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的喪葬文化歷史悠久,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這就意味著各地都有各自的文化習俗,尤其農村土葬喪事習俗禮文化更濃厚一些。今天看到題目上說「農村喪事為啥在棺材上放公雞?",這個我要糾正一下,這個是部分地區,不能以偏概全。其實這個習俗背後是關於」叫魂「、」引魂「的意思。至於背後的詳細原因今天就此話題給大家好好講講。
一、習俗的由來
1、關於朱元璋葬母的傳說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其背後的故事版本有很多,棺材上放公雞習俗據說就和他有關係。
安徽鳳陽民間說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窮到他母親去世連下葬的錢都沒有地步。有天他所在的村子裡有隻五彩鳳凰在天盤旋許久落在了村口一片地上。那個地方有」鳳凰落地、必有寶貝「一說。這下子村裡可炸鍋了紛紛拿起鋤頭來挖寶貝,足足挖了7米之深,最後發現什麼也沒都憤憤離開了。朱元璋只顧發愁怎麼安葬自己母親的事情也沒去湊熱鬧。忽然朱元璋二叔從外面回來說咱也沒錢買棺木及葬品沒辦法讓你母親體面的入殮,怪就怪這可惡的元朝統治吧,於是他二叔就把村裡人挖寶貝的事情給他講了要不拿草氈包裹下安葬在哪個穴位,朱元璋也只能這樣辦了。
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當地人就說他們家的祖墳甚好,鳳凰落地的地方是好風水好陰宅。於是不知不覺得就演變成」鳳凰點穴「了。事實上哪裡有鳳凰這種鳥呢,後來當地人為了圖個吉利祖蔭澤被後代就以」公雞「來替代」鳳凰「了。再到後來就逐漸演變為」叫魂「和」招魂「了。
2、蘇格拉底的死亡
其實世界上關於人死後和公雞扯上關係的並非咱們,希臘時期也有,哲學家蘇格拉底臨死之前,囑咐弟子克裡託不要忘了給阿斯克勒庇俄斯一隻公雞。文學作品《柏拉圖全集》中介紹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古希臘的醫療之神也被稱為」不死鳥「,在希臘人死就像人得病一樣,向醫療之神告別下,起到安魂、讓靈魂永生之意。
二、」招魂「與」送魂「
人們自古以來就覺得人是有靈魂的,人在死亡後魂魄並非立刻走掉。於是在人死後,主家會先讓長子抱一隻公雞帶到逝者去世的地方拍打公雞讓其大叫,意指「招魂」,然後出殯時將公雞放在棺材上,下葬後在墓地旁拍再次打公雞,民間俗稱「送魂」,這樣一來靈魂來、靈魂去算流程算是完成了。當然民間一些農村也稱為「接三」和「送三」。
其實這個喪葬習俗在男方沿海城市使用的較多,比如安徽、蘇、滬、杭地區居多,我們河南很少用到,一般用到公雞一是人客死他鄉,需要回老家安葬,就在死者所在地買兩隻公雞護送死者(領魂、招魂)回落葉歸根的地方,出殯當天將公雞放在棺材上拍打鳴叫後撒開任其遊走置之不理(送魂);第二處用到公雞的地方是在安葬過程中遇到了些麻煩,比如棺木落地、韁繩斷裂,人員滑到,棺釘封不上等等這些突發事件時候,風水先生會覺得死者魂魄未定,就會令主家拿一隻公雞來用雞血滴到棺材的八個角處,予以告慰亡靈希望不要給家裡帶來麻煩。
總結:無論是」鳳凰點穴「還是公雞招魂送魂,這畢竟是一種傳說轉變為習俗,只不過是古人在那時那景下的一種樸素思想,這種習俗文化的背後其實無非是在封建社會裡是人們對子孫幸福的一種期盼,這只是古人傳承下來的一種喪葬文化,所以大家也不要太過於信奉這些思想。活好當下自己照顧好自己身體,老人在世時候多多盡孝,這種意義遠遠大於喪葬文化影響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