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如何能斬殺得了魏延?

2021-02-07 向前看世界 向後看歷史

諸葛亮生前安排馬岱殺死魏延,因為在蜀國魏延就怕諸葛亮一人,而諸葛亮把重任及兵法交給了姜維,魏延心胸狹隘必定造反,所以就安排馬岱跟著魏延,伺機殺死他。

三國演義裡,說諸葛亮死後,魏延謀反。楊儀沒辦法,只能打開丞相留下的錦囊,裡面說讓魏延在陣前大喊三聲誰敢殺我,自有殺他之人出現。楊儀如計而行,對魏延說你大聲說三遍誰敢殺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裡,得意洋洋大叫了三聲,身後一人忽然撥馬衝了上來,厲聲喝道:「我敢殺你」,手起刀落,把他斬於馬下。此人正是馬岱。蜀中大將不少,為何諸葛亮獨獨選中武藝不算頂尖的馬岱來對付魏延呢,這個馬岱到底是何許人也?

據三國演義說馬岱是名將馬超的堂弟,蜀漢中後期的重要將領。早年他曾經從曹操手中死裡逃生,後跟隨馬超大戰曹操。建安十九年,馬岱隨馬超歸附劉備,馬超臨終前將馬岱託付劉備。跟隨丞相諸葛南徵孟獲和北伐曹魏,馬岱久經沙場、多負辛勞,作戰冷靜而勇猛,深得諸葛亮信任。諸葛亮臨終授命於馬岱,襲斬魏延,馬岱成功的完成任務。

不過馬岱的本領和馬超不能比,三國上從來沒有見他和名將交手,他唯一的功勞也就是刀斬魏延。不過斬魏延其實也不是馬岱的功勞,這和蜀漢名將王平不無關係。當人們知道諸葛亮把後事託付給楊儀後,心中都十分不安。大家都知道魏延仗著手中的一把大刀,殺敵無數,自關雲長亡故之後,天下再無對手。以致在人們心目中總是認為自己及不上五虎上將。不過在大家看來,五虎上將相繼辭世之後,這魏延也確實成了丞相手下的第一猛將了。所以誰也不願得罪他。只有楊儀偏不向他折腰。很多人想不通,如今丞相遺命不託魏延而託楊儀,以二人的水火不容的關係,這不是逼魏延造反嗎?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魏延可是一代名將啊,這不是鬧出大事來了嗎?卻說魏延從丞相府司馬費禕口中知道這一消息後,怒火中燒,立即命令親兵去請馬岱。這個馬岱正是馬超的堂弟,一向在先鋒營中和魏延共事,也是蜀漢軍中使刀的高手,那時候名將凋零,馬岱也算是一員大將。他對魏延的刀法很佩服,對魏延很謙遜,所以魏延和他的關係一直較好。馬岱匆匆忙忙地來到大帳,見魏延的棗紅臉比平常更紅,已知魏延剛剛發過怒火,便小心道:「將軍命下官來有什麼吩咐?」魏延怒氣未消,哼了一聲,道:「丞相枉自英明一世,生前不用我的計策還罷了,死後還不信任於我,居然把兵權交給了楊儀那小子。」馬岱道:「費司馬來就是說這事?」魏延道:「還算這姓費的識相,現在他正去勸楊儀把兵權讓與我。」馬岱沉吟道:「只怕未必。不如由下官去探查一下。」魏延不由得心中一動,道:「你說得不錯,你馬上帶人去探查了來報。」馬岱下去,一會兒便來回報導「侯爺,不好了。大軍開拔了。」魏延急問:「是怎樣開拔的?」馬岱道:「後軍由姜維總督,前軍大半已退入斜谷去了。」

魏延大罵道:「費禕,你這個老窮酸,怎麼敢騙我?我一定要殺了你!」向馬岱道:「將軍,事已至此,我現在被這些人出賣了,你還肯不肯幫助我?」馬岱拱手道:「下官與將軍同在先鋒營中,今天也是被他們遺棄的人啊。我也很痛恨楊儀這小人,現在願意為將軍效犬馬之勞,同將軍一起攻擊他。」魏延大喜,搖搖頭說:「楊儀雖是個小人,姜維卻是個將才。現在有他斷後,直接進攻他只怕一時難以得手。我有一計,管教他大軍回不了成都,楊儀也身首異處。到那時,叫廖化送丞相靈柩回成都。你我繼續討伐曹賊,收復中原,完成丞相的大業。」馬岱道:「全憑侯爺調遣。」

魏延同馬岱率領本部人馬搶先南撤,經過之處,立即點火把棧道燒了。一路退到南谷口,安營紮寨,堵住道路。立即向朝廷奏報楊儀造反。只等朝廷一有詔書,便可以殺楊儀,奪軍權。大軍從槎山小道出了南谷口後面,前鋒主將王平引軍前來挑戰。魏延一問知是從槎山小道抄過來的,懊悔不已。心中大怒,披掛上馬,同馬岱各率本部人馬殺出營來。兩陣對圓,只見對面王平出馬大罵:「反賊魏延在哪裡?」魏延也大聲罵道:「老匹夫,你幫助楊儀造反,還敢來罵我?」王平喝斥道:「諸葛丞屍骨未寒,你就造反,天不容你!」又用馬鞭指著魏延的士兵大聲說:「你們這些士兵,都是西川的人,你們不多想想自己的父母兄弟,不多想想丞相的恩德,居然幫助反賊造反,你們不知道後果嗎?你們應該放下武器,各回家鄉,這樣才能得到國家的賞賜。」這些士兵一聽,心裡覺得有理的,紛紛丟了武器,四散奔逃。人馬一轉眼就走了大半。

魏延大怒,躍馬舞刀,直取王平。王平也挺槍相迎,心知不是對手,怕魏延再使出殺招,勒馬往回就走。魏延放馬就追。馬岱也揮軍追來。突然一聲炮響,兩邊伏兵大喊,那些利箭就像是傾盆大雨一般撲面而來。魏延見中了埋伏,勒住馬,舞動大刀,把人和馬護了個風雨不透。魏延勒轉馬頭,想離開險地,整軍再戰。沒想到眾軍士見他回馬,更是兵敗如山倒,紛紛乘機尋路而逃,大多是逃往他方,少有人往營地方向逃的。王平知魏延之勇,也不來追。魏延收拾殘軍,自己的本部人馬,跑得只剩下兩個兒子和二三十個親信,倒是馬岱部下還有三百人。魏延十分感激,說:「將軍是真心幫我的,事成之後,我決不會辜負將軍。」馬岱道:「侯爺現在有什麼打算。」魏延道:「我與楊儀,勢不兩立。現在兩下交兵,更不能善罷甘休。這對國家已經犯下罪行了。為今之計,只有殺了楊儀,奪得軍權後,揮師北伐,將功贖罪。只要我們成功,以主上的懦弱,誰還敢把我們怎麼樣呢。」

馬岱道:「現在我們兵少,這裡不宜久留,不如我們先搶佔南鄭,那是侯爺你的封地,軍心不容易再散。」魏延此時也是別無他計,只好同馬岱直奔南鄭。沒想到,姜維與楊儀已把大軍交給費禕,二人率輕騎搶先一步佔據了南鄭城池。姜維出城迎住魏延。魏延見姜維的兵也不多,也就是五百人的樣子,心裡暗笑。單憑這五百軍馬,自己和馬岱再加上兩個兒子,就足以橫衝直闖了。頓時放下了心。心想這小子槍法本來不錯,再得趙子龍指點,更是了得,一旦和他對上手,只怕四五十個回合難分勝負,況且將來建功立業,還用得上他。於是對姜維喊道:「伯約,今天的事與你無關,你只叫楊儀出來見我。」姜維道:「魏將軍,我等退兵,是丞相遺命,你怎敢違背丞相?」魏延道:「不關你的事,你叫楊儀出來。難道他不敢出來見我。」楊儀拍馬出陣,大罵道:「反賊魏延,丞相已教了我殺你的法子。現在你只要不怕丞相英靈在天,你就大喊三聲誰敢殺我。這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我楊儀就服了你,把頭割下來給你當夜壺。」魏延大笑道:「楊儀匹夫聽好了。丞相在的時候,我還怕他三分,現在他已死了,天下還有誰是我的敵手?不要說三聲,就喊三百聲又何妨?」馬岱上前道:「侯爺,小心對面的暗箭。」

魏延一醒,道:「將軍在旁邊幫我提防著。」馬岱揚刀立馬候在旁邊。魏延放下心來,清了清喉嚨,大聲說:「楊儀匹夫,你聽好了。誰敢殺我?」停頓了一下,又揚聲大叫:「誰敢殺我?」沒想到,這「我」字才出口,旁邊馬岱反手一刀,這一刀十分精準,剛好從頭盔和鐵甲縫中突入,將魏延的頭斬了。正是魏延當日用來斬殺了魏軍先鋒王雙的「迴風式」。這一刀突如其來,兩軍驚呆了。魏延的兩個兒子更是呆若木雞,不知所措。馬岱回馬大喝一聲,「綁了!」早有準備的軍士們立即把魏延的兩個兒子和那些親信拉下馬來,捆成幾團。原來諸葛亮知道正面對敵,自己手下的將軍沒有一個是魏延的對手,而且魏延很精明,每次上陣,都是身披重鎧,除了咽喉要害,其他地方等閒刀劍難以傷他,也不容易被暗算。就叫馬岱一心結交魏延,取得魏延的信任以便接近他,讓魏延大喊,一是要混淆他的聽力,二是要讓他在喊叫時伸長脖子,露出咽喉要害。這個斬首之計,諸葛亮生前就預計好了。

那麼馬岱如何能斬殺魏延,魏延又是怎麼死的呢?

其一,善於臥底,馬岱雖然忠於諸葛亮等人,不過在表面上卻是個傻大憨粗的人物,否則,以魏延的機智,居然看不出馬岱是何等人物,可見馬岱卻是個很厲害的角色。

其二,武藝高強。表面上馬岱不顯山不露水,其實深的哥哥馬超真傳,很有些名將風範。

其三,魏延晚年,極端自負,誰也看不起,他認為任何人耐不了自己。當然他更不知道馬岱是自己身邊的定時炸彈。他越是相信馬岱,越為自己的死敲響了警鐘。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死後,斬殺魏延的馬岱去哪裡了?下場有點悽涼!
    在臨終之際,蜀漢丞相諸葛亮做出了讓魏延斷後的安排,如果魏延不聽從的話,就隨他的便。但是,在諸葛亮病逝後,魏延和楊儀兩人的矛盾徹底激化。對此,楊儀派遣馬岱斬殺了魏延。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斬殺魏延的馬岱,可謂為蜀漢立下了大功,也即控制了魏延叛亂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沒有給曹魏帶來可趁之機。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死後,斬殺魏延的馬岱去哪裡了,也即馬超的弟弟馬岱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 馬岱斬殺魏延,為蜀漢立下大功,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不過,魏延勇猛,如果他想要造反的話,楊儀是難以降服他的。在這個關鍵時刻,馬岱站了出來,斬殺了魏延。那麼,問題來了,馬岱斬殺魏延,為蜀漢立下大功,最終是什麼結局呢?一首先,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不服從安排的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丞相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安敢如此!?」
  • 魏延被馬岱斬殺,臨死前喊出一句狂話,如今成年輕人的口頭禪
    魏延被馬岱斬殺,臨死前喊出一句狂話,如今成年輕人的口頭禪導語:魏延一直是三國一位爭議人物,他活得憋屈,死得也憋屈,而且他萬萬沒想到
  • 殺死魏延的馬岱,到底是什麼人?
    諸葛亮臨終授命於馬岱,襲斬魏延,馬岱成功的完成任務。不過馬岱的本領和馬超不能比,三國上從來沒有見他和名將交手,他唯一的功勞也就是刀斬魏延。不過斬魏延其實也不是馬岱的功勞,這和蜀漢名將王平不無關係。當人們知道諸葛亮把後事託付給楊儀後,心中都十分不安。大家都知道魏延仗著手中的一把大刀,殺敵無數,自關雲長亡故之後,天下再無對手。
  • 三國演義中,龐德單挑魏延結局如何,龐德能不能斬殺魏延
    三國演義中的龐德與魏延應該都算是一流武將中的中下水平,龐德的排名稍微高一點,在整個三國演義中能排前十的位置,而魏延大概比龐德要低幾位,具體的排名還得看兩人的戰績如何,先來看看兩將具體的戰績有哪些?
  • 馬岱武功比魏延低很多,為什麼最後能殺了魏延?
    ,馬岱跟隨其平南中,數次參與北伐。陳壽的《三國志》,沒有給馬岱立傳,這讓馬岱的事跡少有問世,倒是小說《三國演義》裡有馬岱的很多描述,但那是小說,不是正史,僅作為參考。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馬超臨死向劉備上疏,說他家兩百多口都被曹操殺了,只有一個從弟馬岱,希望劉備能關照關照;超死後,馬岱因為戰功,被封為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曾率眾伐魏,為牛金擊退。
  • 歷史上的馬岱是什麼人?為何能殺了名將魏延?
    說這就要從當初跟隨其兄長馬超投奔劉備說起,當時劉備準備攻打在成都,於是馬超得知後帶領著馬岱及劉備給他的一些兵力去攻打成都,成都城裡的人聽說馬超前來攻城,都人心惶惶,最後不戰而降。劉備進駐成都後任馬超為平西將軍,後來劉備稱帝後,馬超被封為左將軍,為蜀漢的四大帥之一,即使關羽也不能奈他如何。
  • 馬岱是一員猛將,武藝比魏延還高,劉禪親政後為何把他永久棄用
    自馬超西涼起兵之初,馬岱就緊跟左右,經歷了和曹操大軍的眾多戰事,磨練成一個久經沙場的能徵善戰之將公元222年,馬超病危,劉備前去探望,馬超在病榻上對劉備說:「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唯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把馬岱託付給劉備
  • 諸葛亮死後,憑一己之力殺死魏延的馬岱,後來去了哪?原因不簡單
    諸葛亮臨死前,感覺時日無多,便開始交待後事,諸葛亮依次叫了三個人,先是姜維,將自已所記兵書、陣法、兵器都傳給姜維;接著找來馬岱,授以密計,並囑付死後按計行事;最後找來楊儀,並授予錦囊一個,告知死後魏延必謀反,等魏延反時,可拆開錦囊依計行事。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蜀國內部矛盾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馬岱斬殺也能看出一二,而在陝西石馬鄉魏延就長眠於此。當地老者每每向外人介紹魏延墓時,都會提及幾十年前墓前立著的兩個石馬和一個文生。墓碑上簡明扼要——漢將馬岱斬魏延於此」。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歷史不可追憶,是否「反叛」不可定論,但村中老者對石馬與書生的介紹卻頗有意味。
  • 三國演義中,若魏延與文聘單挑的話,結局如何誰更厲害
    兩人各自率軍從已時打到未時,差不多打了三四個小時,兩邊都損失了不少人馬,於是魏延就率軍逃走了,這裡沒有說魏延是否與文聘單挑,打了多少回合,只知道兩人打了兩敗俱傷,算是平手吧,那麼魏延與文聘單挑,死戰不退的話,結局如何,誰更厲害呢?
  •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麼死的?
    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大喊「誰敢殺我」,連喊三聲,這時候馬岱在身後大聲應道:「我敢殺你」,隨之手起刀落斬殺魏延。三國演義中對斬殺魏延的成功歸結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書中講諸葛亮善於觀人面相,他在魏延出營時看到魏延腦後長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然趁亂謀反,但是魏延是烏龜精轉世,善於將頭縮進脖子裡(這個是民間傳說,權當笑話聽吧),因此設下一計,令馬岱慫恿魏延大叫
  • 《三國演義》的龐德和魏延,究竟誰更厲害呢?
    正常情況下的龐德,武藝差不多在強一流,參考許褚戰徐晃,兩人武藝差不多;此外,龐德有兩個特點,第一,無論遇到什麼武將,都沒有懼怕過,這點僅次張飛;第二,抬棺死戰的武藝接近超一流,比如和關羽的一百五十回合平手,雖然關羽大幅下滑也還是超一流無疑,所以再打下去,大概率龐德失利;第三,龐德擁有西涼將領,特別是馬超一系的「殺手鐧」,就是一旦不利便詐敗偷襲,比如馬超流星錘張飛,馬岱箭射魏延
  • 湖說三國-魏延究竟是個良將,還是個「天生反骨」的逆賊?
    3、魏延最後被馬岱斬殺,他是否天生反骨?註定是個反賊之命?1、魏延為何沒有進入「五虎將」之列?論個人能力和對蜀漢的貢獻,魏延躋身五虎將行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總比黃忠厲害吧?)諸葛亮大概以十萬兵力北伐,而魏延的計謀,只需分出一萬精兵,如果魏延成功,關中之地唾手可得。長安守將夏侯楙乃庸碌無能之輩,見魏延奇兵來襲,必會棄城而逃。得了長安這座堅實的大城,不僅能完成將蜀漢政權「還於舊都」的願望,亦能大大提振士氣。更重要的一點是,從此可以將伐魏所需的錢糧兵員屯於長安。
  • 魏延的反骨只是一場悲劇,其實只是一場內訌?
    再次登場就是三國演義53回,在黃忠被太守韓玄下令斬首時,突然跳出殺死韓玄,並解救黃忠之後一起投靠了劉備,諸葛亮說他有反骨,日後必反,於是殺了魏延,但是在劉備勸說下,留下了魏延。但是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魏延登場是在劉備徵伐西川,而《三國志》記載,關羽取長沙時,太守韓玄不戰而降,而黃忠在其手下也自然歸降了,所以魏延並沒有殺韓玄。而三國演義之前的什麼「拖刀計」黃忠的」百步穿楊「自然就不存在了。
  • 魏延臨死前:為何要大叫三聲「誰敢殺我!」而不是一聲?
    來說說魏延的故事,魏延當年,關羽攻打長沙郡時,第一時間殺了長沙太守韓玄,將城池獻於劉備,當時身為劉備軍師的諸葛亮就建議就地將魏延處死!只是劉備求情,魏延才得以倖免於難!江湖上面有一句話叫做「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話用在魏延身上也同樣適用,公元234年,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很快也被「馬岱」斬殺,並且臨死之前大喊了三聲「誰敢殺我!」為何魏延要大喊三聲「誰敢殺我」,而不是一聲呢?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而關於諸葛亮擺七星大陣進行逆天改命的時候本來都快要成功了,卻被突然闖進來的魏延給弄熄滅了,導致計劃功虧一簣,諸葛亮也是無力回天,姜維氣得想要將魏延斬殺,卻被諸葛亮給阻止了,這是為何?
  • 魏延的武藝,在三國眾多武將中,到底能排名第幾
    所以要討論魏延的武藝排名,首先就要看一下他的具體戰績如何。魏延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備火燒新野以後,帶著軍民南下來到襄陽,卻被蔡瑁、張允所阻。劉表手下部將魏延早就仰慕劉備,心中不平,帶著幾百軍士砍死守門士兵,開城要迎劉備入城。蔡瑁、張允忙命大將文聘帶兵來戰魏延。
  • 諸葛亮臨死前,為什麼要斬殺麾下能力最出色的魏延還說魏延有反骨
    要知道諸葛亮肯定知道魏延的才能遠勝姜維和馬岱,可以說是諸葛亮死後唯一一位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了,諸葛亮殺魏延第一個原因:諸葛亮早就知道魏延很強善於用兵,甚至超過自己,從第一次北伐獻策穿越秦嶺奇襲長安就看到出來,諸葛亮也知道一定會成功,但是為什麼不用呢,都說諸葛亮用兵平生謹慎,不輕易冒險,其實這不是原因,魏延只要精兵五千啊,對於北伐的幾十萬大軍五千算的了什麼呢,不過是滄海一粟
  • 《魏延之死》先導篇
    在《演義》中,諸葛亮死後,魏延認為大軍仍能再戰而不同意撤軍。當發現楊儀接管全軍撤退並且撂下自己不管時,魏延連同馬岱率部隊趕到楊儀大軍前面,燒毀楊儀路上的棧道。在這個過程中,魏延和楊儀連續上表朝廷稱對方謀反。當成都收到消息後,朝臣一致支持楊儀而認定魏延謀反。魏延軍與楊儀軍碰面時,楊儀打開諸葛亮留下的錦囊,讓魏延連喊三聲「誰敢殺我」。魏延此刻自認天下無敵,便驕恣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