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我只是一個愛講故事的法醫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在知乎上有讀者提過這樣一個問題:「秦明老師會不會因為寫書就不再當法醫了?」這個帖子在獲得兩個回答後便很快被終結,秦明親自「下場」回覆:「我會一直是法醫。」

秦明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個法醫,一個愛講故事的法醫。

「法醫吃小龍蝦用手術刀,這個電視劇裡的橋段是張若昀自己加的戲。現實中不會這樣,因為法醫的工資吃不起……」「大家經常會說我是ETC,喜歡抬槓,看劇五分鐘就能抬十個槓……看自己改過的劇本也會挑剔。但幹法醫就這樣,比較嚴謹,眼睛裡揉不得沙子。」

最近,在西西弗書店的「閱讀泰dou」線上直播裡,自稱「悶和宅」的法醫秦明變身「人氣主播」,就著法醫日常和離奇案件與讀者「雲互動」。直播彈幕裡,粉絲們親切喊著「老秦」,跟隨著段子打出一串串「哈哈哈哈」。

微博粉絲545萬,出版「法醫秦明」「守夜者」等系列小說,作品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劇,秦明身上積攢的標籤越來越多:法醫師、作家、編劇……現在可能又多了一個「主播」。

做了15年省公安廳法醫的秦明,覺得自己進入這個行業更多是運氣。填報志願時,作為警察的父親與擔任護士的母親為秦明的職業規划起了小爭執,最後折中一下,秦明便學了法醫。

剛走進學校的他,都不知法醫是什麼,只知道當時全國法醫專業畢業生一年200人。「一頭霧水地參加見習,但是卻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歡這個職業」。

「發現」這份熱愛,要追溯到第一次參與屍體解剖。那年秦明18歲,上大一,死者是他相熟的同齡人。

本來深受震撼的秦明,以為這樣的故意傷害案件,犯罪嫌疑人都已經抓獲了,屍體解剖只是走個過場,沒有什麼意義。「但因為帶教老師發現了導致死者死亡的那一刀創口處帶有皮瓣,從而確定四名犯罪嫌疑人中哪一名才是形成致死性損傷的人,明確了法律責任。」這讓秦明第一次意識到,法醫工作在命案偵辦過程中,作用非常重要。

而踏上寫作道路,或許來源於「讓大家關注和理解真實法醫工作」的使命感。

秦明清楚記得,2012年的除夕,正在刷微博的他,看到一個急症科醫生寫了很多小故事,粉絲破百萬。「安徽公安在線」的官方微博在他微博下面留言:「你為什麼不能寫呢?」

從那時起,秦明開始在微博上寫作。

讀者閱讀秦明的小說,感覺刺激又真實。在工作中,秦明會記錄下偵破案件時重要的推理過程和法醫專業的「破案點」,在對案情進行較大幅度的藝術化處理後,在小說中保留推理過程和破案點。「這樣不會有案情讓人聯想,導致侵權或傷害案件當事人,又能讓小說看起來非常真實」。

秦明自我定位就是一個業餘的寫作者,認為他遇見的每起案件都發人深省,每名受害人的故事都令人唏噓。

真實,是秦明的小說最好的作料,「看慣了光怪陸離,來看看真實故事不香嗎?我相信,真實的故事,比任何稀奇古怪的故事,都有代入感。」

在作品中,秦明努力把晦澀難懂的法醫學知識用大家更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出來。普及法醫學知識,是他寫作的初衷之一。秦明始終堅持,法醫學知識可不是沒用的。「屍斑和損傷的區別」「自殺能不能碎屍」「身上十幾刀能不能是自殺」……「對於很多熱點輿情事件,具備這些法醫學知識,就能輕易識破謠言。」秦明說。

「醫師是救死扶傷,我是閱屍無數。」秦明曾這樣調侃自己的職業。在未來的時間裡,法醫秦明還有很多新的計劃,比如推出一本科普書《逝者之書》。關於生命和死亡,秦明覺得,死亡是每個人的歸途,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活的時候有意義、死的時候坦蕩蕩。「幾千年來,中國人忌諱死亡,我們小時候提到死,就會被打嘴。忌諱、迴避死亡,勢必造成死亡教育的匱乏。」

秦明說,相對於那些「生命無意義論」來說,懂得生命的意義其實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讓一個孩子從小就認識生命、珍惜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還會珍惜別人的生命,確保每個孩子有自救和求生的手段,對生命旅程澆灌更多有意義的養料,這是一項很大的工程。既然我做法醫工作,也有必要為這項偉大工程添塊磚、加塊瓦」。

8年寫作道路上,秦明堅信自己初心未改,希望把遇見的故事寫給大家看,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關注、理解、支持法醫工作,獲取法醫學知識,增強謠言免疫力,提高警惕性。「也希望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理念可以有效震懾犯罪」。

「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成的工作,還有很多涉及法醫的優秀文學、影視作品,以及改編我作品的優秀團隊,是大家一起讓法醫職業更加深入人心。」秦明曾經的願望,似乎已經實現了。「現在,遇見歧視我們職業的人極少了,大多是帶有仰慕的眼神。每當想到有這樣的改變,我都特別欣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重裝上陣的《法醫秦明2》:「秦明」不是那個秦明 「法醫」還是那個法醫
    劇情再升級:主線支線環環相扣最大的Boss最後一集才揭曉《法醫秦明2之清道夫》改編自秦明的小說《清道夫》,與上部採用純單元劇的形式不同,此次《法醫秦明2》則添加了一條串聯全劇的故事線。除了單元案件之外,全部的劇集內容也在講述一個懸而未破的大案件。案件之間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主線勾連支線,這是在第二季中,劇本結構所做出的一個最重要的調整。看過《法醫秦明》的網友一定都記得,這部劇的節奏之快在國產劇當中是相當罕見的,幾乎是一個案件尚未偵破,下一個案件已經露出端倪,而在《法醫秦明2清道夫》當中,這個特性依然得到了延續。
  • 《法醫秦明》
    以這起「油爆奇案」為開端,秦明、大寶和林濤接連破獲了各種匪夷所思的案角色介紹秦明(張若昀飾)秦明是俊秀儒雅的資深高冷法醫,邏輯能力極強,心思縝密。秦明常常通過死者身上的易被忽視的線索入手,為案件偵破提供重要的新思路。
  • 法醫秦明:真實是小說最好的作料
    秦明書中所有故事都是從真實案件中取材,除了寫自己的經歷,每到一個地方出差,秦明都和當地的法醫聊一聊,聽他們講自己過往幾十年,甚至是自己還沒有入行時候遇到的案子,還有許多同行會打電話給他,向他講述印象深刻的案件。法醫們一線的辦案經歷,就是他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庫。因此,持續的輸出並沒有讓秦明生出素材枯竭的擔憂。「現實是個巨大的素材庫,並且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說。
  • 鬼手佛心 法醫秦明
    Q:怎麼入坑的法醫秦明呢?A:在初二初三的時候就看到過推薦,當時kindle封面的廣告上給我推了一排書(一系列)就是法醫秦明的全套,那時候看到那麼多書 直接就放棄了哈哈哈,只是記得有一系列叫「法醫秦明」的小說。高中語文課上老師說:「像秦明本身就是法醫,寫出來的作品也很真實。」我就想決定入手看看。
  • 終於等到你,法醫秦明!
    2012年,在那個移動網際網路還沒那麼發達的年代,我當時回家打開電腦的主要任務不是玩遊戲,而是看他的網絡小說《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法醫偵案日誌》。尤其是後面那句「源自真實案例」,更是讓我看的大呼過癮,真實的法醫從業經歷,細膩的屍檢描述,秦明讓我明白,原來這群穿白大褂兒解剖屍體的「醫生」也不容易。
  • 《法醫秦明》真是減肥利器,但為什麼真正的秦明那麼胖……
    「法醫秦明」是個系列小說,作者就是一名叫秦明的真·在職·法醫。一個自稱「長相顯老,打死都瘦不下來的胖子」。為了區分劇裡的秦明,我就叫作者老秦了。母親是一個護士長,「倆人從小就為我是當醫生還是警察爭個不休,結果我當了法醫,誰也不得罪。」98年,他走進法醫系的時候,才知道這個專業是非常非常的冷門。當時,全國一年只有200個法醫專業的畢業生。而我們班40個人,我是唯一一個填第一志願到法醫系的。
  • 你們要的《法醫秦明2》,終於又回來了!
    第二季,對所有影視作品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要麼擔心斷更太久情感疏離,要麼害怕狗尾續貂越做越糟……所以,日常以劇下飯的我,在得知《法醫秦明2》要回歸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擔心過。但《法醫秦明2》偏偏不按套路來,「清道夫」不僅第二集就霸氣上線,而且身著紅衣紅鞋時常出現(弱弱問一句,是有多愛這個顏色,搞得我現在滿腦子紅色,一想到就心顫…耀眼的紅色本身就讓人印象深刻,同時導演又選擇了各種背影、側顏、局部的視角讓「清道夫」頻繁現身,一招時常出現在身邊卻欲見其面而不得,好奇心已經炸開了花。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搞笑的是,知乎有個提問:「女友喜歡讓我陪她看恐怖片,這樣的女友要不要分手?」其中一個高票回答是:「我女票硬拉著我陪她看《法醫秦明之倖存者》」。結果還招來了秦明大大本人表示:這個鍋我們不背。案子破了,看上去又是一個渣男怨女的故事。但秦明的故事沒講完,羅大可「渣」的背後,是一顆曾經被愛人辜負的初心。現在的不信,是因為當初的輕信。
  • 紅星專訪|法醫秦明:探案小說被改編成多部影視劇,但「法醫」是我...
    ▲秦明本人 受訪者供圖從死者身上留下的痕跡推斷出兇手作案的真實動機第一次解剖觀摩體驗,對秦明來說不僅是一場心理戰,更讓他對法醫工作的現實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隨著屍檢的開展,確定屍體一道致命傷來自一把出現「卷刃」的刀具,秦明恍然大悟,原來通過一道傷口就能鎖定一個犯罪分子。 「沒有嫌疑人會承認自己犯罪,但屍體不會撒謊。」
  • ...法醫秦明:探案小說被改編成多部影視劇,但「法醫」是我終身的職業
    ▲秦明本人 受訪者供圖從死者身上留下的痕跡推斷出兇手作案的真實動機第一次解剖觀摩體驗,對秦明來說不僅是一場心理戰,更讓他對法醫工作的現實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隨著屍檢的開展,確定屍體一道致命傷來自一把出現「卷刃」的刀具,秦明恍然大悟,原來通過一道傷口就能鎖定一個犯罪分子。 「沒有嫌疑人會承認自己犯罪,但屍體不會撒謊。」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法醫秦明的破案技能與道具在劇中的運用
    這一點在秦明破案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拿其中的一個案件來說明,秦明從一開始就覺著被害者李秀英的死亡比沒有那麼簡單。而且憑藉過人的法醫經驗發現死者最後的死亡原因並不是因為他人殺害。於是乎,秦明運用自己的超能力瞬間移動到案發現場,把整個案件從頭到尾的還原了出來。讓我們隊長林濤瞬間啞口無言啊。這樣的法醫不得不佩服啊。
  • 顏值演技全在線,國內首部法醫題材電視劇《法醫秦明》炸裂
    小說《法醫秦明》走紅、電視劇《刑警隊長》熱播,塑造了當代法醫的形象,尤其是《刑警隊長》中的一個與白銀連環殺人案有著極其相似的偵破過程的案件,兩者都是法醫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在茫茫人海中與刑警一起尋找,並最終發現確鑿無疑的線索,這讓人們對法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是打開了觀眾對法醫題材影視劇的深層次訴求。所以,《法醫秦明》的出現,用導演徐昂的話來說,就是向法醫們的致敬。
  • 《法醫秦明》小說真實情節被還原 《法醫秦明》大結局及分集劇情介紹
    小說講述了年輕的法醫秦明,與痕跡勘查員林濤、法醫助理趙大寶一起,從蛛絲馬跡開始追逐真相,破獲了一個又一個案子,懲惡揚善、弘揚正氣的故事。《第十一根手指》共收錄了13個案子,故事環環相扣,並輔以科學的邏輯與人性的剖析。或許是因為大眾對法醫的種種誤解,讓秦明在四年前開始走上了寫小說的道路。
  • 《法醫秦明2》剛一上線,我就叛變了!
    早在《法醫秦明2》宣布新演員的時候,我曾賭氣不想看這部劇,但聽說《法醫秦明2》今天要上線的消息後,我叛變了!
  • 生死語者 法醫秦明
    李海蜀回憶當時的選擇:「就像黃導說的,法醫這個職業本身很有神秘感,天然就接觸得到很多生與死,以及背後的人生百態,這種世態炎涼非常吸引我們,我相信也是這個電影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厚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從這麼多的IP庫裡面選擇了這個故事。」雖然有相關醫學知識作鋪墊,但開機前的準備時間也用了近半年。
  • 《法醫秦明》大結局秦明大寶成功脫險制敵 《法醫秦明》全集劇情...
    由張若昀、焦俊豔、李現主演的《法醫秦明》昨晚迎來了大結局,《法醫秦明》大結局劇情中,秦明大寶成功脫險制敵 ,案件才告一段落,林濤接到電話,又有命案發生,三個人再次一起出門去案發現場,為每一個死者查出真相。詳情如下:
  • 豆瓣評分最高的法醫類電視劇就是這6部,但我只服《法醫秦明》!
    今天,愛看電視劇(微信:chuangtouji)就來和大家聊聊這6部豆瓣評分最高的法醫類電視劇,但,這麼多劇中,我只服最後一部《法醫秦明》。不過,《法醫秦明》需要搜狐VIP才能看全集,看懂上面這張圖,VIP就可以穩穩的領取。
  • 《心靈法醫》和《法醫秦明》,為何是零差評?哪一部更受歡迎?
    文|冷絲 欄目|懸疑劇創作 《心靈法醫》(聶遠、宋軼、蘆芳生主演)與《法醫秦明》(張若昀、焦俊豔、李現、程皓楓、屈菁菁主演)都是典型的法醫劇,與傳統類似故事敘事不盡相同,這兩部劇不追求獵奇、刺激,而是以法醫視角分析、判定案件,推動劇情發展,由此贏得了觀眾和網友的追捧
  • 法醫秦明:法醫和醫生,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現任安徽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法醫病理損傷檢驗科科長、80 後副主任法醫師。除了法醫這一執業外,老秦還有一個作家的身份。他著有「法醫秦明」,「守夜者」系列圖書。他的代表作《第十一根手指》曾榮獲第一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優秀獎,並在之後被改編為大熱的網絡劇《法醫秦明》。 平時我們見到的老秦是這樣的。是不是畫風和網劇中有點不同?
  • 顏值演技和恐怖全在線 國內首部法醫題材電視劇《法醫秦明》炸裂
    小說《法醫秦明》走紅、電視劇《刑警隊長》熱播,塑造了當代法醫的形象,尤其是《刑警隊長》中的一個與白銀連環殺人案有著極其相似的偵破過程的案件,兩者都是法醫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在茫茫人海中與刑警一起尋找,並最終發現確鑿無疑的線索,這讓人們對法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是打開了觀眾對法醫題材影視劇的深層次訴求。所以,《法醫秦明》的出現,用導演徐昂的話來說,就是向法醫們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