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富戶單九鼎是個吝嗇鬼,人送外號「鐵公雞」。一轉眼,他已經五十多了,最近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決定先把壽材準備好。於是買來上好木材,請來童木匠打造棺材。
以單九鼎的名聲,其他的木匠都不敢來,因為擔心他剋扣工錢。單九鼎娶媳婦嫁姑娘,沒有少打家具,一些木匠被他雞蛋裡挑骨頭,剋扣了不少工錢,弄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少木匠都繞著單九鼎走,寧願歇著,也不賺他的錢。
童木匠不怕,他滿口答應下來,背著工具到了單九鼎的家裡。他的手藝不錯,又不好酒,工期按時完成,棺材也打造得漂漂亮亮的,單九鼎挑不出毛病。可是,他眼珠一轉,最終還是挑出了毛病,認為童木匠把棺材的尺寸打小了。
這純屬無稽之談,單九鼎個子矮小,一米五不到,棺材按照標準尺寸打造,純粹浪費材料。單九鼎也是這麼認為的,買材料時,就沒有買夠數。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材料不夠,童木匠如何能夠打造出標準尺寸的棺材?而且動工之初,童木匠問過此事,單九鼎明確說過,尺寸小一點。
但是,單九鼎反悔說過此話,空口無憑,童木匠知道上了當,卻無計可施,問道:「你說吧,給多少工錢?」想不到單九鼎心腸毒狠,只給了一半工錢。
童木匠接過工錢,背起工具箱告辭。他對單九鼎的兒子說道:「出殯之日,記得找我。」單公子不明所以,含糊其辭隨口答應一聲。
單九鼎剋扣了許多工錢,心裡很高興,吩咐廚娘多炒一個下酒菜,晚上喝起了小酒。他心裡太高興了,喝了不少酒,醉醺醺地走不穩路,兩個丫環好不容易把他攙扶到床上,侍候他睡下。
哪知道第二天早上,單九鼎遲遲不起床,丫環來侍候他起床,他哼哼唧唧地說,渾身無力。躺到中午,他還坐不起來,單公子趕緊喊來郎中給他看病。郎中開了藥方,抓藥給單九鼎服下,卻一直不見好轉,從此癱在了床上。
這正應了那句老話,「樂極生悲」。偏癱的滋味可不好受,拖了一年多,單九鼎到底沒有熬住,鬱悶而死。單公子趕緊搭起喪棚,辦起了喪事。親朋好友接到口信,都趕來弔喪。
單公子吩咐僕人把棺材抬來裝殮,僕人們剛抬起棺材,就聽見棺材裡發出怪聲,吱吱呀呀地比哭還要難聽,要多刺耳就有多刺耳,而且棺材還晃動起來,似乎隨時都有散架的可能。眾人嚇得趕緊放下棺材,臉色慘白地看向單公子。
棺材打造好了,是不能更換的,哪有打造好了的棺材不能用的?這真是蹊蹺!有幾個僕人小聲議論,「童木匠搞的什麼鬼?」「該不會是童木匠做的手腳吧?」
單公子聽進心裡了,忽然想起當初童木匠臨走時說的話,「出殯之日,記得找我。」當時認為是一句沒頭沒腦的話,現在看來大有深意。他趕緊吩咐管家去請童木匠。
管家找到童木匠,把情況一說,童木匠背起工具箱說道:「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欠我的工錢該給我了。」
童木匠來到單家,單公子恭恭敬敬地上了好茶,陪著笑臉說道:「童大叔,還得勞駕你。」可是,童木匠只顧低頭喝茶,不理不睬,單公子好不尷尬。
管家急忙把單公子拉到旁邊耳語,把童木匠臨出門說的話講了,單公子恍然大悟,說道:「快給錢!」讓管家拿出當日剋扣的工錢,雙手遞給童木匠。
童木匠接過來,在手裡掂量了掂量,說道:「已經快兩年了,這些銅板在你家裡保管著,也該生下幾個孩兒了吧,弄不好妻妾成群了。」單公子心裡不快,卻也無可奈何,如今還得求著他呢,當即吩咐管家,又拿出五兩散銀,這可比全部工錢還要多。童木匠這才滿意地站起來,拿出一把錘子,走到棺材旁邊,在底部四個角裡,各自敲了了一錘。也是怪了,家僕們再抬棺材,既不晃動了,也不發出怪叫了。
童木匠揚長而去。單公子抓緊辦喪事,也不去理會他了。
但是,時間一長,童木匠發現不對勁了,因為接不到活幹了,好多老主顧都請別的木匠幹活去了。他半年沒有接到活幹,心裡慌張起來,打算找個人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一天,鄰村的武三郎家裡打造家具,請來了陳木匠。武三郎是童木匠的老表,連親戚也不請他幹活了!他氣憤不已,上門興師問罪。
武三郎把他拉到旁邊,說道:「老表,現在外面都在說你不地道,心太深了,打造棺材還要留一手,誰敢請你?特別是一些老頭,到處散布言論。」
童木匠委屈地說:「對付單九鼎這種人,我不留一手,工錢能要到手嗎?我想辦法保護自己,有什麼錯?」武三郎說:「可是,你不該索要利息,居然要了那麼多。這一點,犯了眾怒。」
童木匠好不委屈,像單九鼎這種吝嗇鬼,不趁機敲詐他還有天理嗎?但是,眾人的價值觀和他不一樣,他認為敲詐一筆合情合理,眾人卻認為他不地道。
童木匠非常鬱悶,他沒辦法改變眾人對他的看法,一直接不到活幹。過了兩年,他抑鬱而死。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