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開分4.9、又降至4.8,唐嫣暌違一年的小螢屏回歸作《燕雲臺》口碑「垮」了,收視率也不如人意。
今年85花接連霸屏,又相繼被詬病。從穿梭在鋼筋水泥森林的職場女性李思雨(劉詩詩 飾),到在遼國疆土策馬奔騰的蕭燕燕(唐嫣 飾),「傻白甜」標籤把她們捲入輿論漩渦,推到風口浪尖。
曾經,他們的角色也大放異彩,讓扮演者吃到紅利、階層躍升。如今,卻因審美改變、女性意識等社會變化而被「打入冷宮」。時代在進步、觀眾在迭代,女演員的財富密碼也需要更新。
反觀唐嫣,在駕輕就熟的古裝劇裡,頭頂「大女主」光環固步自封地完成表演流程,難免讓人失望。內娛圈女演員黃金時期有限,年齡30+的瓶頸如期而至,轉型迫在眉睫。可是往哪轉、怎麼轉,不是當事人與對立者來一場激烈交鋒就能有定論的。
作為被符號化的85花中的一員,「唐嫣」這個名字承載的象徵意義超出了個體範疇,這也讓她的下一步動向更具探討價值。提高核心競爭力是續命宗旨,自稱體驗派的唐嫣,要如何走出迷途呢?
不進則退的枷鎖
唐嫣為這部婚後復出的影視劇首秀《燕雲臺》,獻出了「第一次」。這是她演過年齡跨度最大的戲,從少女一直演到老。挑戰不小,勇氣可嘉。
劇中主人公蕭燕燕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即: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蕭綽。借光影描摹古代偉大女性的傳奇一生,這個重擔落在唐嫣身上。
既是傳奇人物,必有卓越之處。看了一遍劇作大綱就被吸引的唐嫣,立即買回原著研讀了四遍,做足案頭功課。可是文本與影像兩種藝術載體天生的割裂感,以及理解角色與演繹角色的因果關係能否成功又高度依賴演員的表演功底,都給二維到三維的藝術創作增添了不確定性。
人物弧光強烈的角色,往往會經歷階段性的成長,脫胎換骨的轉變並非朝夕達成,而需要在日常點滴裡通過一次次關鍵事件的驅動實現人格的蛻變升華。這正是複雜人性的迷人之處,可劇中蕭燕燕的成長,從目前來看更像是用片段式單元影像在完成一幅人像拼圖。
被簡化的人物行為動機致使角色扁平化,演員一旦無法疏通邏輯,就會亂了表演章法。於是,我們看到唐嫣在《燕雲臺》構建的感情、權謀雙線並行的劇作結構裡來回橫跳,令人出戲。
更重要的是,大女主古裝劇為了凸顯女性角色的高光,喜歡採用欲揚先抑的基調。傻白甜,無疑是女主在成長初期的「最佳形象」。
所以,唐嫣飾演的蕭燕燕——哪怕是將來威震四方的蕭太后,也難逃這個偷懶式創作的套路。而唐嫣的程式化表演,又加速了劇作與演員的相互拖累。
為了輸出所謂的女性獨立價值觀,「女子未必不如男」的響亮臺詞被蕭燕燕掛在嘴邊,卻在一次次女主狂開金手指和男主英雄救美的場景設置下,削弱為一句空洞口號。與之形成互文的,是扮演者唐嫣在呈現傻白甜的同時,藉此來強化表演的信念感。
前期蕭燕燕的人設有多傻白甜?
霸道強搶男主角的馬、射柳大賽犯下欺君之罪卻因發表「木蘭說」成功為自己開脫、與男二浪漫邂逅,幾乎集齊了所有瑪麗蘇的梗。低能劇情已是一顆雷,再配上唐嫣瞪眼撇嘴、歪頭微笑的少女感標誌性演技,觀眾頗有微詞,意料之中。
唐嫣每次出現在劇中,都給人一種努力偷懶的矛盾感。
努力在於,她真的有調動自己的「技巧」在營造少女的天真嬌羞。偷懶在於,她似乎在重複用過往相似經驗累積形成的肌肉記憶做出各種情境下的表情與反映。這也正是唐嫣重操舊業、演「傻白甜」被詬病的癥結。
花樣少女明明有靈動、刁蠻等各種詮釋方式,為何就窄化成傻白甜單一的表演路徑了?拋開人設硬傷,究其原因,要麼是僵化的創作思維在主導演員的表演,要麼是對表演的尺度拿捏不到位。
同為古代深宮女人傳奇大戲,《如懿傳》女主的時間跨度也是從少女到老年,但周迅的表演卻鮮少有人將其與傻白甜掛鈎。這不止是演技高低的問題,還取決於演員對待表演的態度。
身為演員,職責之一是搭建角色與觀眾共情的橋梁,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拉大了虛擬和現實的鴻溝致使觀眾不相信角色,演員自然會受質疑。
甜美的「負擔」
唐嫣口碑滑落,也是多年來演技原地踏步的結果。
回望她的成名之路,離不開兩大幕後推手——港臺導演、知名IP。
《仙劍奇俠傳三》《軒轅劍之天之痕》的導演李國立、《夏家三千金》《愛情睡醒了》的導演沈怡、《金玉良緣》的導演黃祖權、《何以笙簫默》的導演劉俊傑、《活色生香》的導演何澍培、《克拉戀人》的導演陳銘章、《錦繡未央》的導演李慧珠,均為唐嫣代表作的掌鏡者,也是她演藝事業進階的貴人。
彼時港臺導演北上,把風靡一時的臺偶劇模式植入新土壤,內地偶像劇迅猛生長。作為女主角的唐嫣吃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紅利,不僅打下牢固的國民度,還為躋身一線流量花陣營奠定了基礎。
IP井噴期的到來,讓本就站在風口的唐嫣如虎添翼。從熱門遊戲《仙劍奇俠傳》到知名網文作家桐華、顧漫、南派三叔的暢銷小說,二次元虛擬人物的真人版都不約而同鎖定唐嫣。基數龐大的原生IP粉集體移情,以劇集為載體轉化為演員的擁躉,匯聚成她微博上7700萬+的粉絲盤。
嚴格來說,推動唐嫣攀上高峰的,並非一流演技,更多的是機會與運氣。出道至今,她從未提名三大國劇權威獎項的演員單項獎。
唐嫣的紅,是時勢造起來的。而讓她贏得滿堂彩的角色,大都是「傻白甜」類型。
古代美女、都市女孩、民國佳人,劇中人身處時代背景迥異,可唐嫣的表演幾乎如出一轍。當然裡面有角色同質化的桎梏,但根源卻是「本色演出」——它建立在演員的形象、性格和成長經歷之上。
李未央、夏天美、劉小貝、趙默笙、玉麒麟、樂顏……名字千差萬別,性格底色別無二致。這些經由唐嫣塑造的角色,都太「精緻」了,不是指人物的外表光鮮,而是她們的內心世界都太純潔無暇了。缺乏真實生活的摔打磨礪,少了些許散發煙火氣的粗糙紋理。
唐嫣曾被問道,傻白甜的螢屏形象跟個人經歷是否有關?她直言不諱地承認甜美長相是個「負擔」。被影視行業流行趨勢裹挾前行,唐嫣能做的,就是在遞來的諸多趨同劇本裡擇優表演,但無形中限制了戲路的拓展。
「煩惱最小化~快樂最大化~!要做糖糖糖糖開心糖~!正能量的某顆糖」——唐嫣的微博簡介如是寫道。
樂天派性格,潛移默化影響她的選角標準。以「謀女郎」、「晶女郎」身份開啟的娛樂圈順風順水之路,又讓她停留在演員安逸區。這些,扼殺了她表演道路的多元化可能,以至於塑造的角色飽滿度和立體感都略顯單薄。
一旦「標籤」難以卸掉,糖果女孩就會成為附著在唐嫣身上根深蒂固的標籤。大眾對她的既定印象,也非偏見,不過是當事人用循環的固化戲路加深了沉錨效應。
傻白甜,曾是唐嫣闖蕩演藝圈的通關密碼,如今正變成反噬她的雙刃劍。
迷途知返的新徵程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唐嫣感恩過去所有的角色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然而靠大女主劇《燕雲臺》再創輝煌的願望落空,同輩85花又相繼轉型——趙麗穎主演農村題材劇《幸福到萬家》,楊冪待播作品涉獵醫療、國安、懸疑多類題材,不論結果如何,至少她們都敢於嘗試了。
主打甜美牌的唐嫣,該走向何方呢?
有中戲表演系科班背景加持,唐嫣理應站得更高,但戲路選擇空間逼仄和囿於外型等因素,讓她陷入怪圈。
大多數演員會期待用顛覆自我的表演撕掉標籤,可是這種「禁錮」有時何嘗不是觀眾對一名演員的最高認可?比起費勁衝出舒適圈,貼上新標籤讓自己的維度變得更豐富,或許才是演員實現長尾價值的要訣。
其實,唐嫣的戲路並非始終局限於某一題材劇作,她也演過「傻白甜」以外的角色。但除了《仙劍奇俠傳三》裡歷經三世虐戀的痴情女子紫萱,可惜其餘的叫好不叫座。
職場劇《格子間女人》豆瓣7.4分,民國劇《亂世佳人》豆瓣7.2分,情感勵志劇《生於80後》豆瓣7分。唐嫣在其中飾演的,或為幹練嫵媚的女強人,或為命運坎坷的上海灘胭脂美女,甚至還在25歲那年演了個被生活暴擊、扛起家庭重擔的「繼母」。
這些折射出真正的獨立女性價值觀的角色,為她贏得小範圍好評。可見,唐嫣是有能力駕馭現實主義題材的。但究竟能把人物雕琢到何種程度,表演潛能還有待激發。如她所言,需要有導演去發現她鮮為人知的一面,去呈現不一樣的質感。
兩年前播出的《歸去來》,可視為唐嫣試圖打破僵局的一次新嘗試,劇中堅韌自強、雷厲風行的律師「蕭清」讓人看到了她在演技上的進步。這不僅是導演劉江慧眼識珠的功勞,還有——唐嫣終於懂得忽略甜美外表、注重發掘內心與角色在精神層面的契合度了。
唐嫣說自己是個體驗派演員,認為真實才具有感染力,能打動人,至於運用技巧去塑造人物,在現階段並不擅長。這意味著跟她氣質契合、心理距離較近、或是通過人生閱歷能感知的那類角色,會比較遊刃有餘。
這也體現出另一重意思——演員當成長到一定階段,心智成熟了、對生活的感悟力提高了,便能拿捏更複雜的角色。
步入人生新階段的唐嫣,生活正是她身為演員的最寶貴財富。如果說以前她如童話中住在城堡裡的公主,那麼現在她需要主動放棄光環,以平凡人的視角審視並重建自我認知,扎進煙火味的生活去真切體會世間百態的起伏、社會運轉下的人情冷暖,提升表演的彈性。
在當前影視環境主流趨勢下,現實主義題材無疑是唐嫣的轉型突破口,但能否為自己正名,要用演技說話。
演藝圈日新月異,與其瞻前顧後,不如抓緊時間修煉核心競爭力。今年9月,唐嫣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發微博稱「在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努力」。希望她能沉澱下來,琢磨演技。
而在拍新劇《繁花》,是唐嫣首度與名導王家衛合作,後者對演員點石成金的神話能否發生在前者身上,值得期待。
結語
李誠儒最近在採訪時說道,一個女演員在影視圈發展的最黃金年齡是18歲到38歲之間,一旦過了這個階段,戲路就會變得很窄。的確,中生代女演員的殘酷生態已被討論得幾乎人人耳熟能詳。
實際上,唐嫣正面臨著由85花轉向中生代女演員的關鍵期。但煉成實力派非一蹴而就,要專業素養打底、耐得住性子與外界和自我博弈,以及時間的積累。當然,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時區,倘若一刀切把勝負概率與年齡掛鈎,未免對女演員有所不公。
唐嫣想逆轉口碑,需要祭出一套組合拳——順應時勢規劃明晰的航道,結合自身趨利避害來開疆拓土。不破不立,唯有打碎堅硬外殼,陽光才能照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