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賽欽機場竣工!衛星拍到大批武直10,美日感慨:印軍敗局已定

2020-12-23 海峽軍武

寒冬已至,在高寒的中印邊境線上對峙局勢似乎有所冷卻,但暗中較勁依舊不停,印度方面在邊境問題上的態度十分強硬,以至於雙方多輪的軍長級對話都難達成實質性接觸脫離。最終,還是寒冷的氣候讓局勢降溫,但印度一直以來都在盯緊中印邊境。

印度又緊張了,阿克賽欽機場竣工

日前印度媒體報導稱,解放軍在中印邊境的軍事設施又更新了。在衛星圖中,解放軍在阿克賽欽建造了直升機場,有分析人士指出,解放軍在阿克賽欽的新機場竣工後將部署武直10和直-20通用直升機,這對於印度而言並非好消息。

阿克賽欽是新疆進藏的必經之路,這裡有新藏公路,靠近印度方向就是加勒萬河谷以及班公湖,再往西南,就是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阿克賽欽的大部分地區歸中國管轄,不過該地區的巴裡加斯由印度控制。

強化阿克賽欽的部署有利於保障新藏公路的安全,同時也是對印度軍隊的有力震懾。印度一心想加強高原地區的軍事部署在中印邊境上對中方施加壓力,但高原部署不是靠人堆的,需要強大的後勤和軍事設施、武器裝備保障。此前我國西藏軍區某陸旅的直-20直升機、武直10出現在高原地區就引起了印度軍方的警覺。

窮兵黷武不是明智之舉

印度軍方長期以來致力於在邊境地區完善軍事和基礎設施建設,為的就是在關鍵時刻能快速在敏感地區部署戰力。今年以來邊境地區形勢緊張,印度一如既往地用人海戰術向中方施壓,數萬名士兵列陣,但代價不可謂不大。

為了給地區局勢降溫,中印軍長級會晤開了8次,但截止上一次,印度方面仍不願和中方同步後撤脫離接觸。

印度將大量軍力部署到邊境地區看似態度堅決,但實則色厲內荏,在政治、外交層面,中印之間的衝突只會停留在摩擦階段,更進一步的衝突是雙方不願看到的,但印度媒體似乎尤其鍾愛渲染民族主義以及渲染「中國威脅」,在此情況下,印度政府多多少少被民粹裹挾,以至於在邊境問題上出現了騎虎難下的局面。

冰封大雪天,不顧士兵健康安全還要加大部署力度,印度此舉只會打擊印度士氣。而在軍事部署上,中國的最新進展讓印度的好夥伴美國和日本也不得不感嘆,一旦衝突局勢更進一步,落敗的只會是印度。

相關焦點

  • 閱讀|中印之爭,為什麼是阿克賽欽?
    目前,什約克河谷整體為印度控制,兩側雪山綿延,高達6000米,無法翻越,所以在中印實控線附近,這一段200餘公裡的河谷,被印軍稱為「雞頸走廊」。德普桑平地位於「雞頸走廊」的頂端,面積約1500平方公裡,海拔在5200-5800米不等,因地勢平坦,印軍在這裡建有野戰機場,並試圖把這裡打造成阿克賽欽的前進基地。
  • 華為,請記住:阿克賽欽是中國的
    在2020年2月24日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放錯了中國地圖,缺失了阿克賽欽地區。類似的錯誤,在小米和realme身上都犯過。米君想說:「國產手機廠商們,請記住:阿克賽欽是中國的!請不要在對中國地圖犯錯了。」我現在就給你們科普下中國的國土:阿克賽欽。
  • 鑲入喀喇崑崙,連起阿克賽欽和拉達克
    加勒萬河發源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阿克賽欽地區的加勒萬岡日群峰,發源地冰川長度達35公裡。向西北流出國境,在拉達克地區匯入什約克河。加勒萬河匯入印佔拉達克地區的什約克河口的地理坐標為34°45′33″N 78°10′13″E / 34.75917°N 78.17028°E。加勒萬河長度僅約80公裡,但水流湍急,至少發現有深度達數十米的深潭9處。因此,該地名喚九龍衝。加勒萬河谷是印度進入中國境內的又一通道。
  • 我軍對印軍有多藐視?看70年邊境雙方駐軍數量,不到印軍十分之一
    從1952年開始,印度就把目光投向東方,儘管對我軍進藏的舉動無可奈何,但是由於對「麥克馬洪線」抓住不放,以至於該國在西段阿克賽欽地區建立了43個據點,討到了中國不少好處。1958年印度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購買了大量的火炮,坦克以及飛機等,並且印度陸軍先後接管了中,西段全線防務。
  • 衛星拍到震撼一幕,印指揮官目瞪口呆,感慨基建狂魔名不虛傳
    在邊境印軍受凍之後印度政府就在不斷地想辦法,不久前才購買了一堆的物資。然而印軍卻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購買了美國的防寒裝備,特意大肆宣揚了一波,企圖讓人覺得印度的所有設備都比中國的要好。然而印軍在邊境的一切,我們都有所耳聞,這些裝備雖然能夠頂上一陣,但是遠遠不夠。而中國一直都是不聲不響的,實際上也完成了不少後勤工作。
  • 我們有「長弓武直-19」,卻沒有「長弓武直-10」,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隨著印度在邊境地區部署「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國內許多軍迷對於國產武裝直升機的關注也隨之上升,關於國產武裝直升機和印軍裝備的美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之間性能孰優孰劣的爭論,也一度甚囂塵上。
  • 中國的對印戰略一直在順利實施:印軍像籠中飛鳥,空耗著印度經濟
    如此孱弱的經濟卻要供養邊界數十萬印軍的每日消耗。無論是阿塞克欽還是偽阿魯納恰爾,都是"不毛之地",起碼眼下看來,這裡山高路遠,氣候殘酷,不具有任何開發價值,也不適合成為居住點。即便是阿克賽欽的拉達克地區,也僅僅只有30萬左右的原始住民在此生活。
  • 土耳其僱傭兵嘗到印軍厲害,和納卡戰爭截然不同,感慨亞洲人厲害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1日的報導稱,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仍在繼續,印軍近期突襲了巴方一處營地。由於印軍人士佔據優勢,所以營地中的士兵並沒有與印軍硬抗而是從地下暗道迅速逃離,這次行動印方繳獲了不少武器彈藥。
  • 印媒:印軍「世界最強」武裝直升機將改變中印邊境...
    報導表示,部署在邊境地區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攻擊直升機,其作戰能力已得到證實」。 報導最後還不忘黑一把中國武直-10武裝直升機,稱「備受吹捧的中國最先進的武直-10武裝直升機的高原作戰能力是值得懷疑的」,認為武直-10的發動機動力不足,並表示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讓巴基斯坦軍隊選擇了土耳其的T-129「阿塔克」攻擊直升機而不是中國的武直-10。 然而印度的「阿帕奇」或許沒有報導中吹捧得那麼美好。
  • 美國衛星拍到震撼一幕,班公湖旁出現巨幅地圖,印軍無奈承認差距
    就在印度同東方大國的邊境領土爭端漸成國際焦點之際,美國卻通過軍事衛星捕捉到令人震撼的一幕:在雙方此前爆發衝突的班公湖旁附近出現了一幅巨大的地圖。該消息經印度媒體轉引後立即讓該國軍方如坐針氈,無奈接受了現實差距。
  • 拉達克印軍六大機場爆滿:大批蘇30戰機,C17大運,AH64武直抵達
    據近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導,印度正在向東拉達克地區派遣攻擊戰鬥機和直升機,消息顯示,裝備有地對空地獄火飛彈的阿帕奇直升機和可以向高山地區運輸M777型重炮的CH-47「
  • 印軍大幅提升彈藥儲備,同時打贏2場激烈戰爭
    60年前的交手中,印度軍事部隊僅交火幾個小時彈藥就全然一空,導致在戰爭中潰不成軍;1999年,在印巴卡吉爾衝突中,印巴兩軍在進行高地爭奪的關鍵時刻,瑞典FH-77B型155毫米榴彈炮作為印軍最重要的支援武器卻因為炮彈供應不足而無法進行作戰,導致印軍在這場戰爭中落了下風。
  • 印軍13個機場一級戒備,數百架蘇30緊急待命
    據印度國內媒體本月19日最新消息顯示,為防禦巴基斯坦友邦土耳其可能增派軍事力量的企圖,印軍已按照該國國防部整體部署要求,提升了所有13個邊境一線軍用機場的戒備能力,並要求蘇30戰機嚴陣以待。對此,有網友評論指出印軍方此舉將再次導致邊界衝突升級並引發新的戰火。
  • 大批T90現身河谷後,印度真的能打贏戰爭嗎?衛星圖暴露最大硬傷
    圖為印度T90坦克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將大批坦克運送到邊境前線地區,然而在大批T90現身河谷後,該地區卻因暴雨導致河水泛濫橋梁被衝垮,對此有網友發問:泡過水後的印度T90還有多大威懾力實際上衛星圖已經暴露了印軍最大硬傷,T90在山地地形很難發揮真正實力,再不撤退或將全軍覆沒。
  • 印軍急調大批駱駝救急,大雪封山後搶運物資
    據印度軍方消息人士透露,雖然印軍竭盡所能向邊界地區搶運大批戰備物資,並揚言儲備的糧草彈藥已經足夠「堅守10個月」,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印軍一線部隊的補給失衡嚴重,精銳的山地部隊都沒有得到足夠的寒區作戰裝備,更別提從東部阿薩姆地區調來的「炮灰部隊」了,而最近兩天印度北部地區氣溫突然驟降至零下十多度,比往年10月份才到的冬季大大提前,這嚴重打亂了印軍的後勤運輸計劃,那麼在大雪封山之後一線地區的印軍會如何應對呢
  • 衛星拍下東海震撼一幕,美日5萬大軍全遭鎖定,白宮抱怨隱藏實力
    不過,令人振奮的是,美日演習的具體動向早已被衛星予以鎖定,面臨著被飛彈攻擊的嚴峻局面。 從演習細節上看,美日兩軍共派出了9000多兵力,並出動了300多架各類戰機和十多艘艦船參與其中,其中不乏「裡根」號航母,「加賀」號直升機航母等重磅戰艦。
  • 10月1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印軍承認加勒萬衝突失敗,火線換將
    印軍承認在加勒萬衝突失敗,指揮官被火線解職 據俄塔斯社報導,印軍14軍團的新任司令梅農將在10月份上任,接替原司令哈德林·辛格。 印軍大批補給卡車被凍成冰塊,人類軍事後勤史上的一大悲劇要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