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 電影裡有我的答案

2020-09-09 光明網

大鵬 著名導演、演員,1982年生於吉林省集安市,曾做過網站主持人,編劇、導演電影《煎餅俠》《縫紉機樂隊》《吉祥如意》,主演電影《鋌而走險》《受益人》《第八個嫌疑人》《大贏家》等。

拍電影記錄

姥姥家過年聚會

近日,從上海電影節到北京電影節,大鵬導演的新作《吉祥如意》頻頻亮相引起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一位喜劇片導演突發奇想,回到東北農村老家,希望將一家人如何過年拍成電影,結果遭遇一系列意外,體現了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

這部半紀錄片式的電影是大鵬的親身經歷,片中人物也都是他姥姥家的親戚。大鵬出生在吉林省集安市,父親是機械廠工人,母親是市評劇團演員,在大鵬很小的時候,母親得了腎炎,常去大城市治療,大鵬從小在姥姥身邊長大。他不僅對姥姥有著深厚感情,也深知自己家人對姥姥的依賴,尤其是因中年得病而生活無法自理的三舅王吉祥。他想要拍一部有演員卻沒有情節的故事片,記錄姥姥家的過年聚會,找來演員劉陸以家庭成員身份加入到聚會中,然而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這些事也被拍進了電影。

《吉祥如意》首映過後,觀眾反響熱烈,有人驚豔於影片實驗性的、獨特的表達形式和敘事結構,也有人感動於故事中真摯樸實的情感,並引發了大家對於親情的思考。大鵬說:「在電影當中大家會看到我本人,除了導演的身份,我也是被記錄者。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家人永遠是我們的依靠,還是那句話,常回家看看。」

大鵬小時候的夢想並不是做電影導演,從吉林建築大學畢業後,他到北京做了一名網站編輯,在完成了一次次職業轉換後,慢慢在電影領域站穩腳跟。他說:「我只有一個招數,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只要是正確的方向,不怕慢慢走,總會到達。」儘管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人加速前進,但是他依然選擇有點兒笨拙的方式,簡單而緩慢地實現著內心的每一個夢想。

談到喜劇,大鵬認為所有的喜劇都需要精確的計算,「相比於感性,它更傾向於理性,相比於文科,它更傾向於理科,是有一套公式的,但是掌握這套公式的人,可能在華語語境中鳳毛麟角。我個人覺得在喜劇的探索上,我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面有很多前輩那麼優秀,他們的存在,督促我還會繼續創作。」

《吉祥》的觀影疑問

會在《如意》中找到答案

記者:您之前拍過一部短片叫《吉祥》,當大家看到《吉祥如意》這個片名的時候,會問它們之間有什麼關聯?

大鵬:它是一個短片的加長版。2016年我們創建劇組,跟劇組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籤訂了保密協議,我們協定好,不會透露我們在做什麼樣的電影,怎麼去拍,以及拍攝什麼故事。那個時候我們已經確定了《吉祥如意》的結構是由《吉祥》加上《如意》的部分,《吉祥》就是那部已有的短片,變成了整個長片裡面的一部分。在《吉祥》的觀影過程中,觀眾會提出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在《如意》的部分找到解答。這樣一個完整的長片電影,很難用到底是紀錄片還是劇情片去界定。裡面大部分人都是生活當中我的家人,他們在電影中的角色就是他們自己,但是我們有一個演員承擔表演工作,就是劉陸,所以這是一次比較有實驗性的探索,也會提供給觀眾一種很新穎的互動交流的觀影體驗。

記者:最早想要拍這部電影是如何考慮的?

大鵬:2016年我們在為《縫紉機樂隊》做準備,《縫紉機樂隊》裡面最大的一個場景是吉他雕塑,要準備半年時間,我們回到我的老家吉安,我去了我姥姥家。我小時候是跟姥姥長大的,我的母親常年生病,到全國各地求醫問藥,我的童年記憶都是跟我姥姥在一起。我來到姥姥家,看到一面牆,牆上有很多照片,是我們這一大家子人在不同時間點的合影。那些照片記錄著這一家人一起走過的很多共同的經歷。當我再次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我的感受很奇妙,我想如果說靜態的影像能有這麼強大的力量的話,是不是我可以用我的攝製團隊來記錄一下姥姥家是怎麼過年的?

記者:這部電影的拍攝、製作過程長達四年,您也說過這部電影對您非常特殊,那麼這個過程中有哪些特殊的記憶?

大鵬:我覺得作為導演,未來還有機會拍其他影片,但是這一次拍《吉祥如意》,在我的工作經歷當中是非常特別的,幾乎是不可複製的,它是一部電影,同時也是所有參與這部電影製作的工作人員的一段經歷。因為我沒有劇本,發生什麼就捕捉什麼,我跟所有的劇組工作人員說,我們要拍一場「天意」,我不去幹涉大家說的話,也不去幹涉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然後我們再把我們所有的拍攝過程再拍攝下來。我們成立了兩個劇組,一個是《吉祥》,一個是《如意》,一個是我來拍這部電影,一個是拍我怎麼拍這部電影。說起來比較拗口。當我們整個劇組回到農村老家,當我們正式開始拍攝,這個家庭遭遇了一個又一個意外,這個意外的量級,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最重要的事情,當我們面對這些意外,我想起出發的時候是要拍「天意」,發生什麼就拍什麼,於是我們就進行下去,於是呈現出來了現在的《吉祥如意》。

看完《吉祥如意》

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記者:您自己最想通過《吉祥如意》表達什麼?

大鵬:這部電影的素材量是80個小時,我也參與了剪輯,每個素材、每個鏡頭、每句話已經反覆在剪輯臺上挪動了位置,所以對我來講非常熟悉。我猜想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可能集中討論的會是年夜飯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場面,那個場面長達8分鐘,大家說著說著突然就吵了起來,大家的爭吵過渡得是那麼沒有痕跡,甚至當我們注意到這是一場爭吵的時候,都忘了最開始的導火索是從什麼時候點燃的。它呈現在電影裡面是8分鐘,事實上持續的時間更久。可是,第二天發生了什麼呢?就是一家人相約在陽光下,一起照了一張全家福,然後大家露出了笑容。所以這就是家人,這就是家,在一個又一個事件當中,在漫長的時間裡,互相編織的那種柔韌的關係,所以我很感激我的家人。

記者:把自己家裡的私事搬到大銀幕上其實需要勇氣,您的家人會不會給您施加什麼壓力,能不能理解您?

大鵬:在拍攝過程當中,以及後面的製作過程當中,其實所有的家人沒有表示出要幹預以及反對,這正是源自我是他們的家人,也是一種信任。每次看到素材,包括呈現在大銀幕上,我都很感激、感動,因為我的家人們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是計程車司機,以及在北京「北漂」承受很多壓力的普通人,他們從來沒有對我的電影創作提出過異議,他們大多都看了最後的成片,沒有針對裡面的哪些內容來找我探討,要求我修改。包括我自己,也是成片裡面的故事之一,可能大家在成片裡也看到了與大家期待或想像中完全不同的我的樣子。我們總是在思考,邁出這一步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但是如果大家看完這部電影後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想到自己應該在有時間、精力、條件的情況下常回家看看,可能就是我們做這部電影的價值。

記者:這四年當中有沒有想過放棄?

大鵬:我想說電影裡面有答案。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意外,但即使沒有這些意外,這部電影也會誕生,只不過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對於生活當中我本人來講,我寧願拍的不是這樣的電影。

不想用已有概念

去定義這部電影

記者:《吉祥如意》紀錄片和劇情片混合拍攝,對您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您覺得有哪些挑戰,哪些突破?

大鵬:當我接觸這個內容的時候,完全是遵循心裏面的節奏,我覺得它應該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所以我並沒有把它主觀地分為這是紀錄片的部分,這是劇情片的部分,我沒有主觀下這個定義,《吉祥如意》到底是什麼樣的類型,我覺得可能觀眾看完後會有自己的答案,重要的是我們沒有拘泥於已有的概念去定義這部電影。

記者:您不是學院派的導演,那麼在拍攝技法上有什麼不一樣?

大鵬:《吉祥如意》在上海電影節觀影結束現場交流的時候,有一位觀眾,他是學電影的,問了我一個問題,用了很多我其實有些陌生的名詞,來定義我自己拍過的內容。我都沒想過原來那個概念是那樣去描述的。他問我具體的技巧和思路,我說我其實不是學電影的,我沒有你那麼幸運,我熱愛電影,我從小就看電影,我希望自己有機會從事這個工作,但我沒有那個機會去系統地學習電影,我所有拍攝的方式都是和我的合作夥伴共同摸索出來的,都是在我作為導演的實踐當中去學到的。

記者:《吉祥如意》可能更接近於文藝片,您對票房有什麼期待?

大鵬:我看到一些新聞報導描述這部電影,會用到「私人影像」這個詞,其實這是不可否認的,它是我的個人經歷和我的家庭在一個比較集中的時間段內發生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這種情感是普遍的,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一代,我們的父母有兄弟姐妹,我們每次回家過年會遇到一個龐大的家族,然後有各種討論。所以我對這部電影的未來和大家的接受程度,以及觀眾的反饋,是有非常正向的期待的。在我自己的定義當中,不僅沒有紀錄片和劇情片的界限,也沒有文藝片和商業片的界限,它就是一部電影,然後大家走到電影院去感受這個情感。我對它的票房甚至都充滿期待,因為我覺得它並不一定像我們印象當中的那樣,這樣一部電影票房就會很冷,我覺得變化也許會從這部電影開始。

記者:現在大家都呼籲觀眾回到電影院,您覺得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和在家看電影有什麼不一樣?

大鵬:我們當然可以在手機上看電影,可以把電影投到電視裡面跟家人分享,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陌生的空間和一群陌生的人,一起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內容。當我們想笑的時候,坐在旁邊的那個人會不會因為我笑了以後他也發笑?當我們想流淚的時候,我會不會不好意思?然後我看到他哭了,我也釋放了。我覺得這個是電影需要去電影院看的重要原因。在觀影過程當中,那樣一群人在這樣一個空間,看到他們完全沒有預知的故事,他們被這個情感打動,產生共振,我覺得這是最奇妙的。

製片人陳祉希談大鵬

他有更多的能量

想去嘗試更多創意

我跟大鵬導演有過多次合作,從《煎餅俠》到《縫紉機樂隊》,但是當導演跟我說要做《吉祥如意》的時候,其實我還是有點兒蒙。不過我特別了解導演,因為一直陪伴他做電影,之前做的可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商業喜劇,而他一直是一位希望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導演,他不想局限於喜劇演員或者喜劇表演這樣的標籤,他有更多的能量,想去嘗試更多的創意。所以我覺得,我應該支持導演去創作這樣一個作品。

《吉祥如意》想拍一個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女孩,過年回家,姥姥會做怎樣的年夜飯,會給大家帶來什麼。大鵬導演去他的老家採景,跟姥姥告別離開的時候,村裡很多人來跟他合影,他沒來得及跟姥姥告別,心裡想的是,我很快就要回來拍電影了,很快就會再見到姥姥了。但是……當導演準備拍攝的時候,姥姥摔了一跤,進了醫院,之後沒再醒過來……所以……沒有辦法拍姥姥,導演沒有再見到姥姥。

但是,電影還是要拍下去,這也是對姥姥的紀念。我們這個過程持續了四年,是因為每一次打開素材,對大鵬導演來說,都是又一次打開了傷痛,又一次讓他接受那樣一個場面和那樣一種情境。我見過他在剪輯臺前剪著剪著說「我很崩潰」,因為這是一個特別艱難的創作過程。大鵬導演是一個把情感埋藏得很深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很有責任感,很有擔當的人,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放棄,但他還是咬牙,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有一位觀眾看了這部電影後,一直在抹眼淚,他說他想起了兩年前去世的爺爺。聽到這句話,我覺得觀眾明白了我們為什麼去做這樣的電影。

我問過大鵬導演,你把自己家裡的故事拿出來給觀眾看,這其實要背負非常大的壓力,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勇氣?他說,其實就是想說常回家看看,就像電影裡的主人公三舅經常唱「常回家看看」。現在有太多人離開家鄉,很多年沒回去,就像大鵬導演本人,一直在追求夢想,只能偶爾回去,當他付出行動,想回家去拍一個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的電影,姥姥已經不在了……我想觀眾會在電影裡找到答案,希望大家都能常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我相信大家看過這部電影以後,會有更深的感觸。

我們通常覺得,非常個人的表達難以讓觀眾產生共鳴,但恰恰《吉祥如意》這部電影是非常個人的表達,但我相信觀眾能夠感受到。這就是它最特別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專訪|大鵬:我很高興「電影之神摸了我一下」
    大鵬先誇小夥伴,「當然我也演得巨好,是可以拿獎的表演!」「那是你拿獎還是電影拿獎呢?」「我拿獎。」四年前的大鵬,剛剛通過《煎餅俠》奪得喜劇電影的第一個十億票房。商業肯定和爭議的共生,讓他對自己未來的電影職業路徑有了更深刻的設想。
  • 只有在大鵬的電影裡,柳巖才不需要賣弄性感
    電影由大鵬主演,田雨、 代樂樂、孟鶴堂一眾喜劇人出演,講述了一場在真·策劃演習下發生的假·搶劫的喜劇故事。在電影中,柳巖飾演了一個銀行職員,身穿銀行員工制服,系絲巾領結,穿的嚴嚴實實,正正常常。終於,在與大鵬合作的電影裡,柳巖是個正常的女性角色了,不需要賣弄性感了。
  • 娛樂圈友情,柳巖:你落魄時我不嫌棄,大鵬成名:我的電影必有你
    都說娛樂圈是難得會有真實的友誼的,因為娛樂圈中的蛋糕是固定的,但是想分得人卻很多,自然而然在利益的驅使下會使一些人的人中只有利益而沒有友情,所以很多的明星生活的非常的孤獨,難以找到真心的朋友,娛樂圈友情,柳巖:你落魄時我不嫌棄,大鵬成名後:我的電影必有你。
  • 大鵬,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但他大鵬是寬宏大量的,他喜歡舞臺上有不同的聲音。在這個孤獨的世界裡,他只能和郭敬明報團取暖,畢竟他們身上有太多的相似性。同樣的半路出家,審美單一,同樣的抄襲死鴨子嘴硬不道歉,這點上在場的其他導演確實無法與他倆共情。
  • 有大鵬在的地方就會有柳巖:真有純友誼!《大贏家》是翻拍電影?
    電影《大贏家》結尾有備註,韓國的《率性而活》同樣押送改編《遊戲無結束時》這部作品。你們大家一聽到翻拍片往往會有這種心理:國外翻拍我們的影視作品,瞬間就充滿了自豪感,而我們翻拍國外的影視作品,則會被詬病沒有創造力。那麼問題來了,翻拍的電影要不要看呢?
  • 大鵬,一個誤入電影歧途的網紅
    大鵬為了不被換掉,開始想很多辦法。首先是增加觀眾黏性,再發揮自己會唱歌的長處,三是和網友積極互動。有一天,李溪和大鵬說,「我決定不換人了。」吃了定心丸的大鵬,喝了點酒,酒後喊:「我要捧紅我自己,以後誰也別想換掉我」。
  • 大鵬的電影,為何總是被罵?原罪是《煎餅俠》
    票房不俗,風頭正勁,是明面上《煎餅俠》的成績,而實際上伴隨著《煎餅俠》票房節節攀升的是一種對大鵬和《煎餅俠》的強烈不滿!這種不滿來源於《煎餅俠》的前期宣傳。在《煎餅俠》這部電影中,共計出現的大咖明星不下雙手之數,而其中最讓人欣喜的有「古惑仔」的聚齊,尚格雲頓的加盟,以及剛剛熱播了第一季的「跑男」天團客串。
  • 忙碌的日子裡,因為有了大鵬教育而快樂
    其實,在大鵬教育也有這樣的人,他們在大鵬教育學習書法,國畫,籇刻......把平凡的日子,過得閃閃發亮,正是大鵬教育給了他們無窮的快樂!   (大鵬教育書法課)  在大鵬教育學習,樂趣無窮   大鵬教育學員宏彧,已經快跨入50歲的門檻了,卻走進大鵬教育拿起了畫筆
  • 譚飛VS大鵬丨《吉祥如意》整部電影就是我的遺憾,我寧願這件事沒發生
    我真的是認真在看,然後我覺得那一定是一個非常喜歡我的作者,才可以寫出一個不喜歡我的文章。他總結了我之前的一些採訪,面對媒體的表述,然後他給予了一些判斷。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需要進步的地方,但也有的東西是根兒上的。小的時候,我父母在外面工作,晚上就我自己在家。我覺得有很多是成長的環境帶給你基因裡的東西很難被改變的。當然,我會努力去變得灑脫一些,但是我身上肯定還是有一種拘謹。
  • 大鵬8分鐘《花木蘭》,吊打迪士尼?他是最被低估的電影人
    那麼2年後的《縫紉機樂隊》,已經帶了相當理想主義的成分:大鵬用「程宮」這個角色祭奠了自己少年時代被夭折的搖滾夢。——【為夢想灼傷了自己,也不要平庸的喘息。我要的並不在這裡,你給的答案沒意義。此刻我怎麼可以輸給你!
  • 大鵬導演電影《吉祥如意》1月29日全國上映
    近日,大鵬導演電影《吉祥如意》發布團圓版預告,這也是影片定檔以來發布的首支預告。同時,片方還發布了一款團圓版海報。
  • 看過《縫紉機樂隊》,其實大鵬的故事比電影精彩.
    ⤵️⤵️整理一下:——9月29日,大鵬自導自演的第二部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豆瓣6.9(《煎餅俠》6.0,其實有進步啊);因為他也才學了不到半年,「但是唬我足夠了」。那年春節,大鵬用80塊壓歲錢買了一把吉他。沒老師教,大鵬就自學。「就算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我也要把自己『關』在廁所裡練琴,因為廁所裡有回音,琴聲和歌聲都更加好聽。我經常會抱著吉他在馬桶上坐上好幾個小時,導致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條件反射,如果不抱吉他都拉不出來。」
  • 大鵬忍住不哭,我卻看哭了
    我不是北方人,沒有見過白雪覆蓋的黑土地,也沒有在自家門口滑過冰。但電影裡的很多瞬間,讓我覺得自己也仿佛回到了老家。在親戚家作客聊天,聽長輩們一遍遍重複話當年;或是在家庭聚會的飯桌上,看到誰和誰因為幾句話鬧紅了臉,又在一杯酒下肚後握手言和;又或者,偶然發現父母鬢邊已花白,臉上又多了幾道皺紋,有什麼事開始讓我幫忙拿主意了……代入感太強烈了。
  • 重新認識大鵬丨《吉祥如意》專訪
    2021年,距離電影處女作《煎餅俠》過去六年,大鵬帶來了第三部導演作品《吉祥如意》。區別於前兩部電影的喜劇元素和商業形式,《吉祥如意》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文藝片。更準確的說,這是大鵬重回那個「狹小」的家鄉,「向內挖掘」的一部電影。短片《吉祥》在2018年獲得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讓外界看到了大鵬喜劇以外的另一面。
  • 大鵬鋌而走險
    他發一條微博,顯示來自「大鵬的iPhone6」,評論裡一水網友發問:大鵬,你怎麼可能買得起iPhone6? 他在石家莊籤售自傳《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有男孩在人群裡高喊:大鵬,你現在要猥瑣一點,這樣不像你! 那年他上春晚,和華少、蔡明、嶽雲鵬一起走出央視大樓,被一群記者包圍。
  • 嶽雲鵬線上討薪,大鵬兩部電影未結片酬,究竟是怎麼回事?
    嶽雲鵬「線上討薪」,大鵬兩部電影未結片酬,具體情況嶽雲鵬本人並沒有作正面回應。之所以會出現線上討薪,是因為他和助理一起玩猜字謎的遊戲。通過這個遊戲,嶽雲鵬曝出有多部未給自己結算片酬的電影。 當然,這只是嶽雲鵬和助理在玩遊戲,至於嶽雲鵬在遊戲中所說的話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
  • 大鵬哪裡招人煩了
    大鵬在採訪中說:我的喜劇依靠劇本,也依靠自己總結的搞笑方法,這是一種類似數學的精確公式,我只需要帶入不同內容,就能產生效果。比如《屌絲男士》,它是集結多個段子手的智慧成果,在他們的段子裡,大鵬挑出最好笑的,最多的一個段子手被採納了30個。當初大鵬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每天發語音,標準60秒,不多不少。很神奇是不是?
  • 電影《受益人》:大鵬送給柳巖最好的生日禮物
    2019年11月8日,在柳巖年滿39周歲的時候,她的好友大鵬給她送上了最好的生日禮物:電影《受益人》。電影《受益人》由寧浩監製,是「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系列作品之一,該系列上一部電影叫做《我不是藥神》,票房30.66億。
  • 柳巖和大鵬的「婚姻保衛戰」:誰,是愛情裡的最大受益人?
    柳巖所飾演的網紅女主播嶽淼淼,最後一次坐在直播鏡頭前,浮誇的妝容漸漸被拭去,破破爛爛的身世漸漸浮出水面。 當嶽淼淼扯下華麗的直播背景布,露出破舊不堪的棲身之所,那張屬於柳巖的面具也第一次被摘下—— 為了母親的醫藥費匆匆出道,「遭了蠻多罪,上了蠻多當」,被誤解、被非議,即使淚光閃爍,也一直奔波在養家的路上。
  • 你、我、大鵬,都有一個「火鍋胃」 |稻是來看看
    百部紀錄片推薦計劃 丨第15期本期「百部紀錄片推薦計劃」,我們特別邀請到了正在為電影《吉祥如意》宣傳的大鵬作為紀錄片種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