官》《鹿鼎記》等,又讓周星馳摸索到自己的風格,日後拍出《國產凌凌漆》、《食神》、《西遊降魔》等低俗佳作。

周星馳劉鎮偉合作的《大話西遊》更是港式低俗喜劇的代表,上集中踩蛋滅火的低俗橋段引得眾人紛紛離場,殊不知下集中的愛情卻是如此哀婉殘酷。

劉鎮偉的低俗代表作非《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莫屬,這部調侃王家衛《東邪西毒》的低俗喜劇,集結眾多九十年代當紅港星,低俗笑料層出不窮,成為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片中梁家輝的異裝歌唱及摸泥球,都成為經典的低俗瞬間。

2000年後的低俗之王是彭浩翔,《買兇拍人》一炮而紅,其後的《青春夢工廠》《志明與春嬌》、《低俗喜劇》等片,皆展現了赤裸裸的色情與成人笑話。

因為制度的包容和開放,香港的低俗喜劇更為多元和豐富。

王晶、周星馳、彭浩翔的低俗影片,或反映了港人的心理變化,或表達了個人的生活經驗,或借低俗傳達情感命題,在低俗之中,呈現了不低俗的精神。

中國臺灣

代表作:《愛情靈藥》《大尾鱸鰻》

關鍵詞:小清新、藝術

臺灣的小清新是一種常態,而低俗卻是門藝術。

比如大紅的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蔡康永和徐熙娣的三寸不爛之舌總是傳達出一些低俗話語,與日本女生談論腋毛,與韓國男生談論撒尿的論資排輩,臉不紅心不跳,低俗在他們口中成為了一種充滿智慧的談話藝術。

在電影領域,低俗喜劇並不多見。如今大眾眼中,臺灣電影一方面是八十年代新電影運動以來的藝術片,描摹個人成長,展現社會批判,要麼是當下小清新當道的臺灣愛情片。

低俗可能更多的展現在叛逆的年輕人中間,以及浮躁的電視節目上,而在文學藝術領域方面頗為少見。這是由於臺灣對中國傳統文化很好的延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為親和禮貌,另一方面,也是臺灣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結果。

雖然傳統儒家風範與日本清新之風遍布寶島,但低俗之風依舊在某些影片中勁吹。蘇照彬《愛情靈藥》可謂其中佼佼者,真正把低俗作為一種藝術樣貌呈現出來。

片中,光良從小看A刊長大,他以為自己活著就是為了A刊,但書店老闆希望讓他知道,獲得一個真正女人是怎樣的一種幸福。

片中低俗橋段層出不窮,持劍射精、在總統府前看A刊、與女人牽手即刻高潮,當然最奇葩的當屬展現光良長陰莖的段。雖然低俗,但影片還是流露出一股臺式小清新之風。

《那些年》裡的被罰勃起,《艋舺》裡的河裡撒尿,在《愛情靈藥》面前都是小兒科。

近些年,臺灣拍出《雞排英雄》、《大尾鱸鰻》、《總鋪師》等低俗喜劇,這些影片中的黃色笑話、鬧鬧騰騰、口爆粗語,既強調了臺灣的本土特徵,又展現出人與人之間溫暖美好的一面。

如《大尾鱸鰻》中,飆髒話飆得那叫一個爽,但最終故事內核還是回到人與人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上。

低俗雖低俗,但拿低俗話藝術,不得不說臺灣低俗喜劇的格調實在不低。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大地上,每個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基因和傳統,由此衍生出五花八門的低俗表現形式,因為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歷史背景,在這低俗的版圖上,他們又各顯神通,又百花齊放。

下一期,《電影冷藏室》特意挑選幾位有特色的導演,一起來聊一聊,這些「低俗」的電影大師們。

影片:《低俗喜劇》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 陸以心 / 林超榮

主演: 杜汶澤 / 邵音音 / 詹瑞文 / 葉山豪 / 鄒凱光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粵語

上映日期: 2012-08-09(中國香港)

片長: 93分鐘

又名: Vulgaria

闖進光影的世界,才能繼續我生活

電影延長我三倍的生命

加博主V信:vimi365  共享電影福利

投稿加V信

abc36508

w1872557455777

其他共享平臺 

微博(電影日曆): 

電影冷藏室

頭條號:電影冷藏室

相關焦點

  • 【電影主題派對】低俗喜劇,不低俗的藝術(導演篇)
    與香港的許鞍華、王家衛這些有著人文藝術追求的導演不同,王晶從導演生涯伊始,便將自己定位在一個電影商人的位置。商人的本質是逐利,而迎合大眾口味便是保證票房的不二法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商業洶湧,大眾趣味更偏向娛樂。而彼時王晶充分迎合大眾口味,掀起一波「追女仔」電影。
  • 電影 |《低俗小說》:低俗的藝術
    當然,談到昆丁,說到《低俗小說》,不能不談的就是電影的結構,這種每段配上一個小故事的標題的手法,其實在電影默片時代是被廣泛採用的,只是在今天昆汀·塔倫蒂諾賦予了這種手法全新的解讀。其實我們單獨來看這幾個故事,真的都是在美國90年代低俗小說中最常見的故事橋段,但昆汀卻用一部電影把幾個低俗惡趣的小故事拍的如此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 低俗喜劇 低俗喜劇 (2012)
    低俗喜劇 低俗喜劇 (2012)
  • 金獎影評惹風波 彭浩翔不滿低俗垃圾論
    本周一,香港藝術發展局公布首屆「A D C藝評獎」結果,來自內地、現在香港工作的媒體人兼影評人賈選凝的參賽文章《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產片的焦慮》獲得金獎,捧走五萬元港幣獎金。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篇影評近日在香港引發一場不小的風波。港媒拿出該文中指《低俗喜劇》「以極富羞辱性的方式去『汙名化』大陸人形象」等觀點進行討論,重心漸漸偏離影評範疇。
  • 杜汶澤:低俗喜劇+飛虎出徵
    序:  杜汶澤在香港電影中出演過不同類型的「卡勒非」(粵語,配角的意思),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他飾演的小人物在香港電影電視劇中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 電影《低俗小說》分享
    初中的時候偶然看了一部叫《低俗小說》的電影,只是覺得分段敘事很有趣,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想法。
  • 彭浩翔新片《低俗喜劇》:句句爆粗 性笑話密集
    南都訊 記者朱燕霞 實習生鄭藝莎 打著「勇闖港產片低俗巔峰」的口號,由彭浩翔導演,杜汶澤、鄭中基、陳靜主演的三級片《低俗喜劇》自8月9日在香港上映以來,表現強勁。據彭浩翔在微博上透露,截至昨天凌晨,該片在港上映10天,累計票房已突破1500萬港幣(約1230萬人民幣),在電影上畫第二周的周末,單日票房更力壓一眾中西影片。
  • 把電影比作開車,就知道《低俗小說》有多偉大了
    從1985年到1994年,世界電影藝術確立了一種成體系的講故事模式。無論是《公民凱恩》,《教父》,《指環王》,凡是經典的作品,都離不開建置、對抗、結局這三種戲劇的原材料,離不開角色與事件的互動,離不開深刻的主題表達。直到《低俗小說》橫空出世,慣有的模式被打破了。昆汀·塔倫蒂諾首先大膽地把基本的故事線給剪斷了,一剪就是五段。
  • 臺北電影節曝最後神秘場 《低俗喜劇》瘋狂搞笑
    《低俗喜劇》眾星雲集,杜汶澤鄭中基搞笑演出笑死人不償命。網易娛樂6月23日報導(圖/文 臺灣報導組 蔡世偉) 迎接影展開幕倒數,臺北電影節今天(6月22日)公布備受期待的最後一部神秘場為《春嬌與志明》導演彭浩翔的最新作品《低俗喜劇》。
  • 《低俗小說》是一部好看的喜劇
    又看了遍低俗小說,我不說它的拼貼了,拼貼是它最直觀的感受,但扯拼貼和後現代的關係沒什麼意思。後現代之類的我不關心,一個正常的觀眾不應該在看完電影之後說,我操,後現代啊。後現代的概念太虛了。我要說說這個戲裡的聖經意義,這個戲是打亂了表面敘事結構,但我不認為這個戲違反或者打亂了聖經結構。我們不妨順著三個核心故事的線索看看端倪。第一場戲是Pumkin要搶劫,第二場戲是Jules和Vincent開車去殺人,第三場戲是Marsellus讓Butch作假。這是三個小故事的開頭,這三個開頭的核心是一件事:罪孽的開始。
  • 《低俗喜劇》票房大捷 邵音音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網易娛樂9月10日報導 由彭浩翔監製執導,杜汶澤首次擔綱男主角的香港三級電影《低俗喜劇》在港上映數周后再次告捷,並榮登香港票房榜首。近年來人氣十足熱衷於公益事業的昔日邵氏豔星邵音音,在該部電影中客串鄭中基朝思暮想的電影女主角一角。原為歌星的邵音音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事電影演出,邵氏時期她接拍多部大導演李翰祥的風月作品,甚至打入國際影壇。
  • 《低俗小說》:電影史上的經典
    切成3段後,彼此依舊互有關聯,但由於每段各有其完整性與戲劇高潮,電影步調的節奏感就被帶了出來,更引人入勝。 除了3段故事的拼接順序以外,觀眾從對白接收到劇情線索的順序,以及開場戲與故事的關聯,也不是隨便決定的;經由的巧妙安排,即使時序重新排列,觀眾仍能在最適宜的時間獲得各種信息,並讓整部戲能收在情緒最高點。透過將整部片的敘事頭尾相連,朱爾斯的救贖與頓悟,成為電影最重要的主題。
  • 喝咖啡未必高雅吃大蒜並非低俗
    文/王太拓  據環球網報導,小瀋陽以男扮女裝及低俗喜劇為賣點,兩年前突然走紅並一直熱力不減。美國《新聞周刊》7月23日文章稱小瀋陽為「最低俗的中國人」。 在接受《新聞周刊》訪問時,小瀋陽辯解說,「我不知道什麼東西是"低俗",我只知道觀眾喜歡我的表演」。
  • 《低俗喜劇》裡負面太多? 影評人稱其被低估
    港產話題電影《低俗喜劇》為何零提名?  彭浩翔執導的港片《低俗喜劇》去年在香港上映創下票房佳績,但也一度引發激烈爭議。這部電影在金馬獎、金像獎中都獲得提名,鄭中基更是接連斬獲這兩個大獎的最佳男配角,陳靜則提名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但在本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提名名單上,這部話題電影卻捧蛋而回。在覆審討論中,這部影片一度引發評審們的舌戰。
  • 低俗小說為什麼是昆丁的敘事巔峰?深度解析!
    《低俗小說》的早期場景之一是兩個殺手討論巨無霸在其他國家的叫法。他們的對話既詼諧又有趣,而且也讓人放下武器,因為這讓這兩個暴徒看起來太正常了。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你可能會以為他們是上班路上經常聊天的人。除了在場景結束時的喜劇效果,他們用這段對話的一部分來嘲弄受害者,他們的談話與影片中的任何東西,或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關係。然而,如果沒有這樣的場景,「低俗小說」就不是「低俗小說」,我覺得塔倫蒂諾在電影中加入了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不知何故,最終的作品不僅連貫而且質感極佳。難怪影迷們花這麼多時間爭論手提箱裡裝的是什麼,讀到的故事比塔倫蒂諾想像的要多得多。
  • 俗人才看的《低俗小說》;昆汀的荒誕藝術
    1994年,被稱為「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電影史上的神作在那年噴薄而出,在歐美有《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獅子王》等等;內地有《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其實我覺得這三部電影其實沒有哪個最好,在我心裡是不分伯仲,但是只是《阿甘正傳》最貼近當時美國人民心中「最棒的電影」,它更加貼近美國人民的生活,所以讓「阿甘」更讓人親切,這也是它取得優勝的原因。Ok,回到主題,相信了解過1994年以後,能夠在如此多的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低俗小說》的優秀毋庸置疑。
  • 電影《低俗小說》,低俗嗎?
    》上映於1994年——那是電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國內有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和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橫空出世,國外有《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等流芳百世的作品。《低俗小說》是大師昆汀的第二部電影,也是奧斯卡大獎的獲獎影片。所謂"低"應該是最低處,所謂「俗"應該是大眾化,甚至帶著常態的意思。
  • 藝術真有高雅低俗之分麼?郭德綱當年如此回應周立波,高情商
    關於藝術的高雅低俗可能最早你是從郭德綱的相聲當中了解到的,從當初的相聲「反三俗」,到後來周立波拋出的「咖啡大蒜」理論,郭德綱好像一直就是個低俗的代表。而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當中但也是一直在「反擊」,畢竟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郭德綱的回擊有時候都能當成段子來聽。
  • 電影《低俗喜劇》中的名菜「牛歡喜」 竟是高州人做出來的
    你們是否看過香港電影《低俗喜劇》?電影裡面有道名菜「牛歡喜」一直被世人津津樂道,而這道名菜竟是我們 高州人開設的餐廳"荷塘食府"製作的。高州人開設的荷塘食府是電影《低俗喜劇》拍攝地,以牛歡喜被人們所熟知,一時間名揚省港澳等粵語地區,電影播出後連續幾年時間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吃貨、記者追尋這味「牛歡喜」到廣州品嘗,眾多食貨都以未品嘗過名菜牛歡喜為人生一大遺憾。
  • 如果你愛電影卻不識《低俗小說》,一種遺憾
    如果你愛電影卻不識《低俗小說》,那會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