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古中國神話、古希臘神話、古印度神話等流傳甚廣的神話體系,相比「凱爾特神話」大部分人都比較陌生。但事實上大家所熟知的《哈利波特》、《魔戒》等作品都是基於這個神話體系,並且在《魔獸世界》、《Fate/Grand Order》(以下簡稱《FGO》)等經典遊戲裡都多多少少借鑑了這個神話的元素和人物,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神秘的凱爾特神話吧。
1. 凱爾特人
雖然近年來有學者研究認為凱爾特人本身就是一個被構建的神話,其本身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族群,而僅僅是一種語言和文化意義上的存在,但普遍意義上人們更認同所謂凱爾特人其實就是北部歐洲的原住民。他們居住在「不列顛尼亞」,也就是現在位於曼島、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等地的群島上。
和眾多輝煌一時又逐漸失落的文明一樣,有關凱爾特人的話題也充滿了神秘氣息。而與其他留下豐富遺物的古文明不同的是,凱爾特人的故事更多的卻是來自「他人」的佐證,這些證人有的是凱爾特人的徵服者,有的卻是被徵服者,因此各種說法魚龍混雜、矛盾重重。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凱爾特人野蠻好戰的同時又充滿藝術氣質,連凱撒本人也承認他們英勇好戰,驕傲高貴。
更為關鍵的是,在凱爾特人的部落中佔據重要社會地位的祭司——德魯伊們相信神聖的知識是通過口耳相傳留下的,一旦用文字記載則是對知識的褻瀆。這一觀點也為後世研究凱爾特文化製造了不小的難關。
2. 德魯伊(Druid)的世界
相信和小編一樣,最開始被凱爾特神話吸引就是因為這個即使在現代社會仍然響噹噹的職業——德魯伊!《魔獸世界》中可奶可T可輸出的德魯伊正是出自凱爾特社會,而當你了解這一職業的真相,你會理解為何遊戲中的德魯伊是如此的全能。
Druid直譯為「橡樹賢者」,意即「參透橡樹真理之人」。作為祭司,德魯伊在凱爾特社會中享受崇高的地位,階級僅次於諸王和部族首領(實際上在某些特定的時候他們甚至具有超過王權的權利)。他們既是德魯伊教的宣揚者,同時也是醫生、教師、先知、詩人、魔法師和法官,並且他們也會以指導者或參謀身份參與政治事務(現在理解為什麼遊戲裡的「德魯伊」是個全能的存在了吧)。
作為特權階級,德魯伊卻絕非「世襲」可得,想要成為德魯伊,必須將大量的知識塞進腦袋裡。由於上文提到的「知識只能靠口耳相傳而不能付諸紙筆」的觀念,許多想要成為德魯伊教教徒的人則因無法背誦教義而被淘汰,更不用說成為德魯伊中的德魯伊——大祭司了。
《魔獸世界》中的德魯伊瑪法裡奧
3. 凱爾特神話
相較於其他流傳甚廣、體系完善的神話,凱爾特神話則顯得格外支離破碎——畢竟他們的文化傳承完全不依賴文字啊(為研究學者默默點蠟)!
神話內容依靠口述相傳,就算同一個故事的不同版本也太多了,如今流傳的凱爾特神話多以愛爾蘭的傳說為主,有四個最主要的故事體系——「神話故事集」(Mythological)、「阿爾斯特傳說」(the Ulster Cycle)、「莪相故事集」(Ossian Cycle)、「亞瑟王與圓桌騎士」。
大家熟知的深海巨人「邪眼魔王」巴羅爾來自「神話故事集」,驍勇的庫丘林的故事收錄在「阿爾斯特傳說」中,作為各類愛情悲劇藍本的奧盧木多•奧迪那則來自「莪相故事集」……
小編對於凱爾特神話人物的了解其實起於《FATE》系列作品,作為一個以英靈為主體的戰鬥類遊戲,《FATE》收入了大量凱爾特神話中的傳奇英雄。其中較為著名的包括「自古槍兵幸運E」的迪盧木多•奧迪那、性格暴烈作戰能力超群的庫丘林、眾多英雄之師的影之國女王斯卡哈。
迪盧木多•奧迪那
《FGO》中擁有「光輝之貌」的Lancer職階英靈奧迪那
凱爾特神話中的勇士奧迪那
在神話中,他作為芬恩•麥克庫爾所領導的費奧納騎士團中最著名的成員之一,他擁有驚為天人的容貌和英勇的騎士精神,同時他擁有任何女人只要看上一眼就會為之著迷的「愛情痣」,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和芬恩的未婚妻格蘭妮公主陷入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悲戀之中。在芬恩與格蘭妮的訂婚宴上,迪盧木多被公主用geis(geis是凱爾特神話中一個相當具有分量的元素,一般譯作怪忌、禁制或誓約,它作為凱爾特戰士們的神聖誓約,無論是自願發誓許下或是他人用法術立下,基本上不可違背,大致等同於咒術)強令帶她私奔,經過漫長的16年逃亡後,終於與芬恩和解回到了故土。然而芬恩並未真正原諒迪盧木多,最終設計將他殺死。
而後世也為這名傳奇勇士著迷,迪盧木多的人格魅力從加之在其身上的geis就可以一窺一二:
會被受了詛咒的魔豬害死,但害死他的魔豬也不會比他活得久;
不可狩獵野豬(與前一條相對,據說這是他的養父安格斯為使他免於受害而加在他身上的);
無論身在何處,如果有女子在場,絕不先於她進食或飲酒(自定義禮儀1);
不可拒絕身處困境的女子的請求(自定義禮儀2);
不從邊門進出王者府宅(自定義禮儀3);
聽到獵犬的吠叫必須參與狩獵 / 必須腳不能停直至追上獵犬為止;
觀看比賽時必須援助落敗方;
同伴提出要求時不可拒絕(芬恩利用這條害死了他);
勇士團同伴呼喊戰號時必須回應
庫•丘林
作為「阿爾斯特傳說」的扛把子,庫丘林是凱爾特神話中極具代表性的英雄。
《FGO》中的庫丘林
凱爾特神話中的庫丘林
在年僅7歲的時候他就在一次宴會上殺死了著名鐵匠庫蘭家的猛犬,為了補償這次過激行為給庫蘭帶來的損失,他向庫蘭宣誓暫時由自己擔任看門犬一職,這也就是他的名字庫丘林的來歷。事實上庫丘林作為愛爾蘭的光之子,他的性格非常暴烈的人,在「阿爾斯特傳說」中也有許多他以及他的族人們嗜血、縱酒、濫交的描寫,甚至還造成了駭人聽聞的「六圈大屠殺」。
然而他從一個暴躁殘酷的戰士蛻變成一個影響後世的英雄,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他來到了影之國,受教於傳說中的老師——斯卡哈。
《FGO》中的「影之國」女王斯卡哈
斯卡哈作為一個擁有超強力量、擅長軍事和戰鬥的女戰神,她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國土。那時候前往影之國的人很多,但活著回來的只有庫丘林和他的好友弗迪亞。不僅如此,他還獲得斯卡哈的青睞,使其將畢生武技、魔術、兵法傾囊相贈,甚至還獲得了一把傳說中的武器——蓋伯爾加之矛,這隻長矛刺中對方後上面的30根倒刺會將對方開膛剖肚,因此也叫做穿刺死荊之槍。
這也成為了庫丘林的象徵之物,隨著他徵戰南北。
事實上無論是迪盧木多、庫丘林還是斯卡哈,甚至是更為人們熟悉了解的亞瑟王,都還有許多故事無法在此一一講述。但即便是資料稀少、版本眾多,依舊無法掩蓋凱爾特神話的迷人之處,否則它也不會為《哈利波特》、《魔戒》、《魔獸世界》、《FGO》等經典提供如此多的靈感。
勇猛、善戰、浪漫、崇尚自然是凱爾特人的精神支柱。相較於「眾神譜」,凱爾特神話更像「群英薈」——每一個人都有神面,而每一個神都有人類情感,這樣貼近人性的神話才是其迷人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