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底德雲社開始崛起,當時的相聲行業正值一片蕭條,所以郭德綱在演出地時候,有個老鋼絲都知道的小傳統,那就是你儘管在臺底下錄音錄像,不會被禁止。
這是德雲社商演和其他相聲社團最大的不同點之一,因為郭德綱領銜的相聲演員,有自信同樣的節目演上一百場,都能讓觀眾感覺到不同。
再加上本來聽相聲的觀眾就少,不論是不是到現場,只要聽郭德綱說的相聲,他就非常開心。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同樣的一個節目,儘管會有細枝末節的不同,但是基本的根骨是不變的,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掏錢買票到現場支持的,大都是鐵桿粉絲,對於舞臺上演員的包袱段子,本來已經爛熟於心,這樣演員們在演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那些愛自我表現的觀眾刨活。
尤其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演員創作出一個新的作品,20分鐘觀眾就看完了,作品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這也讓現場刨活變得司空見慣。
刨活對演員們的傷害很大,即使是郭德綱這樣擁有著豐富表演經驗的演員,當苦心營造起來的鋪墊,終於要拋出包袱了,被觀眾瞎搭茬接了包袱,這種憤怒的情緒可想而知。
嶽雲鵬曾經遇到過一次觀眾刨活,一開始小嶽嶽還不停的勸這位女觀眾,並且苦口婆心地解釋:我們是專業演員,一個包袱拋出來的時機火候,我們比您更清楚。
節目還在繼續,嶽雲鵬問世界上什麼動物最高?孫越在邊上不斷地回答大象?長頸鹿?等到嶽雲鵬要開口公布答案的時候,這位觀眾站起來,大聲答道:我知道,是珠(豬)穆朗(母狼)瑪峰(馬蜂)。
聽到答案,嶽雲鵬直接怒了,當時就對這位觀眾說我們不演了,已經勸了您這麼多次了,您知道答案,但是現場還有很多沒有聽過的觀眾,接下來的相聲,您即使知道,也裝作不知道好不好?
嶽雲鵬忍住心中的不滿,繼續這段作品:什麼東西像雞?
這位觀眾馬上繼續搭茬:數(樹)碼(馬)相機。
當一個作品所有包袱都被刨了的時候,舞臺上的嶽雲鵬非常尷尬,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繼續說下去。沒想到這位觀眾振振有詞地道:我是你的粉絲,我想看看你的應變能力。
真正的粉絲是懂得分寸的,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搭茬,什麼時候不該搭茬。
有些高水平的搭茬可以為作品增色,就像嶽雲鵬的這位粉絲,這不是搭茬,是在擾亂演出節奏,畢竟現場幾千位觀眾,不是為你一個人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