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孕棒一測,兩條槓,懷孕了!但對於有些姑娘來說,事情並沒那麼簡單!除了正常懷孕,HCG升高,還可能有「炸」!
結婚多年未孕的鄧小姐,6月份測出了「兩條槓」,正當她沉浸在懷孕的喜悅中,一個月後陰道開始少量流血,鄧小姐以為只是普通的見紅。但檢查後,醫生卻說她沒有懷孕,還要馬上清宮。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葡萄胎!一種在公元前 400 年左右,就被「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發現的疾病。
它的特點是妊娠的絨毛高度水腫,外觀像成串的透明葡萄,因此又俗稱葡萄胎。雖然是西方人發現的,但是在我國和亞洲地區更常見一些。
無胎兒組織
完全由滋養細胞相連組成
僅部分絨毛變為水泡
常合併有胚胎或胎兒組織(胎兒多數已死亡)
雖然HCG會升高,會獲得「兩條槓」,但是這根本不是懷孕,一旦發現,需要馬上清宮,沒有生育要求的也可以行全子宮切除術!
都是受精卵惹的禍
說起葡萄胎怎麼來的?小編也很無奈,這就像個隨機事件,1000個人裡總有那麼1-2個「中招」。正常情況,精子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生命就開始誕生了。但你以為每次精子卵子都能乖乖正常結合嗎?NO!
當單個精子與沒有染色體的卵細胞(空卵),或者兩個精子與空卵結合,都可能發生完全性葡萄胎。少數情況,一種常染色體隱性異常,也會誘發完全性葡萄胎,而且會反覆出現葡萄胎,要正常生娃可能需要使用贈卵。
當表現正常的卵子和2個精子結合,就會發生不完全性葡萄胎。
這到底是精子亂跑還是卵子不爭氣?Who knows?
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高危因素,及時發現疾病信號!
三大高危因素
低齡或者高齡
母親年齡過大(> 35 歲)或過小(< 20 歲),葡萄胎的發病風險都會顯著增加。
有相關病史
有自然流產史和不孕既往史的女性發生葡萄胎的風險會升高。
膳食因素
隨著膳食胡蘿蔔素和動物脂肪攝入水平降低,發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風險逐漸升高。
三大早期信號
1、陰道出血
約84%的葡萄胎患者會出現陰道出血,這是由於葡萄胎絨毛與下層蛻膜剝離引起的。
2、盆腔疼痛和壓迫
也是葡萄胎的常見症狀,但無特異性,是由子宮增大和(或)卵巢囊性增大引起的。
3、子宮增大和妊娠劇吐
28% 的患者子宮大小會超過同孕齡的孕婦。8% 的患者會出現妊娠劇吐。
然而,這些症狀在正常的早期妊娠中也較常見,因此需要進行超聲檢查。
這也提醒大家,光盯著HCG升高還不夠,早孕期B超真的很重要!
術後怎麼隨訪?
儘管葡萄胎大多為良性疾病,但是也有惡變的可能,術後必須嚴格隨訪,監測是否會發生葡萄胎後妊娠滋養細胞腫瘤!說白了就是監測HCG!
如何監測:
1、術後每周監測HCG水平,直至連續3次獲得正常值。
2、隨後每月監測HCG水平,總共持續6個月。
3、當HCG水平平穩或升高,提示出現了持續性滋養細胞疾病,需要化療。
怎麼預防葡萄胎?
目前,首次葡萄胎並沒有很可靠的預防方法。一次葡萄胎後,重複發生葡萄胎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0倍。因此,對於有葡萄胎病史的患者:
1、整個隨訪期內,不要懷孕,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如口服短效避孕藥。
2、日常注意飲食,要營養豐富且均衡 。
3、後續妊娠做好早期超聲檢查,分娩結束6周應檢測HCG水平以排除隱匿性絨毛膜癌。
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產檢
絕大多數葡萄胎都能早期發現
即使會惡變倒不用太悲觀
也是可以治癒的婦科惡性腫瘤
最重要的是
及時發現異常信號
術後嚴格隨訪
撰 文 專 家
李勤,婦科腫瘤科,副主任醫師。
專業擅長:
婦科腫瘤及婦科疑難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包括卵巢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個體化治療,複雜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科良性腫瘤、月經失調、婦科炎症等的診斷及治療。
專家門診:
周一上午、周四上午(楊浦院區)
編輯:李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