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掌故丨寸灘原是「秤灘」,彈子石是「誕子石」?主城地名這樣...

2021-01-18 上遊新聞

寸灘原來叫「秤灘」,彈子石實為「誕子石」;

還有形象的「象鼻子」「馬蹄街」「貓兒石」「豆腐石」「美人溪」「鯉魚池」「石馬河」等地名,依附於大山大水,重慶形成了別具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

28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市勘測院獲悉,《重慶地名文化故事》(主城區第一卷)正式面市,收錄了主城區173個地名相關的傳說和故事,時間跨度從「三皇五帝」到重慶直轄前,來聽聽專家擺重慶地名的「龍門陣」。

歷史成因?

3000年歷史,反映社會歷史的活化石

地名文化承載著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記憶。雖然地名只有短短幾個字,卻蘊含著人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地名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個地方的名片和文化資源,是反映社會歷史的「活化石」。

重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3000多年歷史。從巴子立國到戰時首都,從「儀城江州」到戴鼎築城,從「湖廣填川」到開埠建市,從大區首府到開放直轄,「三為國都、四次築城」,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反映到地名文化中。

比如,「黃泥塝」中的「塝」字,是指田邊土坡以及溝渠或土埂的邊,最早源於湖北一帶,「湖廣填四川」時被移民們帶到重慶;又如「直港大道」,為慶祝重慶直轄、香港回歸,取其意而命名。

地名是鄉愁的守望者。重慶先後經歷了湖廣填四川、戰時首都、三線建設、三峽移民等一系列人口大遷徙,多少人在重慶輾轉之間,銘記了對巴山渝水的鄉愁。

余光中少時在重慶度過7年光陰,離開後,「重慶」「朝天門」「悅來場」「朱家祠堂」……便成了他揮之不去的鄉愁;三毛離渝多年後,依然會用方言說出「我是重慶的,黃桷埡」。地名就是遊子「鄉書不可寄」時心中縈繞的呢喃,是「望極天涯不見家」時聊以慰藉的寄託。

地名也是城市精神的銘刻者,是「渣滓洞」、「白公館」那融入骨血的「紅巖精神」,是「五四路」那刻骨銘心的「重慶大轟炸」,是「鄒容路」那永遠讓人緬懷的先烈之名,是「將軍墳」那巴蔓子將軍經久不衰的忠勇義氣。

有何特色?

山水地貌,重慶地名多「坡」「沱」

重慶的地名文化有何特色?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文化風貌處處長秦海田介紹,重慶山環水繞、江峽相擁,具有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和悠久厚重的人文之美。作為著名的山城、江城,有著獨特的地形地貌,因而地名與自然資源文化更是密不可分。

以山地地貌為例,不僅有其他地方常見的「山、崗、嶺、峰、崖」,還有自己獨特的「巖、塝、坎、石」等,「磧、碚」等也是少有,如洛磧、北碚等。

群山為「山」,孤山為「嶺」,低矮連綿的山叫「崗」「梁」,如枇杷山、鵝嶺、七星崗、螞蟥梁等;山與崗的斜面稱「坡」「坎」「臺」「壩」,如九龍坡、小龍坎、劉家臺、李子壩等;山梁低凹處叫「埡」或「埡口」,如黃桷埡、棗子嵐埡等。

兩江夾地叫「峽」,河床較淺稱「灘」,回水灣稱「沱」,伸入江中叫「嘴」,小型水系叫「溪」「溝」等,如銅鑼峽、灘子口、唐家沱、江北嘴、大溪溝等。

其中,在地勢複雜的重慶,「壩」這種適合生產生活的河谷、山谷地帶小平地,以及「坪」這種邊坡陡峭頂面平緩臺地,都十分珍貴,如李子壩、珊瑚壩、大石壩、楊家坪、黃桷坪、鐵山坪等就比較多。

此外,重慶還有一些正負地形或與地形有關的地物描述。如有較多巖石或巨大巖石的地方叫「巖」或「石」,像鵝公巖、觀音巖、紗帽石、雞冠石等;橫向凹陷的「負地形」稱為「洞」,如渣滓洞、洪崖洞、神仙洞等;「凼」指有水的凹地,也就是水坑,如白馬凼、響水凼等。

種類眾多、內涵豐富的山水地名,構成了重慶地名的主體,是重慶人尊重自然、眷戀自然的文化認同。

哪些故事?

編撰兩年,地名有來歷也有傳說故事

在《重慶地名文化故事》(主城區第一卷)裡,我們可以看到哪些地名的傳說和故事?

重慶市勘測院黨委書記、院長陳翰新介紹,《重慶地名文化故事》(主城區第一卷)2017年3月啟動,歷時兩年完成,全書共38萬餘字,包括了「地名與傳說」、「地名與歷史」、「地名與人物」三個部分。

重慶轄有38個行政區縣(自治縣),面積8.24萬平方公裡,所包含的自然資源地名層次多、數量大,首卷選擇了主城區173個地名來進行講述,並為每個故事繪製一張手繪插圖,生動有趣。

這些地名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兩路口、枇杷山、李子壩、觀音橋、渣滓洞、白公館等;也有鮮為人知且非常形象的,如「人頭山」「象鼻子」「豆腐石」等。

「雖然這些自然資源地名只有短短幾個字,卻與當地的民俗、傳說、歷史人物等密切相關」,陳翰新說,反映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反映了重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二是反映了重慶人對善良正義的追求;三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反映了重慶的歷史。

不管是巴蔓子、諸葛亮、張獻忠、秦良玉等歷史人物的傳說,還是白帝城、釣魚城、多功城、磐石城的故事,在地名文化故事中均有所反映。

陳翰新介紹,地名文化故事叢書分四部分,除了主城區卷,計劃年內編撰出版渝西卷、渝東北卷、渝東南卷。讓重慶自然資源地名中留下的風物演變、民俗風情、方言諺語等文化得以流傳,讓社會公眾更直觀地了解重慶、認識重慶、感知重慶,讓自然資源地名「活起來」,講好地名文化故事。

如今,你可以在各大書店購買這本書,還同時試播了「有聲讀物」,只需關注「勘測之音」公眾號,就能聽普通話和重慶方言兩種版本講重慶地名故事。

新聞多一點>>

這些地名文化故事你聽過嗎?

重慶有不少地方,你知道在哪裡,可能不知道背後的故事。還有的地名,就算是老重慶人,也不知道它從前的叫法。這些地名文化故事你聽過嗎?

響水橋:秀才難敵三尺童

響水橋,位於渝中區滄白路西段,此處原有溪流、小橋而得名。後因諧音訛變為「香水橋」,抗戰時期併入滄白路,其橋現已不存。

傳說有一年重慶府學考試,州縣的秀才來了不少,響水橋街上也來了兩個,一個姓王,一個姓楊。王秀才聽到水響,便吟道「響水橋下橋水響」,然後問「年兄,此為上聯,是否能對下聯?」楊秀才想了半天,對不上來。這時人們圍上來看熱鬧,有人讓王秀才對個下聯,哪知他自己也卡了殼。

這時一童子放學路過,看到一個和尚在畫畫,腦子一激靈,說:「師傅畫的荷花畫得太好了,真是畫上荷花和尚畫啊!」橋上圍觀的人聽見了,齊喊「響水橋下橋水響,畫上荷花和尚畫」,真是「妙對」!兩個秀才自愧不如,紅著臉走下響水橋,匆匆回家去了。

兩路口:「不敢」變成不趕

兩路口,位於渝中區中部,舊時此地為出城去成都和川北方向的道路口而得名。

從前,兩路口是進出重慶城必經之路,人來人往逐漸形成了鄉場。有了鄉場,就要興趕場。按慣例,一個場是趕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要由官府派人來察看,由官府確定後發告示公布。兩路口的店鋪得到通知,說是巴縣衙門的大老爺明天要來察看,確定趕場時間。

將近中午時分,來的卻是衙門的戶政師爺,縣大老爺叫他來代辦。這師爺祖籍雖然浙江紹興,但早已隨長輩入川,很多長輩就住在兩路口。那師爺從轎子裡走出來,大家以為是縣大老爺,便齊嶄嶄跪下來迎接。

師爺剛要開口,忽然看見本家的幾個長輩也跪在下面,心頭一下就慌了。情急之中,連忙說了幾聲「不敢不敢」,轉身上轎就走,怕長輩看到自己難堪。意思是,哪有長輩給小輩下跪的道理,不敢當啊不敢當。而眾人一聽,以為說的是「不趕不趕」,也就是兩路口這場不趕了。雖然心頭很不安逸,但也不敢違抗。後來,重慶人就有了一個言子:兩路口的場——不趕。

白市驛:張獻忠取名板鴨

白市驛,位於九龍坡區西部,原是成渝驛道的驛站。因來往的人多,形成集市,天天趕場,稱為百日場,也為「百市驛」,後因諧音訛為「白市驛」。

相傳張獻忠打下重慶城之後,有個陳大爺膽子大,「紳糧地主整得我們好苦喲,我們乾脆去投奔張大帥,跟他們一起打天下吧!」於是拉了一百多人的隊伍去找張獻忠,有的拿米、有的拿衣裳鞋子,有的把鴨子殺了抹點鹽巴,說要送給張獻忠。誰知他們進城才發現,張獻忠已經朝西邊走了,一行人又往西邊追,回到白市驛。怕鴨子變味,就拿蔑片把鴨子繃起,抹上鹽。正是大熱天,鴨子被曬乾了,皮上直冒油,看起焦黃,聞起噴香,終於追上張獻忠後,獻給了他。

廚師把送去的鴨子煮好後,張獻忠用來招待大家,還邊吃邊說「好吃」。張獻忠拿起一隻幹鴨看了又看,說,「這是白市驛帶來的,像一個平板板,就叫白市驛板鴨吧。」

之後,白市驛板鴨就出了名,成了往來客商必帶的禮物,也成了重慶人餐桌上的美味。

來看看被「誤讀」的幾個地名

寸灘

寸灘,原來是「秤灘」,位於江北區中部長江岸邊,因江邊磧石細長如秤桿而得名,後訛傳為寸灘。

相傳是神仙扔出的一桿秤,秤坨落在長江南岸,砸出一個大凼凼,成了現在那個白沙沱。秤桿落到長江北岸,變成一條磧石,也就是秤灘。

後來把「秤」寫成了「寸」,秤灘又變成寸灘,那岸邊的鄉場也叫作了寸灘場。

貓兒石

貓兒石,位於江北區嘉陵江邊,因江邊有一巨石形狀如貓而得名,有的誤為「苗兒石」。

這裡有「神貓追殺耗子精」的傳說,神貓坐在嘉陵江河邊,瞪著雙眼望著重慶城。日久天長,就變成了一塊像貓一樣的大石頭,被人稱為「貓兒石」。貓兒石後來形成了碼頭、街巷,到抗戰時期遷來了造紙廠、化工廠,成了重慶一個重要的工業小區。

彈子石

彈子石,位於南岸區長江邊,曾是重慶重要的水碼頭。

但是,彈子石以前卻不是這樣寫的。傳說塗山氏在此產子,名為「誕子石」,後因諧音而成彈子石。

上遊新聞記者 蔣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掌故丨重慶地名知多少:主城有「五嶽」,「壩」「坪」最常見...
    重慶有山有水,因山、因水而得地名已成為地名文化中的重要特色。主城有「五嶽」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有人將重慶主城區的五座山稱為重慶的「五嶽」:「東嶽」鐵山坪,「西嶽」歌樂山,「北嶽」縉雲山,「南嶽」南山,「中嶽」鵝嶺。
  • 重慶「神龜石」被封,你知道重慶另外一塊「烏龜石」在哪兒嗎?
    近幾日,龍門浩的「神龜石」絕對是一大熱點,整個重慶鬧得沸沸騰騰了,爭相跑到江邊看熱鬧,由於人太多了導致「神龜石」被封。其實,在重慶還有一塊歷史更悠久的「烏龜石」。「烏龜石」在哪裡呢?從龍門浩往彈子石方向走2公裡,就在重慶朝天門外,南岸塗山腳下的長江中。
  • 重慶主城最高峰是哪兒?縉雲山?南山春天嶺?你們都錯了!
    重慶發布消息,重慶境內多山,但根據原國家測繪局公布的我國山峰高程,重慶境內僅有三座高山入選,分別是四面山蜈蚣壩1708.1米,金佛山2238.2米,縉雲山罈子口950.3米。那麼,重慶最高峰在哪裡?重慶主城最高峰又是哪裡?
  • 重慶掌故 | 在不缺山的重慶,最能代表重慶文化符號的非它莫屬
    塗山與題銘一、見山 知城1.南山是重慶城心最大的生態綠肺,離主城最近的山南山位於重慶主城長江南岸,系川東平行嶺谷之一的銅鑼山餘脈,由塗山、汪山、黃山、老君山、岱山、文峰山等數十座山峰組成,山脈海拔在400米至670米之間,面積25平方公裡。從渝中區長江北岸隔江遙看,峰巒疊嶂,沿江列峙,林木聯袂,鬱鬱蒼蒼,恰似一道拱衛山城的綠色屏障,臨江拔地而起,與塗山寺、老君洞、大佛寺等古建築相映生輝,點綴著山城重慶,分外妖嬈。
  • 《2020重慶主城聖誕節遊玩指南》 建議收藏!
    重慶主城聖誕節最值得遊玩的4個景點  內含景點門票免費送哦  趕緊帶上心愛的他/她,去過一個快樂的聖誕節吧  1.重慶歡樂谷  重慶歡樂谷x大霧鎖耳「聖誕跨年音樂節「來襲。    夜場重啟  重慶之眼、大擺錘、翼飛沖天、天地雙雄...明星遊樂項目,盡情嗨玩。
  • 想看重慶最美夜景?南岸這三處美色別錯過!
    鳥瞰主城。記者 梁嘯鷹 攝(資料圖)近日首屆山水重慶夜景文化節夜景主題推薦活動落下帷幕南岸三處夜景打卡地南濱路南山一棵樹觀景臺彈子石廣場入選重慶最美夜景打卡地首批推薦名單記者 郭旭 攝(資料圖)南山一棵樹觀景臺擁有觀覽重慶主城美景的無敵視角因生長一棵大黃葛樹得名隔江遠眺以雄關朝天門為「船頭」的渝中半島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入夜的山城「百彩高低疊,千燈遠近稠
  • 重慶房車露營暨戶外裝備行業年會今日在寸灘保稅港區開幕
    重慶房車露營暨戶外裝備行業年會今日在寸灘保稅港區開幕 日期:2016/10/17 16:14:13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劉春雪     10月17日下午,中國•重慶房車露營暨戶外裝備行業年會在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開幕。
  • 新聞圓桌:對話兩江四岸核心區 透視彈子石CBD新價值
    兩江四岸核心區是重慶城市發展主軸,展示城市形象的「客廳」和「窗口」。根據《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重慶將以「一門、一石、一嘴」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兩江交匯區域岸線治理提升,進而帶動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其中「一石」指的就是位於南濱路的彈子石-龍門浩片區。
  • 重慶主城最高峰是它?一個叫大沙土梁子的地方
    重慶主城最高峰位置圖。    華龍網7月11日23時30分訊(記者 周夢瑩)重慶主城最高的地方在哪裡?不是照母山,也非縉雲山。今(11)日,重慶地理地圖愛好者團隊公開表示,海拔1421.4米的渝北區大沙土梁子為主城區最高峰。    據悉,重慶屬於我國陸地地勢的第二級階梯,東北部雄踞著大巴山地,東南部、南部斜貫有巫山、大婁山等山脈,地形地貌複雜。
  • 重慶破敗不堪的寸灘雙溪河,經一番設計後,搖身變為最美河道
    希望我用這樣的發文方式可以為你們帶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看慣了旅遊景點倒不妨在我這換換口味,感受一下旅遊景觀設計。分區設計主要分為三大區域,小編在這隻講一個區吧,避免圖片太多,影響文章閱讀效果。分區根據不同區域的功能需要和活動強度,大致分為三個層次,按照度強弱依次為:高亮度照明區——主要為公共活動空間中亮度照明區——主要為自行車道空間及橋梁空間低亮度照明區——主要為步行道空間及部分植物照明燈具選型景觀標誌寸灘雙溪河景觀標誌系統選用防腐木與自然面石材作為標誌主要材料,體現雙溪河景觀生態自然性;同時提煉寸灘古碼頭的文化屬性,
  • 照母山原叫照墓山 與南宋狀元有關 老地名藏故事
    楊家坪  「坪」在何處:與石坪橋、謝家灣和灘子口相鄰的平地。清康熙年間,很多楊姓居民在坪上居住。民國33年設萬年場。  現狀:主城五大商圈之一,是區政府坐落地,軌道2號線每天從步行街上駛過。龍湖、保利等房產商紛紛在此落子。
  • 兩路寸灘海關特事特辦 保障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原標題:兩路寸灘海關特事特辦 保障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太感謝了,沒有這批口罩我們就開不了工,今天有5萬臺平板電腦等著下線呢!」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軌道交通2號線 鄒樂 攝重慶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結合《百家姓》來看,你能數出多少來?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介紹,以姓氏命名一個地方,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地區曾經的人口變遷和某種歷史。
  • 重慶核心南坪起勢,巨變新生!
    重慶先有向北。 現又向西。 單單是遺忘了向南。 這幾年媒體為了幫到賣房也不是沒想過辦法沒下過功夫,他們是提出過「重慶向南」這樣模仿痕跡很重的口號的。 但終究斷斷續續,不成氣候。
  • 2020重慶迎春燈會全攻略
    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發現吧南 岸彈子石老街迎春燈會● 地點:彈子石老街(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68號)● 燈會時間:即日起—2月8日(每天18:00—22:30)● 交通指南:1、軌道交通乘坐軌道交通環線在彈子石站下車,3號出口,步行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景區門口。
  • 想買個房車,卻擔心停車難,來看下重慶主城的營地有這些
    心裡也暗暗在想,我們是否有天能這樣開著房車旅行。「你買個房車?怕是找個地方停都找不到吧。」家裡人一瓢冷水就澆了過來。相信很多人都和我們一樣,有著這樣的想法,那麼,假設你已經入手一臺房車,我們就為你打探以下,重慶主城,是否有地方可以停放。
  • 馬雲現身重慶與王菲隔空對唱?唱罷夜遊南濱路,或與阿里入駐彈子石CBD有關
    而知情人士透露,以連線K歌形式現身的馬雲,昨晚其實身在重慶。馬雲在重慶在馬雲現身連線視頻之前,王菲已經唱過幾首歌了,陶醉了萬千粉絲,也陶醉了馬雲,他在連線畫面裡不吝美言:「我覺得王菲唱得特別好,就像是天上飄來的。」這讓王菲聽了還有些害羞似的,捂嘴而笑。
  • 重慶美景,用照片記錄城市的點滴
    從白晝的魔幻到夜晚的璀璨 從鬧市的繁華到老街的靜雅 在重慶的每一個角落 你總能遇見不一樣的景 感味最真實的美 回望2020展望2021
  • 重慶主城哪家醫院的婦科較好
    重慶華西婦產醫院 擅長妊娠期糖尿病、肌瘤合併妊娠、胎兒發育異常、頭位難產、產後出血、 重慶主城哪家醫院的婦科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