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早點」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2021-01-13 科爾沁都市報

點擊藍字

2021

關注我們

擊鼓催徵穩馭舟——深化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綜述

極不平凡的2020年,註定將在史冊上鐫刻下深深的印記。

這一年,嚴峻挑戰突如其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一些國家遏制打壓全面升級,外部環境帶來巨大挑戰。中國經濟遇到了世紀罕見的三重嚴重衝擊。

這一年,輝煌成績舉世矚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這「五個根本」,充分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從容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的嫻熟能力,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

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

2020年4月8日零時,長江之畔,武漢江漢關鐘聲響起,雄渾而又悠長。關閉離漢通道76天之後,武漢解除管控措施,一度按下「暫停鍵」的英雄城市迎來嶄新的一天。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回首2020年初,疫情來勢洶洶,武漢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感染人數陡增,醫療資源擠兌,防護物資緊缺。

誰都沒有預料到,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就這樣突然襲來。

如何遏制疫情?怎麼發展經濟?民生能不能有保障?

驚濤駭浪中堅如磐石,大戰大考前運籌帷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2020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就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總書記專門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2日,總書記果斷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次日,武漢宣布暫時關閉離漢通道。

對一個有著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實行「封城」,這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事後,《科學》雜誌登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出,如果當初中國政府沒有採取武漢旅行禁令和全國應急響應,到2020年2月19日,武漢以外的地區將會有超過70萬確診病例。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專家尤裡·庫林採夫評價,正是中國這一果敢決斷,「為本國、為國際社會贏得了時間,避免了病毒在最初幾個月的失控蔓延」。

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明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充分發揮協調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一聲號令,三軍奮勇!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9000多萬名黨員衝鋒在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最短時間,最快速度,全國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有力改變了病毒傳播的危險進程。

為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病毒傳播,我國延長了春節假期。可是,節後復工每延遲一天,國內生產總值就將損失1500億元。疫情要管死,經濟要放活。天平的兩端,都重壓如山。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擺在面前的新挑戰。

「疫情特別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

「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總攬全局、科學決策,引領「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2020年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轉正;5月,服務業增速轉正,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轉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擊楫風浪,砥柱中流。實踐再次證明,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領導力是最關鍵的條件,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只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維護黨中央權威,把全體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

「這就是我們的國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回顧抗疫歷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在《開學第一課》上的真摯話語,感動了無數觀眾。

應對歷史罕見的大危機,立場決定方向,也決定行動優先序。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國決策者都面臨多難抉擇:先保生命,還是先顧生計?先保人民利益,還是先顧其他利益?

「人民生命重於泰山!只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麼什麼代價、什麼後果都要擔當」……緊要關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斬釘截鐵、擲地有聲,亮出中國共產黨人對待人民群眾的鮮明態度。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了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我們不計成本、全力以赴。

2020年1月下旬,對危重症病例分析評估發現,ECMO(人工膜肺)可以為重症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不惜代價,要讓患者用上最好的設備。」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化作徹夜不眠的行動,全國約1/4的「救命神器」ECMO迅速集中到湖北。有醫生曬出了這樣的帳單:ECMO開機就是5萬元,用一天2萬元,診療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

全國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約2.3萬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治療費用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在疫情形勢尚不明朗、治療費用規模尚不可測之時,有關部門即明確:對於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確保不因費用影響就醫……這些都生動說明,在黨和政府的價值序列裡,人民生命永遠是無價的,永遠是至高的。

「成功了!」2020年3月21日20時15分,武漢肺科醫院ICU病房裡一片歡呼。此前,一名70歲的危重患者已經休克,搶救成功希望只有5%。就是為了這5%的希望,來自6個省份的12位專家聯手採用多種治療方案,硬是把患者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

「一個都不放棄!」從出生30個小時的嬰兒到108歲的老人,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在戰「疫」主戰場湖北,3000多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歷史考驗面前,我們走出一條先控制疫情、再局部復工、然後全面復工的最優路徑。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國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日夜值守65萬個城鄉社區,織就一張聯防聯控大網。通過採取強有力防控措施,我國較好控制住了疫情,減少了數以百萬計的感染,挽救了大量同胞生命。「中國的社會主義根本屬性,在危機中或緊急情況下,人民的福祉優先於利潤。」一位外國政治學家這樣評價。

防疫不鬆勁,復工逐春光。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陸續復工復產。6000多名工人先後到崗,深中通道全線復工;「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重新開張僅半月,快遞量就恢復到2019年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3月13日,全國除湖北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達80%。

投資加快,消費回暖,進出口穩步增長,餐館商超人頭攢動,車站碼頭日漸繁忙……隨著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我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經濟運行穩步復甦,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財稅支持、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各地克服疫情影響,幫助貧困地區摘窮帽、拔窮根。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全省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底線守住了——從保障醫用和生活物資供應,到確保「菜籃子」「米袋子」供應,再到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不減。

飯碗端穩了——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2020年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

收入更高了——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實現由負轉正,全年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漲5%,「老有所養」底氣更足。

生活更好了——2020年前11個月,全國開工改造近4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惠及725萬多戶居民,「住有所居」覆蓋更多家庭;教育部門努力推動各地新建、擴建公辦幼兒園,「幼有所育」獲得制度性支持。

人民至上,讓我們成功避免了經濟停擺、社會失序等風險,確保了「十三五」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實踐再次證明,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大疫面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2020年1月25日,800萬隻;2月29日,1.16億隻……僅用35天,我國口罩日產量就增長約13.5倍,折射出中國製造的強大能力、完備體系,也彰顯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疾風知勁草。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優越,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能不能號令四面、組織八方共同應對。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眾志成城、臨危不懼,堅持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協同調動各地方各部門各領域各方面力量,聚集起戰勝困難的強大合力。

依靠制度優勢,我們在疫情面前經受住了壓力測試。

武漢告急!千鈞一髮之際,中國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

擴床位!10多天時間,4萬名建設者和幾千臺設備晝夜不歇,火速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迅速開闢600多個集中隔離點。

增人手!各醫療隊從接受指令到組建平均2小時內完成,4萬多名白衣天使逆行出徵,全國10%的重症醫務人員齊集武漢。「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迅速集結,19個省份以對口支援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的16個地市。

調物資!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各種機型頻繁起降,最繁忙時,每隔3分鐘就有一架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飛抵。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黨中央一聲令下,「中國速度」再度迸發,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醫療資源和物資供應從緊缺向動態平衡的跨越式提升。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感慨:「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有國外學者評價:「中國制度所具有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對全國資源的調動能力,是其他制度無法比擬的。」

依靠制度優勢,我們有力推動復工復產、暢通經濟社會循環。

室外天寒地凍,位於武漢光谷的聯想智能車間裡卻熱氣騰騰,平均每秒就有1部手機或平板電腦下線。2020年3月工廠開門,4月全面復產,6月物聯網自動化組裝線投產,9月5G摺疊屏手機下線……一度短期停產的工廠,全力跑出了生產「加速度」。

發動用工,協調資金,組織專列包車……面對特殊時期各種訴求,各地區各部門快速響應、密切配合,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經濟社會循環更加暢通。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後,我們進一步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成功實現全產業鏈復工復產。」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

「穩經濟、促發展,戰疫情、鬥洪峰,化危機、應變局……『十三五』期間,面對一系列嚴峻考驗,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讓我們一次次化危為機、浴火重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評價。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實踐再次證明,只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們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

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實現4.9%的更快增長……中國經濟走出一條令人振奮的「V」形曲線。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預計將達到2%左右。

「經濟正增長」,這個往年不少國家習以為常的指標,在2020年卻變得殊為不易——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經濟活動被迫暫停或延遲,人員流動、貿易往來受限,全球產業鏈陷入「斷鏈」危機,各國消費、投資、出口均受阻滯。

供給中斷與需求萎縮同時發生,讓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衝擊。聯合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經濟產出累計損失將達8.5萬億美元,幾乎抹去過去4年全部增長。不少專家表示,1929年經濟大蕭條、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學界形成的一些應對經驗、經濟理論,在疫情的巨大衝擊前也難以充分施展拳腳。

困難前所未有,經驗無從可循。能否科學決策、有力應對,決定了一國經濟能否渡過難關、轉危為安。

「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洞察大勢,以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引領中國經濟巨輪堅毅前行。

——堅持戰略設計和戰術運用有效結合。

「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

「我們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足跡跨越大江南北,主持召開多次重要會議,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

決策時高瞻遠矚、目光如炬,落實時科學精準、如臂使指。

從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到將全國總體防控策略調整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最大限度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創新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讓資金下達更快速、投向更精準,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引導市場利率下降,不再單純依靠傳統的降息、降準,而是通過貸款延期、信用支持等直接惠及市場主體……一項項精準有效的創新之舉接連落地,助力廣大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堅持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並用。

6.2%——2020年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罕見地升至6%以上,就業壓力持續加大。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面對艱巨的保居民就業任務,我們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強化政策供給:一方面,出臺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補貼等政策,為企業減負紓困,穩住現有崗位;另一方面,推出線上招聘、職業培訓、困難人員幫扶等措施,打通就業堵點難點。

「真金白銀」加「貼心服務」,讓就業形勢逐步回穩。2020年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全年目標任務已提前完成。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並用,推動經濟大盤迴暖,促進社會大局穩定,穩住了經濟也穩住了人心。

——堅持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協同發力。

連續8個月增長!2020年1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9.6%和12.6%。

汽車市場持續產銷兩旺,離不開供需兩端「協同作戰」:供給端,相關部門齊發力,汽車行業在2020年4月上旬就全面復工;需求端,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期限、推動汽車下鄉等舉措先後出臺,穩定和擴大了汽車消費。

一邊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激發消費潛力,拓展投資空間。供需兩端同時發力,讓全球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奏響雄渾有力的「協奏曲」,釋放出巨大持久的發展動能。

——堅持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設計並重。

「訂單爆滿,150多名員工加班加點,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最近,江西創奕鞋業公司總經理李蘭輝的工作越來越忙,「2020年上半年,公司現金流緊張時,政府部門雪中送炭,減稅降費數十萬元,加上350萬元貼息貸款,讓我們挺了過來、發展越來越好!」

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為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提供資金支持;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為疫情防控輸送充足「彈藥」;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推動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元,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煥發生機……一套有力有效、科學精準的宏觀政策「組合拳」及時出手,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逆周期調節,讓中國經濟經受住短期衝擊;跨周期設計,則護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全年新增約58萬個5G基站,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4萬個,新通車高鐵2400多公裡,新改(擴)建高速公路1.2萬多公裡……2020年,我們加強「兩新一重」建設,推出一批補短板、調結構、經濟效益明顯、遲幹早幹都要幹的重大項目。「既能促消費惠民生,又有利於調結構增後勁、推動高質量發展,『一石多鳥』。」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評價道。

既穩當前、又利長遠,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設計並重,讓我們以合理代價取得最大成效:適當提高赤字率,既有效拉動了經濟,又保持了較低債務水平;減稅降費、「放水養魚」,既惠及億萬市場主體,又使財政收入增幅自2020年6月起由負轉正……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所說,一整套財稅政策方案經過反覆測算、綜合權衡,與我國經濟發展和債務風險防控的需要相匹配,「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實踐再次證明,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只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奮鬥者」號萬米深潛,逐夢深藍;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跨入世界前列;嫦娥五號九天攬月,築夢蒼穹……2020年末,重大科技成果捷報頻傳,折射出我國澎湃的創新動能。

「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在抗擊疫情、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進程中,我們高度重視科技的重大作用,向科技自立自強要答案、要方法。

——用科學防治降服病魔、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近期,不少地方陸續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2020年最後一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保護效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未來將為全民免費提供。這一好消息讓社會公眾倍感振奮。

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面對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我們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用科學點亮了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

不到一周時間確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得到病毒毒株,迅速研製出核酸檢測試劑;

實行中西醫結合,先後推出8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被多個國家借鑑和使用,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將「野戰醫院」方艙,創造性地應用於傳染病防治領域,短期內快速擴充1萬多張床位,解決了大量患者入院難題;

——用科技創新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

九成以上設備自主研發、拳頭產品市場份額領先世界,讓2020年一季度業績出現負增長的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很快實現產銷量增長,公司負責人感慨:「有高技術就有高質量,高質量帶動高效益。」

2020年前11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利潤同比增長2.4%;「十三五」期間,建成70多個有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670多家國際領先的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5G、新能源汽車、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人工智慧、遠程會議、在線課堂、線上醫療等新技術新業態蓬勃發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紛紛加快科技創新腳步,有力提升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用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保障經濟安全、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把晶片比作房子,電晶體就是建房的磚頭。」2020年5月,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團隊在碳納米管集成電路製備領域取得關鍵突破,「掌握信息器件關鍵核心技術,將助力我們實現國產晶片自主可控。」

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試跑;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堆併網成功……2020年,我國在許多前沿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幹為本,創新為要。實踐再次證明,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大戰大考中升華的科學認識,無疑將化作前進道路上的巨大力量,激勵我們更加信心堅定、更加鬥志昂揚。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化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牢牢把握我國發展主動權,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來源:《人民日報》

「敖包相會的地方——科爾沁」歡迎您

庫倫霧凇美景

今天是2021年1月13日,星期三,12日20時至13日20時,多雲轉晴,西北風3-4級 氣溫-15/-8℃。

今日頭條

●12日,全市科級年輕幹部座談會召開。市委書記馮玉臻出席並講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敖日格勒主持,市委常委、秘書長張鴻福出席。

●1月12日管控通告

1月12日河北省石家莊新樂市全域、正定縣空港花園小區、廊坊市固安縣英國宮5期調整為中風險地區。為精準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傳播風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近14天內所有中高風險地區進入我市人員均納入管理落實相應管控政策,入通人員需持有抵通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通後儘快且不得超過12小時向屬地社區(嘎查村)報備並配合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對不能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人員,將第一時間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進行核酸檢測)。

二、對高風險地區來通返通人員,落實屬地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3次核酸檢測管控措施;對中風險地區來通返通人員,落實屬地14天居家隔離+2次核酸檢測+14天健康監測管控措施。對入境回國返通人員,落實入境地14天集中隔離+屬地14天集中隔離+2次核酸檢測管控措施。

三、預返通的大學生、務工人員及來通探親人員,特別是中高風險地區預來通返通人員、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境外人員(含入境正在集中隔離和已解除集中隔離的)須本人或親屬提前向屬地社區(嘎查村)報備,到達屬地後應第一時間至社區(嘎查村)登記詳細信息,配合落實好相關防控措施。

四、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療機構等有關單位要主動開展排查,及時掌握本單位工作人員及其家庭成員曾到中高風險地區情況。學校等相關單位加強健康碼查驗工作,對近14天內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來通返通的學生、職工等應立即報告所在區相關部門並及時向所在地的社區(嘎查村)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備。賓館、酒店等住宿場所要主動排查中高風險地區入通人員,及時進行報備。

五、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出現發熱、乾咳、乏力、腹瀉等症狀時,社區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轄區疾控中心報告,按規定將其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排查診治,實行閉環管理。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不適症狀,應當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過程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就診時請主動詳細告知醫生旅居史、接觸史,以便於及時排查。通遼市旗縣市區疾控中心諮詢電話、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名單、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名單附後。

六、各交通卡口和「一場兩站」等重點場所要加強防控力度,按照相關要求切實做好北京市、大連市、瀋陽市、黑河市、石家莊市、邢臺市進入我市人員健康通行碼查驗工作和體溫檢測工作,堅決防止疫情輸入。

七、近期國內多地發生本土疫情,請廣大市民朋友持續關注國內疫情發生地發布的無症狀感染者及確診病例行動軌跡,現居住通遼市且與無症狀感染者或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者,請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備相關情況,並配合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國家動態調整的中、高風險地區,如確有特殊原因前往境外和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區登記、向所在單位報備,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準確記錄好自己的活動軌跡,返回後要第一時間主動報告,並配合落實相應管控措施。

八、請廣大市民朋友春節期間儘量減少聚會聚餐,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如需前往住宿、購物、美容美髮、沐浴、娛樂等密閉性公共場所,在公共空間非必需不摘掉口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好手部衛生。

九、家庭要儲備體溫計、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護用品,居家環境要常通風、定期消毒,接收境外快遞、信函等可用酒精擦拭處理,並注意洗手。

十、節日備餐時儘量在商場或超市選購新鮮食物,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冷凍食品、水產品。選購產品時,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原料的衛生安全,食物應燒熟煮透後再食用,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當單獨放置,並及時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汙染;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和鼻。

十一、外出旅行要備好個人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免洗消毒洗手液等。出行前要做好自我和同行人員健康狀況評估。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應當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同時保持手部衛生。在旅行過程中,如進入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場所,需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距離。旅行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不適,有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通遼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指揮部醫療防控組

2021年1月12日

●12日,人民網刊發《農閒時節務正事 發家致富迎新年》

通遼新聞

●日前,科爾沁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科爾沁區委書記、科爾沁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杜匯良主持會議並講話。

●12日,市政協機關召開黨建雙向述職評議會議。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米法興主持會議。

●日前,通遼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行在主城區走訪調研個體私營企業黨建工作,並就個體私營企業黨建如何更好發揮職能作用、引領帶動發展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日前,通遼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召開全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對近期行業內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日前,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被自治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中心評為「2020年度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業務技術優秀工作機構」。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在綠色食品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性進展,在全區做出了表率和典範

●12日,市體育局局長田野帶領局班子成員和相關單位負責人到通遼廣播電視臺走訪並召開通遼體育宣傳工作座談會。通遼廣播電視臺臺長薛靜和班子成員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供稿:通遼市體育局

●12日,科左中旗委書記、平安左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百田主持召開平安左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日前,扎魯特旗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旗委書記、旗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白立柱主持會議並講話。

●12日,開發區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1年第1次集體學習會議召開,就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專題研討。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航主持並講話。

●日前,庫倫旗公安局召開2020年度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大會。

●奈曼旗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集中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核算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嚴把「外防輸入」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日前,開魯縣東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20餘名志願者,深入各村開展村兩委換屆志願服務活動,指導各村兩委換屆工作,把關兩委換屆各項程序,為兩委換屆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4.1億元,實施煤礦生態環境治理工程,累計治理恢復煤礦環境14913畝,復墾綠化率達97%,植被覆蓋度由不足35%提高到了52%以上,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反腐播報

●山東檢察機關依法對馬明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日前,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薛昇旗(正廳級)涉嫌受賄罪、貪汙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一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赤峰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原黨委委員、副廳長兼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原黨委副書記、局長徐宏光(正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呼倫貝爾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日前,呼倫貝爾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徐宏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國內新聞

●2021年這份「民生清單」請收好!(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便民信息

●關於規範新建大街、民航路兩側中、大型貨運車輛停車秩序的通告(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知識加油站

●非法金融廣告傻傻分不清楚?多個防範錦囊送給你(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通過圖片帶你看民法典

●1716年1月13日,《康熙字典》成書。

●1989年1月13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頒布。

●血壓偏高吃什麼食物好

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芋頭、茄子、海帶、萵筍、冬瓜、西瓜等,因鉀鹽能促使膽固醇的排洩,增加血管彈性,有利尿作用,有利於改善心肌收縮能力。

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

含鎂豐富的食品,如綠葉蔬菜、小米、蕎麥麵、豆類及豆製品,鎂通過舒張血管達到降壓的作用。

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醬、蝦皮、綠色蔬菜等。

●近日,我國首批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在多地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讓我們開始通過圖片來了解相關內容。

早安心語

今日一點一滴的進步,終會塑造一個與眾不同的你。早安!

本期編輯:張鐵牛

排版:王一

審核:王海斌

部分內容來源:新華視點、通遼新聞晚餐、通遼發布、通遼政協、通遼體育、庫倫新聞、朝聞扎魯特、奈曼新聞早發布、朝聞開魯、科左中旗新聞早點、開發區早間新聞快報

相關焦點

  • 【通遼新聞早點】2020年12月30日星期三
    詳讀>>12月29日上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總指揮郭玉峰深入通遼機場、火車站、客運站、運達綠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凍貨區暗訪疫情防控工作,下午召開市長辦公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 【通遼新聞早點】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
    - 全文共1643字 閱讀約需5分鐘 -今日天氣:西南風3-4級 晴 -3℃~15℃今日關注●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籤署命令,發布《軍隊軍事職業教育條例(試行)》,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通遼新聞早點】2021年1月10日星期日
    ▶郭玉峰主持召開市政府2021年第1次黨組會議1月8日,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代市長郭玉峰主持召開市政府2021年第1次黨組會議暨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學習貫徹中央、自治區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研究部署相關工作
  • 【通遼新聞早點】2021年1月3日星期日
    ▶首批700多元心臟支架在18省區市落地1月1日,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在北京、天津、遼寧等18個省市正式落地實施,這些地方的患者用上了集採後的冠脈支架。▶通遼職業學院教師教學技能屢獲佳績1月2日,通遼職業學院召開2020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總結大會。
  • 【通遼早點】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冰雪寒天曲更濃》攝影 :崇先鳴 今天是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11日20時至12日20時,多雲,西南風3-4級,氣溫 ●11日,通遼市召開全市宗教工作聯席會議2021年第一次會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瓊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宗教事務局局長趙海峰主持會議。
  • 【通遼新聞早點】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
    【通遼新聞早點】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 2020-11-30 0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通遼早點」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敖包相會的地方——通遼」歡迎您魅力科爾沁今天是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農曆五月初七,26日20時至27日20讓通遼早點伴您開始新的一天!今日頭條●26日,市委書記馮玉臻深入科左中旗實地調研蒙牛集團中國乳業產業園及東部中心項目、伊利集團高端乳肉雙產業集群示範項目建設等工作。
  • 【通遼早點】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草原秋色 今天是2020年9月4日,星期五,農曆七月十七>,3日20時至4日20時,多雲,有中雨,西南風4-5級,陣風6-7級,氣溫13/24℃。
  • 「e路同心」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了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全文如下:大家好!2021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
  • 2021年1月13日,宜成長
    年1月13日,星期三農曆臘月初一,用電影標記每一天···········································································································一頁電影,一頁人生 每翻一頁 ,皆是新篇2021年1月12日,宜裝病2021年
  •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十二生肖運勢播報
    運勢播報:2021年1月6日,星期三,農曆十一月廿三 (庚子年己丑月甲寅日),法定工作日。 今日黃曆專業版 公曆2021年1月6日,星期三 農曆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廿三 小寒後第1天,癸水司令 幹支庚子年 己丑月 甲寅日(大溪水) 日幹為甲木,與月幹己土合化為土
  • 「堀與宮村」確定於2021年1月9日開播
    「堀與宮村」確定於2021年1月9日開播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通遼農村信息】2021年2月9日
    今天是2021年2月9日,
  • 「動漫新資訊」回復術士的重啟人生2021年開播,兄弟萌,網盤見!
    以符合套餐清單的影像為背景,同時還披露了包括9張單曲中收錄的「ゆうたち」等新歌曲在內的13首歌曲。這個原聲配信實況錄音到6月17日(星期三)23:59實施著檔案視聽。到6月17日(星期三)12:00為止將進行售票。另外,門票購買者在演唱會發布幾天後,將從演唱會當天的曲目列表中獲得三森親筆書寫的各樂曲的演唱會Nots圖像作為特典。
  • 動畫「搖曳露營△」2期特報公開,2021年1月放送!
    「搖曳露營△」動畫2期特報公開,2021年1月放送!於2018年10月7日舉辦的「搖曳露營 秘密結社Blanket入団說明會 2018 Autumn」上官方宣布了短動畫《房間露營△》、電視動畫第2期以及電影版的製作決定消息。「水果籃子」動畫最終季2021年放送      電視動畫《水果籃子》改編自高屋奈月創作的同名漫畫,於2018年11月20日宣布了全篇動畫化的消息。
  • 「銀魂」新劇場版動畫「THE FINAL」曝光視覺圖 將於2021年1月8日...
    「銀魂」新劇場版動畫「THE FINAL」曝光視覺圖 將於2021年1月8日上映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通遼農村信息】2021年2月23日
    今天是2021年2月23日
  • 【通遼農村信息】2021年2月10日
    今天是2021年2月10日
  • 「銀魂」新劇場版動畫確認於2021年1月8日公映
    「銀魂」新劇場版動畫確認於2021年1月8日公映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記錄的地平線 圓桌崩壞》新視覺圖 2021年1月13日放送
    《記錄的地平線 圓桌崩壞》新視覺圖 2021年1月13日放送 時間:2020-12-21 1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