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寫了一首愛情詩,頷聯成為經典名句,常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2020-12-24 暮城煙雨遙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擅長創作「無題」詩,內容大多涉及男女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流傳六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

詩中到底寫的是李商隱的「愛情」還是政治「寄情」?詩評者各執一詞。當中牽涉到他的一名好友,以及他的一段婚姻,直接影響了他一生的仕途。

一、《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賞析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作意譯:

與你相見已經很難得了,離別之時就顯得更加難了。好像一場東風無力地吹著,百花都到了凋謝的季節。別後的相思似春蠶,結繭死後絲(思)才斷,離人眼淚像燭淚,蠟燭成灰淚才幹。

每個清晨起床都見不到你,只見到鏡子中的自己又添了白髮。想必你也在每個寒冷的夜晚,對著月亮思念我。我聽說你現在蓬山,但是找不到路去尋你。只有託請王母娘娘的青鳥幫替我傳信,先行去探看。

離別是人生中的一大恨事,古詩詞慣常以「離別」作文章,讀罷讓人心中黯然。但李商隱這首詩第一句,在離別的頭上再加上了「相見難」。這樣一來,就讓讀者感受到了雙重的「別難」。

第二句中說,這種感受好比春天已經接近了尾聲,東風有心無力,不能再讓百花綻放,只能眼睜睜看著讓它們凋殘。

在頷聯中,李商隱繼續渲染了這種「別難」帶來的痛苦感受。由「別難」來的相思之情,就像吐絲的春蠶一樣,不死無休。而離別帶來的眼淚,也像是蠟燭燃燒出的燭淚一樣,非要把自己燒為灰燼才會幹。

從此以後,女子每個早晨都會像平時一樣起床梳洗打扮,等著她的愛人歸來。可是日復一日,她見不到愛人歸來,只能看著自己鏡中的容貌逐漸衰老。與此同時,她又揣測那個與她相愛的男子,每晚也為了自己孤獨地坐在月下沉吟。

後來,她聽人說愛人在蓬山,那是海外三座仙山之一。但是凡人怎麼能去仙山呢?她只有請王母座下的青鳥來當信使,先替她寄書傳情了。

這首詩的頷聯著力描寫了相思之情與離別之恨的極致狀態,讓它們達到一種殞身絕命的狀態才肯休止,因此說它有落筆「驚風雨、泣鬼神」的效果,所以歷來廣受好評,被用啦歌頌奉獻精神。

不過,這兩句詩在早些年,卻一直存在著一種「誤讀」。李商隱這一首詩在古代流傳並不算很廣。但是解放後,該詩被選入語文基礎教育課本,普及率得到極大提高。

因為李商隱本身詩風的隱晦,許多人把「春蠶吐盡」與「蠟炬成灰」與教師辛勤的工作與無私奉獻聯繫起來,並不把頷聯的詩句當作是在描寫相思之情。

與此同時,關於李商隱這首詩到底是在寫什麼的感情,也一直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有人認為:這一首詩其實是李商隱的政治寄情詩篇。

李商隱在詩作中把自己擬為痴情女子,而他傾訴的對象,是他曾經的好友,也就是後來貴為宰相的令狐綯。李商隱希望令狐綯能在仕途上幫他一把,於是他時常給令狐綯寫信,可是令狐綯卻似乎不太願意幫他的忙。

二、李商隱的「辜負」與「被辜負」

李商隱自稱是李唐皇室之後,但是他家祖上並沒有人當過大官,他是一位真正的「寒門子弟」。由於父去世得早,身為家中長子的李商隱,在很小的時候就肩負起了家長的責任。他必須照顧自己的母親,以及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的生活。

少年時代的李商隱,曾經得到駢文大家令狐楚的賞識。令狐楚不但慷慨資助他,教他創作駢文,還把自己的兒子令狐綯介紹給他做朋友。可是令狐楚去世之後,李商隱卻和令狐家的政敵王茂元女兒成婚。

有學者分析說:這就是後來令狐綯拒絕再資助李商隱的一個重要原因。《新唐書》因此評價李商隱沒有操守,被唐朝的當權者輕視,所以才終身坎坷。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這種看法,比如日本的一些李商隱研究者就認為:李商隱與王氏結婚的時候大約只有二十五、六歲,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根本不重要。當時朝中有「牛李之爭」,令狐家是屬於牛這一方,而李商隱嶽父家是李那一方。但是李商隱與王氏結婚的時候,根本連工作也沒有。

公元838年,李商隱在令狐父子的幫助下終於考中了進士。然後在同年的博學宏詞試中落榜,沒有得到官職。屋漏偏逢連夜雨,恩人令狐楚也在同一年去世了。令狐綯當時也沒有當上宰相,還在家中為父喪丁憂。

李商隱全家至少七口人要靠他養,所以他在這種情況下攀了王門高枝。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令狐綯不應該對他有那麼大的芥蒂。

對於這一點,李商隱本人也正是這麼想的。因此他後來不斷地給令狐綯寫信,希望他能幫助自己躋身朝堂。

但是當上宰相的令狐綯工作太忙,每一天收到的信件太多。李商隱寄出去的信,他可能根本沒有時間看。

在這種情況下,李商隱就寫了一些表面上訴說男女之情的詩篇來抒發心中的情感,隱約有一些責怪令狐綯的意思。

其實李商隱仕途不順,除了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缺乏有力的靠山之外,還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他寫詩得罪過一朝中的權宦,他曾作《有感二首》影射「甘露事變」。

另一種說法是:李商隱愛寫「無題」,詩中人常和女子保持不正當的私情,所以他的風評不好,為當權者所不喜。儘管他在《上河東公啟》中為自己辯護說:我的詩歌雖然會涉及花間女妓,但是我本人並不涉於風流,但是大家仍然對他有所懷疑。

從史料中的記載來看,李商隱與令狐綯其實從未反目。除了這首無題,他還寫過一首著名的《夜雨寄北》,也是寫給令狐綯的。《新唐書》、《舊唐書》關於他因娶王氏女和令狐綯失和,只是撰書人的猜測。

李商隱只暫時地當過一陣校書郎,很快就離開了唐朝權力的中心,他在朝中根本無足輕重。而在他求仕這件事情中,不但令狐綯不曾給予他幫助,就連他的嶽父王茂元,也不曾幫忙。

結語

「春蠶到死絲方盡」二句,無論用來解釋男女之情,還是政治上的寄情都說得過去,唯一說不過去的是,被用來當成對教師的無私奉獻的歌頌。

不過話又說回來,許多古詩詞中的名句,一旦離開了原作,都或多或少被人們重新解讀過。這樣的解讀有時候是與詩作本意南轅北轍的,甚至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但是一經民間接受後,它就獲得了自己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是位專情男子,但他的一句愛情詩,現在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李商隱的一生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他不幸捲入了「牛李黨爭」之中。唐朝最有名的朋黨之爭就是「牛李黨爭」,說的直白些就是以「牛僧孺」、「李德裕」為首的兩派,在政治見解上的不同,從而引發的黨爭。李商隱在遊學時,在駢文方面曾受教於令狐楚,而令狐楚就在牛僧孺麾下,那這樣說來,李商隱應該屬於「牛黨」。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成為了經典名篇
    特別是李商隱的愛情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最是能夠感受到愛情的真諦。唐朝大部分的詩人都寫過愛情詩,但是總體上來說,那都是無法與李商隱相比,他完全是在寫心,而他作品裡的那個「她」,或許在現實的世界裡真實存在,也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支撐,才使得他的作品顯得更為真實,也更加的悽美,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那他最經典的愛情詩,還是他後期那一系列的無題,儘管這些作品存在著爭議,主要還是使用典故太多,但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是最為令人感動。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李商隱的名詩中,有一首叫做《錦瑟》,這首詩是李商隱詩詞中最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影響深遠。
  • 李商隱很有趣的一首詩,寫了女子從懵懵懂懂,再到懂得愛情的過程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情深意重,大部分都是在描寫愛情,所以也就情意綿綿,一些經典的愛情名句,那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描寫愛情的絕唱。那麼在這首《無題.八歲偷照鏡》一詩中,他正是寫了一位女子,如何成長的過程,再到懂得愛情的過程。這也正是此詩最有趣的一個地方,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詩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寫得無比深情。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李商隱最經典的五首五言律詩,意境唯美到極致,首首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隱是李杜之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詩,常以唯美的意境,精緻的語言折服世人。今天我推薦五首李商隱寫的五言律詩,這五首五律,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一、《落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李商隱這首詩,寫出了對美好愛情不可抑制的渴望,尾聯是千古名句
    李商隱有七律無題詩六首,六首都被蘅塘退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此前,小樓已經寫文章賞讀過四首,今天再讀一首。無題四首(其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李商隱一首經典無題詩,寫出了愛情中的心意相通
    李商隱的詩寫得情詩總是給人朦朧迷離,纏綿悱惻的感覺。不像一些詩詞中寫得非常大膽直接,比如韋莊的《思帝鄉》說道:「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寫在杏花爛漫的春天郊遊,看到一位中意的少年郎,大膽地說就算被無情拋棄也在所不息,由此可見古人追求愛情的大膽直接。
  • 李商隱寫的千古名句,納入小學課本,老師卻不知道如何給學生講解
    李商隱寫的千古名句,納入小學課本,老師卻不知道如何給學生講解李商隱作為情詩大王,單憑16首《無題》便足以徵服芳心,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到「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期間又有多少個字眼驚豔了歷史眼皮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他和同時代的杜牧齊名,二人並稱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讀起來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比如《錦瑟》中的名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珠有淚」還好理解,套用了鮫人落淚成珠的典故;「玉生煙」理解起來就十分困難了。
  • 清代文人寫一首詩,成就直追李商隱《無題》詩,驚豔了文壇
    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是200餘年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收錄了77家、311首詩。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如果以此來評判唐代詩人的成就的話,那麼李商隱無疑是大唐一流詩人。
  • 李商隱《錦瑟》詩中的意象探究
    千百年來對於這首詩的意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說和「自傷」說居多,宋元以來,更是揣測紛紛。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我以為,它確是不同於一般的詠物體,可也並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 趙嘏最特別的一首詩,有6個題目,頷聯是千古名句,贏得一個雅號
    一首詩有三個題目就已經出奇,而在《唐音統籤》中又將其名為《長安秋夕》;《唐詩紀事》則稱為《長安秋望》,另外,據五代時期王定保的《唐摭言》記載說:「杜紫微覽趙渭南卷,《早秋》詩云『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吟詠不已,因目為『趙倚樓』。」
  • 上最經典的一首悼亡唐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感動
    唐宣宗大中五年,李商隱妻子王氏在春夏間病逝,令心力交瘁的李商隱備受打擊。唐宣宗大中九年,奔走半生的李商隱安得到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待遇豐厚。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四十五歲的李商隱鬱鬱而終,一生夾在牛李黨爭之間的他,終於不用為了生計奔波了。而留給後人的,卻是無盡的嘆息。
  • 為何李商隱的愛情詩耐人尋味?
    古往今來,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相關詩句舉不勝舉。但沒人可忽略李商隱的存在。李商隱是唐代乃至整個華夏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愛情詩方面的大家。他的詩構思新奇、對仗工整、風格穠麗、纏綿悱惻,耐人尋味,廣為傳誦。
  • 經典的詩李商隱被認為是一個著名的句子,一旦閱讀,美會得到心醉
    然而他們並不像李商隱和《錦瑟》那樣絕望。最著名的詩李商隱充滿了名句他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被稱為「小李杜」和杜牧。他是天資聰穎而且頭腦敏捷,二十出頭,他是鴻考試的金石,他被人羨慕,從來沒有見過他的才華。這是李商隱中最經典的一首詩,整首詩被認為是一句名句,讀一次就很神奇,美得到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但卻能讓人讀到成千上萬的趣味。讀了之後,你會覺得心中有一塊大石頭,感受到仕途不順,感受到仕途不順,妻子去世,世界貶值,這些都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李商隱經典愛情名句20句,句句深情綿邈,感人至深,全是詩中精華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所以元好問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李商隱的愛情詩,尤其為人關注。他的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緻婉轉的感情,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
  •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文|某年某月某天吖至今,有很多寫愛情詩出名的詩人,比較著名的有無題詩,在詩集方面比較出色的有白居易,蘇軾,李商隱這些人。但是,擅長寫愛情詩的李商隱算是頂尖的了,在他戎馬光耀的一生,曾為心上人,戀人,愛人寫下無數情詩,很多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今天介紹的這首《無題》就是他寫給心上人的一首,一直流傳到今天。
  • 讀一首詩:李商隱《馬嵬》
    《馬嵬》為詠史詩,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故事為抒情對象。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李商隱的《馬嵬》是唐代自杜甫以來詠馬嵬之變之詩中的傑作,也是李商隱詠史詩中,借歷史上荒淫腐敗而招致禍亂敗亡之君昭示歷史教訓、諷刺現實政治的以古鑑今之作。作品中,詩人不是在勸誡惋惜,而是在挖苦與諷刺。
  • 陸遊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哲理深刻!
    陸遊寫過一首《遊山西村》的七律,該詩可謂陸遊七律的最高峰,歷來廣為流傳。《遊山西村》全詩如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釋義:請勿見笑農家在臘月所釀造的酒比較渾濁,在豐年中待客的菜餚卻十分豐盛。
  • 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李商隱一生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留下了許多經典詩篇,真可謂:詩人不幸,詩家幸。李商隱的很多愛情詩句常常被我們引用,但有的人並不知道是他寫的而已!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當寫到老師甘於奉獻的時候,我們常常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其實它最初是一首愛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