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匈奴,最後演變為哪一個民族?

2021-01-07 執筆寫史

匈奴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被迫分裂為南北匈奴,北匈奴一路西遷,最後在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定局;南匈奴依附東漢,自南北朝以後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一直以來,漢族人與匈奴人之間的關係都不融洽,前者看不起文明落後的匈奴人,後者幾乎時時刻刻想要入侵中原爭奪更多的發展資源。

西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事件讓兩族人民的關係到達冰點,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的殘暴罪行更是讓漢族人們對其深惡痛絕,直至今日很多人對匈奴仍然沒有什麼好感。

那麼問題來了——匈奴如今演變成哪一個民族?

匈奴的起源

關於匈奴的起源《山海經大荒北經》稱:

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

《史記匈奴列傳》這樣記載: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然而這樣的說法無從考證,司馬遷在史記中這麼寫主要因為在匈奴的傳說當中「匈奴王族出自桀之子淳維,與漢族同根同源」。

而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他認為無論是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還是周朝時的獫狁,亦或是春秋時的戎、狄,以及戰國時的胡,這都是匈奴的別稱。

除此之外,還有的人將史書中見到的諸如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這些奇奇怪怪的民族全部統稱為匈奴。

漢朝以前的匈奴

先秦時期,東北亞草原出現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其中東胡部落位於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丁零部落位於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而匈奴部落則分布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一帶。

從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後鎬京被戎族攻獻,繼位的周平王被迫東遷。戰國時期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將其驅逐,之後林胡、樓煩向北遷移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到了公元前3世紀,匈奴實力非常強大,控制著從裏海到長城的廣闊地區,其中包括如今的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

戰國末年,趙國名將李牧率領十幾萬大軍北上攻打匈奴,殲滅匈奴十萬餘騎,從那以後匈奴十幾年都不敢南犯。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將其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與此同時秦始皇還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起長城,並派遣蒙恬長期駐守,很好地震懾住了匈奴。

匈奴的崛起

再到後來,一個名為冒頓的人帶領匈奴崛起。冒頓是匈奴頭曼單于之子,當初頭曼單于獨寵閼氏,打算廢除冒頓太子之位,立閼氏的兒子為新太子,所以他故意把冒頓送到月氏部落當人質,隨後立刻派兵攻打月氏。

月氏大怒,準備殺了冒頓洩憤。冒頓得到消息後趕緊偷了一匹好馬逃回匈奴。頭曼單于見他膽識過人又身強體壯,便讓其統領萬騎。不過此時冒頓對於他的父親非常不滿,他暗中收買人心一點點將部隊私有化,然後在一次外出打獵的時候,命手下放箭殺死了頭曼單于,自立為匈奴單于。

冒頓上位後開始統帥匈奴向外擴張。在他的帶領下匈奴先是大敗東胡王,吞併樓煩、白羊河南王,又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朝那、膚施等郡縣,並對燕、代等地進行侵掠洗劫,匈奴自此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帝國。

冒頓

漢匈大戰

西漢初年,由於多年戰亂漢朝元氣大傷,而匈奴帝國實力強大,為了換取和平西漢卑躬屈膝,漢高祖劉邦更是留下白登之圍的恥辱。

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國力大增,漢朝對於匈奴的形勢也轉守為攻,他命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先後發動了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將匈奴打得節節敗退。

漢武帝死後漢朝才停止了對於匈奴的猛烈攻勢。漢昭帝時期,匈奴為了緩和兩族關係,將被關押十九年的漢使節蘇武釋放。

公元前73年,匈奴進犯西域的烏孫,烏孫向漢廷求救,於是漢朝組織五路大軍,合計十幾萬人馬,與烏孫聯合起來將匈奴逼退。

公元前71年,漢朝發兵二十餘萬再次攻打匈奴,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搗右谷蠡王庭。屋漏偏逢連夜雨,當匈奴元氣大傷時,烏桓與烏孫又乘機分別從東西兩側攻打匈奴,為了延續種群匈奴只能被迫向西遷徙依靠西域。

公元前60年,日逐王先賢撣與新任單于屠耆堂為了爭奪權力大打出手,日逐王降漢,匈奴被迫放棄了西域,並且實力大減。

此後匈奴內部又因權力歸屬問題矛盾重重,甚至出現「五單于爭立」的情況,匈奴實力日漸衰弱,直到郅支單于死後這種衰落的趨勢才停止。

分裂時期

公元46年左右,匈奴國內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大一部分人因死於饑荒和疾病。這個節骨眼上那些統治階級又開始爭奪權力,匈奴因此被迫分裂為南北兩個部分。

北匈奴仍然留在漠北,但在遭受天災、漢朝、南匈奴、烏桓、鮮卑的攻擊後,實力大幅萎縮,為了生存他們多次派遣使者向東漢請求和親,但東漢王朝沒有同意。

東漢王朝修養多年,國力大增,開始了徵伐北匈奴的戰爭。因為東漢的進犯,北匈奴處境更加艱難,尤其是在優留單于死後,國內大亂,與此同時漠北又發生了蝗災,匈奴百姓食不果腹,整個國家內憂外患岌岌可危。

公元89年,漢軍聯合南匈奴軍,與北單于在稽落山大戰,北匈奴被打得丟盔棄甲,單于大敗逃走。此後兩年漢朝又對被匈奴窮追猛打,無奈之下北匈奴只能被迫西遷,逃往伊黎河流域的烏孫國。

即便如此,北匈奴仍然時不時地在邊境騷擾一下東漢。公元151年,漢將司馬達率大軍進攻蒲類海,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匈奴只能再度向西遷移。

公元160年,一部分北匈奴人再度西遷來到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從此紮根於此,當今時代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國的先祖就是這些北匈奴人。

南匈奴則是依附於東漢王朝。

倚仗東漢的強大實力,南匈奴多次擊敗北匈奴從而壯大自身實力,但由於內部成分複雜,經常出現叛亂的問題,多名單於死於非命,所以漢朝對於南匈奴的管控一直很嚴格。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南匈奴發生內訌,單于羌渠被殺,兒子左賢王於夫羅即位,但那些參與者擔心被報復,打算另立一位新單于,於夫羅只好前往東漢求援,碰巧遇上漢末大亂便留在河東。

公元202年,南匈奴歸附於曹操,曹操將呼廚泉單于拘禁,然後派遣右賢王到卑監國,並且將匈奴分成五個部分,安置在平陽郡,自此匈奴單于王朝正式終結。

公元4世紀,匈奴人劉淵趁西晉剛剛經歷八王之亂實力元氣大傷,在并州離石起兵創立漢國,自立為漢王,並且在之後幾年時間內攻佔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之後羯族崛起,對於匈奴大開殺戒,而後中原大陸又出現劉裕、冉閔等民族英雄,匈奴逐漸走向衰弱並且被趕出中原地區。

與此同時,鮮卑人進入蒙古高原與匈奴人通婚,他們的後代被稱為鐵弗人。鐵弗人赫連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後秦,在其幫助之下赫連勃勃擊敗東晉軍隊並奪得關中地區。

公元425年,赫連勃勃卒,赫連昌繼位。三年後北魏俘虜赫連昌,他的弟弟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公元431年,北魏攻打平涼並生擒赫連定,夏朝就此滅亡。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匈奴進入遼東半島,融入靠近高句麗的宇文鮮卑部落,之後楊堅篡奪北周政權,一統中原,創立隋朝。這段時間內匈奴已經徹底與各民族融合在一起,南北朝時期成了他們最後一場舞臺戲。

執筆君言

總而言之,匈奴經過各種分裂發展,一部分人在中亞生根發芽,逐漸演變為烏茲別克、哈薩克人,另一部分人與中華民族融合在一起,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匈奴這一說法。

相關焦點

  • 「匈奴未破,何以家為」:「匈奴」是什麼民族,現在是哪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漢朝霍去病將軍的豪言:「匈奴未破,何以家為?」 作為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如雷貫耳的傳奇民族的匈奴,一度統治著現在中國的大規模疆域。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對匈奴,我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兇猛,野蠻,感覺不太友好的樣子!實際上,匈奴與華夏民族原同根,同源。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匈奴,其祖先夏后氏的苗裔也,名為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青銅器、青銅器等,居北蠻之首,並遷牧。這就是說,匈奴也是炎黃子孫,他們在夏代末期到中國北部定居,由於當時北方有蠻荒,又以牧草為生,所以稱他們為「匈奴」。
  • 匈奴後裔大概分成有多少個民族?都有著怎樣的歷史?
    在這中間匈奴與其他民族融合繁衍,能人輩出。這還不算到歐洲抽打羅馬帝國和蠻族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等西遷的匈奴人。接下來我們就匈奴後裔的流向做一下淺顯的梳理。匈奴在史書的起源:從周朝開始我國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敵人稱為戎狄。當歷史的車輪進入了戰國時期,北方赫然出現了兩大部族:匈奴和東胡開始肆虐秦、趙和燕國。
  • 古代的匈奴,是哪個民族的祖先,說出來大吃一驚
    匈奴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不論是在電視劇中還是電影中,或者我們的歷史課本上,都曾出現過匈奴這個詞。那時因為匈奴在我國的歷史上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我們來看看匈奴在我國歷史上什麼時候出現過。到東漢時期,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首領醢落尸逐鞮,率領部下投降光武帝劉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北匈奴還是堅決不投降。公元87年,鮮卑大破北匈奴,北匈奴開始「大亂」 。公元89年,竇憲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麓勒石。後來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趙朝代。匈奴與鮮卑的後代鐵弗人建立了胡夏政權。
  • 威壓中原數百年,攪亂歐洲政局的的匈奴是何來歷?現在是什麼民族
    「匈奴」,是中國古代歷史繞不過去的話題,它伴隨著中國原始文明而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可深遠的影響,關於它的典故遺蹟隨處都是,如長城就是為防禦匈奴而建,再如蒙恬、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還有著名的的「昭君出塞」都與匈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奇怪的是,匈奴自南北朝之後,就再無聲息,這個民族真的從歷史上消失了嗎?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匈奴人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三世紀,屬於蒙古種族的一支。匈奴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混雜生活。匈奴這個國家滅亡後,同化於其他民族,歷時久遠,其民族特徵也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出一個典型的匈奴人。
  • 強大的匈奴民族,歐洲的 「上帝之鞭」,為何卻銷聲匿跡
    匈奴民族匈奴民族起源於原始部落社會時期,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在黃帝部落擊敗炎帝、蚩尤和九黎部落之後,剩下的小部落分為了蠻、夷、狄、戎四部向漠北遷徙,這便是早期匈奴民族的先民。
  • 南匈奴融入中華各民族之中,那麼北匈奴遷徙到哪裡去了
    直至半個世紀後的漢武帝時期,西漢才派遣衛青、霍去病經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摧毀了匈奴的主力。加上後世君主的持續進攻,以及天災和內亂,匈奴勢力衰微,分為南北匈奴。 東漢末年,包括匈奴在內的大量胡人南遷,曹操將匈奴分為五部,分而治之,每部貴者為帥,以漢人為司馬監督。
  • 被中國打跑的匈奴人,最後都去了哪裡?歐洲有個民族跟他們很相似
    ——《匈奴歌》 說起匈奴,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 這是一個隨牧而居的民族,一共經歷了十八任單于,直到公元前36年,才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每當季節更替、水源地發生改變時,匈奴人便遷徙到適宜居住的地方以維持生活。
  •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是今天的哪個民族?說出來你別不信
    匈奴是一個遊牧民族,戰國時期,這個民族發展的越來越強大,為中原地區帶來了很多的戰亂,也威脅了他們的統治,所以很多朝代都曾和他們發生過戰爭。 一開始匈奴並沒有自己的國家,只是一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受氣候變化的原因很大,需要不斷改變自己的住址,沒有一個固定的居住位置,他們一般都是住在戈壁、荒漠等地方,農業發展的很差,
  • 古代令人頭疼的「匈奴」,到底是如今哪個民族?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有非常大的威脅,特別是2000多年前經常侵略中原人民的遊牧匈奴,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們的戰鬥力強,作風兇猛,自秦朝以來,為了抵禦匈奴修建長城,所以曾引起古人如此頭痛的匈奴,現在又是哪個民族?眾所周知,匈奴是北方的胡人部落,他們沒有經歷過農耕文明,所以他們一直信奉叢林的生存規律。
  • 匈奴是否還有後裔?專家:只要是這五姓之一,或許就是匈奴後代
    在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受到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侵擾,其中最令中原王朝頭疼的就是匈奴。關於匈奴一族的起源,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萬裡長城和秦直道在抵禦匈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匈奴也無法越過長城侵擾中原地區。後來秦朝滅亡之後,漢朝在一片廢墟中誕生,逐漸強大起來的匈奴又趁機越過長城侵擾中原地區,對剛剛誕生的西漢王朝造成了很大威脅。公元前201年,匈奴勾結韓王信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卻因為輕敵冒進中了敵軍圈套,最後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白登山。
  • 匈奴人的後代都去哪裡了?少部分選擇了西遷,大部分還在中國
    實際上,匈奴並非是一個民族,而是匈奴汗國之下所有民族的稱呼。在上古的大漠,也就是現在的蒙古高原,生活著許許多多的遊牧民族,他們民族成分複雜,難以分清楚。而匈奴族只是其中之一。從戰國到秦漢,匈奴逐漸強大起來,統一了大漠高原,於是人們就將整個大漠上的民族都稱為匈奴了。
  • 讓東西兩漢皇帝頭痛的「匈奴」,今天是哪個民族,你可能都想不到
    華夏族跟匈奴族為同源,在《史記·匈奴列傳》當中記載:「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在《山海經》又講: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匈奴也是華夏子孫。
  • 五胡亂華後,他們的後代去哪裡了|羯族|中原|五胡亂華|匈奴|鮮卑族
    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大胡族攪動中原,自立為王。這一時期是大動蕩的標誌,又是大融合的象徵。「五胡」來時中原陸沉,烽煙四起,去時更要釐清事實,尋蹤覓跡。匈奴匈奴是遊牧文明的代表,與農耕文明的中原政權屢有爭鋒。在西漢,漢軍迫使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東漢時,北匈奴遠遁西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東漢末年,數十萬匈奴遷居山西汾河流域以及秦嶺以北。
  • 同是兩大帝國,為何漢朝能痛扁匈奴,羅馬卻被匈奴狂揍
    同是兩大文明中心,同是處於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下,為什麼東漢帝國能迫使匈奴人西遷,而羅馬帝國卻為蠻族所敗乃至滅亡?中國與羅馬是古代世界雄踞東西方的兩大帝國。
  • 匈奴逐漸漢化的演變,摒棄大單于用皇帝尊號
    眾所周知,匈奴的大單于是最高統治者。但是東漢以來,匈奴逐漸漢化,直到劉淵復興匈奴,大單于的名號一直沒有啟用。建立匈奴漢國後,他們面臨一個選擇:到底是用大單于呢,還是用皇帝的尊號呢?他們立即選擇了皇帝這個更尊貴的稱謂,也使用了皇太子這個繼承人的稱號。但是依照部落傳統,大單于一直作為軍事力量的掌管者。
  • 土耳其為什麼拿匈奴當祖先?
    歷史上的匈奴,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於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開始興起,到公元前176年至公元前128年進入全盛時期,給之後建立的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威脅。西漢為了維持與匈奴的和平,不得不維持與匈奴和親政策。
  • 漢朝打服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卻無形中釋放了一個更強大的...
    在中國歷史就進入帝國統一階段時,中國北方迎來了第一個長久威脅中原王朝安全的遊牧民族,這就是匈奴。匈奴在秦漢時期開始活躍在中原北部,秦朝時期,秦國大將蒙恬將匈奴逐出黃河河套地區以及河西走廊地區;西漢前期匈奴變得強大起來,屢次進犯邊境,並控制西域。後被漢武帝所敗,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到東漢時期,匈奴由於內亂,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漢朝。東漢政權對經過光武、明、章三帝近五十年休養生息,北匈奴其實只是小菜一碟。
  • 看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如何晉級成為一個「百蠻大國」的?
    (一)匈奴的起源:「華夏同源?」or「獫狁、葷粥一脈相承?」匈奴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同時也是與中原王朝交流時間最長的的一個民族。從戰國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有可靠歷史記載的活躍時間就高達一千多年,因此在中國乃至世界史上都佔據著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