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去西昌遊釣途中,路過倉聖宮了解了一下相關古蹟的歷史,做了這個遊記備註。
我和釣友在傍晚的時候到,正趕上觀內做法式,隨即拍下來的視頻圖片。
下午邊景。
夜景
【字神廟宇——倉聖宮】
清道光年間,德昌人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尚文、文風盛行。
認為「迄今聖天子在上,執事廉明,文武特興,農工商賈亦皆駿發,是非倉聖在天之靈,何以若斯也,欲報其德,可不興其廟乎?」於清道光十三年,當地紳士捐資建廟。
廟址選在邛都六名勝之一的「鳳浴寒潭」之鳳冠之地(德昌縣縣城東北鳳凰嘴小山上)。歷經三年竣工,廟內裝塑倉頡、魁星、文昌帝君等,取名「倉聖宮」。
古往今來,字「足以通天地,達幽冥,家國天下所莫外,士農工商所弗遺,萬國九州所可通宇之,於人大矣哉!
倉聖宮全面告竣、神像開光之後,安寧河畔的鳳凰嘴小山更顯靈氣。
德昌縣誌記載:「德昌安寧河由來已久矣,自冕寧越溪谷流匯瀘沽,逶迤三百裡,龍蛇奔放,注入下邑之區。邑東隅上旅北道,置渡船,通其往來。其潭深百盡。潭邊突壅一塢,高逾數十丈,毛羽菁茵,勢如鳳撲,嘴如鳳銜,上接清流噦噦而鳴。頂建聖閣(倉聖宮),昭麗文風,都人士樂賞玩之。晝間樹影響欹潭,遊魚戲葉,絲綸垂岸,狎鳥忘嘰;夜靜波恬,風含細樂,魚燈泊照,恍若星沉,儼然月湧。美哉畫景!」
廟中香火亦見興旺,文人學子祈禱者絡繹不絕,善男信女敬香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