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映的《爵跡2》,我看吐了

2021-02-08 搖滾客

今日BGM,《覺悟了》,夜叉樂隊。

大家好,我是海馬。

今天刷微博時,看到了一條這樣的熱搜:

#冷血狂宴終極預告#

隨後往下一看,發現這就是2016年郭敬明執導的電影《爵跡》的第二部。

這個IP不早就涼透了嗎?怎麼可能還會有續集?

光看這名兒,就頗具郭敬明以往作品風格。

高貴、冷豔、魅惑、狂傲,是他心中那個「史詩」場景。

眾所周知,咱們大名鼎鼎的郭導是出了名的商人,只要有利可圖,硬著頭皮也得向前衝。

先說陣容。

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郭採潔、王源、王俊凱、易烊千璽、林允、汪鐸……清一色的鮮肉。

如此看來,這部片子流量一定不小。

今天12月4日下午4點整,該電影在騰訊視頻全網首播。

點看播放頁面之後,彈出了支付界面。

VIP會員需要12元購買觀看內容,非VIP的普通用戶則需要24元。

我決定花24元一探究竟,結果卻看吐了…

味道還是以前的味道,場面宏大、造型精緻、特效奢華。

光看這畫面,我還以為打開了魔獸世界。

每一幀單獨截圖,都可以當成壁紙。

但你要說劇情以及影片的表現內核,說實話真的毫無營養。

延續上一部的走向,本部《冷血狂宴》講述了銀塵(吳亦凡飾)、麒零(陳學冬飾)、天束幽花(林允飾)為首的一行人,歷經磨難解救王爵,最後遇見殺手,卻發現背後真相的故事。

雖說人物設定相比上一部角色關係有些許簡化,但劇情依然不知所云,不知道他到底要突出什麼。

在談到人物形象,郭敬明對「美」的追求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身材比例嚴重失調,各個都和竹竿一樣,恨不得把腿放到180。

面部毫無細節,各個都像面癱。

郭導的PPT式電影果然名不虛傳。

再加上那些網絡小說般嬌柔造作中二的臺詞,雷到你頭皮發麻,哭笑不得。

不僅如此,整個劇情走向讓人摸不著頭腦。

最後明明是反派佔有絕對的優勢,大戰在即,卻只派一個人去阻擋麒零,其他人卻在看戲。

我懷疑這些人要不是有貓膩,就是有臥底。

完全說不通啊!

最後,該片最大的槽點就是虛假宣傳。

在宣傳期間,海報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易烊千璽站在了最上端。

很多人都認為這位新一代演技與實力兼備的年輕演員,會是主角。

但實際上,總共也就出現了幾個鏡頭,時常不超過5分鐘。

也就是個打醬油的小角色。

這一波騷操作可謂是把粉絲拿捏的死死的。

而易烊千璽拒絕了關於任何關於電影宣發的要求,自始至終都未和他們攪和在一起。

並且還坦言,不願意觀眾為他白花錢。

硬氣。

後來想了一下,其還和作品本身有關係,如果真的是一部絕世好片,誰不願意幫著宣傳往自己身上鍍金呢?

上述講了那麼多,之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號稱中國第一部100%純CG電影的《爵跡》第一部。

當年宣發團隊直言要打造中國版的《指環王》,籌備期間他就拉來了超過兩億人民幣的贊助。

要知道,其中所採用的CG技術是真正意義上的燒錢,製作都是用毫秒計算。

然而最後票房遭到滑鐵盧,無疑讓郭導演賠的血本無歸。

豆瓣評分則直接低到了3.8分。

超過50%的人打了1星。

爛片就是爛片,有據可循。

在大部分人看來,一部電影最重要的不是畫面、特效、演員陣容,而是能否可以把內容表達清晰準確。

簡單來講就是一條完整的故事線。

上映之後,大家對其的槽點也都集中於此。

還記得,2016年我陪朋友去電影院看的時候,剛播放沒半個小時,就想出去了。

要不是心疼票錢,早走了。

劇情毫無邏輯可言,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基本上就是從頭打到尾。

幸虧最後大結局說明了一下大概劇情,要不真的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簡單來講就是:

7個兄弟都有各自的小弟,但最後發現大哥是壞人,最後一起幹他的故事。

然後再來說角色演繹。

幾個年輕演員本身演戲的經驗比較少,而且多數參與的都是偶像題材的作品,對於臺詞、眼神、表情的拿捏都有欠缺。

真人CG技術一加入,活生生的把每個人物的臉搞成了面癱,完全沒有帶入感。

本來就沒有什麼臺詞功底,這樣大家都變成了冷冰冰的機器人,不生動。

兩部作品換湯不換藥,依然在浪費觀眾的時間。

這樣的電影一經上映,雖然可以因為演員和噱頭吸引一大波流量,但是卻毫無意義。

如此拍下去,簡直禍禍中國電影行業,乃至對整個社會都是負面影響。

最可怕的並不是爛片以及爽文的盛行,而在於很多小孩子看了這些糟粕之後,從而認為這就是好東西。

價值觀一旦改變,後患無窮。

曾經關於音樂,有人曾說過:

「音樂沒有貴賤,但一定會有高低。」

這句話對於電影和文學也一定受用。

商業片和藝術片相比之下,前者為了「爽」,後者為了更深層次的內涵。

我並沒有說商業片不好,恰恰相反,能斬獲各類大獎並且推動影視行業發展的大片,不在少數。

同為CG電影的《阿麗塔:戰鬥天使》、《殺戮都市O》、最終幻想系列、生化危機系列……都是為人稱讚的精品。

在劇情結構清晰、演技過硬、價值觀正確的情況下,再運用特效點綴,大概率可以成為經典。

但是一部僅僅就是為了盈利、玩票的片子,會好嗎?

央視早在上映之前,就點名批評過《冷血狂宴》和導演郭敬明。

「一個有流量的名字,加上一幫有流量的演員,然後又在一個有流量的平臺,它是放的「四流」,就想把它弄成一流。」

想方設法,流量至上,最終救活《爵跡》IP,以此盈利。

在眾人擁簇之下,沒有人批評,甚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好東西是什麼樣的……

想這結果,都令人細思極恐。

院線走不通,就上網大,正如節目中提到的一樣:

郭敬明不愧是「郭精明」。

其實,我並不認為郭敬明的作品配得上「藝術作品」的稱號,包括小時代,這僅僅就是一件件商品。

沒有市場號召力、沒有口碑保障、沒有內核表達……

最終他所有夢幻般的影視夢將化為泡影,被時代淘汰墜入谷底。

相關焦點

  • 爵跡2什麼時候上映?電影爵跡2上映時間公布
    近日,導演郭敬明在微博分享了其導演作品《爵跡2》中吳亦凡的劇照,引發眾多網友關注。《爵跡2》究竟會在什麼時候上映?不少網友猜測,電影《爵跡2》有望在今年上線院線。、  電影《爵跡》改編自郭敬明201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由郭敬明執導、編劇,範冰冰、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等主演,影片於2016年9月29日上映,收穫票房3.8億元。而續作《爵跡2:冷血盛宴》更是請來了郭採潔、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等諸多明星助陣。
  • 四年了,我終於看到了《爵跡2》
    【本文值班主任:瘦瘦蛙】明知道花12塊錢浪費倆小時看《爵跡2》是個很弱智的選擇但我還是看了,我下賤。《爵跡2》又叫《冷血狂宴》,其取名方式延續了郭敬明一貫的中二病晚期外加有點土的毛病,讓人聯想起《小時代4:靈魂盡頭》的終極奧義無非就是死絕了。
  • 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上映無期,這部低配的電視劇版值得看嗎?
    而電影還主打了CG的特效,光是製作成本就耗資在2億左右,如果其中還不包含這些A咖演員們的片酬的話,《爵跡》絕對是一部大投資的電影。不過,集郵式的明星陣容+極具話題性的CG特效並沒有給電影帶來超出想像的票房成績。這部16年上映的電影,僅僅收穫了3.8億的票房。《爵跡1》票房失利已經成了事實。原本《爵跡2》還有望為片方挽回損失。
  • 《爵跡2》網絡上映,陣容豪華,能否成為下一部《囧媽》?
    郭敬明的《爵跡2》就面臨著這樣的境地;10月27日,有博主在社交平臺上點出郭敬明執導的電影《爵跡2》改名《冷血狂宴》即將在網絡視頻平臺上映,引起大家的熱議。《冷血狂宴》,畢竟在《爵跡2》數次將要上映的海報上都能看出原本的電影全名是《爵跡2 冷血狂宴》,這次變動則是去掉了《爵跡》的名稱。
  • 《爵跡2》片名改了,連上映也從大銀幕改成網播
    由郭敬明自編自導的電影《冷血狂宴》近期官宣要來了,這部電影原名為《爵跡2》是四年前的《爵跡》的正牌續集,原計劃2018年上映,後因為製作原因撤檔。從官宣發布海報看《爵跡2》的原片名已變更為《冷血狂宴》,而電影上映的方式也不再是院線,而是選擇了網播的方式上播。
  • 《爵跡2》能否再次上映成謎?臨時撤檔是因為這個....
    但是郭敬明的《爵跡2》憑著粉絲效應,及超高的話題度,在這個檔期似乎也能分一杯羹。但是就在最近,原定7月6日上映的《爵跡2》突然官宣改檔,並宣稱「製作原因」....愛豆是粉絲買票看電影的動力,那排除明星效應,《爵跡》到底有沒有其他看頭呢?
  • 《爵跡2》來了,求生欲使我退出對預告片的觀瞻
    當年撲街撲得那麼慘,《爵跡》還要堅持上映第二部,書坑都還沒填完,真不知道這勇氣是從哪來的。第二部會不會比之前的效果更好?好奇心使我點進去觀看預告視頻,求生欲使我退了出來。《爵跡2:冷血狂宴》預告《爵跡2》劇情簡介為了完成前六度王爵西流爾的遺願,鬼山蓮泉、銀塵、麒零、天束幽花四人決定一起前往,解救被白銀祭司封印的前一度王爵吉爾伽美什
  • 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上映,慘遭口誅筆伐因為何故?
    不久之前,郭敬明才因為演員請就位頻上熱搜,借著熱度,郭導的爵跡冷血狂宴便於12月4日緊接著就上映了,可惜口碑撲街,至今豆瓣評分3.9,僅比爵跡1的3.8高出0.1分,票房三億元,網上罵聲一片,真是不可謂不慘。
  • 《爵跡2》刪掉範冰冰後上映,郭敬明的《晴雅集2》要怎樣才能上映
    2021年1月2日,多個營銷號表示:從1月4日起,院線不得排片郭敬明執導的電影《晴雅集》。可是,1月4日白天還能看到《晴雅集》,沒有被下線。1月4日晚,《晴雅集》突然就下架了,在貓眼、淘票票兩大購票平臺上已檢索不到《晴雅集》的排片,在淘票票搜索「晴雅集」,甚至已無法顯示該片的資料頁。《晴雅集》官博在微博發圖回應此事:「晴雅之約,感恩相守。此生無悔,侍奉為榮。」
  • 郭敬明的《爵跡2》,看完如鯁在喉,我有些話必須要說
    2》之前,這部戲打的旗號正是「中國版的權利的遊戲」,但從拍攝的CG動畫來看,我完全看不出來這跟影視美學有什麼關係。更何況,遠離院線便意味著遠離『互聯時代』,付費點播的基本盤,是《爵跡2》參演演員的粉絲和郭敬明本人的粉絲,因此從這點來看,或許圍繞著《爵跡2》的口碑維護才剛剛開始。
  • 《爵跡2》上映6小時票房突破3億!評分4,網友:看完自摳雙眼
    《爵跡2》,不對,是《冷血狂宴》剛上線6小時,票房就突破3億,3天之後,播放量突破6000萬。但某瓣評分卻只有4分,比上一部《爵跡》高出0.2分,也算是長足的進步。但明明《爵跡》更出名,在場誰不記得郭導淚灑路演現場。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 郭敬明帶著7000萬播放量的《爵跡2》衝刺2020年爛片榜
    2為四流電影#說實話小編對《爵跡》的期望值是非常大的,當然小編說的是《爵跡1》,雖然很多人都說郭敬明拍的電影完全沒辦法看,但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小時代》真的戳到了小編的心坎裡,小編也為了四姐妹的感情哭哭笑笑,所以在郭敬明說要拍《爵跡》的時候,小編真的是滿心歡喜。
  • 爵跡2看不懂?還不快來跟我一起前情回顧!
    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冷血狂宴》在前不久上映了,相信不少小夥伴已經聽說了,爵跡系列的世界觀極其龐大,不同的故事線穿插在一起非常複雜,尤其是對那些沒有看過爵跡1或是已經忘記爵跡1內容的觀眾來說,非常不友好。
  • 時隔4年,郭敬明爵跡2變網劇上映,新名字改的很不郭敬明
    沒想到,時隔四年,爵跡2不僅來了,還改了非一般的名字電影改成網劇也可以說一波三折,原來早在第一部結束不久之後郭敬明就宣布第二部已經立項,並且準備在一八年上映的。只不過那一年電影爆大瓜,一部《我不是藥神》以民生問題直秒殺同檔期所有電影,爵跡2原定上映期撞上之後預售電影票都不曾過萬,只能以技術問題不足上市來挽尊退檔。
  • 郭敬明宣布《爵跡2》,由電影院上映變網絡電影,結果令人唏噓
    題引:《爵跡2》經歷了很多,從最開始的由範冰冰主演,到現在的的改名換性,甚至連演員都換了。現在可以上映,實屬不易。《爵跡1》上映的時候還是2016年。該電影在豆瓣評分3.8,可以說是一部切頭切尾的爛片。
  • 《爵跡2》片名改了,連上映也從大銀幕改成網播
    期待《爵跡》的人終於盼來了它的第二部《冷血狂宴》的上映!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部影片在當年掀起了一場影視界的腥風血雨,「好看」和「不好看」的評論分成了兩大門派似的。奇怪的是,這部影片的口碑不佳,但這絲毫不影響票房。當年《爵跡》可是拿下了3.8億票房,看起來票房一般,不考慮投資分帳的情況下,對比類似的電影作品的票房來講還是算及格的。
  •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爵跡2》被群嘲:郭敬明,你真的夠了
    《小時代》四部曲,還有就比如在前不久上映的《爵跡2》,同樣也是口碑撲街。01《爵跡2》口碑崩塌12月4日《爵跡2》千呼萬喚始出來,從2018年最初定檔,到2020年正式上映,中間經歷的坎坷不可謂不大我估計一個半小時後第一波觀眾會最先看完,看完的朋友,請在評論裡告訴我你們的感受,或者未來想看的故事線,如果可以,如果還有觀眾想看,我想辦法(賣房子)拍爵跡3」觀眾看完之後的感受我並不知道,只是在豆瓣上,這部電影評分已經跌到了3.9分,其中1星2星評分佔比70%。
  • 《爵跡2》網播定檔,易烊千璽鼻子有些「大」,造型被嘲「醜」
    ,《爵跡2》一直沒有上映,近日,終於傳來了定檔的消息。跟《小時代》系列差不多,郭敬明的《爵跡》系列也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書粉,《爵跡1》剛上映的時候,不少人都看不慣動作捕捉的cg畫面,一度被吐槽,但是依舊有不少書粉對《爵跡2》翹首以盼。
  • 《爵跡2》網播定檔,易烊千璽鼻子有些「大」,造型被嘲「醜」
    作者|小明 責編|圓圓摘要:郭敬明雖然一直飽受抄襲的質疑,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小時代》系列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爵跡》也同樣有不少粉絲,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擱置,《爵跡2》一直沒有上映,近日,終於傳來了定檔的消息。
  • 郭敬明新電影《爵跡2》,精品還是爛片?我在原版書中找到了答案
    我是從《演員請就位》這檔子節目知道郭敬明導演的,大家也編排了很多段子放在了網上,最有名的是這一句:郭敬明導演,你看我的演技能否得到一張你的S卡?當然,看了幾期這檔節目,我大致也知道了郭敬明導演的審美觀,我個人認為他是重外表、重小鮮肉、重流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