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新聞|國美館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公布 【關鍵斡旋】為本屆主題

2021-01-15 罐子藝術網

這個標榜著溝通、談判、對話的展覽命題,充滿著對當代藝術現境的直接描述,藝術家的創作除了是可以和自己對話之外,藝術家又是如何經由創作來和時代對話,進而有可能這樣的對話會對未來產生影響,這樣的命題在國際策展人臉上充滿著躍躍欲試、期待的語氣中顯露無遺,這似乎是亞雙展從舉辦至今,策展人自己就顯得格外「high」的展覽。漥田研二就說,我們的未來是經由無數的談判斡旋而被孕生的,倘若每一次的斡旋都能充滿想像力,便能成為具有豐饒創造性的非傳統之物,而藝術透過作品,喚醒欣賞者與參加者的想像力,與嶄新未來的創造息息相關。


瓦姍‧阿爾-庫戴立也說得極好。她說「我出生在科威特,我的國家給人的印象總是充滿戰爭,我自己就在這過程中,有著不斷尋找自我認同的問題。現在我們的世界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大家都習慣將事情的論斷推向一個二元化極端,反而忽略掉中間地帶的討論與注意。亞雙展能夠藉由藝術家的創作來探討談判作為一種工具底下,又是如何挖掘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經由展覽讓藝術、公眾與社群之間有個關聯的機會」。


埃德‧達瑪萬則相當坦誠地表示,許多的雙年展最常見就會陷入一種通論性窠臼,「我希望亞雙展因為不同策展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也能跳開這種易陷於通論性模式。藝術家在面對創作的時候,其實都已經不再侷限於一個單一面向、單一個體。創作成為一種實踐,也成為一種自己與社會斡旋的行為。對某些亞洲地區的人來講,不是每個人都能談到所謂的未來,可是,藝術在這個當中成為一種實踐的必然性,它勢必也會有可能成為未來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城市環境中,若要把藝術實踐當作思索未來的方式,我們便須視藝術為社會的一種實踐」。


林曉瑜也說「現在的環境有著不安定的躁動,因此藝術家如何透過作品將這種日常的焦慮過程做了適度的改變,進而對未來發生些改變,是這次亞雙展令人期待的發生」。


相關焦點

  • 上海琉璃工房:為世界玻璃藝術「走近」中國搭座橋
    原標題:上海琉璃工房:為世界玻璃藝術「走近」中國搭座橋   新華社上海9月5日電(記者潘清)左側,細膩雕琢的琉璃蘭花在靜謐中蓬勃綻放。右側,依託高超切割技藝和精密角度計算的高淨度光學玻璃折射出蘭花的堅韌獨立。
  • 罐 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 臺灣館:鄭淑麗〈3x3x6〉
    這次獲選代表臺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她從臺灣館所在地、普裡奇歐尼宮前身是監獄——從16世紀一直運作到1922年——的獨特歷史背景,構思發展出本次展覽計畫〈3x3x6〉。鄭淑麗〈3x3x6〉複合媒材裝置 © 鄭淑麗,藝術家與2019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提供。
  • 艷照風波隔年拍攝 阿嬌流淚藝術品值280萬
    Twins成員阿嬌(鍾欣潼)2008年捲入艷照風波,隔年她受內地藝術家蔣志邀請,為《0.7%的鹽》的影像作品拍攝,演繹一段從微笑到流淚的過程。
  • 哈爾濱市兆麟公園冰燈藝術遊園會將於元旦前後免費對公眾開放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2日電(焦洋)來自哈爾濱市城管局的消息,2021年元旦前後,第47屆冰燈藝術遊園會將在兆麟公園免費對公眾開放。目前,園內的冰雪景觀等設施正在建設中。 在本屆冰燈藝術遊園會上,兆麟公園的南、北兩個大門將建設標志性冰雪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