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愛追劇的易簡君。
唐嫣產後復出作品《燕雲臺》,開局直接垮掉——
豆瓣開分4.9,目前4.5;
首周播放量平均不到5000萬;
平均收視率同時段墊底;
未播之前備受期待,甚至北京衛視衛視為了它,特意空出一天檔期等候,現在卻成了群嘲的對象。
尤其是人物的塑造上,得到的是潮水般的差評,愣是逼得女主角跳出來圓場,解釋人設問題。
那麼這部劇到底演了什麼,今天就讓易簡君給大家掰扯掰扯它。
換湯不換藥女主只要「傻白甜」就夠了
唐嫣這次飾演的是歷史上的蕭綽蕭太后,契丹族有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她的一生確實像極了手握「瑪麗蘇劇本」的真·大女主:
她生於後族重臣之家,雖為幼女,卻十分受到父親的欣賞和喜愛;
16歲被遼景宗耶律賢選為貴妃,數月後就封后,陪伴他東徵西討;
29歲喪夫,丈夫立下遺詔:「軍國大事聽皇后命」;
攝政27年,遼朝實行漢制、輕徭薄賦、重用人才,將遼朝帶入鼎盛時期……
可以說,蕭燕燕在正史上,是一位能夠和武則天、羋月相提並論的狠角色。
(《楊門女將》短暫的出現過)
劇中,當然要相應表現她的果敢、聰慧和野心了。
主創是怎麼處理的呢?
首先,讓女主時常將「女子未必不如男」口號式臺詞掛在嘴邊。
空喊口號不行的,還得做出什麼來表現自己。
於是她一個過肩摔將一百多斤的契丹壯漢摔出去五米遠,簡直是大力水手波比上身。
這隻為了證明她——
蕭燕燕不是那種顧著情情愛愛的草原女子,她是個心懷天下、想要成為述律太后的獨特女子。
除了要戰勝草原上最強的壯士外,她還需要一匹好馬來參加比賽,證明自己的能力。
好馬與她能力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易簡君實在缺乏編劇的想像力。
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多在意,因為這只是一匹工具馬,用來給男女主製造相識的機會。
是的,就是那麼巧合。
在市集上,男主就牽著女主心心念念的好馬出場。
而且為了獲得這匹好馬,蕭燕燕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居然是「碰瓷」。
先略施小計讓自己的馬受驚,又惡人先告狀強行奪馬。
人家好心告誡此馬不好駕駛後,她不管不顧直接強行上馬。
這下好了,一上馬背,直接被馬帶著縱穿市集,打翻無數攤位,那街上的百姓們直接被她拖出幾十米。
誤闖刑場,被數十個侍衛圍著時,居然用宰相家女兒的身份就能夠脫身。
這簡直是影視版的「我爸是李剛」,一點都不擔心壞了自己父親的名聲。
這麼一通操作下來,易簡君實在看不到她作為一個貴族小姐的沉穩和機智。
另外,在射箭大會上,她偷了其他男選手的腰牌,連男裝都不換就參賽,皇帝怪罪下來,只會蹦出一句:一人做事一人當。
這是編劇絞盡腦汁想出來體現她「英勇」的方式,她都要害得全家人面臨滿門抄斬了?
但是就這麼一個智商不在線,嬌縱跋扈的女主,卻贏得全劇男主和男配死心塌地的愛。
看到這裡,易簡君都忍不住想要問一句,你們這些忙於救女主的男主男配,怎麼就看上眼了?
是因為每次女主要從空中摔下來,你都能夠穩穩接住她的時刻,感受到心動嗎?
(唉,這該死的緣分)
還是美救英雄,和你騎馬,近距離到讓你心動了?
另外,男女主感情升溫的方式,居然還在套用20多年前的爛梗,一摔跤,就必定接吻。
按照這種架勢,不應該是門牙都給磕掉嗎?
說好的一心一意搞事業完全擱置到一邊,一直都在和男主卿卿我我,說著各種土味情話。
然後半路再殺出一個情敵。
而這個情敵一定要是你最好的朋友/兄弟,而且職位上一定要比你高,讓你不得不切斷與女主的情絲。
說真的,這部劇對外宣傳是史詩風格的大女主戲。
但從人設、劇情安排等角度來看,都是套路化,程序化。
就連人物之間的較量,都為了撕逼而撕逼。
《燕雲臺》裡設置了三姐妹,三人即使再閨中情深,後面肯定會為了權力勾心鬥角。
暗中陷害、為了各自兒子的前程撕逼基本可以預定了。
女主「傻白甜」,被迫捲入後宮的爭鬥時,與自己的親人反目成仇,「陷害與被陷害」之間無限轉換,最後手握大權時,卻在感嘆「願得一人心」的寂寞孤獨……
這樣的套路,倒是讓易簡君懷念起20年前的大女主劇。
20年前,真正的大女主戲
提到大女主戲,不得不提到擁有莎士比亞般臺詞的《大明宮詞》,而女性人物的塑造更是只能用絕美來形容。
少女時期的太平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懵懂天真,同時也任性刁蠻。
覺得太子椅顏色好看,就耍著性子要坐在上面玩。
武則天寵愛她,任由她的「不守規矩」,甚至建議皇帝再做一把。
簡單的動作和臺詞,已經足夠表現出她的任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仗著母親武則天的寵愛以及對權力的無知。
她會收斂起自己的脾氣,是因為她遇到此生最愛。
夜市長街,她掀開薛紹的崑崙奴面具,從此一見薛郎誤終身。
太平公主動用了母親的權勢,賜死了薛紹的原配,這也為自己的婚姻埋下了禍根。
她熱烈地愛著這個男人,可對方卻將愛當做復仇的工具,即便後來無法抑制地愛上她時,仍舊選擇自我毀滅來結束這段關係。
太平公主抱著屍體,眼神的惶恐和絕望,才最終讓她意識到這是權力帶給她的傷害。
第二段婚姻,是為了對抗武后的霸權,她選擇將自己嫁給老實人武攸嗣。
只是他們兩個人在思想上,根本無法共鳴,最終無可避免又成一場悲劇。
從愛情出發,卻不僅僅是止步於愛情。
這是《大明宮詞》的高明之處,它看似是在訴述太平公主的愛情故事,只是她的愛情底下全是關於權力操控的爭奪。
而在大明宮裡,所謂男性和女性,更是被磨滅掉生理上的區別,正如它裡面的一段臺詞——
「你看到了吧,任何男人,柔媚的,陽剛的,只要他處在女性的處境裡,他就是個女人。」
武則天痴迷權力,熱愛朝政,為了它,可以放棄妻子、母親的身份。
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逼走自己的兒子,是赤裸裸對權力的渴望。
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卻是個至情至性之人。
為了武則天,他願意帶兵與突厥作戰,監修寺廟和宮殿,甚至帶人作了《大雲經》和《大雲經疏》,樹立武則天立帝的權威和合法性。
當武后被群臣非議,拒不見他時,他竟然以燒掉萬象宮相挾。
而他臨死的一番獨白,像不像後宮妃嬪失寵的氣憤?
「你和你母親都一樣,除了權力,除了威風你們還能得到什麼?」
女性可以剛強,男性也可以柔媚。
《大明宮詞》不同語境下的性別置換,打破了刻板印象,讓我們看到男女平等的可能。
另一方面,《大明宮詞》所展現的女性,是多樣化的。
她可以像是武則天不惜一切追逐權力;也可以像太平公主對純粹愛情抱有憧憬;更可以像賀蘭氏、韋氏為了保護自己而依附男人。
而如今的國產劇中,打著「自強不息」口號的女主,始終是在男性的寵幸和幫助中成長。
她們的興與敗,很大程度上,脫離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思想覺醒。
大女主的「大」,該如何體現?
人物翻拍的傳記在以往並不少見,在《甄嬛傳》走紅後,更是出現了古裝大女主戲的井噴,《楚喬傳》、《獨孤天下》和《扶搖皇后》等紛紛登上螢屏。
只是凡是涉及到此類,他們都會選擇「複製+黏貼」瑪麗蘇式的愛情故事。
在人物塑造上,「機智女主+惡毒女配」成了標配,還要假定所有男主都會愛上女主。
在服飾妝容上,更是顯得毫無新意。
《燕雲臺》中,唐嫣依舊帶著她熟悉的妝容:韓式一字眉、大紅唇和額飾。
說她是在隔壁《錦繡未央》來串場都可以。
當她的眼線越來越粗,口紅色越來越深的時候,她就是變壞的開始。
故事情節上,可以用一句話概述:
天真少女被捲入後宮鬥爭,逐漸黑化變狠,男一始終默默守護在她身邊,陪她一路成長,守護女主一生。
我們終究明白,《燕雲臺》的主創其實並沒有離開「女主永遠在靠男人、談戀愛」的套路。
而這套路終於失靈罷了。
那麼我們不需要女性電視劇嗎?
正好相反,觀眾是期待的。
近些年的女性電視劇不在局限於古裝大女主,更多走向職場、家庭和校園。
《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三位女性,在人物塑造上,有突破,同時也有局限。
突破的是,終於有人敢寫女性在職場所受到的歧視和家庭的一地雞毛帶來的煩惱。
而局限在,她們性格和能力都太「高高在上」,蘇明玉是一個家產過百萬的職場女性,顧佳是綽約多姿、情商智商在線的「完美人妻」。
她們的遭遇,挑動觀眾脆弱的神經,如果不為她們懲戒惡人的行徑鼓掌,都會覺得自己不是人。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卻難以引起更強烈的共鳴。
說到底,大家想看的,是我們能夠遇到最平凡的女性遭遇。
舉個案例,英劇《倫敦生活》。
女主的戲份在故事佔有主導地位,而她本人也在裡面,聲稱自己是女權主義。
然而她是全劇裡活得最窩囊的,生活更是宛如一場災難。
即將破產失業,男朋友離她而去,唯一的閨蜜間接因為她而喪命。
周圍的親朋好友自顧不暇,甚至不想和她扯上關係。
足夠的狼狽,但編劇不打算讓她擁有逆轉局面的通天之能。
只是任由她自己在這場混沌中,意識到自己的人格和處事方式的問題,能夠走出來,但同時也會被打回原形。
所以,當誇一部女性電視劇好的時候,或許是它終於寫出了我們每個人的側面,充滿缺點,但卻擁有獨特的個性和普通的生活。
關於唐嫣這部劇,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文:易簡君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