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河》
簫:陳鴻燕
陳鴻燕,籍貫臺山市,香港中樂團簫笛演奏家
《瀏陽河》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民歌,由徐叔華作詞朱立奇、唐璧光作曲。這首歌自創作以來,廣為流傳,分別有多位演唱家,如蔣大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風格進行演繹。《瀏陽河》來自湖南花鼓戲《雙送糧》中的一個唱段,1959年,阿爾巴尼亞藝術家代表團到湖南訪問演出,提出聯歡時唱一曲湖南民歌,經過再三斟酌,決定把《雙送糧》的第三段單獨分出來唱,並以第三段的第一句歌詞「瀏陽河」作為歌曲名,於是《瀏陽河》開始被作為獨立的歌曲傳唱開來。
有「芙蓉國」美稱的湖南是一片鍾靈毓秀、英雄輩出、人文薈萃的沃土,這裡被稱為洞庭魚米鄉,物產富饒,湖南人性格詼諧潑辣。湖南民歌也是如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湖南民歌很好的體現了湖南人的性格。她時而高亢,時而婉轉,時而詼諧,時而潑辣。在漫長的歲月中,湖南民歌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態的裝點著那些「泥腳杆」們樸實平靜的而又豐富多彩的生活。
除了民歌,湖南也是秀美之地,這裡有「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的洞庭湖,有「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嶽麓書院,有「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的南嶽,有青年毛澤東「獨立寒秋」、「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橘子洲頭;更有張家界之異、鳳凰古城之美、桃花源之幽、東江湖之浩渺。「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
在張家界天門山,霧鎖天門,在雲山霧繞的山頂隨意拍攝幾張霧枝以饗簫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簫與琵琶《愛的供養》——趣談琵琶結果簫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