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止第十四
【容止第十四1】魏武1將2見匈奴使,自以3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4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5?」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6,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注釋】
1. 魏武:魏武帝曹操。史書記載曹操身材矮小,一米六左右。
2. 將:將要。
3. 以:以為,認為。
4. 床:坐床,胡床。類似於現在的椅子。
5. 何如:怎麼樣?
6. 非常:不是平常的。
【譯文】魏武帝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節。他自己認為相貌醜陋,不能對遠方國家顯示出自己的威嚴,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卻握著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邊。接見之後,曹操派密探去問匈奴使節說:「你看魏王怎麼樣?」匈奴使節回答說:「魏王的崇高威望不同於常人,可是床邊握刀的人,這才是英雄啊。」曹操聽說後,派人追去殺了他。
【容止第十四2】何平叔1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2熱湯3餅。既啖4,大汗出,以5朱衣自拭,色轉皎然6。
【注釋】
1. 何平叔:何晏。當時的名流,玄學家。
2. 與:給。
3. 湯餅:當時的一種食物。
4. 啖:吃。
5. 以:用。
6. 皎然:潔白的樣子。
【譯文】何平叔相貌很美,臉色非常白。魏明帝懷疑他塗了粉。當時正好是夏天,就給他吃熱湯麵。吃完後,大汗淋漓,自己用紅色的衣服擦臉,臉色反而更加潔白。
【容止第十四5】嵇康1身長七尺2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3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4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kuǐ俄é5若玉山之將崩。」
【注釋】
1. 嵇康:魏晉時期文學家,字叔夜。竹林七賢之一。
2. 尺:當時的一尺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3釐米。
3. 或:有人,有的人。
4. 徐:慢慢地。
5. 傀俄:高大的樣子。
【譯文】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風度姿態秀美出眾。見到他的人都讚嘆說:「他舉止蕭灑安詳,氣質豪爽清逸。」有人說:「他像松樹間沙沙作響的風聲,高遠而舒緩悠長。」山濤評論他說:「嵇叔夜的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獨立;他喝醉之後,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傾倒。」
【容止第十四7】潘嶽1妙有姿容,好2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yíng3之。左太衝4絕5醜,亦復效6嶽遊遨,於是群嫗7齊共亂唾之,委頓8而返。
【注釋】
1. 潘嶽:潘安。晉代文學家。四大美男之一。古代四大美男最常見的說法是:潘安、蘭陵王、宋玉、衛玠;第二種說法是:潘安、蘭陵王、嵇康、衛玠。
2. 好:美好。
3. 縈:繞著。
4. 左太衝:左思。當時的文學家。
5. 覺:極。
6. 效:效仿,學習。成語「東施效顰」中的效是同樣的意思。
7. 嫗:婦女。
8. 委頓:精神不振,垂頭喪氣。
【譯文】潘嶽有美好的容貌和優雅的神態風度。年輕時帶著彈弓走在洛陽大街上,遇到他的婦女無不手拉手地一同圍住他。左太衝長得醜到了極點,他也學習潘嶽到處遊逛,這時婦女們就都向他亂吐唾沫,弄得他垂頭喪氣地回來。
【容止第十四9】潘安仁1、夏侯湛並2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3。
【注釋】
1. 潘安仁:潘安。
2. 並:共同,都。
3. 璧:古代的一種玉器,扁平,圓形,中間有小孔。
【譯文】潘安仁和夏侯湛兩人都很漂亮,而且喜歡一同行走,當時人們評論他們是連璧。
【容止第十四11】有人語1王戎曰:「嵇延祖2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
【注釋】
1. 語:告訴。
2. 嵇延祖:嵇康的兒子,嵇紹。
【譯文】有人告訴王戎說:「嵇延祖氣度不凡,在人群中就像野鶴站在雞群中一樣。」王戎回答說:「那是因為您沒有見過他的父親罷了!」
【容止第十四13】劉伶1身長六尺,貌甚醜悴cuì2,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注釋】
1.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喜歡喝酒,容貌醜陋。他的身高,按現在算起來大概是一米四多一點。
2. 悴:憔悴。
【譯文】劉伶身高六尺,相貌非常醜陋、憔悴,可是他悠閒自在,不修邊幅,質樸自然。
【容止第十四18】庾子嵩長1不滿七尺,腰帶十圍2,頹然自放。
【注釋】
1. 長:身高。
2. 圍:一圍是五寸。也就是他的腰圍大約為五尺。這個人是個矮胖子。
【譯文】庾子嵩身高不足七尺,腰帶卻有十圍大小,可是他本性和順,縱情放達。
【容止第十四19】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léi1疾2,體不堪3勞,遂成病4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
【注釋】
1. 羸:弱。
2. 疾:一般的病。
3. 堪:禁得起,承受得住。
4. 病:重病(有生命危險)。
【譯文】衛玠從豫章郡來到京都時,人們早已聽到他的名聲,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有虛弱的病,身體承受不了這種勞累,就形成重病而死。當時的人說是看死了衛玠。
【容止第十四27】劉尹道1桓公:鬢如反蝟皮,眉如紫石稜,自是孫仲謀2、司馬宣王3一流人。
【注釋】
1. 道:說,這裡可以理解為評論。
2. 孫仲謀:三國時期的孫權。
3. 司馬宣王:三國時期的司馬懿。
【譯文】劉尹評論桓溫說:「雙鬢像刺蝟毛豎起,眉稜像紫石稜一樣有稜有角,確實是孫仲謀、司馬宣王一類的人。」
【容止第十四30】時人目1王右軍2:「飄如遊雲,矯若驚龍。」
【注釋】
1. 目:評論,品評。
2. 王右軍: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曾經當過右軍將軍。
【譯文】當時的人評論右軍將軍王羲之說:「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2)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3)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4)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5)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6)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7)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8)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9)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0)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1)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2)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3)
【長按二維碼,關注徐子曰】
聽課請加入徐子曰學習qq群438253828,
或加微信afa441860846可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