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月光花》
折一朵月光花
作者:素手牽裳 (源於作者博客)
初冬的晚上,下班回家,無事,步行,不緩不急,徜徉在漸走漸暗的街頭。
一次偶然的仰望,見一輪淡淡的月掛在光禿禿的樹梢上,哦,一輪滿月!驚喜,什麼時候月亮出來了?從沒有注意到,只顧著低頭走路,她就悄悄棲息在那裡,灑著淡淡的清輝,安靜而又從容。月亮每天都這麼早就出來嗎?怪自己粗心,只注意回家的路並不漫長,想著心事,耳機裡放著紀伯倫的散文,望著車來車往,轉眼間就到了。
月光柔和,和我一起走,穿過稀疏的枝椏,嵌在枝頭,若隱若現,似有還無,朦朧羞澀,有著孩童般可愛的神情,使人不禁脫口而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走,月亮也走,她緩緩穿過一座座樓宇,當定格於樓的一角時,就銜著圓圓的月,如龍戲珠,像一幅淡淡的遊走的水墨畫,每一幅都是絕筆,揮毫弄月,路人能否?這時候,如果配上弄玉的簫聲,婉轉、悠揚、恬靜,就有忘我的意境了。
在我毫無預料的時候,突然看到一輪滿月,懸在半空中,我一時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凝視她那端莊的儀容,不覺泫然欲泣。有人說,當天空疲倦時,就用月亮替換太陽。天空也如我輩一樣知疲倦嗎?那麼,她也一定是個多愁善感的女子,一定也有「滿床清夢壓星河」的悽清。
尋著月光走,走在車馬喧囂的街市,城市的噪音轉眼間變成了遠遠的低語,可以忽略不計;心緒的雜亂與不安,心情的凌亂和茫然隨著這清風朗月消融在一瞬間,曾經的抑鬱和惆悵,也被這明月彈奏出動人的樂章吹散。往事隨風去,月亮知我心。月光用柔和的色彩為我鍍一件銀色的披風,使我內心重新燃起被城市過於慷慨而消耗掉的清靜與明澈,縱容自己的心在無垠的天宇馳騁,就像美妙的樂曲,激蕩我的心弦,然後又撫慰我的心靈。
城裡沒有月光,因為那淡淡的亮都被霓虹遮掩了,月亮是別在鄉村的徽章。記得去婆婆家,在沒有汙染的鄉村,看月光閃爍,飄忽不定,美侖美奐,近得可以沾一絲月光洗手;聽月光在院子裡悄悄綻放,在遠處的樹林裡叮噹作響,不遠處的曠野裡傳來一聲長鳴,可能是一隻麻雀被月光驚醒了,我看見月光在小溪中靜靜地流淌……
孟子認為:晝喧而夜靜,晝俗而夜雅,晝巧而夜樸。靈魂從來都需要星月的餘韻滋養。仰望月亮,就是在自己心中尋找一種不尋常的寧靜。月光柔和,溫雅可人,不那麼耀眼,也不那麼明亮,我也被薰染得不再那麼斤斤計較,不再對煩惱耿耿於懷,而是更關注內心的情感和體驗,因為心靈是我不能失守的要塞,我與月光邂逅,何嘗不是重逢,一如赤子一樣的坦誠。
不經意間,仰望美麗的星空,月綴在幽藍的天幕上。我想,而對那些凝望者,月亮會不吝賜予的。折一朵月光花,別在胸前,一定能照亮我的心靈;折一朵月光花,藏在心中,一定不分季節,盛開在每個寒冬;折一朵月光花,滴著露,一定能滋潤每個黑夜和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