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4+1

2021-02-13 歌唱藝苑

點上方歌唱藝苑↑↑↑輕鬆關注

您的關注、分享就是最大支持!

歌唱分享快樂,歌聲傳承藝術!

感恩有您的關注和分享!

祝福您與喜悅平和同在!

因昨天文章中缺少圖片,特補充上來,如果對你造成不便,敬請原諒!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聲樂教師指給學生練習的方法,修行全在於學生,最優秀的聲樂教師就是能教給學生一套最容易自我調控的學習方法。最簡單的歌唱發聲基礎理論和練習方法,就是最科學的歌唱方法。「就這麼簡單」是最有學問的聲樂教師的口頭語。

胡國輝教授學習聲樂幾十年,和上百個聲樂教師、歌唱家學習探討歌唱發聲的基礎理論問題,包括很多流行唱法及民歌唱法歌唱家。最後,得到世界兩大歌王義大利的帕瓦洛蒂和西班牙的多明哥的真傳,確認自己多年研究的一套「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是科學,又能象廣播體操一樣容易推廣的方法,今天將這套訓練方法面向中國廣大學生及數億卡拉OK愛好者推廣,希望能提高人們歌唱水平,豐富文化生活。這套速成法中的技巧全部來自於國內外聲樂教授及歌唱家,胡國輝教授只是做了優化組合的工作。

  這套速成法適合於美聲、民歌、戲曲、流行及播音員。

名師出高徒,如果跟了自己都不明白誤人子弟的老師,那就是走二萬五千裡彎路也到不了目的地,所以能遇到優秀教師,受到一種正確理論的啟蒙指導,可稱三生有幸。

歌唱發聲是大腦在吹奏人體樂器。即是樂器就不神秘,解剖開來就是風箱(肺)、簧片(聲帶)、共鳴腔(口咽共鳴腔)。世界兩大歌王帕瓦洛蒂和多明哥也不會多出一個肺或聲帶。歌唱的人體樂器是一種強意念在調動有關肌肉器官的活動,單純精通醫學的專家來講解歌唱發聲往往幫倒忙。本人的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最精華之處是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從老師那兒學到最科學最簡單的練習方法,只要熱愛加用功人人都可能成為歌手、歌唱家。

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的要點是4+1:

1、歌唱發聲的呼與吸訓練 

2、歌唱發聲的聲柱訓練 

3、歌唱的共鳴(以字帶聲)訓練

4、歌唱弱聲訓練

加上一流歌唱家歌聲的薰陶

一個歌唱愛好者花2個小時聽老師指導,就能明確了解歌唱發聲基本要領,包括胸腹式呼吸、歌唱的聲柱、歌唱的共鳴(以字帶聲)、弱聲訓練。這四個基本功。如果按老師指導能耐心慢慢體會,基本不會走彎路,下多少功夫就有多少成果。能跟老師學習一個星期或一個月,那就更有把握,學習聲樂三五年甚至一二十年搞不清發聲基本要領是很正常的事。能花兩個鐘頭或幾天就明白說起來很多人都不相信,看完本文,我想一切都會很明白。

1、歌唱發聲的呼與吸訓練

(圖一)吸氣正面圖

吸氣時意念感覺喉嚨打開一個大管子往下延伸一直到丹田下3寸處,隨著大管子打開空氣會自己跑進去,用不著人為去吸氣,管子要有彈性又有力量,歌唱發聲呼與吸和嬰兒啼哭及狗叫的狀態很接近,只是歌唱要求更高一些,唱一句可能需要延長10-45秒,因此對吸氣保持擴張的肌肉群需要特別的訓練。參看圖一講解更容易理解。

吸氣時從胸開始到腹部都往外彈性的擴張,感覺胸腹腔形成大風箱。

(圖二)吸氣側面圖

吸氣時從喉嚨開始往下延伸打開形成有彈性的大管子,一直延伸到肚臍下三寸丹田處。吸氣時胸腔一直到腹腔都在彈性的往外擴張,吸完氣形成管子後繼續少量進氣略保持幾秒鐘,要特別注意保持彈性。以此體會吸氣肌肉群的力量。

(圖三)練習大管子先伸出舌頭保證動作正確性。

開始練習歌唱發聲大管子時,為了防止舌頭往後往下壓,可先往上往前的感覺伸出舌頭,再打開喉嚨大管子,等到自己確信舌頭不會往下往後壓迫喉頭時,再收回舌頭,繼續練習大管子,發現有問題可再伸出舌頭練習,確保動作正確。

以上圖一.圖二.圖三描述的是歌唱發聲吸氣肌肉群的運動,打開喉嚨形成大管子是歌唱發聲意念的感覺,從生理醫學角度看是橫膈膜下降周圍吸氣肌肉群擴張,牽拉擴大肺部空間吸進更多空氣,並保持空氣不一下子洩漏。

(圖四)歌唱發聲腹部往外擴張的力量更強有力,可用兩手掐住腹部兩側,小腹內呼氣肌肉群和吸氣肌肉群對抗,把氣慢慢呼出去。

(圖五)呼與吸肌肉群對抗運動側面圖

呼氣時吸氣往外擴張的力量要保持擴張

呼氣時腹部吸氣保持擴張力量更堅強

呼氣主要動力在小腹呼氣肌肉群的力量

圖四、圖五可看出,呼吸時吸氣擴張狀態要保持,特別是腹部一圈,更要強有力往外,小腹呼氣肌肉群運動把氣息推壓往上,通過大管子通過喉嚨口腔往外呼出,這種在吸氣肌肉群保持擴張,但呼氣肌肉群的力量又略大於吸氣肌肉群的力量,氣息就會有控制有計劃的往外呼出。開頭練習吸一口氣應在幾秒到十秒才完成,用慢動作足夠時間去體會肌肉動作及意念大管子感覺如何做到百分百正確,呼氣也要用兩手掐住腹部兩側,用小腹內呼氣肌肉群動作將氣慢上順著大管子呼出去。一進一出,開頭可能是20秒,練習半個小時後,可加快,但一進一出可能是18秒,14秒,而不是2秒,4秒。操之過急是大忌。如果一個人一二天或一個星期能練對練好這一呼一吸的動作,並且可加快到一進一出2-3秒,這已經是成績優良。以後仍需經常慢練檢查體會自己動作有無錯誤。只有慢動作才有可能自己體會找到問題。慢!慢!慢!

2、歌唱發聲的聲柱訓練:

通過第一步驟訓練,歌唱者已能正確掌握歌唱呼與吸的動作狀態。熟練以後,就可尋找聲柱,腹部內吸與呼肌肉群產生對抗,歌唱者要細心體會,在歌唱大管子最下部,會產生一條較細的聲柱,這是吸氣肌肉群較強力的動作和腹部擴張的吸氣肌肉群對抗產生的聲柱,這根聲柱個人體會不盡相同,但最好體會在後脊椎形成一根細聲柱,順著脊椎往上一直通過胸腔,穿過喉嚨。由於舌頭經常會犯往後往下壓的毛病,所以練習開始可將舌頭伸出,有把握後再收回去練習,或交替著體會。

(圖六)產生聲柱正面圖

(圖七)產生聲柱側面圖

舌頭往上往前先伸出來練習聲柱,會保證舌頭不往後往下壓喉頭,有把握再收回原處。吸氣形成的大管子狀態還保持吸氣擴張腹腔肌肉群往外強有力擴張呼氣肌肉群和吸氣肌肉群對抗,往裡動作。吸與呼肌肉群對抗產生聲柱,順著大管子靠背部脊椎往上,通過胸腔、喉嚨一直往上往前。

以上聲柱的訓練,開頭應把舌頭伸出來,預防舌頭往後往下壓迫喉頭。可先用「哼」的音練習,伸出舌頭也可發出「哼」的音,這個音可說是鼻音,感覺聲柱一直往上衝往鼻腔,先不必考慮聲柱要衝到多高,感覺從丹田後產生,衝上胸的背部就可以了。「哼」音練好後,轉「a」母音。聲柱粗細因人而異,感覺越細越容易上高音。開始體會聲柱要感覺原來練習的歌唱大管子還存在,等聲柱練習會越來越把意念注意力集中到聲柱,大管子只是一種歌唱胸腹腔風箱往外擴張的狀態。聲柱的開始都是以短音來練習,找到聲柱並慢慢鞏固完善,再慢上延長聲音,從中自如的體會調動聲柱,可用簡單的音階練習,如131、13531等等。最後各種母音轉換都可自如的體會到聲柱的運動。以上聲柱和第一步驟呼吸練習結合為一體,是歌唱發聲的原動力,誰掌握好這種即簡單又科學的方法,誰就懂得歌唱。

3、歌唱的共鳴(以字帶聲)練習:

以上歌唱的呼吸,歌唱的聲柱練習熟練後,就可進行以字帶聲柱的練習方法。因為歌唱意念的念字並非咀唇,而是面罩。這種面罩念字的感覺並不影響咀唇皮有力的咬清所有的字音,面罩念字的意念空腔也就是歌唱的口鳴腔,有人認為面罩共鳴腔是低、中、高聲區都在一個位置上,如世界歌王帕瓦洛蒂,也有人認為這共鳴腔隨著高音,往上移,如另一歌王多明哥,雖然因人而異,音色有些差別,但聲音共鳴的關鍵是氣息支持部位和聲柱是否正確。下面用圖解來說明。

(圖八面罩共鳴腔連接聲柱正面圖)

 在鼻腔後面,硬顎之上可以一種四方或圓形的空間來做為意念中的共鳴腔,每個字都從這裡往上往前念出去。吸氣肌肉群往外,呼氣肌肉群往裡,對抗產生的聲柱經過胸腔、喉嚨連接到共鳴腔。

(圖九)面罩共鳴腔連接聲柱側面圖,下面用圖解來說明。音,往上移,如另一歌王多明哥,雖然因人而異,音色有些差別,但聲音共鳴的關鍵是氣息支持部位和聲柱是否正確。下面用圖解來說明。

從面罩共鳴腔往前念出字或說歌唱吐字由此完成從腹部升上來的聲柱連接著面罩共鳴腔,歌唱往前吐字,就帶動聲柱,或說把下面的氣息調動起來,拋向前方,或說聲音象飛機從跑道上起飛,一直往上往前(這是歌王帕瓦洛蒂的感覺)。

以上兩個圖解說明了呼與吸肌肉群對抗產生聲柱連接著面罩共鳴腔,同時說明了從共鳴腔(意念中的空間)往前往上歌唱吐字,吐出去的字是聲音,而這聲音一直連接著聲柱,聲柱連接著腹部呼與吸對抗的氣息支持點。這就是歌唱發聲運動。如果一個歌唱者只去體會面罩共鳴腔,沒有腹部氣息支持,沒有明確的聲柱,那就會產生喉嚨往上縮,喉嚨緊張吊起來。如果一個歌唱者只會正確調動胸腹部呼吸支持並產生聲柱,而聲柱往上沒有連接一個共鳴腔(意念中的腔體),這個腔體是放在腦後或面罩並不關鍵,只是沒有連接這個點聲音就會缺少方向感,缺少上部共鳴,或說沒那麼漂亮,那麼剛強力量。

歌唱者以字帶聲柱的練習,可用一些更容易帶動聲柱的字音,如:Sa、Se、Si、So、Su、La、Le、li、lo、Lu等等。練習時要細心體會往前往上噴或稱吐一個字音,和聲柱連接,腹腔氣息支點的彈性對抗,如果能做到輕輕的聲音都能體會到吐字、聲柱、氣息支點的關係,那就可以練習簡單的歌曲,更有利於高音練習的共鳴腔。

在這裡要特別介紹一種對高音困難的歌唱者有利的共鳴腔,那就是低、中聲區共鳴腔可在面罩,隨著高音,這個共鳴腔的位置越往後移,一直移到後腦,這是義大利美聲學派很多歌唱家的意念和體會,這種意念更容易上高音,因為共鳴點越往後,下降穩定喉頭的肌肉群會更容易使上勁。視圖十說明。

(圖十)高音後腦共鳴腔

中低音聲區連接的面罩共鳴腔

高音聲柱連接著後腦共鳴腔

圖十說明隨著高音,越往高共鳴腔越往後,這是一種感覺,歌唱者要感覺軟口蓋小舌頭往後往上,在後上方形成一個共鳴腔(也稱頭腔共鳴腔),腹部升上來的的聲柱連接著這個共鳴腔。需要注意的是,聲柱往後上去,前面面罩共鳴腔也得感覺興奮形成共鳴腔,前後連為一體,後面共鳴腔的聲音自我感覺往前面的面罩共鳴腔反射,並通過面部往上往前反射給前方聽眾。這樣聲音就剛強、明亮、飽滿。等到喉頭很穩定後,也可以意念打開,興奮後腦共鳴腔,但聲柱直接連接面罩共鳴腔來歌唱。

經過以上歌唱呼吸、聲柱、共鳴(以字帶聲)的練習,歌唱者就可直接歌唱,流行、民歌、美聲、戲曲、演講都可藉助以上三個步驟的配合來歌唱。

4、弱聲練習:

弱聲練習是較專業的一種發聲機能訓練,主要目的是解決聲區連接問題,聲區連接換種說法就是真假聲連接,一般女聲低聲區用真聲,到了C2(1)或高到E2(3)就很費勁,轉成一種很虛的假聲,中間明顯有個坎。男聲從高音為例,到G2(5)左右,再往上就很困難,轉換成很虛的假聲,這就是真假聲問題。女聲真假聲連接比男聲要容易一些,男聲連接假聲非常困難,一般只能做到真聲到G2(5)或#F2(4#)以後加進一些假聲成分,同時把聲音加些「O」或「U」母音成分,這樣來往上發展幾個高音,男高音要唱出C3(1)甚至Be3(3),那就得徹底解決真假聲連接才能達到。這裡先得說說真假聲的生理聲學原理。真聲是聲帶用較大體積振動發聲,到了一定高音就是極限,聲帶機能會自動轉調節,會放鬆拉緊聲帶的力量,聲帶被氣息衝開。一個大洞,只讓邊緣一點點聲帶振動,發出吹蕭一樣的聲音,也就是通常說的假聲。要讓聲音從低音到最高音保持聲帶一種狀態,就是說聲帶都有一樣的張力,只是隨著音高張力不斷加強,從物理角度說,從低音到高音,聲帶振動體積逐漸減少,誰都知道拿一根小棍子敲大碗、中碗、小碗、茶杯,聲音音高會越來越高,聲帶振動原理都一樣。

有人想用高音很虛假很弱的假聲往下來接真聲,實際行不通。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弱聲訓練要領,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聲柱訓練中尋找保持真聲成分的弱聲。

(圖十一)聲柱調成細鐵絲尋找弱聲

正常聲柱:弱聲的聲柱很細,只是一條鐵絲的感覺,聲音也放小,氣息流量也減少。上圖說明弱聲(或稱小聲)聲柱調整成很細象一根鐵絲,先用大聲練習聲柱,慢慢收小聲音,聲柱變細,再放大為大聲,聲柱也變粗。這樣就能找到帶真聲的弱聲,這種弱聲隨著音高逐漸往上,可以連接到很高的音,這就是弱聲練習。怎麼才能區分正確與錯誤,就是弱聲能轉大聲基本機能運動及音色不變,大聲轉弱聲也能不變。普通小聲的假聲是轉換不了大聲,這就是區別正確與否的標準。

 這種聲柱調整成「一根細鐵絲的訓練,實際會影響到喉咽腔的調整,主要是咽腔兩側柱形肌肉往中間靠攏,舌後部抬高往後,舌後會厭立起來和咽腔形成細小的共鳴管..

音樂感的培養:

  音樂感的培養就象語言的學習,除了聾啞人,任何人都會講一口非常標準的地方語言。方言的腔調奧妙無比,讓一個北京人來學習福州地方話,或讓一個溫州人學習福建方言,沒有足夠的時間薰陶是絕對學不到家。音樂感的培養也一樣,世界上最高級的音樂教授不可能辦速成班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感,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有時間就聽,並且得用心去聽,任何人都會不斷進步。

 歌唱者音樂感的培養包括了聲音的模仿。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多明哥都是從小薰陶在卡魯索歌聲中,現代全世界年輕的男高音歌手幾乎都在千百遍的聽和模仿帕瓦洛蒂和多明哥的歌聲,挑選最好的最適合自己學習的歌唱家來薰陶自己的耳朵,抽小部分時間多聽各種歌唱家、包括男女聲、包括美聲、流行民歌、交響樂.,這是全面提高自己鑑賞力的好辦法。有些教師很強調學生要多聽多對比,聽的越多面越廣越好,其實這種觀點犯了一個錯誤,每個學生學習聲樂時間很緊張,如四年音樂學院學習有七八門功課,聽的時間每天只有一點點,如果不集中時間聽一二個最重要的歌唱家的歌唱,在大腦中要尋找建立一種適合自己聲音的模型就很困難。所以本人提出90%集中聽一二個適合自己模仿的歌唱家的錄音,作為廣泛了解眾多歌唱家及交響樂10%就夠了。要唱出自己的聲音和建立自己的歌唱風格,作為一個學生那是第二步,第一步主要是學習模仿。

五音不全並不可怕,對熱愛歌唱一開口就跑調的學生,只要每天能抽出幾個鐘頭,坐在電子琴前,細心的緩慢的彈奏音階,速度可從一個音一分鐘開始,如12345671.7654321.121314151617....要豎起耳朵全神貫注的聽、記,速度可慢慢加快,但以慢為主。只要幾個月最多一二年,進步一定會讓你驚喜。沒時間坐在電子琴、鋼琴前,也可用一把小口琴或別的樂器,走路、在公共汽車上、在床上.都可完成這一個艱巨,實際是最簡單的任務。

幾十年學習研究聲樂教學理論,深深體會到要成為歌唱家,熱愛歌唱比天才更重要,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只有用功為樂的人才能成為歌唱家。

小結

 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的4+1訓練方法的深刻含義。以上4種發聲技巧訓練加音樂感培養的內容表面看一目了然,用二個小時,幾天、幾個月就能完全掌握。一個普通稍有歌唱知識的人學習幾天,就可教學生。但4+1訓練法用功十年也難達到完美,就象練習氣功小周天,大周天,二個小時、幾天就學會了,但越練越會體會到奧妙無窮深不可測。世界三大男高音沒有一個敢說自己是完美無比,三人在一起唱,一人一首,一人一句,對比之下,每個人的聲音.音樂表現力都有優缺點,歌唱的道路就是這樣,學無止境、其樂無窮 。

免責聲明

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只提供學習交流;

如有廣告產品請慎重購買!

····歌唱藝苑·第170203期····

相關焦點

  • 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
    能按照系統的學習教程或老師指導學習一個星期或一個月,那就更有把握,學習聲樂三五年都搞不清發聲基本要領是很正常的事。能花兩個鐘頭或幾天就明白說起來很多人都不相信,看完本文,我想一切都會很明白。1、歌唱發聲的呼與吸訓練(圖一)吸氣正面圖
  • 【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獨家分享歌唱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
    能按照系統的學習教程或老師指導學習一個星期或一個月,那就更有把握,學習聲樂三五年都搞不清發聲基本要領是很正常的事。能花兩個鐘頭或幾天就明白說起來很多人都不相信,看完本文,我想一切都會很明白。1、歌唱發聲的呼與吸訓練(圖一)吸氣正面圖
  • 唱歌技巧:聲樂界不外傳完美的唱歌發聲自我訓練速成法!
    一個歌唱愛好者花2個小時,就能明確了解歌唱發聲基本要領,包括胸腹式呼吸、歌唱的聲柱、歌唱的共鳴(以字帶聲)、弱聲訓練等。這幾個基本功。
  • 歌唱速成32法,非常有用的唱歌技巧(珍藏版)
    唱歌只是簡單的表達,而沒有什麼方法而言,沒有去訓練和修飾。所以,需要我們去學習.(五音)1.歌唱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體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抬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抬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裡去。
  • 歌唱發聲速成
    據科學研究,最完美的發聲方法其實是新生嬰兒的哭聲,通透而響亮。因此聲樂家們一直在追求的其實是人本身的自然能力,而並非一項需要嚴酷訓練的後天技能。所以,所謂的十年磨一劍或者10000小時定律在唱歌上並不是完全適用的。而且這個研究結果恰恰也告訴了我們任何人都有可能把歌唱好。
  • 歌唱速成32法,非常有用的唱歌技巧!
    本文較長,建議收藏後閱讀歌唱技巧32法1.歌唱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體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抬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抬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 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裡去。
  • 歌唱技巧和發聲方法,很實用!
    因此在發聲訓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 【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嗓音訓練之唱歌用氣發聲技巧方法!
    練氣和高音有什麼速成的辦法?一篇簡單介紹如何練好嗓子的文章,中國好音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歌唱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表現歌曲的能力,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 嗓音訓練之唱歌用氣發聲技巧方法!
    其實氣是從丹田而發,而提氣上衝,嗓子只是過聲,並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會唱歌的人少。而從嗓子過氣後,衝入腦門,腦門與後腦,以及鼻發生共振,從而達到真正的唱歌。鼻音的大小可自我調整。但腦門的共振卻是非常大的,若達到一定階段,唱久後,腦門就會痛。而吸氣卻並不需要十分急促,就象聞花香一樣,輕輕的切均勻的吸氣。
  • 【聲樂交流】嗓音訓練之唱歌用氣發聲技巧方法!
    練氣和高音有什麼速成的辦法?一篇簡單介紹如何練好嗓子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歌唱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表現歌曲的能力,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 腹肌速成法 一日腹肌速成法
    腹肌速成法美國有兩位專門研究「樂觀」的心理學家麥瑟及楚安尼,曾整理出了幾個樂觀的入門技巧,方法簡單而且效果神速,包準讓人立刻就變得樂觀起來。很心動吧?事不宜遲,就讓我們趕快來學學這幾種「六十秒快速樂觀法」。1、抬頭挺胸你覺得這是老生常談,沒什麼學問?
  • 歌唱發聲技巧器官圖
    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準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同學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要訓練好聲音進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參與發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
  • 歌唱共鳴訓練方法,太全了~
    想要取得較好的歌唱共鳴,首先要注意發音器官各部分的協調配合,遵循漸進的原則,從中間往兩頭發展,即從口腔到頭腔和胸腔,不能急於求成。下面是歌唱各種共鳴的方法。  1、口腔共鳴  口腔共鳴是聲音從喉嚨發出後第一個共鳴區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的基礎。
  • 歌唱的訓練階段
    第一階段:本能的自然階段  這是指沒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專業訓練的歌者(初學之前的階段),不了解歌唱的原理、規律,而是隨意歌唱,或憑興趣和自然感覺,或盲目模仿某名人。儘管也有上臺演唱的機會,也可能得過某種獎,但仍屬於沒入門的、本能的自然狀態。對這種第一階段歌者的歌唱只能評論其本身條件如何,講音色是不夠恰當的。
  • 基礎開嗓發聲訓練
    >    在聲樂學習中,發聲練習無疑是聲樂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要想獲得漂亮的歌唱音色就必須掌握正確的並且能結合自身的發聲方法。我們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對聲音意識的認識觀點,尋找到合乎自己嗓音條件的科學的歌唱方法。   一、基礎性發聲訓練    (一)發聲前的基本訓練   1、打開喉嚨。打開喉嚨就是在正確的氣息支撐下,將口腔硬顎和軟顎適度地張開,讓聲音毫無阻礙的從腰腹部發出並穿過頭頂出來,不能擠壓聲帶使其變得尖而細窄。
  • 丹道周天速成法
    儘管丹管周天在養生方面具有獨到之處,一旦練成就能延年益壽百病全消,但由於練功時間太長,練功反應強烈,讓人生畏,加之訓練方法難以掌握,被披上神秘的面紗,讓人覺得可望不可及。自科學益智養生法推出丹道周天速成法後,傳統的丹道周天,又有了新的生機,我在創編功法時,就已想到丹道周天速成法一定會招來非議,尤其是各大氣功門派的不理解。丹道周天也能速成?怎麼從來沒聽說過?這確實問到了點子上!
  • 【經驗總結】歌唱共鳴訓練方法——作者:未知
    一、各共鳴腔共鳴方法、要求和特點  1、口腔共鳴  口腔共鳴是聲音從喉嚨發出後第一個共鳴區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的基礎。發聲時口腔自然上下打開,笑肌微提,下顎自然放下稍後拉,上顎有上提的感覺。
  • 聲樂直播課:施耐德發聲法之"開聲帶練習"
    Schneider的「施耐德發聲法」,是一個非常科學、有系統、應用面廣的基礎發聲法,這個發聲法的目標,就是要把「人聲器樂化」,也就是說當受過同樣「施耐德發聲法」訓練的人,其歌聲產生的效果是趨於相同的。歌唱不是單純的聲帶發音,把聲音從嘴巴唱出來而已,好的歌唱是把整個人的身體運用起來,這樣發出聲音來的歌唱,是把人的身體視為一個完整的樂器,「施耐德發聲法」的哲學,就好像上帝創造人,是把人視為一個整體,沒有哪一個器官可以說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施耐德發聲法」的概念也是非常符合上帝創造人概念。
  • 唱歌教學:科學訓練唱歌5個基本方法,讓你的歌唱水平更近一步!
    我是藝博音樂課堂阿麗麗 很高興在這裡用文字的方式給大家科普一下歌唱的基本方法!今天主要講的是歌唱的外部姿勢,呼吸,發聲,共鳴以及咬字等問題,篇幅可能有點長,但是對我們唱歌基礎來說確實幫助很大,能夠避免大家在自學唱歌時少走一些彎路!一:歌唱的姿勢很多人對唱歌的姿勢都不是很重視!
  • 少兒歌唱訓練注意事項
    一個愛唱歌的孩子是可愛的,但是一個愛唱歌卻唱不好歌的孩子是可憐的。  唱歌是一門集語言、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同時也是再創造藝術。想要讓兒童正確的歌唱,老師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