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婷
800萬、500萬、300萬,在今早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上,網絡電影特別獎勵影片片單揭曉,第一名花落《鬼吹燈之湘西密藏》,獎勵800萬。
此前貓眼數據顯示,該影片分帳為4535.6萬。假設這筆獎勵算進總票房,那麼《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就反超《奇門遁甲:2020》,憑藉5335.6萬分帳,問鼎網絡電影2020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
臺上,片方代表們手握一張張支票,臺下,不少人掏出手機,記錄,內心希冀著明年站在臺上的是自己。
這樣的臨門一腳,也算是歲末的行業小驚喜。
回首2020年網絡電影,驚喜的確不少。娛樂產業(ID:yulechanye)推出年度盤點第三彈,我們試圖通過對數據、內容、營銷、平臺四大關鍵詞的復盤,回答網絡院線2020。
內容與數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相信圖片多多少少可以喚起大家對於過去一年網絡院線的記憶。有了這個記憶鋪墊後,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截止11月18日,2020年分帳破千萬的影片共計73部,分帳破兩千萬的影片共計17部,累計票房9.63億。結合12月上新的影片來看,娛sir預計全年分帳破兩千萬的影片會在20部左右。
其中,2020年度網絡電影分帳TOP3分別是:《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奇門遁甲:2020》《倩女幽魂:人間情》,IP是三部影片的共性。
二八定律下,有了新的話術:網絡電影票房破千萬成及格線。
來看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3月19日,首部雙平臺聯播(愛奇藝、騰訊視頻)頭部網絡電影《奇門遁甲:2020》上線。至於為什麼會是雙平臺聯播?參與項目宣發的工作人員曾向娛sir透露,疫情使然。
影片衍生於2017版徐克監製、袁和平執導的同名電影,這也是「霧隱門」首次進駐網大,公開的製作成本2500萬左右,由項秋良、項河生聯合執導,製片人是原版《奇門遁甲》編劇、製片人魏君子。截至目前,雙平臺票房分帳累計5082.1萬,累計觀影人次1704萬,這個數據如果換算到院線,大概在1.5億票房左右。
《奇門遁甲:2020》成了之後,魏君子也順勢躋身網絡電影行業,由他主導的「輕刀快馬」系列網絡電影陸續啟動。遠不止於此,此前魏君子在接受娛sir採訪時透露,《奇門遁甲》上線期間,他接到了不少傳統電影人關於網絡電影的諮詢。不出意外,明年將會湧入新一批入局者。
彼時,行業內外的人都認為有且只有從去年就釋放信息全網投資最大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在分帳上可以與《奇門遁甲:2020》分庭抗禮。
4月19日,《倩女幽魂:人間情》宣布定檔騰訊視頻,5月1日,正式上線。為什麼是騰訊視頻?項目主控者同時也是出品方吾道南來創始人劉朝暉在採訪中揭露,合作的促成僅用了一通電話,他與企鵝影視副總裁常斌便達成一致。
高票房的前提一定是內容。娛sir認為,兩部影片在內容上的打法極為接近,即大IP+大製作+網絡電影超強班底。公開數據顯示,《倩女幽魂:人間情》製作成本2000萬,另外,還有2000萬的宣發成本。最終,其總分帳票房為4575.8萬,加上500萬平臺獎勵, 最終總票房為5075.8萬。
同樣隸屬IP的還有《鬼吹燈》系列,均取得不錯的票房。《鬼吹燈之龍嶺迷窟》(3511.5萬)《鬼吹燈之龍嶺神宮》(2156.4萬),《鬼吹燈之湘西密藏》更是憑藉5335.6萬票房位列TOP1。娛sir認為:它們的高票房由來,其一,這種題材本身就具備很強的觀眾基礎,是這幾年網絡電影沉澱下來的用戶的心頭好;其二,四月熱播的網劇《龍嶺迷窟》,起到了很強的IP聯動作用。
今年也是現實主義題材的網絡電影突圍的一年。《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2322.4萬)、呈現外賣人員的《中國飛俠》、戰役電影《一呼百應》、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劇指導的基層扶貧故事《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等,雖然在分帳票房上層次不齊,但整體來看,相較於以往,這類題材的網絡電影比例有所提升,商業表現也有所進步。
大概四年前,有人在愛奇藝2016年世界大會後提出這樣的疑問:網大拍正能量,你會愛看嗎?起因是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在大會上表示:「我們會歡迎和鼓勵青春陽光、正能量、有愛心的網絡電影出現,我們也會對這些優質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傾斜。」
彼時確實是一波接一波的資方、片方,看著眼前的這片網大紅海,紅了眼,一心只想要下海撈一筆,撈完就走。剩下的爛片、low、色情等爛攤子,留給剩下的人以及後來者收拾。不誇張地說,作為驅動者,平臺也在為過去的縱容買單。
不過,如今看來,那個問題的答案正在一點點發生改變。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細看這些拿到了高票房分帳的項目,或多或少都有其可取之處。一句話總結,2020年網絡電影內容,IP佔據優勢,古裝奇幻領先,現實主義題材實現階段性的突圍,提質減量實現了階段性勝利。
現如今,網絡電影前行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宣發成本從0到2000萬
網絡電影營銷土壤養成
營銷的重要性,在院線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因為宣發營銷,票房超預期,翻番甚至更多的影片,年年都有。但對於網絡電影來說,也就是這兩年,開始得以驗證。
當然,這和成本體量有很大關聯。網絡電影最初成本大多在50萬以下,這兩年500—800萬成為常態,頭部影片千萬投資,也不稀奇。成本增加後,網絡電影宣發營銷的佔比也隨之增加,這幾年,實現了從0到5%—10%再到20%—30%的多級跳。
值得一提的是,《倩女幽魂:人間情》兩千萬的宣發投入,將網絡電影的營銷成本推至高潮。在此之前,這行沒有過如此大陣仗的宣發安利。
平臺方騰訊視頻全系營銷資源助力《倩女幽魂:人間情》,首次打通網絡電影與微信朋友圈、騰訊看點、QQ瀏覽器、QQ音樂、騰訊微視等騰訊系上下遊的產業聯動,試圖觸達不同圈層用戶群體。
愛奇藝和優酷也在使勁。1月6日,優酷視頻AI觀影情緒模擬2.0上線,播前自主審片,片方可以根據AI反饋,調整營銷點和營銷玩法;22日,愛奇藝再推「網絡春節檔」,搭配「看電影開彈幕, 100萬現金紅包等你搶」的營銷動作,開啟2020年度的「聯合營銷」之旅。在之後,愛奇藝還針對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做了一系列聯合營銷,助力這類影片的票房盈利;優酷則持續深耕網絡電影「怪獸宇宙」,不可否認,在優酷平臺上,已然留存下一大部分怪獸類型的用戶。
疫情使然,線上玩法也如火如荼。短視頻的告訴發展帶動了影視綜的曝光,網絡電影X短視頻,尤其是抖音,在這一年,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迸發。以影片《大魚》為例,該片票房貢獻率單日最高達28%,抖音的話題總量9億+,算是網絡電影成功進駐新媒體陣地的案例。同樣的還有《奇門遁甲》和《倩女幽魂》,前者憑藉老闆娘的美腿在抖音小出圈,後者則是重現聶小倩和寧採臣的經典愛情,抖音上相關話題視頻播放量高達9.6億。
(截圖來自抖音)
按照今天大會上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黃杰的說法,網絡電影今年不僅大力填補了騰訊視頻的電影內容,更為會員拉新助力不少。
到了下半年,疫情得以控制,線下營銷也開始玩起來。「外賣到啦」娛sir的微信對話框彈出一條信息,乍一看,還以為是對方為自己點了一份外賣,點開才知道,原來是影片《中國飛俠》的首映禮邀請函。首映禮上,片方還邀請了不少外賣小哥前來觀影,連主題曲也是找的歌手和外賣小哥一起,利於圈層共情。線下還發起了#給外賣小哥送溫暖#的活動,接連刷屏朋友圈好一陣。
此前,愛奇藝電影中心營銷總監孫雪在接受娛sir採訪時也分享了她們嘗試聯合營銷這一年得出的規律:營銷前置、集中營銷(2—3周)以及結合影片本身做專屬定製,打精準營銷。
總的來說,網絡電影營銷今年有幾個大的轉變:其一,平臺態度的轉變,愛優騰都很重視,愛奇藝重塑規則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優酷將營銷納入年度優質項目考核維度,騰訊打通全系資源;其二,網絡電影營銷的兩大主要陣地,B端,官媒蓋章,C端短視頻,尤其是抖音的導流;其三,不論成本大小體量的影片,片方自主宣發意識逐步建立且強化;其四,懂的舉一反三,更加貼合影片做精準營銷。
2020年網絡電影的營銷,可謂平地一聲雷,從投入到玩法,都在向院線電影看齊。
疫情催熟PVOD模式
值得一提的還有,今年院轉網以及PVOD(單片付費)模式的嘗試,在爭議中初見雛形。
時間閃回到1月24日,徐崢自導自演的電影《囧媽》在字節系(西瓜視頻、抖音)免費播出。彼時,有觀眾狂歡,也有電影院工作人員聯名批判此舉不妥,影院前期的宣發損失誰來買單?要是換到現在,徐崢和他背後的歡喜傳媒怕也會被部分網友冠以「不講武德」的標籤。
(截圖來自電影《囧媽》)
隨即,也開啟了愛優騰和字節系(西瓜視頻)的電影之戰。在之後,各流媒體平臺陸續上線了包括《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春潮》《婚姻故事》《冷血狂宴》等電影。主要分為免費用戶、會員用戶、單片付費用戶,與之相對應的點播模式分別為AVOD、SVOD與PVOD。
可以明確的是,疫情催熟了PVOD模式。有一種說法是,疫情之下,票房預估10億以上的片方,選擇等;中腰部的片方,則在琢磨如何能將損失降到最低,而選擇和流媒體合作,就是當下的新選擇。
PVOD模式未來會如何?娛sir認為,疫情強行降低甚至一度阻隔了人們線下社交,而院線電影又自帶強大的社交屬性。一旦人們習慣了小屏流媒體觀影模式,不可否認,未來院線一定會隨時發生一場大的革命。
反之,對於網絡電影行業來說,平臺的溢價能力有被削弱,庫存告急,急需電影作平臺內容的填充,尤其急需好的電影內容來穩住會員用戶。在這場與平臺的博弈中,那些優質或者說具備商業價值的網絡電影片方,佔有優勢。
當然,基於這樣的背景和態勢之下,我們也更加看清了網絡電影面臨的困境。首當其衝的就是內容深度的匱乏,使得即便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票房天花板仍舊停留在五千萬出頭,距離億元分帳時代,尚且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二八定律中,唯數據控的項目依然佔據大頭,創新和探索,僅有少數公司邁出了一小步。
這就引出下一個現象,片方對於視頻平臺的依賴性依然很強。一方面,倒也證明市場有一定規章可循,利好;另一方面,自主性不強,直接導向即行業發展進程緩慢。
變化的背後,需要從業者們時刻保持樂觀,但更要保有警惕,還有別忘了對於內容和用戶的敬畏之心。
愛優騰三足鼎立?在線等芒果TV發力
B站和西瓜視頻入局
巧得很,2020年度分帳破2000萬的影片中,《鬼吹燈》系列,愛優騰一家一部。某個維度上來看,倒有幾分當下視頻平臺之於網絡電影布局的縮影。
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平臺之於網絡電影發展的引導性非常強。
說道平臺今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騰訊視頻揭開網絡電影分帳的神秘面紗。主推騰訊視頻VIP開放平臺,升級合作模式、公布票房榜、推出特別獎勵計劃等,動作不斷,來勢洶湧。
成績單自然不錯。2部影片突破5000萬分帳,其中一部是和愛奇藝聯播;6部影片突破2000萬分帳;15部影片突破1000萬分帳。
再來看「先行者」愛奇藝:1部影片票房突破5000萬,與騰訊視頻聯播;9部影片票房突破2000萬;2018年破千萬的網絡電影22部,2019年25部 ,到了2020年,33部影片票房突破1000萬(不包含已下線的影片)。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數據截止12月底,還會增長1—3部。
從數據上看,愛奇藝仍是網絡電影中穩中進步的平臺,從內容和營銷上看,愛奇藝在做的是拓新和引領。但另一方面,愛奇藝與騰訊、優酷視頻之間的差距,也在進一步縮小。
優酷從去年開始深耕網絡電影「怪獸」題材。截至目前,2部影片票房突破2000萬,22部影片票房突破1000萬。在不少片方那裡,優酷是怪獸題材的首選。整體來看,2020年優酷之於網絡電影的布局,重在求穩。
回看網絡電影發展以來的幾個關鍵節點,都與平臺緊密相連。2014年,愛奇藝提出網絡大電影概念;歷經兩三年的混沌期,2018年,《靈魂擺渡黃泉》上線,不俗地口碑和票房,促使行業內外釐清網絡電影的方向,慢慢做出調整。
同年,優酷視頻帶著全新升級的分帳合作模式,發力網絡電影,在優酷上線的怪獸片《大蛇》最終票房5078.4萬,成為第一部破5000萬票房的網大,問鼎年度分帳榜榜首;還是2018年,芒果TV也重磅宣布進軍網絡電影市場,只不過,兩年過去了,水花甚小。不過,有消息稱,明年芒果TV將再次入局。
2019年,雖然也在增長,但整體發展呈緩慢態勢;2020年,騰訊視頻的高調入局,某種程度上,成功攪動市場。再加之疫情使得院線電影停擺了大半年,網絡電影在2020年迎來了不少高光時刻。
有意思的是,娛sir注意到,西瓜視頻在今年3月6日,低調上線了一部網絡電影《方世玉之決戰水怪》(和《囧媽》一樣,用戶免費觀看)。另一邊,B站今年也在高調進軍影視界,先後推出《說唱新世代》《風犬少年的天空》等劇綜,和影視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
其實,在B站上,也有UP主製作網絡電影,@我是怪異君製作的《金陵神捕1》,據說系列2也在製作中,這個電影還得到了b站主頁推廣。
目前,網絡電影愛優騰三足鼎立趨勢已形成。不如在線等一個芒果TV發力、B站和西瓜視頻正式入局,做大市場蛋糕,促進行業的更進一步發展。最後,盤點是為了更好的出發,娛sir和大家一起,共同期待2021年的網絡院線市場,還是那句話:攝影機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