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暈厥該怎麼辦

2021-01-17 騰訊網

暈厥是指由於腦組織短暫缺血引起的一過性意識喪失,就是意識不清楚了。一過性的、可自行完全恢復,多半不需要經人工復甦,也不會留下後遺症。最常見的暈厥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在封閉悶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的站立或情緒劇烈波動下,很容易發生。暈厥易復發,發生時很難預測,易增加外傷風險,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正常工作,所以要引起重視。今天我們來看看血管迷走性暈厥到底該怎麼辦!

1、為什麼會發生血管迷走性暈厥?

迷走神經的興奮程度超過了交感神經,導致心跳變慢,血壓降低,出現暈厥。其他像恐懼、疼痛等各種誘因也是因為刺激了迷走神經而出現暈厥。

血管迷走性暈厥多發生於年輕人,女性多於男性。發病有一定特點:(1)多有明顯誘因,如站立、坐位或情緒刺激、疼痛、暈針或暈血;(2)典型症狀為出汗、發熱、噁心、臉色蒼白;(3)發作時伴低血壓和/或心動過緩;(4)意識恢復後常伴疲勞感;

2、如何判斷反射性暈厥?

當患者沒有器質性心臟病且暈厥不明原因,我們懷疑可能與神經功能有關時,會進行直立傾斜試驗。根據發作的特點以及傾斜試驗的的陽性結果多半可以診斷。

3、怎麼應對血管迷走性暈厥

1)健康教育:首先要正確認識血管迷走性暈厥,多半屬於良性過程,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2)要識別自己發作的誘因並且避免誘因:如悶熱、擁擠環境、脫水、快速體位改變、 悶熱環境、長久站立、 飲水少、 飲食過於清淡等。

3)識別暈厥先兆症狀, 如頭暈、 胸悶、 黑蒙 、 大汗等, 並在暈厥先兆症狀發生時採取立即平臥、 雙腿交叉姿勢、 轉移到通風位置等方法避免暈厥發作。

4)對於良性的反射性暈厥,多採用非藥物治療,比如促進生活方式改變,避免誘因(如不要去悶熱、擁擠的環境,避免脫水等),排便暈厥患者採用坐位排便,頸動脈竇性暈厥不要穿衣領過緊的高領衣等。咳嗽性暈厥者抑制咳嗽;坐位排便;增加水和食鹽量;早期識別前驅症狀,儘快進行增壓動作,及時坐下或躺下。

5)物理治療:是一線治療方法。肢體加壓動作是臨時措施,雙腿或雙上肢肌肉做等長收縮(雙腿交叉、雙手緊握和上肢緊繃,可能增加心輸出量並升高血壓,避免或延遲意識的喪失,在有先兆且時間充分期間應用常有幫助。但不推薦用於老年患者。

6)自主神經功能鍛鍊:主要是進行直立訓練。具體操作方法為每日靠牆站立訓練,時間從 3- 5 分鐘/次逐漸延長至15分鐘/次, 2次/天。這樣規律的直立訓練可降低血管順應性, 避免站立時血液在下肢的聚積,增加血容量而達到治療目的。

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如果沒有高血壓病要停用或減量降血壓藥物,包括硝酸酯類、利尿劑或抗抑鬱藥。對於非藥物治療後仍反覆發作、療效不佳的患者,一定要定期門診隨訪,我們也會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藥物治療、起搏治療等。

相關焦點

  • 血管迷走性暈厥——不容忽視的「危險」!
    行傾斜試驗檢查,誘發暈厥前症狀,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傾斜試驗檢查結果陽性。仍考慮診斷為「血管迷走性暈厥」,予β受體阻滯劑治療,患者出院後保持定期來我院暈厥門診隨訪。如何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長期以來,明確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診斷一直是間接、費時而且昂貴的,並且常常沒有明確的結果。直立傾斜試驗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檢查方法,對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診斷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陽性反應為試驗中患者由臥位改立位傾斜後發生暈厥伴血壓明顯下降或心率下降。
  • 女子頻繁暈倒,居然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在作怪
    淄博10月16日訊 生活中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意外情況,而暈厥就是其中一種。典型的暈厥發作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0秒,少數也可持續數分鐘。臨淄的孟女士近期頻繁暈倒,經多次檢查確診為血管迷走性暈厥。直到在淄博市市立醫院做了直立傾斜試驗,才發現居然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在作怪。有同樣經歷的還有袁女士,她在家時突發心慌、胸悶不適,隨後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持續十餘分鐘後緩解。住院後完善相關檢查後排除了心血管疾病的可能,綜合其症狀與檢查,大夫考慮意識不清原因很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安排袁女士做了直立傾斜試驗。
  • 孩子不明原因暈厥 6成以上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暈厥
    杭州市一醫院兒科主任黃先枚提醒家長,60%到80%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家長切莫輕視。拿榮榮的情況來說,一開始,爸爸媽媽以為他只是玩累了,並沒有太在意。結果一年後,榮榮又暈倒了兩次,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才通過直立傾斜試驗檢查確診為血管神經性暈厥。黃主任說,暈厥是兒科的常見疾病,其發病原因複雜,除腦源性、心源性、血液成份異常外,約60~80%兒童為血管迷走性暈厥。
  • 阜外醫院姚焰團隊Heart Rhythm發文:右前神經節叢是血管迷走性暈厥...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姚焰團隊在Heart Rhythm首次報導,右肺靜脈口前外處的右前神經節叢,是消融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和緩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靶點,近遠期治療效果好,可有效抑制暈厥復發。
  • MedSci學院首場直播 | 姚焰: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診治
    血管迷走性暈厥 (vasovagal syncope,VVS)是臨床上最常見暈厥類型,約佔急診暈厥病人的66%。2016年1月14日(周四)晚上17:00我們將請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一病房主任姚焰教授為我們帶來題為《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診治》的精彩講座直播,歡迎大家積極參與!1.聽課方式下載安裝MedSci醫學APP,進入學院即可預約聽課,註冊後即可參與 MedSci學院所有課程直播及往期課程視頻。
  • 因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病情復發,泫雅推遲回歸計劃
    去年泫雅首次向大眾坦言自己患有憂鬱症及恐慌障礙,被診斷為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為了能在原本於下周進行的回歸活動中展現最佳狀態,她一直堅持治療。但最近又發生了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情況,作為有義務保護藝人的經紀公司,我們現在得出的結論是泫雅需要充分的治療和狀態的穩定,暫時將回歸活動延期至泫雅健康恢復為止,本公司將全力支持泫雅身體恢復穩定,以健康的面貌重新開始活動。
  • 泫雅因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健康問題將推遲回歸,網友熱議:快快...
    虎撲8月27日訊 8月22日,泫雅因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健康問題將推遲回歸。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泫雅因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健康問題將推遲回歸去年泫雅首次向大眾告白自己患有抑鬱症及恐慌障礙,被診斷為迷走神經性昏迷之後,為了能在回歸中展現最佳狀態,長期堅持治療。儘管其間不斷的意志和努力,但最近又發生了迷走神經性暈厥的情況。現在對於藝人來說最優先需要的是充分的治療和穩定。
  • 泫雅因健康問題推遲回歸 又出現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
    去年泫雅首次向大眾坦言自己患有抑鬱症及恐慌障礙,被診斷為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眾多粉絲關心和擔心。但卻又發生了迷走神經性暈厥的情況,這對於下周的回歸來說很難進行。而對於泫雅來說,目前最需要的是充分的治療和穩定的狀態,因此為了保護泫雅的健康和安全,公司與泫雅討論後決定延期本次回歸直到泫雅恢復健康為止。
  • 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或是進化遺蹟?
    在近期科普中,我們談了最常見的一種獻血不良反應——血管迷走神經反應(Vasovagal reaction, VVR)。極少數可能伴有一過性意識喪失,即暈厥(Syncope)。要強調的是,這種反應並非與獻血特定相關,在很多情況下都可能出現,常見的如因體位改變引起的一過性低血壓。
  • 兒童暈厥是怎麼回事?自主神經介導性暈厥較為常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8月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兒童暈厥是怎麼回事?》。兒科門急診經常遇到一些因暈厥就診的病例,有些孩子反覆發作,影響了患兒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也給家長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兒童暈厥。
  • 可能是這個原因——反射性暈厥
    反射性暈厥——情境性暈厥 老趙和小美都屬於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但他們的病因又各有不同。 老趙是由於咳嗽這種情鏡誘發的暈厥,稱為咳嗽性暈厥,是反射性暈厥中情境性暈厥的一種。反射性暈厥——血管迷走性暈厥 而小美所患的暈厥,是由於過度驚慌刺激了交感神經興奮,同時,迷走神經也處於興奮狀態,由於迷走神經過度興奮,進而引起心率減慢、血壓降低,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或者雖然沒有完全暈厥,但出現眼前發黑、心中不適、大汗、噁心等症狀,大多能自行恢復。
  • 起死回生說暈厥
    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現在對暈厥的原因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最多見的原因是「血管迷走性暈厥」。首先有一個條件就是:發作時一般是站立位,而且是久站。這就是血管迷走性暈厥。血管迷走性暈厥非常常見,就像剛開始說的:瘦弱的女性洗澡時、一些人坐公交車久站時突然暈倒都是這麼回事兒。因為這些人比較瘦弱,他們的血壓一般偏低,上壓(收縮壓)90mmHg左右,下壓(舒張壓)60mmHg左右,碰到這種神經反射的時候更加容易由於血壓過低而暈倒。血管迷走性暈厥,又稱為良性暈厥,也就是說沒有什麼大的後遺症。
  • 解析暈厥的診治流程
    >常見病因1、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緊張、久站;頸動脈竇過敏症候群:頸部受壓;情景暈厥:特定觸發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後)。2、心源性暈厥(心律失常、器質性心臟病)房室傳導系統疾病、陣發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藥物誘導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缺血、阻塞性心肌病、心房黏液瘤、急性主動脈夾層形成、心包疾病、肺動脈栓塞/肺動脈高壓等。
  • 韓媒報導泫雅因血管神經性暈厥,將暫停演藝活動!祝姐姐早日康復
    韓媒8月22日早間報導,我們的小野馬泫雅姐姐,因患上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健康問題將推遲回歸演唱活動。報導中還指出,泫雅去年首次向大眾告白自己患有抑鬱症及恐慌障礙,被診斷為迷走神經性昏迷之後,為了能在回歸中展現最佳狀態,長期堅持治療。
  • 男子難耐高溫暈倒 夏季炎熱易致迷走神經「急剎」出汗過多需及時補水
    連日的高溫下,一位男子突然暈倒在工作崗位上,送醫後被診斷為血管迷走性暈厥,所幸並無大礙。醫生提醒,高溫天氣容易誘發此類暈厥,市民平時需注意避暑補水。33歲的小侯是武漢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最近幾天天氣炎熱,小侯每次上課都上的汗流浹背。
  • 武警地鐵站暖心救人,倒地男子脫離生命危險,暈厥原因需要重視!
    相關資料顯示,能夠造成暈厥的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很多暈厥性疾病都可能觸發短暫的意識喪失,如果自己經常出現暈厥現象,一定要儘快到醫院去檢查,及時查出來自己經常性暈倒的原因,以免出現嚴重的後果。經常暈厥的原因主要有:心源性暈厥、腦性暈厥、直立位低血壓性暈厥以及血管迷走性暈厥。
  • 暈厥的常見病因是什麼 導致暈厥的4大因素
    患有腦動脈硬化症的老年人,如果出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或者血栓形成,會常常因為頭部位置的轉動而發生暈厥。3、體位性低血壓暈厥突然改變體位,如平臥時突然從床上坐起,或久蹲而突然站起,也容易發生暈厥。這是因為平臥時血管緊張度較低,血壓偏低,尚能滿足腦部的血液供應。
  • 突發暈厥 別忘了這個致命的疾病
    該患者是以暈厥為主要表現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暈厥的原因有血管迷走性暈厥,這種情況是患者的自主神經調節失常,血管舒縮障礙引起的暈厥,是青年人最多見的一種暈厥。心源性腦缺血也叫心源性暈厥,由於心臟無法泵出足夠的血液導致的腦缺血,這種原因的暈厥最嚴重,多見於嚴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臟停搏,患者有猝死的危險。
  • 反覆暈厥,原來是遺傳性心血管病
    暈厥是大腦一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暫的意識喪失,是臨床常見的症候群,具有致殘甚至致死的危險。血管神經因素、心律失常和體位性低血壓等是暈厥最常見的病因。    近日,我們科室收治一位年輕的暈厥患者,後診斷為遺傳性心血管病。
  • 不明原因的暈厥終於可以評估啦
    暈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症狀,輕者自行恢復,重者可致跌倒骨折、腦外傷及駕駛事故等意外。引起暈厥/頭暈的病因多樣,為提升對暈厥患者的診治服務,我院心血管內科於2020年12月正式開設直立傾斜試驗檢查。直立傾斜試驗(head-up tilt testing,HUTT)是通過改變被檢查者體位(從平臥位改變至一定角度的傾斜位),檢查靜脈血管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技術。適用於血管迷走性暈厥(VVS)診斷及分型、兒童體位性心動過速(POTS)和直立性低血壓(OH)等初步評估不能明確診斷的患者。亦可用於鑑別驚厥性癲癇以及幫助診斷假性暈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