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BIM技術成為我國建築業改革的主要動力?

2020-12-28 建設工程教育網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檔期、經濟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與此同時,建築業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到中速增長,經濟增速放緩倒逼建築業轉型。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技術創新將是建築業發展的動力,建築業已逐步開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檔期、經濟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http://www.bimw.cn/news/bim/8156.html與此同時,建築業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到中速增長,經濟增速放緩倒逼建築業轉型。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技術創新將是建築業發展的動力,建築業已逐步開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位化建造技術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對建築行業發生巨大的轉變。從ERP信息到基於BIM的工程管理,從數位化的工地管理到實現VR的應用,新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改變我國建築業強大的推動力。

    在這裡,我重點談一下BIM技術。它的快速發展已經超越了很多人的預期,隨著住建部及北京、上海等地區關於推進BIM應用文件的出臺,多個城市通過政策和標準的引導,激活了市場,推動了市場,提升了應用能力。如果我們在十年前談BIM,那僅僅是一個概念,五年前講BIM,那是在一些重點項目上的推廣應用,今天我們講BIM已經是全國範圍大面積的推廣,很多城市已經出臺了政策。

    BIM技術作為建築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三維可視化、數據結構化、工作協同化等特點優勢,給我們行業發展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有利於推動綠色建設,優化綠色施工方案,優化項目管理,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成本和安全風險,提升工程項目的管理效益。BIM給這個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甚至是顛覆性的改變,一方面BIM技術的普及將徹底改變整個行業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各種根深蒂固的弊病,用更高程度的數位化整合優化了全產業鏈,實現工廠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的現代產業模式;另一方面,BIM在整個施工過程全面應用或施工過程的全面信息化,有助於形成真正高素質的勞動力隊伍。我認為,BIM是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方法之一,而這種勞動力的改造對於中國的城鎮化將是一個有力的支撐。

    下面我來談一下關於建築工業化的問題。2015年年底,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城市工作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在未來建築業的發展中,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2016年9月,國務院召開了常務理事會,正式審議通過了《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在歷史上,這是第一次具體的一個技術指導工作,充分表示了國家層面對我們這項事業高度關注和重視。在這個意見上指出: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重要任務、包括考核指標都非常明確、非常具體。作為裝配式建築的生產模式,建築工業化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趨勢,是我們轉型的需要,更是一次歷史的選擇,是對子孫萬代的負責。綠色,是指導我們「十三五」工作一個重要的內容。

    近年來,隨著建築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建築規模不斷發展,我們的國策基礎都在增強,但總體上看,勞動生產力提高不大,質量問題一直是我們一個挑戰,整體的技術進步還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為確保各類建築最終產品,特別是我們裝配式建築的質量和功能,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速度,大幅度提升我們勞動生產力,使我們建築業更快走向質量效益型道路,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大力提出BIM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是建築工業化一條重要的舉措。

    我國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形勢非常好,黨中央很重視這件事,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是必然選擇。一大批建築企業開始從轉型升級中尋求到建築工業化的發展,並取得階段性成果。特別重要的是,目前我國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誘因,與市場緊密聯繫在一起,所以我們應該有政治上的責任感,市場化的進步。

    前不久,中國建築學會專門成立了工業化建築學術委員會,旨在本行業內構建一個生態綠色體系下的建築科研設計、施工安裝、生產經營、後期維護以及創新技術互動、交流應用等分享的平臺,來達到資源、成果、技術和信息的共享。以往的經驗,乃至在發展過程中的教訓都應該成為我們的借鑑。

    更長遠來看,中國將在未來二十年繼續推進其城鎮化進程,數億農民兄弟將來到城市,我們將如何培養他們?我認為通過BIM和建築工業化的實施,將幫助農民工兄弟更快地轉變為現代產業工人,融入城市的文化。此外,應用BIM和建築工業化將使我們的建築更加低碳、綠色、環保,這將有助於改善我國的空氣品質。

    我們將和BIM研究學者、教授,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家,眾多建築領域的決策者和BIM中心負責人等一道,深度解讀現行的BIM標準,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尋求BIM在建築工業化的推廣、應用新思路,緊密把握BIM在建築行業發展的時代脈搏,引領BIM新發展。




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

備考期

報名期

準考證領取

考試時間

成績查詢

證書查詢

1-6個月

預計3月開始

考前一周

上半年:6月份

考後3個月

協會官網

6個月取證課程

課程

涵蓋班次

價格

購買

基礎精講、真題解析(3期)、考前點睛

一級:996元

二級:1196元

基礎精講、真題解析(全部)、考前點睛、項目實戰

一級:1580元

二級:1680元

相關焦點

  • 改革中謀發展競爭中求生存---從四經普數據看陽泉建築業發展
    一、建築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建築業與其他行業一樣,在改革的浪潮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我市建築業企業承攬境外工程完成營業收入0.4億元,全省排位第五。   (三)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築業仍是主要發展方向   從建築業行業內部結構看,我市建築業主要以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築業為主。
  • BIM是建築業全面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建築信息建模或簡稱BIM)」這一名詞初次被導入營建業(AEC)工業之後,它開始變成ACE技術核心內,少數嘗鮮者之間的流行語,包括設計、施工、和建築營運等所有的層面。
  • 助推建築業向工業化、數位化轉型
    全市首家建築行業高新技術企業成立 助推建築業向工業化、數位化轉型 發布日期:2020-09-28 10:45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瀏覽次數: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和廣泛運用,「網際網路+建築」給建築行業帶來了一系列改革。
  • ...林州市政協副主席、財政局局長李茂生暢談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對於建築業的重要程度,李茂生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林州素有「建築之鄉」、「工匠之鄉」的美譽,建築精良自古聞名,林州人民從事建築業歷史悠久。最為重要的是,紅旗渠的成功修建,哺育造就了成千上萬的能工巧匠,為林州建築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孕育的紅旗渠精神,更成為建築隊伍佔領市場、樹立形象、贏得聲譽的不竭動力。
  • 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積極開展中外標準對比研究,適應國際通行的標準內容結構、要素指標和相關術語,縮小中國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的技術差距。加大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和宣傳推廣力度,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引領,優先在對外投資、技術輸出和援建工程項目中推廣應用。積極參加國際標準認證、交流等活動,開展工程技術標準的雙邊合作。到2025年,實現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全部有外文版。
  • 德陽市bim建模員培訓的三個種類
    德陽市bim建模員培訓的三個種類   德陽市bim建模員培訓的三個種類    ,為示例。行業,創驅動。先精益、後BIM,不斷應用精益工具解決行業的浪費和效率問題,解決我們自身的浪費和效率問題,才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和我們以後前進的方向。
  • 杭州:大型工程項目普遍應用BIM管理,工地建設進入數位化
    裝配式建築——錢江世紀城人才公寓 邁入「十四五」,杭州將進一步引導建築業深化變革,不斷進行縱向延伸、技術挖潛,以數字賦能推動行業工業化進程,以建築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為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實踐範例夯實基底。
  • 新型建築工業化:與裝配式建築等一脈相承,重在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
    建築工業化、住宅產業化、建築產業現代化、裝配式建築……幾十年來,我國不同時期為推動建築業朝工業化方向發展,先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概念或名詞,此次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若干意見》中首提「新型建築工業化」,和之前的一系列提法究竟是什麼關係?給今後我國建築業發展指明了哪些方向?
  • 激發內在動力,中國科技巨輪勇毅前行——「十三五」科技體制改革...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五年來,科技領域捷報頻傳,量子信息、鐵基超導等科學前沿領域斬獲重大成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國之重器相繼建成運行,載人航天、移動通信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突破……數字的背後,彰顯了創新驅動發展釋放的巨大能量和改革驅動創新激發的強勁潛能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線訪談文字實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農業物質裝備條件逐步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不斷增加,農機總動力、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2億千瓦和5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2%。兩個52%,標誌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開始進入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新階段,標誌著科技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 2019-喻氏建築業宗親交流合作會發言情況彙編
    他說,很榮幸能成為第二屆喻氏建築業宗親交流合作會的主辦方,歡迎各位宗親百忙中抽空來參加今天的盛會!他介紹了湖北省建築業現狀:企業多,競爭激烈,三角債多,官司糾紛多,建築公司關門高發。與大家分享了自己企業的管理心得:做好項目經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風控管理,公司避免了大量的官司糾紛;做好團隊建設、管理規範化,透明化的細節工作非常重要。
  • 江蘇建築業總規模連續14年全國第一
    交匯點訊 建築業是我省的優勢產業。24日從省住建廳傳來消息,2019年我省建築業改革發展取得了不凡成績,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據了解,2019年我省建築業總規模實現在高基數、高平臺上的穩健發展,連續14年保持全國第一。
  • 是什麼讓濰坊成為國際動力城?
    濰坊柴油機廠發展極其迅猛,成為新中國機器製造業的主要支柱之一。 企業做大做強的背後是幾代濰柴人孜孜不倦努力奮鬥的結果,而濰柴也曾幾度沉浮,從瀕臨破產到千億級企業,是1998年的大刀闊斧的改革讓濰柴走上發展的新徵程。
  • 激發澎湃動力 釋放改革紅利
    黨的十九大以來,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要論述,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 2020中國BIM行業現狀與趨勢-滲透率提升,市場前景可期
    建築業與BIM行業之間的聯繫與全球建築業市場規模的穩定增長相比,全球建築業信息化發展卻十分緩慢,根據麥肯錫最新研究,2017年全球建築業數位化指數僅高於農業,居倒數第二位,數位化水平遠低於製造業等行業,這也是建築業利潤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產業升級要求十分強烈,BIM技術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建築業信息技術之一,BIM市場規模與市場環境持續改善。
  • BIM應用技術如何改變工程人的陳舊惡習
    如今憑藉BIM應用技術,可以將工程項目的每一個步驟都安排合理,自然也就能夠“根治”這些頑疾惡習!    一、工期拖延    很多人在項目的最後期限總是一延再延,原因包括計劃不周、意外頻發及業務複雜等,不能遵循項目進度安排或不斷將項目延期。
  • BIM入行6年,我眼中的BIM絕不是大家眼中浮華的PPT
    直到後來去廣聯達之後,對BIM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立志成為一名BIM工程師。 這裡我想說的一點就是:BIM是未來建築業發展的趨勢,每個人的成長之路不能複製,但是在付出和收穫直接總還是成一定比例,對於剛入門的BIMer來說,好好學習軟體,在和現場施工技術結合,將軟體功能運用與現場實踐,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好的出路。
  • BIM技術:建築工人工地搬磚也能搬出科技感
    BIM技術讓複雜的建築成為了三維「透明體」。 凌亂的施工現場、塵土滿天的環境、工人忙亂的場景,這些想必是大家提及建築工地的第一反應。
  •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紀實
    與此同時,一幕更加精彩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大戲正整裝上演……  2003年以前,我國電影產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則達到456部,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達5.32億元,創造了國產電影最高票房紀錄。
  • 改革先鋒 | 南仁東——「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
    頭盔下他那雙深沉凝視的眼睛的照片,成為新時代中國創新超越的標誌畫面。  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布了南仁東主持建造的這個科研重器——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