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據12月1日BBC報導,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宣布由於在申請破產保護後,未能找到買家接盤,最終倒閉。此前,阿卡迪亞集團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短短24小時,英國兩大百貨零售巨頭先後倒閉,25000名員工前途未卜,引發社會關注。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這兩家英國零售業巨頭可能沒想到以這種方式上了熱搜,而有一家美國零售業巨頭30年前為必需品的嬰兒用品曾與啤酒的聯手「攻陷貨架」而名噪一時。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沃爾瑪超市收銀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結帳時乘客的購物車裡,啤酒和紙尿褲總是擺在一起。收銀員把情況報告給了超市管理員,管理員也感到大惑不解,於是找到了學者艾格拉沃。
艾格拉沃經過調查發現,原因出自「奶爸」這一群體。
首先,從時間上,周末比工作日購買紙尿褲喝啤酒的頻率更多;其次,從年齡上,家裡的孩子不超過兩歲;再次,他們喜歡看體育節目,而且邊喝啤酒邊看;最後,美國的體育節目多在周末扎堆。
所以,當周末年輕的母親需要給孩子換紙尿褲時,通常會讓正在看球的奶爸去買。奶爸出去買紙尿褲,會順便帶一件啤酒回來。艾格拉沃通過進一步調查研究發現:
沃爾瑪把紙尿褲和啤酒擺在一起
如果奶爸們在商場或便利店只看到啤酒和紙尿褲的其中一件,那麼他就會去另一家兩件都有的商店,而不會分別去購買,而兩種兼有的地方,只能是沃爾瑪這種大型超市了。
發現這個秘密後,沃爾瑪大膽地把紙尿褲擺放在啤酒旁邊,方便奶爸們購買。結果,二者的銷量雙雙上升。
艾格拉沃則跳出了啤酒和紙尿褲的局限,分析了沃爾瑪購物車中所有商品的集合,找出所有商品之間的關聯關係;並根據商品之間的關聯關係,找出用戶的購買行為。最後用數學和計算機提出了商品關聯關係的計算方法——A prior算法。
1993年,艾格拉沃將A prior算法引入到沃爾瑪超市的POS機分析中,終於創造出了銷售的奇蹟,「啤酒與紙尿褲」的故事也成為營銷的經典案例。
看了這個故事,大家有沒有發現,沃爾瑪超市和艾格拉沃的區別呢?
沃爾瑪超市關注的是啤酒和紙尿褲之間的關聯,而艾格拉沃則研究了所有產品的關聯;沃爾瑪超市將啤酒和紙尿褲放在一起提高了銷量,艾格拉沃則將推導出的算法引入到POS機,讓沃爾瑪「一勞永逸」。
所以說,沃爾瑪做的是抽樣工作,獲得的是抽樣數據,是短期的小範圍打法;而艾格拉沃則做了集合研究,獲得了全數據,產生了長期的影響。 他使用了全腦思維方式,也就是時下流行的「大數據思維」。
實際上,大數據思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在這個概念誕生之前,人們就已經有成功的應用了。只不過,沃爾瑪用了一次成功的營銷,誕生了史上經典的案例之一。(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