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惠民訊 近年來,惠民縣李莊鎮重點突出「三個導向」,持續推進人才工作精準化,為促進鎮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突出問題導向,摸清需求搞對接。該鎮注重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攻克產業提升瓶頸和企業發展需求,確保引進一個人才、攻克一批難題、實現一項提升。伴隨著環保壓力的增大,該鎮邀請中石油和化工工業聯合會專家,對現有原材料如何降低環境汙染等方面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圍繞繩網使用周期短、科技含量低的問題,先後引進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研究所、東華大學學術委員會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分別與波濤公司、金冠公司建立了一對一幫扶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先後實現了波濤公司液相增粘技術的研發應用和金冠公司高分子材料製備升級的新突破,推動投資1.4億元的金冠高端繩網項目建成投產。
突出服務導向,搭建平臺引人才。人才是科技的載體,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何對接是技巧,如何發揮作用是關鍵。基於繩網企業數量多、單體規模小等實際,為有效解決企業與高校院所對接難、高端人才留不住等問題,該鎮整合園區資源,與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對接,組建全市第一處繩網生產力促進中心,即惠民李莊黃河繩網生產力促進中心,並成立惠民縣黃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兩大平臺為載體,加快吸納高端人才,開展高頻對接。截至目前,已與北京航天十二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研究所籤訂新型材料研發戰略合作協議,先後14次邀請國內高分子材料、資本規劃等領域知名專家為繩網企業提供企業技術諮詢、產品需求診斷、行業發展座談、產業信息資訊等精準化服務,為68家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對一解決方案,真正搭建起了企業與高端科研院所合作溝通的橋梁。
突出長遠導向,內培外引育人才。該鎮立足長遠,通盤考慮產業發展的未來需求,實行本土+引進的「1+1」模式,結合「三專」幹部學習和企業家培訓,加快儲備一批在產品研發、原材料改性、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本土人才庫,在對接外部人才、引進高端技術的同時,做好本土相應領域的專家培育,確保實現引進一個,培育一個,帶動一批。同時,強化人才需求的服務提升,成立了鎮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人、商會協會及重點企業負責人為成員的網格化服務專班,定期下企業摸清需求,建立人才需求清單和梯次化引進計劃,實現精準服務。
截至目前,該鎮已培育23名在產品研發、塑料改性方面的專家型人才,新增培育9家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銷售領域的拓展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與此同時,該鎮成立了第一屆專業技術指導委員會,建立了可持續發展機制。2020年,李莊鎮成功被命名為省級眾創空間、山東省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
【來源:濱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