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蘇木鹹崗村曬大蒜的朋友,你要注意了!

2021-01-20 杞縣在線

 提示:點擊上方"杞縣在線"↑即可關注我哦~~

近期,咱大杞縣進入大蒜收穫的農忙時節,蒜農們需要將鮮蒜進行晾曬。對於蒜商或者種植早蒜的蒜農來說,如果收穫的鮮蒜處理不當,得不到及時晾曬的話,會直接影響大蒜的品質。可是如果這晾蒜的地方搬到了大伙兒公用的道路上,可就不對了。近日,杞縣蘇木鹹崗村一村民關於把大蒜曬路上訴說了這樣一件事兒。一起來看看!!!


▲微友爆料


這才剛開始,晚兩天才多呢,都放在這裡曬,兩邊車一堵,很麻煩,上哪裡都去不了,修路是方便大夥出行的,我們也不知道是誰家曬的,請趕快收了吧!更何況你還把車橫在那裡,而且車尾後面是坑。如果有人從車尾後過。不小心就會翻坑裡!那就危險了!還請有關部門及時處理一下吧!

小編上網了解到,公路晾曬莊稼是一種違法行為,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未經批准,擅自佔用道路施工或者從事其他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並因此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應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看完想說點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

老闆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資訊美食優惠策劃推廣活動品牌

合作:22339330  微信:13213187720

相關焦點

  • 杞縣老鄉曬玉米,收穫不及雨水泡
    昨天下午,多位杞縣的熱心拍客給杞縣家園發多張圖片及視頻並留言,其中一位五裡河鎮閻王廟村的拍客稱:「自己家裡剛收穫的玉米由於沒地方曬,便曬在了村裡不遠處的公路上,結果因為收蓋不及時導致玉米被雨水淋溼了。」
  • 杞縣今天發生的事……12.27
    停電時間:2017-12-27 07:30—2017-12-28 17:30停電範圍: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五裡河鄉:西楊莊村、楊大莊村、曹崗村、杞縣杞泰宏發皮革有限公司、開封杞縣茂盛機械有限公司、曹崗冷庫、前小崗村、後小崗村、邵窪村、褚皮崗村、杞縣宇霖農貿有限公司、杞縣百盛糧油貿易有限公司、趙虎崗村、卷棚樓村、十里舖村、蘆莊村、江莊村、寺頭崗村、玉皇廟村、杞縣孫自力養殖廠
  • 公路上曬大蒜的金鄉朋友注意了,快看發生了什麼?
    對於蒜商或者種植早蒜的蒜農來說,如果收穫的鮮蒜處理不當,得不到及時晾曬的話,會直接影響大蒜的品質。可是如果這晾蒜的地方搬到了大伙兒公用的道路上,可就不對了。近日,金鄉雞黍鎮劉口村的村民就反映了這樣一件事兒。一起來看看。記者來到金鄉雞黍鎮劉口村,遠遠就看到村口的進村道路上密密麻麻的鋪滿了晾曬的大蒜,蔓延七八百米。對此,村民們意見很大。
  • 杞縣張氏家族歷史簡略
    居杞張氏亦杞之大姓,僅介紹江陵崗、青龍石口、李莊張氏三支。 官莊鄉江陵崗村張氏:宋末其始祖張秉中自山東高唐州恩縣(今平原縣)軍營棗園村遷於杞縣西南江陵崗村。郡望為平原郡。已900餘年、30餘世。 官莊鄉江陵崗村張氏分布於杞縣、通許縣、扶溝縣、太康縣、永城縣和安徽省阜南縣;河北省大名縣;四川省瀘州市等地。
  • 河南杞縣農業用電經個人承包收費一塊多一度,超國家標準數倍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是著名的農業大縣,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60萬畝左右,年產量能佔到全國的10%以上。但是高產量的背後也依然存在著一些令當地農戶困擾的問題。近日,有當地的農戶向中國之聲反映,杞縣多個鄉鎮農業灌溉用電電費收繳混亂。
  • 杞縣有個「玫瑰谷」,醉遊人 富鄉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張笑聞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 湯鳳軍/圖「我是河南杞縣裴村店鄉屯莊村黨支部書記段崗強,『豫東玫瑰谷』是我們打造的扶貧產業項目,生產的玫瑰花茶、玫瑰面膜、洗護用品共13種產品,帶動了56名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
  • 杞縣,邳州,金鄉大蒜產量低的原因找到了!
    施肥革命 石破天驚農民朋友,長期以來由於機械化的連年耕作,化肥、農藥、除草劑的過量使用、農家肥的減少,連續重查種植,導致耕層淺、土壤活性降低,土質板結嚴重,透氣性差,根系生長受阻,鹽分增加,生理病害逐年加重。農作物產量徘徊不前,直接影響著我縣農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對大蒜、土豆、辣椒淺根系作物影響更為嚴重。
  • 杞縣兩盜狗賊變造車牌、駕車逃跑,到案後被拘!
    12月5日,杞縣公安局平城派出所所長張威介紹,犯罪嫌疑人閆某、杜某已被刑事拘留,警方已從中破案30餘起。12月2日15時30分許,杞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徐亞軍帶領執勤人員張培東、王海龍、張明在轄區平城鄉開展農村麵包車專項整治行動時,發現一麵包車牌照有假牌嫌疑,遂示意麵包車司機靠邊停車,但其不但不停車,還一路倒車逃跑,後逃至至平城鄉慈母崗村一胡同內棄車逃跑。
  • 河南杞縣:鄉風文明繪新景
    9月1日,走在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黃崗村乾淨整潔的村道上,左右看看, 家家戶戶門前都精心裝扮過,賞心悅目。「隨便走進一戶人家,裡面比外面更美!」黃崗村黨支部書記黃克林言語中滿是自豪。跟著黃克林推開村民潘孝民的家門,仿佛一腳踏進花園:五瓣梅、變葉紅、月季、菊花,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綠植,一株株都被精心打理,錯落有致地將庭院打扮得極其雅致。
  • 張家界最美鄉村——王家坪蘇木綽有「記」了!
    蘇木綽者,意為祖源之地也。攮之以主石堰坪、馬頭溪二村,凡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沅古坪、謝家埡等土家群居之野邑也。土率以赤色,膏潤質澤。明洪武二年(1369),漢王友諒之忠臣龔公曾京者將「九姓十派聯」數千口退屯蘇木綽。發江西南昌府豐城縣鐵路巷,越井崗,涉湘江以至。明末清初,闖王舊部數千口遁隱蘇木綽,屯田營寺,書「壯志未酬爾等焉卸鞍馬,宏願必續吾輩豈低龍頭」以壯懷。自清雍正五年「改土歸流」,委派流官治理,屬辰州府。迨1953年4月,舊屬治平鄉歸併大庸,初設大庸縣第八區,蘇木綽始屬之於張家界也。
  • 看開封杞縣村民花式秀幸福
    今天氣溫零下3度,雖然天空晴朗,但微風吹來顯得還是那麼的刺骨,在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城郊鄉豆貴寨村62歲的脫貧戶魯傳芬老人家裡卻暖意濃濃,一家三世同堂,說著笑著包著冬至餃子,讓人心裡熱乎乎的。「晌午都在我家吃餃子哈!冬至了,你們還這麼辛苦!今天一大早俺兒媳婦就從村裡的超市買了幾斤肉包餃子,正好你們來了,餃子馬上包好了,就在我家團圓一下吧。」
  • 杞縣板木鄉:貧困戶當上包工頭 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張長劍家住杞縣板木鄉琉璃廟村的徐青龍,今年35歲,家中3口人,常年在外務工。他是如何從貧困戶一步一步完成脫變的呢?回憶起往事的種種,一米七多的漢子眼眶紅紅的。每次想家、想孩子、想妻子的時候就給妻子打電話,妻子告訴他「家裡一切都好,為了增加家裡收入,家裡種了大蒜,村裡給咱聯繫出售,玉米該收的時候也幫咱聯繫了收割機,咱的孩子上學都有補貼,還給咱裝了戶戶通,你放心吧!」。在工作期間,徐青龍腦子靈活,他發現包工程是個不錯的項目。他決定承包做腳手架。很快他家的生活便得到改善。
  • 河南杞縣 :用心打好每一張涉及民生的「脫貧牌」
    12月27日,河南省杞縣裴村店鄉李崗村黨支部書記、杞縣發原地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元波拿起一捆包裝好的芹菜說:「你看,又脆又嫩,直接就可食用。這兒有16名貧困群眾打捆、摘菜,每人每天平均收入80至120元。」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幸福之路蘇木王艾勒嘎查駐村工作...
    打贏脫貧攻堅戰,駐村工作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謂,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一個好的駐村工作隊員,要一心撲到扶貧工作上,做到對工作認真負責,對貧困戶充滿關心,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位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工作隊員,王艾勒嘎查駐村工作隊員—張仲和。
  • 堅守「最後一崗」的「準媽媽」 ——記喜德縣沙馬拉達鄉馬布村駐村...
    「黃書記啊,你為了我家,挺著大肚子跑這麼遠前來解決房屋漏水問題,太對不起你了。」吉克日鐵看到自家房頂漏雨的問題已解決後,紅著臉對已經懷孕8個月的駐村第一書記黃貴連一個勁的道謝。駐村「準媽媽」堅守「最後一崗」「婆婆,你不用擔心哈,我會注意的,再堅持一下馬布村脫貧驗收工作要完了,馬布村貧困群眾將要奔向小康生活了。」
  • 杞縣第二季【相約幸福·相親會】的其中兩名嘉賓也......
    愛情緣分很重要,紅娘牽線也不可少。電視相親欄目已經泛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已經對其失去了原有的信心,可大家還記得在去年臘月二十九杞縣婦聯、團委、杞縣在線網聯合大河國際及平安保險楊得林經理、貴人閣SPA美容養生會所、視野化妝美甲學校、偉信手機賣場、沐清香嫁衣館等各位商家共同舉辦的相親會麼?那次相親會中牽手成功的佳人他們今天結婚啦!
  • 新鮮大蒜正在收穫,大蒜能不能在太陽下暴曬?看完漲知識
    有什麼注意事項沒有?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展開今天的話題。一,大蒜適時收穫大蒜的採收適宜時間為,一般是在大蒜薹收穫後的20–30天。這個時候的大蒜幹基部的葉片大多數已經乾枯,上部分的葉片也已褪色,從葉尖開始逐漸向下乾枯,蒜剛出現鬆軟的現象,不再發脆,但是卻具有韌性,這個時候就該採收大蒜了。
  • 崗村結對展播| 凝心聚力,頂起巾幗半邊天
    一起來看看那年姐妹們「崗村結對」的工作動態吧!▼乾元鎮乾元鎮國學家庭教育裡弄巾幗文明崗,與直街社區結對,藉助乾元鎮餘不弄內的國學館、非遺館、文史館等設施和資源,組織社區內清溪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不定期開展非遺體驗和教學活動。
  • 每天學一味中藥——蘇木
    故事叔父是蘇木,找不到幫助記憶的故事了!大家欣賞下面用中藥名整的故事~小民蘇梗有冤茵陳。叔父蘇木,家居常山,以種桑葉為業,自幼結髮民女茨菇,善養僵蠶,會織昆布,生二男一女。長子蘇耔、次子蘇葉,五六歲患水痘症,相醜陋被人喚作二醜。女兒生來芥白,面勝櫻桃,發似澤漆,齒如百合,腰若檉柳,起名叫蘇子花。
  • 朋友留學韓國,曬出韓國「最鮮海鮮」,看後:這不是寧波特產嗎?
    在刷朋友圈欣賞這些美食時,刷到了一個留學在韓國的朋友,她曬出來的美食是一種海鮮。她說這是她在韓國吃過的「最鮮海鮮」了。味道特別好!當看到小圖的時候,感覺這種海鮮好熟悉啊,等點開大圖一看,這不是寧波的一種特產美食嗎?5朋友曬出來的這種海鮮,就是一種生醃的梭子蟹,這種梭子蟹在寧波很出名,當地人管它們叫做鹹嗆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