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國學經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

2020-12-24 澎湃新聞

諸子百家,史書文學,

這些典籍中都蘊藏著為人處世的經典。

國學經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裡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學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4.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5.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6.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史記》

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往(為了利益而奔波)。

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漢書》

譯: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

8.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漢書》

譯:先出擊就能制服敵人,隨後應戰只會被控制。

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史記》

譯: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1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

譯: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1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後漢書》

譯: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

1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穫,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穫。

14.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

——《後漢書·王符傳》

譯:聰明人捨棄短處,發揮長處,以此來取得成功。

1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16.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覆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17.君子立身,雖雲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

——《隋書·文帝紀》

譯:君子在社會上立足成名,儘管需要修養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誠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18.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

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19.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

——《明史》

譯:有長遠打算的人不應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憂,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微瑣事。

20.明者見危於無形,智者見禍於未萌。

——《三國志》

譯: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

21.義感君子,利動小人。

——《晉書》

譯:道義可以感動君子,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22.太剛則折,至察無徒。

——《晉書》

譯: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門徒。

23.成敗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譯:成功與失敗互為因果關係,世事不會永遠太平安寧。

24.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南史》

譯: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後代子孫,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筆財富嗎?

25.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增廣賢文》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26.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27.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2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2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30、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醒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3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遨遊。

32.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3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3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3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36.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3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嶽陽樓記》

譯: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後。

38.位卑未敢忘國。

——陸遊《病起書懷》

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3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40.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4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為了解除國難獻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樣。

4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4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

譯: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44.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餵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45.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語

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46.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

——武則天

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47.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漢·陳蕃語

譯: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為作鬥爭,哪能只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48.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49.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後也要當英雄。

50.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譯:時局艱難的時候不屈的氣節就表現出來,一一記在史冊上,垂名後世。

來源:詩詞世界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文化】國學經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鼠年國學經典適合女孩的名字
    國學作為我國悠久歷史魅力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當代文化生活影響頗深,如起名業。不少父母們藉助國學經典來給孩子起名,以此彰顯孩子外在氣質特點同時,也希望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內在修養的培養。這對於還沒有起名思路的家長來說,此方法是值得大家運用的。那國學經典適合女孩的名字有哪些呢?
  • 【磁縣公安局】全民學國學 國學經典入機關│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100...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在全縣開展「全民學國學」活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縣局成立「全民學國學」、「國學經典進機關」學習推進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全民學國學」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進行集中學習、日常學習、周交流和月評比等學習方式
  • 國學名句鑑賞:你理解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意思嗎?
    1這句話的本意是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不要虎頭蛇尾有始無終。2很多人都是開始做事時候,興致勃勃,熱情高漲,但是持續進行下去,則是最為考驗個人的意志毅力時候,很多人行百裡者半九十,到了最後階段,有的由於困難重重,自動投降而垂頭喪氣放棄,還有的最終快要勝利時候,則驕傲大意,思想麻痺,從而一失足千古恨,突然遭遇失敗。
  • 李品純新書《隸書經典名句賞析》問世,央視春晚總導演作序推薦
    讀中國古代經典,就像一場思想之旅,總是能引人入勝。近年來,書法家李品純從中國古代經典中摘選名句,以隸書的形式,對經典名句進行書法創作,並認真揣摩,反覆研讀,又結合實際逐一賞析,最終形成了《隸書經典名句賞析》的書稿。
  • 華人100句國學經典之:金玉滿堂
    本文摘自《「較真」國學(2):華人100句國學經典》,經作者「長歌一曲 懂中國必從先秦開始,知「國學」必讀「三聖」經典。本系列閱讀讓經典回歸本真,把經典讀「薄」,以100條經典呈現,以通俗語言加現實情境真實解讀。 8. 金玉滿堂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做人與做事(句句經典)
    都離不開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 專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 才能厚積薄發,收穫成功 腳踏實地走好腳下的路 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寬闊 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
  •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國學經典,學傳統茶藝
    8月12日,錫林南路小學分校,組織了以「茶道禮儀、國學經典」為主題的假期實踐活動。茶藝老師教同學們學習茶藝茶禮,了解茶文化,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同時國學老師為家長們講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通過本次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假期生活,弘揚了我國傳統的茶文化,讓同學們增進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陶冶情操、提升修養,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家長們通過了解國學知識明白了家長的責任就是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懂得孝道,懂得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道理,讓孩子遇到困難應該自立自強,有一顆博愛之心。
  • 誰是演藝圈的扛把子:做人劉德華,做事古天樂,做人做事周潤發
    這自律及倡導正能量方面,影視演藝圈有這麼一句話:做人劉德華,做事古天樂,做人做事周潤發。一句簡單的話,可以看出粉絲對於他們的高度認可和高度的評價。可以說簡直就是影視演藝圈的扛把子。那是因為華仔的人格魅力,從個人成就,專業度,風度氣度,做人呢低調,維護粉絲,愛護粉絲,倡導正能量等各個方面,讓粉絲覺得都是榜樣,有老大的範兒。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下句是什麼?很多國學大師都不願提
    不知大家平時在使用各種名言名句時,有沒有發現很多句子我們只知道一兩句,卻不知它們的上下句。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平時圖省事,沒耐心看全文,所以忽視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個名句的上下句可能不符合我們現在的三觀,導致很多人不願意提起它。
  • 《圍爐夜話》經典名句:自認年年十八的大人們,教你做人的道理
    總是自諡年年十八,卻也清楚「歲月不饒人」,人轉眼將會大個女(大個仔),做人的道理不可不懂。到底,我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為人處世如何是好?《圍爐夜話》經典名句細品,自有答案。3、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評]「信」是一個人在世上立身的根本,做人不能沒有信用;「恕」為待人接物重要的品德,每個人應該都應該奉行終身。
  • 張居正五大金句,不愧明代大政治家,做人做事必看
    今天就為大家精選五句,細細品讀,定能領悟一代政治家做人做事的智慧。1懼則思,思則通微;懼則慎,慎則不敗。做事如果沒有成功,應當馬上反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抱怨外部環境或者遷怒於別人。如此方能更好地認清自己,駕馭自己的人生軌跡,才會越來越接近成功。4事上宜以誠,誠則無隙,故寧忤而不欺。
  • 品讀《國學》經典: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
    而在傳統文化浸染中成長的孩子,無形中會比同齡人多一分坦然與通透。國學經典並不是只有「之乎者也」,也不是想像中的「曲高和寡」。兒時搖頭晃腦背誦「玉不琢,不成器」的《三字經》,「長者先,幼者後」的《弟子規》,培養的是你善良仁愛的品德,持重內斂的氣度;少時反覆琢磨「德不孤,必有鄰「的《論語》,塑造的是你全面的思維方式,豁達的人生態度。
  • 鬼谷子:牢記5句口訣,做人、做事不再優柔寡斷
    鬼谷子:老實人性格懦弱,背會五句口訣,做人不再猶豫不決現如今,殘酷的社會環境,激烈的競爭狀態,對於這種形勢的發展,「老實人」很難混下去的,或者說很難混的風生水起,要嘛就是背鍋好手,要嘛就是接盤照單全收!
  • 100句國學經典:益友有三,損友有三
    本文摘自《「較真」國學(2):華人100句國學經典》,經作者「長歌一曲」授權。導讀:西方有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斯多德;東方有中國 「三聖」:老子、孔子、墨子。懂中國必從先秦開始,知「國學」必讀「三聖」經典。本系列閱讀讓經典回歸本真,把經典讀「薄」,以100條經典呈現,以通俗語言加現實情境真實解讀。58.益友有三,損友有三益友有三,友直,友諒,友多聞。損友有三。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侫。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大師是在告訴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記住別人曾經對你的好,那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你就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平和之美。
  • 你之所以浮躁,是因為還沒看懂《小窗幽記》這十句經典名句
    不妨用心閱讀下《小窗幽記》這十句經典名句!1、莫戀浮名,夢幻泡影有限;且尋樂事,風花雪月無窮譯:不要貪戀虛名,它就好像是夢幻泡影,時間有限;暫且尋找一些樂事,風花雪月的美景含有無窮樂趣2、世上有一種痴人,所食閒茶冷飯,何名高致譯:世間有一種痴人,做事總是跟在別人後面,吃的都是閒茶冷飯,如何能稱得上志趣高雅呢?
  • 10句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裡的經典名句,發人深思,句句戳心
    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家,編者特意精選了其代表作品《巴黎聖母院》裡的10句經典名言名句,以供喜歡雨果及其著作的人們學習分享!雨果經典名句之一:雨果經典名句之二:雨果經典名句之三:雨果經典名句之四:雨果經典名句之五:雨果經典名句之六:雨果經典名句之七:雨果經典名句之八:雨果經典名句之九:
  • 職場的新人,要以做事的心態做人,不能以做人的心態做事
    公司招人是用來做事的,不是想看你做人,所以進到公司必然是先做事。在職場中要有做事的能力,才有做人的開始,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再怎麼會做人也沒有用。當然。做事與做人很多時候也是分不開的,不做事不知道怎麼做人,不會做人也容易把事情做壞。
  • 品讀《國學》經典: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文藝學堂
    ▲ 更多傳統文化和福利,關注「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 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時間:2018-05-20 21:09   來源:國學時訊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有著很深厚的文化積澱,這些文化精髓流淌在中國人 的血液中,並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