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曾經瘋狂的痴迷《最好的我們》這部青春校園劇。
喜歡那個有點傲嬌有點腹黑的餘淮,喜歡那個憨憨的執著的耿耿,喜歡那個專情的溫暖的路星河。劉昊然和譚松韻的演繹,真的一下子能夠把我帶到很多年前的青春回憶裡。
故事的最後,痴情等待多年的耿耿終於達成所願,在晚秋高地等來了心心念念的男孩。這是作者對一段青春感情最好的寄託,也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但是,多年後再次相遇的耿耿餘淮,真的能收穫屬於他們的幸福嗎?我覺得未必。
相信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過這樣一個存在:大家在最美好的時間邂逅,一起度過了一段快樂時光,然後在命運的安排下各奔東西。多年後,當大家再次重逢,本以為還能像從前那樣默契親密,但卻發現時間留給彼此的除了回憶就只有尷尬了。
當我看到餘淮終於出現在耿耿面前時,我真心地為他們開心。餘淮終於能夠放下心中的芥蒂,願意和耿耿一起牽手未來;耿耿也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愛人,多年的苦戀總算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就像所有童話故事的結局寫的那樣,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們真的會幸福嗎?我們不得而知。耿耿和餘懷真的能走向自己所想的終點嗎?我覺得很難。
愛情是雙向的,是需要兩個人共同付出和呵護的。不可否認,餘淮是喜歡耿耿的,但是他的喜歡,遠遠比不上耿耿的付出。同桌三年,直到最後一刻,他也沒有說出那句表白,再次偶遇到耿耿後,面對耿耿的質疑,他依然選擇隱藏心意。
他對耿耿的喜歡是一種俯視式的喜歡,我比你優秀的時候,我喜歡你,當我比不上你的時候,我就退後。這種喜歡,說的好聽一點,是有自知之明,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妄自菲薄。兩個人的感情,為什麼要一個人說了算?看起來他是為了耿耿考慮,怕拖累對方,可是豈不知他的退縮才是對愛人最大的傷害。
耿耿對餘淮的喜歡是一種執念式的喜歡。高中三年裡,餘淮是耿耿生命中的璀璨光芒。當面對餘淮的不辭而別,耿耿心中更多的應該的不甘心和意難平。她不甘心這段感情沒有結局,意難平那句沒有說出的喜歡。當再次面對餘淮時,她奮不顧身地想要和餘淮在一起。
她不介意餘淮的不辭而別,不介意餘淮媽媽的身體,更是將路星河的一顆真心扔在了身後。不可否認她是真的喜歡餘淮,但是時過境遷,此時的她是真的還很喜歡對方?還是為了給自己多年的執念一個交代?
相信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爬山經歷,當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山頂的時候,發現眼前的景色並不是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樣。也不是說不好看,只能說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感情也是如此。沒有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就是自己一生的摯愛,跟他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可真正在一起後,卻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說白了,我們最愛的,永遠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那個人而已。
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過命運的捉弄。就好像餘淮,明明初中成績很好,所有人都覺得他應該考上重點班級,可他中考考砸了,朋友都去了一班二班,他卻去了五班。物理競賽失利,成績一落千丈,好不容易找回自信,高考卻再次失利。他暗自隱忍,努力拼搏,第二年終於考上了清華,可媽媽的病卻再一次將他推向了深淵。
無奈嗎?生氣嗎?這就是人生!我們每個人都在為夢想拼搏,但卻逃不過命運的捉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任何事情,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當經歷一切後的耿耿餘淮終於決定要在一起的時候,他們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未來的考驗,還有過去的種種,是想像中的美好和現實殘忍的決鬥。
不管怎樣,能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結局,不管即將面對的風暴如何可怕,能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