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月光花》,折一朵月光花,別在胸前,一定能照亮心靈;......

2021-02-12 夢幻小提琴

小提琴演奏《月光花》

折一朵月光花

作者:素手牽裳   (源於作者博客)

      初冬的晚上,下班回家,無事,步行,不緩不急,徜徉在漸走漸暗的街頭。

    一次偶然的仰望,見一輪淡淡的月掛在光禿禿的樹梢上,哦,一輪滿月!驚喜,什麼時候月亮出來了?從沒有注意到,只顧著低頭走路,她就悄悄棲息在那裡,灑著淡淡的清輝,安靜而又從容。月亮每天都這麼早就出來嗎?怪自己粗心,只注意回家的路並不漫長,想著心事,耳機裡放著紀伯倫的散文,望著車來車往,轉眼間就到了。

    月光柔和,和我一起走,穿過稀疏的枝椏,嵌在枝頭,若隱若現,似有還無,朦朧羞澀,有著孩童般可愛的神情,使人不禁脫口而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走,月亮也走,她緩緩穿過一座座樓宇,當定格於樓的一角時,就銜著圓圓的月,如龍戲珠,像一幅淡淡的遊走的水墨畫,每一幅都是絕筆,揮毫弄月,路人能否?這時候,如果配上弄玉的簫聲,婉轉、悠揚、恬靜,就有忘我的意境了。

    在我毫無預料的時候,突然看到一輪滿月,懸在半空中,我一時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凝視她那端莊的儀容,不覺泫然欲泣。有人說,當天空疲倦時,就用月亮替換太陽。天空也如我輩一樣知疲倦嗎?那麼,她也一定是個多愁善感的女子,一定也有「滿床清夢壓星河」的悽清。 

    尋著月光走,走在車馬喧囂的街市,城市的噪音轉眼間變成了遠遠的低語,可以忽略不計;心緒的雜亂與不安,心情的凌亂和茫然隨著這清風朗月消融在一瞬間,曾經的抑鬱和惆悵,也被這明月彈奏出動人的樂章吹散。往事隨風去,月亮知我心。月光用柔和的色彩為我鍍一件銀色的披風,使我內心重新燃起被城市過於慷慨而消耗掉的清靜與明澈,縱容自己的心在無垠的天宇馳騁,就像美妙的樂曲,激蕩我的心弦,然後又撫慰我的心靈。

    城裡沒有月光,因為那淡淡的亮都被霓虹遮掩了,月亮是別在鄉村的徽章。記得去婆婆家,在沒有汙染的鄉村,看月光閃爍,飄忽不定,美侖美奐,近得可以沾一絲月光洗手;聽月光在院子裡悄悄綻放,在遠處的樹林裡叮噹作響,不遠處的曠野裡傳來一聲長鳴,可能是一隻麻雀被月光驚醒了,我看見月光在小溪中靜靜地流淌…… 

    孟子認為:晝喧而夜靜,晝俗而夜雅,晝巧而夜樸。靈魂從來都需要星月的餘韻滋養。仰望月亮,就是在自己心中尋找一種不尋常的寧靜。月光柔和,溫雅可人,不那麼耀眼,也不那麼明亮,我也被薰染得不再那麼斤斤計較,不再對煩惱耿耿於懷,而是更關注內心的情感和體驗,因為心靈是我不能失守的要塞,我與月光邂逅,何嘗不是重逢,一如赤子一樣的坦誠。

    不經意間,仰望美麗的星空,月綴在幽藍的天幕上。我想,而對那些凝望者,月亮會不吝賜予的。折一朵月光花,別在胸前,一定能照亮我的心靈;折一朵月光花,藏在心中,一定不分季節,盛開在每個寒冬;折一朵月光花,滴著露,一定能滋潤每個黑夜和黎明……

相關焦點

  • (陳蓉暉)小提琴演奏《雨夜花》,悲涼哀怨,感人肺腑,扣人心弦.
    (陳蓉暉)小提琴演奏《雨夜花》       《雨夜花》是臺語流行歌曲。
  • 安娜·梅耶演奏德彪西的《月光》
    安娜·梅耶演奏德彪西的《月光》美日混血小提琴家安娜·梅耶(Anne Akiko Meyers)1970年5月15日生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不凡的音樂魅力來自於她出眾的外型,以及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4歲開始習琴,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師從小提琴教母的桃樂絲·狄蕾(Dorothy Delay)、日裔名師川崎雅夫(Masao Kawasaki)、著名小提琴家Felix Galimir等人。
  • 「有你在,我們不孤獨」 ----歌曲《月光花》為自閉症兒童吶喊
    唐代鑫 曲花兒的成長離不開太陽你卻總在夜裡靜靜開放我多想走進你的身旁為你拂去寒夜的冰霜 陽光下的歡笑多麼爽朗你卻守著孤獨慢慢成長我多想收集多彩的春天伴你走過山高水長 月光花,陪月亮一起長大月光花
  • 音樂行者邢天溯《月光》 為我們照亮回家的路(圖)
    對故鄉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不計年輪,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落葉歸根。在2009年,內地「公路音樂先鋒」邢天溯用歌聲伴你走出城市的喧囂,離開家鄉,尋求屬於自己的自由,釋放心靈。而今,他是音樂行者,闊別多年,他以一首《月光》將我們游離的心重歸家園。這位獨居一派的音樂人,用他的真心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解讀人類最真摯的情感,譜寫最美最感動的音樂華曲。
  • 小提琴演奏大師愛-格拉契
    但是如果有人提起列昂尼德-科岡和愛德華-格拉契的名字,你也許會感到陌生,然而這五位藝術家曾被國際著名音樂網站《發現古典音樂》並稱為"20世紀後半期最偉大的五位小提琴演奏大師"。  愛-格拉契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當代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師和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著名指揮大師,也是公認的前蘇聯和俄羅斯小提琴浪漫演奏風格的傑出代表人物。在當今小提琴演奏過分注重技巧與商業化的時候,愛-格拉契鮮明地堅持著自己的個性。  "我想成為獲獎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的夢幻,藝術大師也不例外。
  • 《月光》貝多芬作品賞析音樂會
    The stars are beautifulbecause of a flower that cannot be seen星星真美是因為有一朵看不見的花演出地點深圳音樂廳二樓演奏大廳演出時間2020年7月5日15點  演出曲目01.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鋼琴獨奏:王加陽
  • 小提琴演奏《被雪覆蓋的柔情》,舒緩幽美、娓娓道來的琴音,好像千絲萬縷的柔情,在飄雪的日子裡,溫暖你的心.
    小提琴傾訴著一種思念和千絲萬縷的柔情,仿佛你能聽到雪花飄落的憂傷、溫馨的情思,似要將心隨之融化在一起,讓人在一種冷漠中依然清晰的感受到了綿綿不盡的柔情和希望。      《被雪覆蓋的柔情》舒緩幽美、婉轉而深情地吟唱著一種思念和柔情,空靈婉轉的旋律,就好像冬日裡盛開著的永不凋零的希望之花,溫暖而照亮人心。這樣的音樂,可以裝下人世的滄桑,人生的光芒,也可吐納歲月的憂傷。
  • 小提琴肩墊對演奏的影響
    在早期小提琴是靠在胸前進行演奏的,然而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研究,對於左手的要求越來越高,靠於胸前已經不能滿足演奏。因此,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從靠於胸前改為夾在鎖骨與下顎之間,來減輕左手的負擔,使得左手能夠靈活運用,這樣,肩墊誕生了。所以,肩墊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演奏者更好地運用左手進行演奏。
  • 渴望成為一朵自由行走的花
    第一次聽到《自由行走的花》這首歌時,便瞬間被它獨特的旋律深深吸引,那是一種來自天籟的,純淨的,一種帶有夢幻效果的聲音,仿佛從遙遠的星空之外,又穿透雲層縹緲而來……喜歡這種神秘的、空靈的感覺,如果用一種色彩來形容,我想,這種味道應該是灰色的吧?
  • 小提琴肩墊其對演奏的影響
    在早期小提琴是靠在胸前進行演奏的,然而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研究,對於左手的要求越來越高,靠於胸前已經不能滿足演奏。
  • 關於小提琴演奏史概述
    這種姿勢引起了演奏者頭部、上身與兩手姿勢的重大改變,同時也決定了小提琴的傾斜位置(便於在G弦與各高把位上演奏的位置),決定了持琴的手的肘部偏向右方以及握弓的手的肘部的較高位置(離開身體)。這就為在各高把位中的演奏的廣泛發展,換把指法的擬訂,以及小提琴發音力度與色彩範圍的擴大創造了一切必需的前提。
  • 小提琴正確的演奏姿勢
    小提琴的演奏姿勢是根據人體生理條件和便於樂器發音這兩個特定條件的需要,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由於演奏技巧的發展,左手需要更多的自由,因而產生了腮託和肩墊。我們講究演奏姿勢,也正是為了使人的軀體更好地掌握樂器,充分發揮樂器的性能。 持琴方法是整個演奏姿勢中首先要研究的問題。琴要夾得平。不要疏忽這個問題,這對發展弓法技巧是有很大關係的。
  • 小提琴肩墊的重要性其對演奏的影響
    在早期小提琴是靠在胸前進行演奏的,然而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研究,對於左手的要求越來越高,靠於胸前已經不能滿足演奏
  • 笨頭笨腦的愛因斯坦與小提琴的三個故事,附:珍貴演奏錄音.
    愛因斯坦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上個世紀初,有一個猶太少年,他做夢都想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 【音樂百科】小提琴演奏史概述
    只是必須承認,從1520年開始就有人提到的這種新樂器,它註定要取代所有在它之前和與它同時出現的一切類型相近或相同的樂器,並在藝術上佔據主導地位。這一點倒是確實可信的。 初 期   在16世紀,小提琴的演奏是局限在第一把位範圍內的三根高音弦上(G弦僅偶爾使用之),小提琴的琴頸與指板比現代的短和寬得多,持琴姿勢也完全不同(將小提琴靠在胸部的左方)。
  • 白色山茶花婚禮,淡然心靈,純潔迷人
    迷人,理想的愛除了玫瑰,世界上有另一種花更能代表愛情。在晨曦的林深處,有著一片白色山茶花的領地,因為淡然無香而被遙遠地忽視了,林中安靜只剩鳥語蟲鳴。第一縷陽光灑下,白色因反射光芒終於顯得耀眼,墨綠深沉的樹林中掀起一陣慍光的波瀾,誠如白日月光,這是山茶花一天的初醒。在經典著作《茶花女》中,瑪格麗特永遠都別著一隻山茶花,這是她淡然心靈的外物體現。
  • 穆特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她的父親是當地一家報社的編輯,穆特的兩位哥哥分別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穆特一直想學小提琴,但父母似乎不太願意,他們覺得練習小提琴會佔用很多時間,「可以作為業餘愛好,但是不要成為專業」。但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痴迷於小提琴時,又不忍心再去阻止。
  • 小提琴演奏《月娘浮光》
    >小提琴音樂了。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你是一個太重感情的女人嗎?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裡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睡前伴你夜聽《月娘浮光》是一首婉轉低吟傾訴情怨的曲子,來自臺灣導演林正盛的電影《月光下,我記得》,收錄於專輯《林正盛的電影,陳明章的音樂:天馬茶房、月光下我記得》。
  • 【晨光小提琴】—— 火影忍者 | 《青鳥》(音樂賞析+原創演奏)
    截止至今日,我們的音樂視頻號已更新百期以上,視頻大多以音樂賞析+音樂原創演奏的方式,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普及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曲目。迫於視頻號時長的限制,短短1分鐘的內容無法讓所有人都看得盡興,包括為朋友們準備的更多音樂故事,不能一一呈現。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演奏:瑪西歐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