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過「探險」的經歷。配音君說,他小時候家附近有一座拆了一半的平房,還剩下半面磚牆,拆成了階梯狀。那時他總喜歡在那裡「探險」,把階梯狀的殘餘磚牆當做「懸崖」,拿著自己用鐵絲捏的「小人」在這片廢墟間幻想著一個個冒險故事。
儘管這片區域很小,但當時人小不說,要是從鐵絲小人的視角來看,雜草都仿佛成了參天大樹,螞蚱都仿佛成了巨型猛獸。後來隨著年齡增長,這樣的冒險自然也就成為了歷史,埋藏在了內心深處。而如今《皮克敏3:豪華版》在Switch平臺正式發售,PNF-404行星上的冒險再次拉開帷幕,又是否能喚醒你的那份「冒險回憶」呢?
雖然不是任天堂一線IP,《皮克敏》系列的影響力也比較有限,但玩家們對其的評價一直都很高。據說這一系列最初是為了演示NGC的強大運算和渲染能力而誕生的,當然,還有那個流傳很廣的關於宮本茂和花園裡的螞蟻的故事。
自2001年初代《皮克敏》在NGC平臺誕生至今,這一系列也只有三部正作,而且有趣的是,三部作品現在已經全部經歷過了移植,多少讓它們的原作看起來有了點「生不逢時」的味道。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部最新的《皮克敏3:豪華版》,感受這小箱庭裡的大冒險吧。
《皮克敏3》的故事同樣始於一次飛船事故,為了解決古牌星的糧食危機,查理隊長、布莉特妮和阿爾福三人組成的探險隊飛往行星PNF-404尋找水果種子。但途中他們的德雷克號飛船出現故障,在阿爾福操縱飛船迫降途中先後把兩位隊友甩到了不同的地方,還遺失了至關重要的傳送驅動鑰匙導致無法返航,甚至糧食補給也所剩無幾。就在這樣的絕境中,他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幫助——PNF-404星球的打工人,啊不對,原住民皮克敏。
這些五顏六色的小傢伙們擁有各不相同的能力,紅色皮克敏擅長戰鬥且不怕火燒、巖石皮克敏十分堅硬,可以打破水晶、黃色皮克敏能夠導電且投擲時拋物線更高,還擅長挖掘、羽翅皮克敏能夠飛行,但不擅長戰鬥、藍色皮克敏則能夠在水下呼吸。
它們會從叫做歐擬蛹的母體中誕生,而且夜間也可以躲進歐擬蛹中確保安全,將沛蕾特或者原生生物的屍體搬回歐擬蛹後,還能生出更多皮克敏,而且是由什麼顏色的皮克敏搬運就會生出哪種皮克敏。我們的冒險之旅就從指揮這些皮克敏開始,帶著它們修橋開路,戰勝各種原生生物,找回我們的隊友,收集重要的果實,尋找回家的辦法。
不過雖然畫風看起來十分清新可愛,但《皮克敏3》也延續了任天堂第一方遊戲「看著越萌,玩著越難」的傳統。在初代《皮克敏》中,由於背景設定是歐力馬船長的飛船墜毀,生命維持系統只能堅持30天,所以玩家要抓緊一切時間收集飛船零件才能安全返航達成好結局。這一時間限制在《皮克敏3》中再次回歸,但機制相對來說更加「柔和」。
首先遊戲中的時間被切分成了若干天,遊戲中的每天大約相當於現實中的十來分鐘,所有前面說到的冒險內容都要控制在這一天之內,因為一旦夜幕降臨,若是還有皮克敏不在基地或隊伍裡,就會葬身原生生物之口。同時我們所攜帶的食物也並不多,這就成為了對總遊戲時間的限制。
我們每天晚上會消耗掉一份食物,同時將當天收集到的果實榨成汁加入食物儲備。這兩項時間限制也就成為了本作的主要難點,一方面我們要合理調度皮克敏最大化工作效率,一方面我們還要調整探索的節奏確保食物供應。
這兩層限制加上精巧的地圖設計,使得時間和資源對很多玩家來說都卡在了一個剛好夠用的程度上,既鼓勵著玩家繼續向前探索,又防止了難度過高造成勸退。同時,儘管失去的皮克敏可以收集到資源後在歐擬蛹中再種出來,但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因為我們錯誤的指令死亡,相信玩家們也會感到難過吧。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皮克敏》系列放在整個電子遊戲領域裡都是個獨特的存在。有人會把它歸入RTS(即時戰略)類遊戲中,的確,《皮克敏》的核心遊戲體驗看起來好像就是RTS標配的【採集-生產-戰鬥】,但它卻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RTS遊戲中常有的對於精確操作的需求,而且將【採集-生產-戰鬥】做成了一個閉環,並通過對可操控皮克敏總量的限制和充滿解謎元素的地圖大大提升了遊戲整體的策略性,最終將遊戲體驗的重心從「擊敗敵人」轉向了「破解謎題」。
按照宮本茂自己給出的定義,《皮克敏》系列屬於「AI動作遊戲」,因為每隻皮克敏都有優秀的AI(雖然尋路系統做得實在不怎麼樣),玩家要做的只是告訴皮克敏「去做什麼」,具體的「怎麼做」則會由皮克敏們自己解決。這種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玩家的手和腦,也解放了遊戲製作者的設計思路,可以創造出一個個精美到讓人嘆為觀止的遊戲箱庭。
實際上《皮克敏3》的主線模式中只有四張大地圖和一張最終Boss地圖,而且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實這四張大地圖的形狀其實就是地球的南極洲、澳大利亞、亞歐大陸和南美大陸,這裡我們暫且按下不表,先來看看這些地圖中的關卡設計。從地圖中的解謎元素到最終結局時由收集果實數量決定的不同結束語就能看出,本作十分推崇玩家反覆探索各個關卡。
雖然地圖總數寥寥無幾,但可挖掘空間可是一點也不小,在後期獲得更多種類的皮克敏後返回之前的關卡就可以打開之前無法通行的道路,發現另一片天地。而且最妙的是每張地圖雖然看起來仿佛迷宮,但實際上都存在各種後門,很多時候我們花上老大力氣繞了半天,讓皮克敏們把箱子推下去成為墊腳石之後才發現,原來已經回到了基地門口。
這種設計無疑為我們的遊戲體驗帶來了更多驚喜,因為一來如果以各類果實為參照物,我們的主角和皮克敏們無疑都只有地球上的螞蟻般大小,正如開篇所說的鐵絲小人一樣,更低的視角帶來了更大的「世界」。同時雖然我們可以隨時查看地圖,但單一不分層的俯視圖又掩蓋住了很多可能的路線。設計者就這樣用了兩個十分巧妙的障眼法讓我們難以發現這些秘密通道和後門,讓我們的箱庭冒險體驗更加精緻。
《皮克敏3》相較系列前作最大的革新之一就是將主角人數增加到了3人,這一設計很好地擴展了玩家的選擇面。即便是單人模式,我們也大可將所有皮克敏分為三隊來實現多線操作,讓一位主角帶著第一隊皮克敏利用這一處的碎片搭橋,另一位主角帶著第二隊皮克敏趕往下一個解謎地點準備收集那裡的果實,第三位主角帶領最後一隊皮克敏在前面解決路上的麻煩。
此外一些地方也會出現多層高地的阻隔,需要我們將隊員和皮克敏們扔到更高處用類似疊羅漢的方式到達頂層來開闢道路。這也進一步發揮了本作的箱庭特性,雖然自動尋路系統做的實在不怎麼聰明,但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派出去前往某一地點的小隊到達的速度遠比預想中要快。這時候我們就會忍不住琢磨:是不是還有哪條路沒發現呢?
除了主線之外,由於本作原本發售於WiiU平臺,所以也十分應景地加入了一個GPAD系統,不僅可以用來查看地圖和各種記錄,還附帶了一個相機功能。隨著主線故事的推進,我們還可以收集到系列前兩作主人公歐力馬留下的記錄,並最終與他匯合。這些記錄可以隨時在GPAD中查看,不僅記述了他和搭檔路易的探險經歷,更是有很多對於解謎方式的提示。
最有趣的是,在GPAD中查看生物圖鑑還會看到各位隊員不同的記錄:阿爾福記錄每種生物的弱點和體重,歐力馬則會記下每種生物的學名和通稱,不難看出兩人都是嚴謹認真的科學家。查理隊長則是一幅熱血笨蛋的樣子,布莉特妮通常會用可愛小女生的口吻記述,而路易……寫下了每一種原生生物的吃法……不得不說,離開了WiiU平臺沒有了GamePad,也讓本作中的GPAD系統少了一分代入感,實在是有點可惜。
收集歐力馬的記錄還能解鎖對應的解鎖支線故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遊戲二周目的角色。我們將在支線故事模式中操控歐力馬和路易,在明確的限制時間內利用有限的資源達成相應的目標,仍然會在主線的各張地圖上探險,但可探索範圍縮小了不少。不過相較於主線,反倒是支線中的歐力馬故事更加接近RTS遊戲,無論是遊戲目標還是遊戲節奏都要顯得更加緊湊。
除此之外,本次的《皮克敏3:豪華版》在包含原作全部DLC內容的同時還做了不少優化升級,平臺迭代帶來的畫面提升自然不必贅述,對玩家體驗提升最大的當屬鎖定功能的優化和全程支持雙人合作。本作中包括主線故事在內的所有模式均支持雙人遊玩,由兩個人帶領眾多皮克敏探索冒險,讓很多謎題有了全新的解法。至於兩個玩家能否發揮出1+1>2的效果,那就要看你們配合得是否默契了。
而在WiiU版中就已經存在的任務模式和賓果戰鬥模式也得到了保留,任務模式可以選擇收集寶物、挑戰原生生物或者巨大Boss,而賓果戰鬥模式更是可以讓兩位玩家在同一個場地內展開比拼,更是別有一番趣味。
而在遊戲性之外,前面我們也說過,主線的四張地圖分別對應了地球上的四片大陸,而實際上在遊戲流程中我們也能找到很多對於PNF-404就是億萬年後的地球的暗示。《皮克敏3》中有很多對於環保主義的隱喻,從三位主角因為古牌星資源即將耗盡而外出尋找糧食這一背景,也不難看出任天堂對於人類未來的思考與擔憂。在德雷克號滿載著種子返回故鄉後,我們也不禁開始思考,接下來又會展開怎樣的故事。真的期待我們能儘快在《皮克敏4》中和這些五顏六色的小傢伙們重逢啊。
寫到這裡,我抬頭望向窗外。冬天就要來了,我們的星球上那些小小生靈,又將會在這大大世界裡展開怎樣的全新冒險呢?
打開方式
作為任天堂遊戲創意的代表,同時也是WiiU優秀遺產之一,《皮克敏3豪華版》再次為Switch玩家們帶來了充滿驚喜的遊戲體驗,我們就好像回到了童年,展開了又一場屬於我們的大冒險。如果你原意深入挖掘,那麼這顆神奇的PNF-404行星確實值得你反覆探索,去尋找各種隱藏的秘密。但如果你只是想要通關,那麼本作在明面上的遊戲內容確實很難稱得上豐富。評測君總是說,我們曾經錯過了一個主機時代,如今我們又有了一次機會在Switch上體驗這些有趣的作品,那這回,你原意和皮克敏們一起開始冒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