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 讓親情變質卻欲罷不能!

2021-02-08 三叉神經痛伽瑪刀治療

「情感勒索」是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結合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提出的概念。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積地發生在本應充滿著愛和親密的私人關係裡,讓這位老練的心理醫師也頗為驚訝。


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強有力的操縱方式,和我們親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間接地威脅我們;如果我們不順從他們,他們就會懲罰我們。」蘇珊如此定義。用最簡單的話來描述就是,你愛的人向你傳遞著一個信息: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在親密關係中,各種情感勒索隨處可見:關係破裂了,多情女子受不了,以自殺相威脅,試圖阻止「浪子」匆匆離去的腳步,這種戲劇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結婚之後,丈夫對漂亮的妻子在外面闖事業很不放心,要求她呆在家裡,剛開始不準她接觸男性朋友,然後不準她接觸所有男人,最後妻子成了「玻璃瓶」中的人。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一輩子念念不忘,每當吵架時,便會搬出來當做「壓軸戲」,勒令「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丈夫服從她的命令……


情感勒索讓愛變質,變成了一灘臭泥塘,輕則令你陷在裡面動彈不得,重則要你的命。一位30歲的女研究生,因為學校拒絕她的母親住在她的宿舍裡,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這是2009年的春天發生在上海海事大學的慘烈故事。女主人公楊元元的悲慘人生引發了輿論對教育制度、貧富差距大環境的拷問,然而楊元元和她母親望春玲之間隱秘的情感勒索卻鮮有人關注。


楊元元父親早逝,從小與母親、弟弟相依為命,母親是一家軍工廠的工人。在她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母親望春玲一直以母愛和孝道的名義操縱著楊元元。女兒想報考大連海事大學,望春玲以考武漢大學可以省些路費為由,阻止了女兒做出這一選擇。從女兒大三起,因軍工廠拆遷失去住處,她到大學投奔女兒,和女兒擠在一張床上居住,從此兩人形影不離。女兒考上了小城市的公務員,因她希望女兒去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而放棄。女兒30歲了,渴望愛情,親屬也勸她考慮女兒的終身大事,她卻說,「我們樓上三十好幾沒結婚的多了」。女兒考上上海海事大學的研究生,雖然她每月有987元的退休金,但她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跟著去,和女兒同住宿舍。女兒兩個月的研究生生涯裡,從未參加任何一項集體活動,每次只是默默地跟在母親背後,聽她母親說話。


沒有朋友、沒有知己;沒有夢想,沒有青春,沒有現代化的生活。楊元元的路越走越窄,唯一擁有的是母親,以及無窮的挫折、孤獨、憋悶、自卑、屈辱和道德枷鎖。故事如自動化一般發展,只有一個結局:勒索者會將被勒索者勒索至死。


和刑法中的敲詐勒索罪不同的是,情感勒索者索要的是比財物複雜得多的東西,可以是對方的關懷、付出等情感,也可以是金錢、時間和精力。情感勒索者打著愛的旗號,目的是關係中的親密,因此披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



心探索:從您做心理諮詢師的經驗來看,您認為情感勒索是怎麼發生的?

武志紅:通常發生在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中,雙方起衝突時,一方希望對方聽自己,為此不惜採取任何手段。但不一定是赤裸裸的「我比你力氣大,不聽我的我就揍你」,大部分是隱性的,會抹去暴力信息。就像蘇珊•福沃德指出的一樣,通常一次完整的情感勒索會有三個環節。A要求,B抗拒;A施壓,B感到壓力;A威脅,B屈服。在關係中,這種狀況會經常發生,被勒索者方會感受到極大的痛苦。無論是親子關係,還是親密關係,一旦有情感勒索發生,那麼就意味著權力遊戲開始了,關係隨之也會失衡。


心探索:情感勒索者具體是怎樣做的?他們用了哪些方法?

武志紅:勒索者通常都懷有一個改造夢想,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伴侶。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違背孩子意願的事時,會對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妻子會對丈夫說:「既然你愛我,就應該做到怎樣怎樣……」「貼標籤」也是常用的手段。比如:「你這樣做不孝道」,「你有毛病」,「完美的太太應該是這樣的」,「別人家的老婆不像你這樣」,標籤是無窮無盡的。


中國人還有一個毛病是讓親人「站隊」。離婚大戰中,有的父母就會要求孩子做選擇:「你要我還是要你爸?」一副「有我沒他」的架勢。老一輩的祖父母有時也會要求孩子站隊。這些都是情感勒索。我很反感的一個傳統遊戲,「母親和老婆掉水裡了,你先救誰?」反映的就是這種站隊。無論勒索者如何使用手段,核心目的只有一個,「我們的關係,我說了算」。



心探索:為什麼勒索者通常能達到目的?

武志紅:因為在親子關係、親密關係這樣親近深入的關係中,我們都有一個軟肋,那就是我們害怕失去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孩子對父母對待他的方式是沒有選擇的,他對父母的依賴就像一首歌裡唱的那樣,「死了都要愛」。假如關係中缺少真愛,孩子對父母的愛的渴求就會變成希望父母滿意。如果你覺得勒索才能滿意,那麼我就請你勒索我。對勒索者來說,砝碼就是愛,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愛。還有,中國的孝道文化無形中也鼓勵了父母對子女的勒索。


心探索:變了質的孝道?當事人身在其中不知曉,因為一切都披上了孝道的外衣。

武志紅:是這樣的。我的一位客戶就是這種情況。她在23歲時,和丈夫一起開辦了一個工廠。她非常孝順,就將一部分股份給了母親,母親就成了大股東。四五年後,他們想移民,如果他們是大股東的話對移民有利,於是就找到母親希望能拿回屬於自己的股份。不料母親說:「工廠百分之百都是我的。」不但如此,母親還告訴各位親朋好友,說女兒如何如何不孝順。即便是這樣,這位女士還是覺得,只要媽媽高興,工廠她拿去好了,大不了自己拿錢再開一家。在這裡,「孝道」就成了一個標籤,禍害無窮。


心探索:孝道還會鼓勵父母勒索孩子的生命力,像楊元元的母親望春玲做的那樣。

武志紅:過分強調孝道會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變得非常畸形,孩子會反過來成為父母的角色。在楊元元的故事中,你可以看到她媽媽是透過楊元元來活的。她根本就不是母親,她是孩子;相反,楊元元才是母親。有一次,我在一個好媽媽選秀節目中聽到一個母親說,她的孩子有三個優點,一是孩子愛她,二是孩子包容她的情緒,三是孩子理解她。臺下一片鼓掌聲,我當時就火了。她的孩子才六七歲啊,她在要求孩子做什麼?做媽媽嗎?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當他/她成為父母時,他未滿足的需要會驅使他變成一個孩子,向伴侶和孩子勒索情感。親密關係中的情感勒索常常是早年親子關係中勒索的再現。


心探索:在親密關係中,情感勒索具體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呢?

武志紅:男人和女人的勒索方式是不同的。男人作為勒索者,通常會扮演懲罰者的角色。因為男人掌握著這個社會的大部分資源,於是會採取暴力、控制等硬性手段。我的客戶中有一個女士,她的丈夫不準她外出工作,呆在家裡隔20分鐘就必須給他打電話。假如她沒打電話來,他就會懷疑太太和別的男人上床了。


而女人通常會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勒索手段最常見的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進行自我懲罰,意思是你這樣做傷害了我,你要為後果負責。我注意到的是,女人在家庭中勒索得更厲害。假如妻子是個勒索者,丈夫通常會採取一些消極的方式反抗,比如成為工作狂,或者找一個情人,或者回到家看電視、看報紙,根本不和妻子說話。這是很多婚姻的狀態。


心探索:情感勒索產生的根源是什麼?

武志紅:情感勒索的本質是一種權力遊戲,是一方或者雙方試圖成為關係的主導者。權力和真愛是不相干的。權力原則對應於社會領域,而對情感領域來說,對應的是珍惜原則。前者是一方控制,另一方服從;而後者則是「我看到了你的存在,你做你自己就很好」,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的,「愛就是深深的理解」。假如一個人從未體會過珍惜原則,那麼就很容易將權力原則運用在情感領域。對勒索者來說,他關心的有兩點:一、這段關係我說了算;二、對方不離開自己。


「我說了算,整個世界都圍著我轉」,這種感覺很美妙,是人性中固有的部分,但這種感覺的基礎卻是不牢靠的,如同流沙建造的塔,是沒有安全感的。他沒有安全感,就要向別人勒索。但勒索來的安全感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所以他的勒索會永無止境。


心探索:那被勒索者為何會屈服於他?

武志紅:情感勒索的關係不是哪一個人製造出來的,而是雙方的合力形成的。這裡面有一個共生的關係。無論是被勒索者還是勒索者,都有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不能做自己。對被勒索者來說,親密是對的,做自己是不對的。那麼為了親密,就可以犧牲自己。他陷入被勒索的關係中時,是沒有覺知的。


發生情感勒索的另一個深層原因是,對聯結斷裂的恐懼。雙方常常有一個惡質的關係,但是被否定、被拒絕、被排斥,總比完全的彼此隔絕好。尤其是對勒索者來說,他內心中極度渴愛,自己卻不知道,於是往往會採用一些變態的手段,滿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心探索:我們該如何辨別正常的情感要求和情感勒索?

武志紅:珍惜原則並不意味著在關係中沒有要求。這裡面的差別是,情感勒索的要求會伴隨著威脅和強迫。你當然可以對你的伴侶提要求,但問題是伴侶不這麼做時你會怎麼辦,你會不會採用各種方法,令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滿足你的要求。後者才是情感勒索。


對情感勒索者說NO


停止情感勒索遊戲的關鍵在被勒索者一方。只有被勒索者喊停,事情才會改變。所以對被勒索者來說,第一步就是放下對勒索者的期待。「假如有一點點改變,事情就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樣想是無助於關係變化的。一個人只有在體會到痛苦時才會改變,對勒索者來說,只有在發現自己控制不了別人時,他的安全感垮塌了,才會恐慌,才會改變。


第二,被勒索者要明白,是你創造了別人勒索你的情境,是你允許了別人勒索你。在這樣的環境中,你一定是想追求某種好處。最常見的是想獲得對方的認可。被勒索者不知道自己是誰,將價值感建立在別人的認可身上,恐懼活出自己。因此,你要看清你想從這個情境中獲得什麼。這可能會帶來極大的痛苦,那麼就呆在這個痛苦裡,允許自己痛苦。


所以,第三就是接受現狀,承認自己對這個關係感到絕望。比如親子關係,父母就是不認可我,那就接受這個事實。


第四是擴大你的世界。和你產生互動的不僅僅是勒索者,從這個單一的關係模式中走出去,會發現很多人自動地與你建立正常的關係。


第五要問問自己何時體驗過真愛。這是建立信心的重要環節。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至少體驗過一兩次真愛。仔細回憶所有的細節,告訴自己,這是我想要的。有了這樣的感覺,你才有勇氣對惡質的關係說NO。


最後是和勒索者作鬥爭。對待勒索者最重要的態度就是「不含敵意的堅決」,向對方傳遞「我有我的立場,我很堅定,我不會順從你,但我並不會和你作對」的信息。學會擁有自己的界限,要讓對方知道「我是我,你是你」,這是鬥爭的法寶。要經常對勒索者說「這是我的事,這是你的事」,從小事做起,設立界限。關鍵不在於事情的大小,而在於態度的堅決。


剛開始這樣做很艱難,雙方會發生劇烈爭執,你可能會大發脾氣。這是改變關係的必經階段。永遠記住,不要追求完美,真實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是什麼讓"卷福"欲罷不能?!
    這種讓卷福欲罷不能的瑞士榛果巧克力其實非常小眾,還真是難得一見。(哥們兒真有品味呀,吃的東西都是一般人買不到的)。。。不過,這難不倒我們家園商城!抱歉太小眾網圖根本沒法找)為了性感的卷福特價僅售¥25 盒 (新年禮盒裝 包郵)(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秒殺區)家園,近200種原裝進口生活用品特價中!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譚志剛的"淡"與"雅"
    "我當農民沒有土地,當工人又沒有崗位。所以,到了我這裡什麼都簡單了,留給我的路就只有藝術了。"譚志剛說話,總是如此淡然。"        我很欣賞這句話。可是,今天一番暢談,我才知道,他的"閒雅"只是他的一種生活態度,而他真正的生活狀態卻是內心的"負累"。本來,二者是難以調和的對立,但在譚志剛這裡,卻來了個矛盾的對立統一。不得不說,譚志剛活出了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比單純的閒雅更讓人尊敬。那就是二個字:"淡"和"雅"。儘管南下廣州只有短短的五年,但卻是譚志剛藝術生涯中一段漫長的"悽風苦雨"的歲月。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通過《初戀未滿》讓人們想到原來我們所認識"酸甜女孩"張含韻也演戲同年,張含韻更第一次主演首部古裝電視劇《蘭陵王妃》,該劇整個故事環環扣人,帶有美劇節奏,情感又不失韓劇的糾結虐心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在《唐頓莊園》中,作為伯爵的繼承人,馬修是伯爵的遠親,同樣姓"克勞利",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隔了三代的旁親,即他的爺爺的爺爺和伯爵的爺爺的爸爸是親兄弟。所以,馬修和伯爵家的大小姐瑪麗是堂親關係,絕非姻親關係。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我們的父輩"觀感
    電影"我們的父輩"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德國人描述二戰的影片。"和平"是多麼的幸福和美好。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尤衷地感謝我們的祖國!
  • "牛五花"出道記
  • 《風平浪靜的閒暇》揭露親情痛處:情感勒索的家庭,只會兩敗俱傷
    原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凪是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的"情感勒索"。媽媽的情感勒索,深深捆綁住凪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指出,情感勒索的本質,就是一方為了一己之需,利用情感迫使對方讓步。無論是《小歡喜》裡的宋倩,還是北大包麗的男友,或者是家暴美妝博主的知名畫家都是情感勒索者。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
  • 日本"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跟拍男優"清水健"開工的一天!
    他就是日本"小電影"之王,35歲的Ken Shimuzu(清水健)。他更為人知的名字是Shimiken,也是"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Shimiken有著大批瘋狂的粉絲,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十分認真,也因此從工作中獲得了巨大的受益。他每周的收入高達3.2萬美元,他有五輛車,並經常光顧東京最好的飯店。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臺妹慕名而去高雄的香港甜品店,老闆先是堅稱"太極"為"黑白",更在甜品中敬奉中指圖案,令臺妹憤而網絡撻伐。
  • "溫飽思Y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並不是俺不想,而是實在沒有看到特別符合日本"特色"的作品。是不是想問啥是"日本特色"?吶~別裝的這麼純潔,鄙視你們啊!在亞洲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他們的"成人愛情動作片"。當然了,俺說的是以前,畢竟人家也是會進步的嘛!
  • 楊冪"不雅視頻"風波,真相在這裡!
    王思聰在新浪微博寫道:"作為一個看了9遍才刪的權威人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大冪冪。"看到王思聰化身敬業的"技術帝",有網友調侃道:"看了九次才知道,看來不是真愛。"儘管此前王健林在採訪中宣稱,自己知道兒子王思聰"嗶——"狗的行為藝術,並"希望他穩重一點";但瘋傳網絡的楊冪醉酒不雅視頻事件一出,這位富二代還是自稱"權威人士",出現在網絡熱點的舞臺上。帥哥美女如雲的娛樂圈,本該千姿百態各成風景,但因為"撞臉",明星也會煩惱,楊冪這次深受撞臉不雅視頻困擾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前來排隊光顧的人都是為買"機器之血"慕名而來。而菜攤背後站的竟是一個"機器人"。 於是突發奇想利用自家菜攤,把雞血改名"機器之血"在攤中販賣。還別說,這位大爺的營銷手段還真是不錯。那幾天裡他的"機器之血"常常都是賣斷貨。
  • 均安,你為什麼這麼"窮"?
    但是一直以來,均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順德四街六鎮之中處於落後墊底的位置,被順德人稱為"窮"均安。"        在均安鵬泰百貨招商中心裡,每天都在邀約著來自廣東各地的品牌商家和代理商來訪,但是這些商家中的絕大部分都表達了相似的意見,那就是一一均安太"窮"了,他們的店不能開到這裡來。
  • 日本歷史上最多人出鏡的"毛片":百名女優廢棄鄉村學校拍"小電影"全記錄!
    (文:tokyokinky.com;翻譯:王大發財(jandan.net)今年三月,數百人聚集到日本某鄉村深處一座廢棄的學校,這些人並不是尋常人,他們是兢兢業業拍攝"小電影"的攝製組。這部動作片也和其它企畫"小電影"一樣,由多段"如實記錄"的片段組成,全片可以總結為教職工追著女學生滿學校跑。
  • 什麼是"惡",聽他講
    "這傢伙還沒死,我們要花多少納稅錢養他""屎尿人渣代言人""一家人有病就該看醫生"免死「精」(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