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最新消息釋出,張忠謀這次是真的握不住風向標了

2020-12-27 感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別看臺積電錶面上不錯,但私底下也是緊張的一批,因為他知道有不少企業正虎視眈眈的布局追趕,而中芯國際就是其中一個。最近中芯國際喜報頻發,先是中芯國際的ceo梁孟松宣布14nm的良品率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量產已經提上日程了。眾所周知光刻機是現在晶片研發的一大bug,中芯國際則也有了補足計劃,那就是N+1、N+2技術,這不僅能夠幫助14nm進行性能和工藝的雙重提升,甚至還有可能幫助中芯繞過光刻機這一環,而且值得一說的是,N+1、N+2技術加持,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有望能夠達到7nm的水平。

其次中芯國際持之以恆的追逐,其實現在除了臺積電和三星的晶片製程比較領先,能達到10納米以內外,其他的研究10納米之內製程的晶片公司沒幾個堅持下來的,所以臺積電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但是現在中芯國際是個例外,它在一步一步的追趕,從28納米到14納米,7納米也已經安排上了,這無疑給了臺積電巨大的壓力,因為如此下去張忠謀的「大陸晶片說」就徹底成了笑話!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中芯國際ceo梁孟松之前是臺積電的人,張忠謀可能當初也沒想到自己底下的人竟有如此能耐,自立門戶成了自己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愛將蔣尚義,將加入中芯國際,或引人事動蕩?
    中芯國際與美國之間的事還未明朗之際,又發生了內訌?近日,半導體行業有消息稱,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得力幹將蔣尚義將加入中芯國際,在元旦後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中芯國際現任聯席CEO趙海軍和梁孟松將直接向蔣尚義匯報。換在其他人看來,會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麼?蔣尚義在半導體領域的貢獻可圈可點,深受張忠謀信任,而且在技術領域的造詣也是非常之高,加盟中芯國際,可以讓公司的技術獲得更多突破。
  • 中芯國際的至暗時刻
    時間倒退到2018年10月24日,業內傳出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即將離開中芯國際另起爐灶。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極大震動,但好在中芯國際聲明很及時——2018年10月25日,中芯國際在港交所發布聲明稱:該消息絕非屬實。後續事情的發展也證明了這點,梁孟松仍然在中芯國際任職。
  • 中芯國際「內訌」,會影響它的未來嗎?
    中芯國際於12月6日早上也發布公告,而這份僅有四句話的公告中暗含了豐富信息:其一,中芯國際注意到媒體報導這次辭職,暗示「辭職信不是中芯國際公司層面發布的消息」;其二,公告指出梁孟松為「有條件辭職」;其三,中芯國際正在與梁孟松核實「真實辭職之意願」,表明中芯國際不認可梁孟松信中提出的原因。
  • 剛剛,中芯國際回應……
    昨日(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的人事變動消息驚動了整個半導體圈。事件涉及半導體晶圓代工業的兩位重要人物——蔣尚義與梁孟松。據悉,中芯國際昨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大會上正式宣布蔣尚義回歸。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現任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對蔣尚義的回歸投下棄權票並在大會上提出辭職。
  • 內訌+外患,這次中芯國際的結局會如何
    不過據中國基金報報導,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批准。另外中芯國際最新披露的公告中,梁孟松的職位沒有發生改變。 此事件發生後,外界才得知,這兩位老將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聯想到蔣尚義與梁孟松的過往,尤其是師徒關係,這一棄權票的意味變得更為複雜。 其實,梁孟松在中國晶片行業的地位也不可小覷。
  • 被稱為「臺積電叛徒」,他有滿腹苦水,蔣尚義回鍋中芯國際築夢
    12月15日晚,半導體圈再傳震撼消息,昔日臺積電大將蔣尚義將回鍋中芯國際,出任副董事長。蔣尚義,有人稱之「蔣爸」,也有人指他是「臺積電叛徒」,這個說法是不公平的,他的心中有滿腹苦水。中芯國際7月16日,中芯國際在科創板掛牌上市,也因為今年美國的封鎖,讓這家國內晶片行業的上市公司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截止於12月15日收盤,當日出現3.61%跌幅的中芯國際,總市值也高達近4500億元。此前,請辭武漢弘芯事務後,今年7月蔣尚義就前往美國,但他拒絕對在武漢弘芯經歷評論。事實上,今年8月臺媒報導時就稱,有消息傳出,中芯國際有意拉攏「蔣爸」。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當然,作為一名企業家,張忠謀始終把臺積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打壓競爭對手,他曾對昔日屬下和大陸半導體痛下殺手,一度讓大陸半導體製造行業一蹶不振。此事要從20年前說起,2000年,臺積電收購了半導體代工企業世大半導體,世大半導體的創始人張汝京與張忠謀曾在德州儀器共事十年。
  • 中芯國際高層大地震! 74歲「技術大神」來了,CEO卻提出辭職!
    12月15日晚,中芯國際一口氣披露了5份公告,其中一份新的人事任命公告,在市場上引起強烈關注。 這份公告披露,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又重新回到中芯國際任職,出任副董事長。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多個消息稱,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
  • 行業人士稱中芯國際內訌有人在演戲,技術狠人梁孟松業績或不達標
    中芯國際於12月6日早上也發布公告,而這份僅有四句話的公告中暗含了豐富信息:其一,中芯國際注意到媒體報導這次辭職,暗示「辭職信不是中芯國際公司層面發布的消息」;其二,公告指出梁孟松為「有條件辭職」;其三,中芯國際正在與梁孟松核實「真實辭職之意願」,表明中芯國際不認可梁孟松信中提出的原因。
  • 臺積電前COO蔣尚義將回歸中芯國際
    36氪獲悉,臺積電前研發總裁、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將於近期回歸中芯國際。據Digitimes報導,中芯國際聯席SEO趙海軍、梁孟松都將直接向蔣尚義匯報。36氪對此向中芯國際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暫未回復。在臺積電期間,蔣尚義牽頭了0.25um-16nm關鍵節點的研發。2016年12月-2019年6月,蔣尚義曾經加入中芯國際任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當年,大陸晶圓代工企業都屬於國企,中芯國際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2003年,中芯國際的產能達到了每月6萬片,累計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除了背靠市場潛力巨大的中國外,中芯國際大部分訂單來自海外,並與多個國際巨頭,諸如IBM、東芝、高通、博通聯姻。
  • 掌舵人變動之際,突遭美國打壓,中芯國際難關面前如何「一條心」?
    其中,對於生產半導體所需10納米及以下的先進技術,將適用「推定拒絕」原則,也就是說,如果找不出必須批准的足夠理由,那麼就一律否決,不予批准。 美國這次的「封殺」其實早有端倪。 早在今年9月26日,有網絡媒體轉發一份疑似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籤發的文件。
  • 愛中國的「芯」,我努力在做
    罰款、封殺也擋不住的中國心2000年,就在世大臺積電合併的同一年,中芯國際在上海張江成立,彼時的張江還是遍地農田,從中芯國際開始,這裡慢慢發展成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舉足輕重的高科技園區。「愛中國的心,我努力在做。」
  • 深度丨三十年,張汝京和張忠謀的歷史角色
    在這個註定要被記載在中國「芯」歷史的日子裡,飛魚財經注意到一個情況,在社交平臺上,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最新兩條新聞和評價呈現出的反差,與三十年前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境遇。不得不感嘆:個人再厲害,都是時代浪濤中的一粒沙,他的成功與失敗、得意與失意,都和時代的起伏相關。
  • 張忠謀摔倒僅擦傷下周開工~網友:還好沒動搖國本
    中華航空公司檀香山分公司也證實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像一般旅客行走自如,搭乘華航班機離開夏威夷返臺,一切如常。      張忠謀抵達檀香山機場候機,由華航駐檀香山工作人員引導至貴賓室休息,並與他們寒暄話家常。 張忠謀在貴賓室停留大約卅分鐘,完全不需任何攙扶,只是眼角部位有個不太明顯,分不出是斑點或擦傷的痕跡。
  • 江湖恩仇錄:晶片「教父」張汝京與張忠謀20年風雨沉浮
    一時間評論四起—— 「中芯國際8天損失千億元!沒有華為的支持,如何能夠超越臺積電?」 「國產芯遇困難!超越臺積電只是夢?」 …… 矛盾點開始向中芯國際與臺積電聚焦,二者有著怎樣的糾葛?中國芯未來的路在哪裡?
  • 張忠謀誇大造芯難度!其用心被王傳福一言點破?
    而今年最大的焦點,還是中美技術戰,而臺積電作為中美技術戰中一枚關鍵性的棋子。臺積電的立場尤為重要!這麼說吧,華為海思是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張忠謀為什麼說我們不行?
  • 86歲張忠謀自家遊泳池跌倒重傷!
    至於張忠謀人還在不在夏威夷?王欣儀說,當地時間已經晚上,沒有進一步消息。      對此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昨表示「完全沒被告知」。待張忠謀回臺,聯絡及了解後,臺積電會統一對外說明。至於張忠謀是否已在回臺路上?孫又文皆表示「不清楚」。
  • 臺積電嗅到危機,中國芯正在崛起,張忠謀的話更像是一種肯定
    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搭建被認為難度極大此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和中微半導體負責人尹志堯都說過,想要實現完整的半導體基礎產業鏈,難度極大。但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則表示「再尖端的科技設備,也是人造的,而非神造的」。經過美國技術打壓一事,國內半導體企業同仇敵愾,迎來發展盛況,不管是從人才、產業鏈、設備還是技術等等,各個方面都在迅速的進步。
  • 中芯國際:沒收到消息
    中芯國際,目前是中國晶圓代工廠的「領頭羊」,英國媒體分析,美國政府之所以對中芯國際實施相關的出口限制措施,是因為美國政府認為中芯國際進口的美國設備有用於軍事方面的可能性,美國政府認為這樣的風險是不能夠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