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
可回收物的分出量與之前相比大大提升。
上海動物園內工作人員也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分出的可回收物,對動物的生活區域進行創意改造。
舊水管變身取食器
根據長頸鹿野外生活習性結合圈養可能導致的問題,上海動物園內的工作人員在長頸鹿丰容課題上開始探索,用天然物材和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對長頸鹿進行居住場所進行丰容。整個丰容過程儘量使用自然界的原始材料,製作成不同種類的丰容物品,既低碳環保,又零成本。
人造水池
在環境丰容方面提供了稻草、水泥地面、綠植、沙石、紅土共5種地表墊料供長頸鹿自主選擇,在籠舍地面放置人造水池,還原動物野外飲水習慣。在食物丰容方面使用了礦泉水瓶、塑料桶、紙箱、鐵簍子等可回收物,根據長頸鹿舌頭長這一特點設計了不規則的取食洞口。
飼養員製作的取食箱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動物丰容產生了疑惑,為什麼要給動物生活的的區域內進行丰容工作呢?
什麼是丰容?
「丰容」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豐富動物的日常生活內容,排解動物的無聊,這是提供動物福利的一個重要技術工作。
國際公認的動物福利認為動物們應當享有的五大自由:
·不受饑渴和營養不良困擾的自由;
·不受恐懼和憂慮緊張的自由;
·不受身體和環境不適的自由;
·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
·能夠表達正常天性的自由。
在人工圈養條件下的野生動物通常較難「享受」到最後那條「自由」,而丰容就是根據動物的生物學特性和原棲息地環境特點,通過採取食物、環境等不同形式的刺激,使動物展示出更多自然行為、恢復其原有的天性。
上海動物園的展區環境模擬自然的生態環境,為動物提供生育築巢、躲藏、棲息隱蔽之處,給予動物安全感,為動物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主動權。
每天伴隨著動感音樂聲,環尾狐猴們一擁而上,迅速奔向狐猴島的前側——鏟屎官投食的地區,找到一片合適的地盤,自顧自大快朵頤起來,這時候是狐猴島的最佳觀賞時機。
每當猴兒們進食完畢,也曬足了日光浴,就回到島後側玩耍去了,遊客在前方很難覓其蹤影。
恩?猴呢?
飼養員開始思考起來,狐猴島面積大,猴兒們更喜歡在島上靠後的樹叢、灌木叢中玩耍,時間一長,會造成遊客觀賞不佳的體驗。根據這一情況,飼養員決定通過丰容,讓更多狐猴們主動到前方溜達玩耍,擴大它們的活動範圍,給「孩子們」提供更多選擇。
丰容材料準備中~
在場地中搭設更多可以攀爬的梯子和繩梯,這不,工人叔叔還在忙呢,狐猴們已經迫不及待了!
SUMMER
在樹上投放了一些繩梯,猴兒們紛紛上來挑戰平衡感。
這兒還有個鳥窩?別攔著我,鳥窩裡還真有蛋!
隔壁的鴛鴦別害怕,不是你們的嚯嚯
橋上驚現「麻袋」,「橋豆麻袋」!
以上這些,都和吃有關,全都靠食物鼓勵運動可不行!這麼大的運動潛能,得多造些平臺發揮呀~
在丰容過程中,不僅鍛鍊了環尾狐猴的取食能力,還鍛鍊了環尾狐猴的運動潛能。
動物丰容不僅是為了給動物創造休閒娛樂的空間,如遇動物混養、動物繁殖期和場地受限等情況,飼養員們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丰容計劃,快來上海動物園一起探索奇妙的動物丰容吧!
素材來源:上海動物園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官宣!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庫上線啦!快戳進來了解詳情吧~》
《生活垃圾分類查詢功能上線!再也不用擔心垃圾扔錯地方了》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
原標題:《【廣角】可回收物變身長頸鹿的取食器,動物生活區改造創意層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