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高青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做好工業集群發展、農業做大做強、文旅農旅融合發展「三篇文章」,始終保持疫情防控「零病例」,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預計全年GDP同比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2億元。
高青縣重點項目速覽
上海路北延高青段工程
工程總投資7.4億元,全長13.6公裡。按照路面31.5米雙向六車道建設,是高青與濱州和張店聯繫的又一條重要通道。預計2022年全面竣工通車,將有效改善群眾出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淄博僑森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高端輸液器注射器項目
該項目主要建設年產3億套非鄰苯類高端輸液器生產線和年產6億支高端注射器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4億元,實現利稅2.3億元。
山東一美生物高端醫美項目
擁有高端研發團隊,主要生產和銷售一二類醫療器械、高端化妝品和高端保健品三大健康類產品,與南京同仁堂、湖北李時珍、廣藥陳李濟等公司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山東翔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水處理環保高端裝備製造項目
該項目是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主要建設年產1000套蒸髮結晶設備及600套水處理設備。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利稅1.2億元。
2020年高青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速覽
1
加快新型工業集群發展
強化產業組織理念,深入實施產業賦能行動,全力以赴「優存量」「擴增量」。強化招大引強,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延伸含氟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產業鏈條,飛源合成不飽和聚酯樹脂、齊力環保催化劑、華元硼系列新材料、誠匯新材料酚醛樹脂等8個項目竣工投產,當年完成投資22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75億元;齊陽光電、興魯新材料丙烯醛、赫達纖維素醚等8個項目加快推進,當年完成投資8億元,項目竣工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45億元。強化上新上優,加快發展健康醫藥產業,立新製藥、科匯藥業、僑森醫療、一美生物4個項目竣工投產,當年完成投資3.5億元,項目投產後可實現產值40億元;恆智醫創、漢肽生物、華科藥業、壇墨質檢4個項目正在建設,當年完成投資1.5億元,預計項目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20億元。強化核心帶動,高端布局先進裝備製造產業,正在實施翔天重工高端裝備製造等3個項目,當年完成投資3億元,項目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30億元。強化沿鏈補鏈,積極培育電子信息產業,治源電子等3個項目在建,項目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15億元。強化數字賦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五個優化」為主攻方向,實施市級技改項目32個,完成技改投資11億元。隆華新材料於12月3日在深交所創業板IPO成功過會。
2
加快現代農業做大做強
搶抓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和全市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的機遇,強化數字賦能,全力打造沿黃鄉村產業振興齊魯樣板。突出抓好黑牛產業發展,打造全國最大高端肉牛生產基地,加快總投資12億元的新天地黑牛產業化項目建設,阿里數字大牧場項目建設全面鋪開,動物蛋白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高標準建成覆蓋全縣的數字畜牧平臺,獲評國家數字畜牧業創新中心示範基地。推動奶牛產業提檔升級,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實施總投資16億元的得益田園牧業小鎮項目,省級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打造「高青清水小龍蝦」特色品牌,實施總投資14億元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蘆湖龍蝦養殖基地、九道灣藕蝦種養基地等項目建設,計劃小龍蝦養殖面積發展到3.4萬畝。果蔬種植不斷擴量提質,設施蔬菜面積4萬畝,總產33萬噸,佔全市的20%。加大與阿里巴巴·盒馬鮮生的合作力度,帶動高青西紅柿、高青西瓜等特色優質農產品進駐平臺,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實現由「地方特色品牌」到「全國性品牌」的轉變。
3
加快培育發展新經濟
黃三角物聯網產業園入選省級數字經濟園區,1.3萬平方米的T3+大數據中心建設完成,山東省黃河流域超高速數據中心即將落戶高青。實施企業數位化轉型,累計培育智慧工廠3家,建成智能車間30個,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豐富完善天鵝湖溼地慢城業態,啟動黃河百裡生態廊道建設,積極創建4A級旅遊景區。打造千乘湖夜經濟集聚區,「水上高青」夜遊活動盡顯城市「年輕氣質」和多彩活力。
4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品質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全力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濟高高速、小清河復航、上海路北延(高青段)等項目,當年完成投資25億元。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啟動總投資30億元的田鎮四街改造項目。實施老城區雨汙分流工程15公裡。全力推進城鄉環境大整治精細管理大提升,實施綠滿高青專項行動,植綠造綠1.6萬餘畝,全力打造濱河生態園林城市。
5
加快推進民生實事建設
抓好黃河灘區遷建工程,一期工程全部實現搬遷入住,二期工程明年1月完成搬遷分房,遷建工程質量和整體進度走在全省前列。抓好水利設施建設,實施投資9億元的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構建覆蓋全縣域的現代水網體系,打造清水潤城的全域公園水城。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投資3.5億元完成四好農村路「三年集中攻堅」,投資1.5億元完成農村通戶道路硬化,投資1.6億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3.4萬戶。抓好民生社會事業,投資15億元,實施幼兒園專項整治、職業中專二期、南部城區縣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養老護理中心等重點民生項目16個,2020年全縣高考普通本科上線實現八連增。
6
加快產業生態要素保障
完成經開區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工程,4.5萬平米的標準化廠房、128套人才公寓建成並投入使用,項目承載力持續增強。化工產業園投資5億元的能源中心開工建設,「四縱四橫」道路管網建成投用,發展框架全面拉開。嚴格落實「六個一」平臺招引機制,建成僑森高端醫療器械、醫美生物大健康、飛源含氟新材料、新天地黑牛農旅融合4個產業展示中心。圍繞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全年引進重大產業項目19個。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率先推出工業投資項目「三段式」聯合驗收模式,推動項目完工即投產。2019年省級區縣營商環境評價,我縣獲全省區縣第二名。強化金融賦能,全縣存貸比達到80%以上,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5%以內,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下一步,我縣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樹牢「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理念,搶抓機遇,高標定位,攻堅突破,力爭「十四五」期間跨入全省沿黃區縣先進行列,高質量實現突破式跨越式發展。
美景速覽
責任編輯:李 晉
攝影主創:張維堂
微信製作: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