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野武的小酒館》裡有一篇講死亡。
「噢那個傢伙死掉啦。」
不管誰死了,這個世界都不會發生任何改變,日子一天天地過,今天和昨天沒多大區別,只是那個傢伙昨天還在,今天就不在了。
昨天還生龍活虎的人,今天就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了。就像被黑板擦擦掉了,被擦得無影無蹤了。
死是多麼掃興的一件事。
今天文章的人物主角叫阮加農,人稱「竹竿大爺」。大爺於2018年9月18日攀巖時發生意外去世。
無論生活將如何繼續,青島確實再無竹竿。
2017年竹竿大爺在三姑娘山,攝影:ROCKER
2月22日,巖圈的BBS「盜版巖與酒」(ROCKBEER)突然更新了。這個鼎盛時期與清華高知社群「水木清華」論壇相差無幾的地方, 在「前微信時代」是巖友們了解各地攀巖信息的根據地,在這裡,你可以輕易地找搭檔、找攻略、了解圈內發生的名人軼事。
而近幾年的每一次更新,更多的則是黑白的照片或攀登事故的報告。在這個地方發帖,依然有一種莊重而神秘的儀式感。這一天更新的帖子名為《關於「青島9·18二龍山攀登事故」的簡要說明》(帖子連結請見文末),很快,這篇帖子的閱讀上萬,就此說明的內容來看,竹竿大爺的身後事還沒完 —— 家屬至今尚未拿到賠償,正在考慮起訴。帖子在巖友的朋友圈裡引起了廣泛轉發,大家都想替竹竿大爺討回一個公道。
出事的地點是二龍山。這個奇石林立,雲霧渺渺的地方曾是巖友們的樂園。山裡有個峽谷,峽谷一年四季有水,適合徒步加攀巖。
巖友回憶,「哎,大爺不在了,否則你去哪都不用擔心。哪兒哪兒守門票的人,他都認識。」
5個月前,近100多人從青島殯儀館走出來。這上百人中,有80%是巖友,大多來自北京上海陽朔山東等地。其中有一位70多歲的金老先生,更是從韓國飛來見竹竿最後一面。竹竿去世的消息在Instagram上發布後,前攀巖世界冠軍Yuji Hirayama(平山裕司)也發來了慰問。
在青島巖圈,竹竿大爺是一個無人不知的名字。他2008年正式進入攀巖界,自此之後便奪得青島地主之稱,「來青島,你什麼都不用管,我來安排。」
人間如隙,時光如駒。
「沒事兒,我死不了」
「2004年我開戶外俱樂部的時候,他報名用的是拼音Zhu Gan。我點名:豬肝?他來了一句,我叫竹竿!」Rocker,青島人,圈內數一數二的攀巖攝影師。(專訪Rocker|沒有「超能力」的攀巖人不是優秀的戶外攝影師)他在竹竿意外去世後承擔起了所有與賠償相關的事宜。
Rocker回憶,「那時候一伙人去嶗山徒步,竹竿背著個帳篷,躺在地上就是個小胖子。」
竹竿一直在銀行當會計,體制內的生活並不順心,他就全身心地投入攀巖這項運動。在春節期間,竹竿大年初二就上山,完成一條5.10b的線路後,名字也起的簡單粗暴,「大年初二」。竹竿開的其他線路,命名方式也毫無詩意可言,前有「破鞋」,後有「戀愛吧」。
無論如何,竹竿在攀巖中找到了另外一種存在感。
2011年的時候,竹竿查出了肝癌。發現的早,及時做了手術。切去四分之三的肝之後,竹竿堅持每天服藥。彼時的Rocker也在體制內,想爬而不得,只得請病假。「身上已經沒有幾個好零件了,請假都用完了。」琢磨著竹竿的「肝」有點不靈,就找他幫忙,「你快來給我抽管血!」「媽的,我的肝現在很好啊。」
抽血單子出來了,一看,啥事沒有!Rocker罵罵咧咧,你啥時候身體不好了,記得和我說聲,我要把血存著以後請假用。
巖友貓王回憶到,「他精神狀態特別好,像打不死的小強。雖然體能上比原來差點,但總體恢復的不錯。肝癌手術後有三個門檻,3年5年8年,這不剛到第7年,沒復發的話就好了…哎。」
據說,竹竿此前常念叨,我沒事兒,死不了!講不定醫院檢查錯了呢。
撿路人 —— 「你也可以的!」
青島可能不會成為攀巖高手的競技場,但會是重度愛好者的天堂。
作為青島的「活路書」,外地巖友前往青島,根本無需擔憂是否會人生地不熟,竹竿大爺的存在,是一個大寫的保障。
除此之外,竹竿還淨忽悠路人,把對方往攀巖的坑裡帶,俗稱「撿路人」。巖友Ben回憶道,「有時候在山上,有一些好奇的路人走過,大爺會吆喝大家,第一句,『你也可以!』第二句,『xxx路上有個攀巖館,你先去試試唄。』」
撿的路人不勝枚舉,有一個叫蝸牛的巖友就是在登山途中遇到竹竿,就此入了坑,身體素質不錯的他很快爬到了11b的水平。
Ben這兩年和竹竿「出雙入對」。早些年玩衝浪,他對攀巖興趣不大,硬是被大爺套路,「他整天誇你爬的好啊!就甩不掉了,慢慢就喜歡了。」
竹竿穿巖鞋,穿的把指甲都擠爛了,得了灰指甲,味兒特別大。Rocker笑談,「去我家,我讓他千萬別脫鞋。給他整個塑膠袋,套上了走路還有味兒呢!」
此外,還有諸多巖友對竹竿大爺的「抱怨」。
「大爺打呼嚕厲害,去陽朔的時候,我和他睡一個屋。那交響樂奏的,一禮拜愣是沒睡著幾個小時。打這以後,我堅決不和大爺』同房』。」 「一開始,他在,呼嚕聲震天,我們睡不著;後來他走了,呼嚕聲沒了,我們又睡不著了。」
「大爺總和美女同框,我就從來沒和他拍過照啊。哎,這次來追悼會的小姑娘啊,都哭的哇哇的。」
「大爺有時候跟著我們去衝浪,他也不太擅長,總說,那我跟著你們『洗海澡』去(在海裡泡著洗澡)!」
「大爺總愛罵人,見到老外,第一句就教人家用青島話罵人,青島版的mlgb的。」
可是如今,連同這些「小抱怨」,也一起離去了。
竹竿大爺生前一直在Instagram上積極分享青島的攀巖資源
「這杯酒,是留給竹竿的」
從韓國飛來的金先生,今年70多歲,高中時代就登山攀巖。90年代來青島城陽區開工廠,發現當地自然資源好,但沒有什麼人攀巖有點可惜,遂起了當組織者的念頭。
Rocker當時想登山,找不到組織,看到報紙上有記者撰寫的和金先生有關的報導,得知他們在固定地方集合徒步登山,一來二去,Rocker與金先生就此結緣。
2002年,金先生開了個小巖館,每周三免費。那時候他年齡漸長,已不再抱石。但巖館裡人一多,金先生坐在邊上,臉上滿是笑容。「金先生和竹竿一樣,你攀巖好,你就是我喜歡的人。」
金先生和竹竿2005年結識,那時候大伙兒背著一堆攀登所需的雙人帳篷、防潮墊、碩大的煤氣灶和煤氣罐上山,攀巖的人少,他們就把這些都留在山上,下回繼續用。
退休後,金先生還每年回青島2次。「我這次回去,年齡大了,不能經常回來(青島)看你們了,請你們把我的骨灰撒在嶗山上。」
竹竿追思會那天,金先生特地從韓國飛來青島,送他一程。儀式結束後的飯桌上,一共5個人,桌上有6個杯子。金先生笑呵呵地,「這杯酒,是留給竹竿的。來,我們敬他一杯!」
猶記得那天,悼念儀式結束後,巖友們陸續走出追思廳,有個聲音響起,「下一站去哪?去陽朔,去攀巖。」
編者按:
2015年,Rocker曾發布了一條朋友圈,用照片紀錄下了竹竿大爺對攀巖十年的真情,就且憑這些照片懷念他吧!
注1:本次推送的內容第二條是由ROCKER提供的事故報告詳情,請大家移步閱讀。
注2: 《關於「青島9·18二龍山攀登事故」的簡要說明》文章連結:
http://bbs.rockbeer.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1725941&page=1&extra=#pid1241826264
後臺回復關鍵詞可獲取
四川:樂山 德陽 | 重慶:水江 | 北京:後花園
香港:獅子山 | 浙江:臨安 杭州 台州 衢州
湖南:張家界 湄江 郴州 | 湖北:鳴水泉
山西:洗耳河 | 廣東:英西 | 廣西:柳州
新疆:可可託海 烏魯木齊 | 西藏:奪底
福建:南太武 | 山東:青島 鄒城 淄博
貴州:六盤水 格凸 | 甘肅:扎尕那
河南:萬仙山 | 陝西:茄子山
其他關鍵詞:
漫畫 探館 訓練 裝備 人物
野攀 抱石 傳統 攀冰 幹攀 開線 瑜伽
快掛 主鎖 保護器 安全帶 粉袋 鎂粉 頭盔
購買已出版的紙質路書
可後臺回覆:路書購買
如果你有自己的攀巖故事
想尋求合作或成為我們的作者
歡迎發送郵件到 dyno@excitingpr.com
愛攀巖,上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