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築工業化:與裝配式建築等一脈相承,重在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

2020-12-24 澎湃新聞

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再次迎來國家層面重大政策利好!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圍繞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廣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專業人才培育、開展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評價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9個方面,就如何行之有效加快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提出了37條具體措施。

建築工業化、住宅產業化、建築產業現代化、裝配式建築……幾十年來,我國不同時期為推動建築業朝工業化方向發展,先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概念或名詞,此次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若干意見》中首提「新型建築工業化」,和之前的一系列提法究竟是什麼關係?給今後我國建築業發展指明了哪些方向?

關於這些疑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在中國建設報發表署名文章就《若干意見》做解讀時表示,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與國家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和裝配式建築是一脈相承的,是以工業化發展成就為基礎、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精益化、智能化生產施工,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性能和品質,達到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發展目標。「發展新型建築工業化是城鄉建設領域綠色發展、低碳循環發展的主要舉措,既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重要手段,又是打造經濟發展『雙引擎』的內在要求,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意義重大而深遠。《若干意見》的出臺為持續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築品質、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的重要文件。」

「新型建築工業化與裝配式建築等是一脈相承的」

自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印發實施以來,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快速推進,建造水平和建築品質明顯提高,但與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綠色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和不足,主要體現在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和低品質等方面。為此,《若干意見》提出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

「新型建築工業化的發展能夠徹底轉變以往建造技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較低、單純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模式,將工業化生產和建造過程與信息化緊密結合,應用大量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強調科技進步和管理模式創新,注重提升勞動者素質,注重塑造企業品牌和形象,以此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先發優勢。」文林峰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若干意見》是首份由9個部門聯合提出「新型建築工業化」的國家層面文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建科技集團首席專家葉浩文對中國建設報表示,我國推動建築工業化發展已有很多年歷史,之前不同時期出現各種名稱且多變,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建築工業化的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若干意見》專門就其進行了統一,即「新型建築工業化」。「加了『新型』兩個字後,不僅把之前各種名稱給統一了,更重要的是還明確了裝配式建築等是新型建築工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就把之前提出的建築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築等給持續連續起來了,相應的標準、措施、評價等也都能夠統一了。從此以後,我們再也不用糾結到底是叫建築工業化、裝配式建築,還是叫建築產業現代化了。」

「總體來看,《若干意見》比較完善,系統化較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原院長任宏對中國建設報表示,近年來建築工人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改變生產方式、推動建築工業化發展意義重大,關乎建築行業的未來。當前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關鍵要找到面臨的瓶頸問題,充分體現出建築工業化在效率、技術等方面的優越性,不能為了工業化而工業化。

「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不變、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由「大力發展」調整為「推廣」

上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和鋼結構建築,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築;而此次《若干意見》則提出,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結合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發布的《關於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我國在發展鋼結構建築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問題上是否側重點有所調整?

葉浩文對此表示,整體而言,「方向沒有變」,發展鋼結構建築,我國這幾年一直都在做,機場、超高層、大跨度的體育場館等一些公共建築基本都是鋼結構建築,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想在住宅上面多推動一下。與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相比,鋼結構建築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等方面更有優勢。從世界範圍看,國外鋼結構、木結構建築數量較多且便宜,我國雖然是鋼鐵生產大國也一直在發展鋼結構公共建築,但鋼材的利用率還不夠高,所以提出要繼續「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但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並不代表要放棄裝配式混凝土建築,而是兩種都要發展,只是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築仍處於初級階段,還需要繼續完善適用於不同建築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結構體系。」

對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兩種結構的優劣勢,招商證券建築建材行業首席分析師鄭曉剛對中國建設報表示,與鋼結構建築到現場可以直接拼裝相比,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多了一道澆築程序,另外在簡潔、便利、環保等方面,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也稍微差一些。「當然,鋼結構建築也存在容易晃動等缺點,所以在住宅領域還未得到大範圍推廣。」

隨著《若干意見》的出臺,後續落地問題便顯得尤為重要。文件指出,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組織編制新型建築工業化專項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實施範圍;要加大推進力度,在項目立項、審批、管理各環節明確新型建築工業化的鼓勵性措施。就此,任宏提出4點建議:一是各地制定政策時不能「一刀切」,應根據建築高度、地質及氣候條件等制定符合本地區的政策;二是要有相應的經濟方面配套舉措,比如提高建安成本;三是儘快解決標準圖集、標準工藝等方面的瓶頸問題;四是要培育「總包公司」引領行業發展。「華為就相當於一家能帶動整個行業不斷發展的『總包公司』,建築業也需要這樣的『總包公司』,而不僅僅是『大而不強』。」

此外,如何將標準化理念貫穿於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的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運營維護全過程也備受關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就此提出,將著力打造「1﹢3」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即啟動編制1項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3項主要構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以全面打通裝配式住宅設計、生產和工程施工環節,推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同時,通過明確通用標準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的具體尺寸,逐步將定製化、小規模的生產方式向標準化、社會化轉變,引導生產企業與設計單位、施工企業就構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進行協調統一,全面提升新型建築工業化生產、設計和施工效率,推動裝配式住宅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邁進。

除了完善標準化體系和出臺鼓勵政策外,鄭曉剛還認為,政策的順利實施也離不開強制性約束。「以裝配式建築為例,各地出臺具體的強制性比例要求後,推廣的速度明顯加快,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也需從定性到定量,明確相應的要求。」

延伸閱讀:

裝配式建築特別報導:

原標題:《新型建築工業化:與裝配式建築等一脈相承,重在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地、5G智慧化管理——貴州省貴陽市住宅產業化...
    這一整套流程的實施,對於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築品質,帶動建築業的全面轉型升級意義重大,而完美實施這套科學流程,就是在實現「住宅產業化」。觀摩會現場實景拍攝其實,貴陽萬科在住宅產業化的道路上早就已經起步,並且做出了不俗成績。
  • 「建築鐵軍」名不虛傳!江蘇建築業總規模連續14年全國第一
    全省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6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98%。建築業增加值達6493億元,佔全省GDP比重的6.5%,為近年來最高。其中,南通市全年產值首次突破9千億大關,排名省內第一。2019年我省建築企業獲「魯班獎」11項,「國家優質工程獎」28項,獲獎總數位於全國前列。
  • 2020中國(杭州)裝配式建築與集成房屋展覽會
    >  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土木建築學會     浙江省綠色建築與建築工業化行業協會   」通過近年來的推動和發展,杭州已基本形成集開發、設計、生產、施工為一體的建築工業化全產業鏈。市建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既有建築能效提升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應用,合理布局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綠色建築和建築工業化發展。     中國(杭州)裝配式建築與集成房屋展覽會(簡稱:杭州裝配式展覽會)定於2020年8月21日-23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杭州峰會主會場)舉辦。
  • 安徽建工:貫徹綠色建造戰略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
    來源:時刻頭條近年來,隨著現有建築工人老齡化、年輕建築工人斷檔、人工費逐年提高的形勢,加之國家大力推行綠色施工的理念,具備「四節一環保」及五化(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特點的裝配式建築,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
  • 為何BIM技術成為我國建築業改革的主要動力?
    http://www.bimw.cn/news/bim/8156.html與此同時,建築業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到中速增長,經濟增速放緩倒逼建築業轉型。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技術創新將是建築業發展的動力,建築業已逐步開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位化建造技術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對建築行業發生巨大的轉變。
  • 黃山2025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要達30%以上
    引進擁有成熟技術的裝配式生產集成應用企業,鼓勵現有建材、建築施工企業向建築部品(件)生產轉型,積極培育綜合性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推進技術進步和管理方式轉變,加快形成成熟可靠的技術體系和適應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的管理體制。(三)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堅持質量安全和宜裝配則裝配原則,因地制宜選擇裝配式建築技術。
  • 「回眸|我們的2020」建築業管理篇之四(建築市場監管)
    2020年,我市全力推動建築行業惠企減負政策落實,強力規範招投標和工程總承包管理,有力推進建築工業化發展,著力開展全市建築市場專項整治,努力營造建築市場良好競爭氛圍。一、全面推動惠企減負政策落實。1、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退還再提速。
  • 助推建築業向工業化、數位化轉型
    全市首家建築行業高新技術企業成立 助推建築業向工業化、數位化轉型 發布日期:2020-09-28 10:45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瀏覽次數: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和廣泛運用,「網際網路+建築」給建築行業帶來了一系列改革。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_太平洋財富網_專業金融財經...
    、新型標準化設計的一站式落地服務,將是建築業轉型升級智能新工科的建築未來。產業園將帶動建築產業工廠集群實體經濟的增長,實現建築產業線上虛擬數位化與線下落地工業化相結合。聯合工廠研發適配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工藝工法技術,建立標準化、系列化的建築部品供應體系,並運用VR+AR的科技手段為工廠提供具有震撼呈現的商業展示一體化服務。同時,藉助青島市地域經濟及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幫助工廠布局地域性研發、生產、銷售基地,形成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部品工廠的全國布局。
  • 行業關注|盤點讓人驚嘆的裝配式建築
    我國建築業當前仍是以混凝土澆築的勞動密集型傳統行業,然而以預製構件為基礎的裝配結構,具有標準化、易於運輸、安裝迅速,場地適應性強、節約勞動力和節能環保的特點。
  • 裝配式建築將成我國未來建築模式!
    ——裝配式建築3月22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目前我國建築業大力推廣的建築模式叫做裝配式建築。▲ 建築廢料再生的新型建材▲ 可以自身釋放負氧離子的牆磚下面這些是可以樂高積木一樣採用工廠化預製、裝配式拼裝的裝配式建築結構材料,也是現場展示最多的裝配式建築。
  • 第5代住房成現實,建築「新標準」全面推行!業內:終結高房價
    現在很多人抱怨房價貴,但有一點必須要承認,房地產的開發投資,帶動建築業以及水泥、鋼鐵、有色金屬、挖掘機等上下遊製造業;房地產消費,既直接帶動與住房有關的家電、家具、家紡、裝潢,也明顯帶動金融、媒體服務、網際網路、物業管理等第三產業,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居住條件。
  • 山西呂梁加速構建裝配式建築產業鏈
    作為山西首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山西建築產業現代化晉西北園(下稱「晉西北園」)PC產業區於今年5月30日建成投產。11月19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晉西北園,現場觀摩裝配式建築。裝配式建築,是把傳統建造方式中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製作好建築用構件和配件(如樓板、牆板等),運輸到建築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與傳統現澆建築相比,裝配式建築是一種可實現綠色環保、提升建築品質並加速工業化轉型的工程建造新模式。
  • 2020中國建築裝飾數位化轉型峰會暨亞運會精品工程「智慧工地...
    議程為期兩天,以「聚焦數位化轉型 共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有數位化轉型峰會、「智慧工地」觀摩兩項活動,旨在將理論與實際二者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加強從業人員素質,全面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建築數位化、工業化的深入融合。
  • 減少近七千噸建築垃圾 揭秘深圳龍光·玖龍臺裝配式建築匠造之道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成為許多城市建設的共同追求,眾多房企也開始積極介入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等新興領域。作為大灣區龍頭房企,龍光地產順應時代發展,在項目建設中積極推行裝配式建築施工,以滿足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需求,為綠色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 合肥打造建築工業化「安徽一號站」
    11月29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安徽建工北城工業公司在吳山正式開業投產,這標誌著全省建築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該項目對標雄安新區設計理念,在合肥打造建築工業化和智能建造「安徽一號站」,綠色環保和智能化等水平超出目前市場5年以上。
  • 達豐設備上市在即:把握裝配式建築新機遇,凸顯頭部效應
    來源:新浪港股導語:超過40%現有組合最大起重能力超過200噸米,契合裝配式建築對大中型塔機的需求增加。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自2010年以來其佔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6.6%以上,並於2019年達到7.16%的近十年最高點。
  • ...全國裝配式建築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大賽在周口開幕——築友集團...
    中宏網河南12月16日電 12月14日—15日,周口市「築友杯」全國裝配式建築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大賽暨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觀摩會(以下簡稱「活動」)在築友集團周口綠色建築科技園和周口市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山水湖城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1支隊伍200餘名裝配式建築產業工人精英進行技能比武。
  • 「綠色地產」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零排放建築綠色政策新活力
    到年底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但總體上看,「十三五」期間中國綠色建築發展整體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臺階,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每年新增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項目數量約3500個左右,帶動關聯產業產值3萬億元。以綠色建築為帶動,中國房地產建築業的綠色發展呈現加速態勢。全社會的建築節能意識日漸形成,城市新建建築的節能比率不斷提高。
  •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蒞臨中朵遠大裝配式建築產業園考察調研
    6月18日,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張秦帶領人才處一行蒞臨中朵遠大裝配式建築產業園黨建示範基地考察調研,中朵集團黨支部書記、副董事長曹文杰、中朵集團副總裁、中朵遠大董事長薛海明陪同。「十三五」以來,中朵集團一直堅持以黨建引領企業綠色發展,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踐行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創新推動內蒙古建築產業向著綠色、環保、節能的現代化裝配式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張秦副部長對中朵集團黨建引領下的企業發展模式及裝配式建築產業領域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