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厥是指由於腦組織短暫缺血引起的一過性意識喪失,就是意識不清楚了。一過性的、可自行完全恢復,多半不需要經人工復甦,也不會留下後遺症。最常見的暈厥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在封閉悶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的站立或情緒劇烈波動下,很容易發生。暈厥易復發,發生時很難預測,易增加外傷風險,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正常工作,所以要引起重視。今天我們來看看血管迷走性暈厥到底該怎麼辦!
1、為什麼會發生血管迷走性暈厥?
迷走神經的興奮程度超過了交感神經,導致心跳變慢,血壓降低,出現暈厥。其他像恐懼、疼痛等各種誘因也是因為刺激了迷走神經而出現暈厥。
血管迷走性暈厥多發生於年輕人,女性多於男性。發病有一定特點:(1)多有明顯誘因,如站立、坐位或情緒刺激、疼痛、暈針或暈血;(2)典型症狀為出汗、發熱、噁心、臉色蒼白;(3)發作時伴低血壓和/或心動過緩;(4)意識恢復後常伴疲勞感;
2、如何判斷反射性暈厥?
當患者沒有器質性心臟病且暈厥不明原因,我們懷疑可能與神經功能有關時,會進行直立傾斜試驗。根據發作的特點以及傾斜試驗的的陽性結果多半可以診斷。
3、怎麼應對血管迷走性暈厥
1)健康教育:首先要正確認識血管迷走性暈厥,多半屬於良性過程,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2)要識別自己發作的誘因並且避免誘因:如悶熱、擁擠環境、脫水、快速體位改變、 悶熱環境、長久站立、 飲水少、 飲食過於清淡等。
3)識別暈厥先兆症狀, 如頭暈、 胸悶、 黑蒙 、 大汗等, 並在暈厥先兆症狀發生時採取立即平臥、 雙腿交叉姿勢、 轉移到通風位置等方法避免暈厥發作。
4)對於良性的反射性暈厥,多採用非藥物治療,比如促進生活方式改變,避免誘因(如不要去悶熱、擁擠的環境,避免脫水等),排便暈厥患者採用坐位排便,頸動脈竇性暈厥不要穿衣領過緊的高領衣等。咳嗽性暈厥者抑制咳嗽;坐位排便;增加水和食鹽量;早期識別前驅症狀,儘快進行增壓動作,及時坐下或躺下。
5)物理治療:是一線治療方法。肢體加壓動作是臨時措施,雙腿或雙上肢肌肉做等長收縮(雙腿交叉、雙手緊握和上肢緊繃,可能增加心輸出量並升高血壓,避免或延遲意識的喪失,在有先兆且時間充分期間應用常有幫助。但不推薦用於老年患者。
6)自主神經功能鍛鍊:主要是進行直立訓練。具體操作方法為每日靠牆站立訓練,時間從 3- 5 分鐘/次逐漸延長至15分鐘/次, 2次/天。這樣規律的直立訓練可降低血管順應性, 避免站立時血液在下肢的聚積,增加血容量而達到治療目的。
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如果沒有高血壓病要停用或減量降血壓藥物,包括硝酸酯類、利尿劑或抗抑鬱藥。對於非藥物治療後仍反覆發作、療效不佳的患者,一定要定期門診隨訪,我們也會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藥物治療、起搏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