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3月起,市文明辦在《新鄉日報》開闢「新鄉好人榜」專欄,2019年1月,該欄目更名為「新鄉好人好事榜」。請全市人民積極參與,關注身邊好人,並積極向所轄縣(市、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推薦線索,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在全市形成學習、崇尚、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有力促進我市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
新鄉市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科 電話:3696506 郵箱:xxshrb@163.com
助人為樂類
鄔友群,輝縣市愛心粥志願者服務中心副主任。(事跡簡介:熱心公益事業,先後參加疫情防控、愛心助學、慰問老兵等志願服務活動600多次。自2016年1月份開啟免費愛心送粥活動以來,共為環衛工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群體,送上愛心粥18萬份,受益人數近10萬人次。注重愛心傳承,發起「學雷鋒體驗基地」公益項目,帶領輝縣市中小學生1000餘人,共同參與愛心送粥活動。2019年被評為「輝縣市優秀志願者」。)
李曉穎,平原示範區山西刀削麵炒雞大骨頭麵館老闆。(事跡簡介:一年多來,堅持免費為在外務工困難農民工提供愛心刀削麵3000餘份,累計金額約2萬餘元。她家麵館門口的玻璃上寫著:「人在外難免遇到困難,本店可為您免費提供一碗麵,不求回報,只希望您在有能力的時候,可以幫助別人。只要您告訴店員要1號套餐就行了,找地方坐下,吃完走人。」酷暑時節,她會邀請環衛工人進店休息、納涼,並提供免費解暑茶水。)
敬業奉獻類
張文紅,衛輝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職工。(事跡簡介:在衛輝市比幹大道拆遷民房統計工作中,她既要算面積、整檔案,還要辦理窗口日常業務,但從不叫苦叫累,提前20天完成計算任務。在從事窗口工作時,全心全意服務、幫助家中困難的群眾申請減免費用。利用下班時間到群眾家中進行房產測量拍照。多次奔赴洛陽、鄭州,幫助80多歲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過戶手續,主動送服務上門。積極協調、溝通,幫助群眾順利完成幾年未能完成的房產證登記任務,獲得了一致好評。2016年被評為新鄉市崗位學雷鋒標兵。)
孝老愛親類
王金玲,鳳泉區寶東街道辦事處建材社區居民。(事跡簡介:十幾年前,婆婆因身體機能下降,身患糖尿病,行動越來越不方便。王金玲開始每天給婆婆換洗衣服、洗臉擦身,做全身肌肉伸拉康復鍛鍊,一口水、一口飯地餵婆婆,給婆婆接屎接尿,春秋天把婆婆推出去曬太陽,每天堅持和婆婆聊天、談心,並搬到了婆婆的屋裡和婆婆同住,一刻也不讓婆婆離開自己的視線。2018年鳳泉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王金玲「好媳婦」稱號,2018年、2019年獲寶東街道辦事處建材社區「好媳婦」稱號。)
蒲運動,鳳泉區寶東街道電力社區居民。(事跡簡介:悉心照顧因病導致全身癱瘓的妻子,每天堅持幫她作康復運動。妻子腿部無力,無法正常行走,醫生都說康復幾乎不可能了。但是蒲運動不放棄,每天在庭院內攙扶妻子學走路。為了防止妻子肌肉萎縮,蒲運動經常為她作不同姿勢的全身按摩,頭部、脖子、四肢,每一項都堅持10分鐘左右。他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尊老愛親的含義,贏得了同事和鄰居的一致稱讚,2018年榮獲寶東街道「和睦家庭」稱號。)
責任編輯:王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