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名大會》康震、葛劍雄帶你探索人類追夢史

2021-01-11 國際在線

追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回看歷史大潮,人類正是在不斷追夢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創造、發展、改進、感悟,才得以建設和完善自己的文明。而在沒有影像的年代,地名成為了人類追夢史的見證者,簡單而又濃縮地記錄著這個地方的人們對於夢想的追求和不滅的信仰。即將於12月14日周六19:00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五期節目,便以「追夢」為主題,帶領觀眾沿著地名的軌跡,開啟一段夢想的旅程。

葛劍雄重磅加盟深受選手推崇

康震、魯健聊祖籍上演「老鄉相認」

本期節目,來自浙江紹興的復旦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老師將代替胡阿祥老師擔任點評嘉賓。作為新中國首批歷史地理學博士,葛劍雄研究碩果纍纍,觀點正直犀利,是場上眾多地名高手心目中的泰鬥級人物。在採訪中,北京曹玉騫表示:「我們北大的同學對葛老師推崇備至。」而杭州吳科傑則透露:「我在報考復旦史地所之前,就對他早有耳聞,在他的課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節目中,葛劍雄將用淵博的學識為大家科普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如何經歷從「河」到「黃河」的名稱演變;字面上沒有「夢」的「周公山」是如何與夢境結合在一起的;西方人口中的喀斯特地貌又為何在中國地理學界的標準術語中變成巖溶地貌……一連串精彩紛呈的解讀,讓許多初次見到葛老師的選手都紛紛化身「迷弟」,感慨道:「沒想到葛老師天文地理什麼都知道。」

自節目開播以來,主持人魯健一直將「阿拉善」冠於自己的人名之前。然而在本期中,他卻因葛劍雄老師的一句「講籍貫一般要講祖籍」而「改頭換面」,變成了「陝西府谷魯健」。同為陝西人的康震老師聽罷,竟和魯健上演了一場「老鄉相認」的戲碼。究竟兩位「純正老鄉」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除此之外,魯健「阿拉善歌王」的稱號也將受到來自選手席的挑戰。究竟地名高手中的「歌唱擔當」會有怎樣的表現?

「辣椒書記」幫助鄉親共圓脫貧夢

年輕攝影師換個角度看中華大地

地名的形成和變更,記載著人類對歷史文明進程的探索,體現了人類的不懈努力和奮鬥。你知道唐僧玄奘的生死追夢路途經了哪些地方嗎?你知道現實世界裡的「桃花源」在哪裡嗎?你知道仰望星空最大的「眼睛」在哪裡嗎?你知道哪個地名見證了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嗎?康震、葛劍雄將為大家一一解讀那些因夢而來的地名。

除此之外,五位特別出題人也將為大家分享他們在不同城市的追夢故事。究竟是什麼讓八十二歲的「硬核奶奶」苗曉紅決心重返藍天?又是哪一個地名讓她永生難忘?被稱作「辣椒書記」的賽迪艾合麥提·亞爾麥麥提是如何幫助鄉親共圓脫貧夢的?航拍攝影師呂鳳霄是如何通過航拍用地形、地貌呈現中華大地之美的?以席彩娥、席永翠為代表的一群治沙巾幗又是如何讓沙漠變良田,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命運的?

歷史的車輪在人類的追夢過程中飛速前進,而每一個地名都在無聲無息地告訴所有人,這裡曾經的過去和夢想的未來。12月14日周六19:00,跟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地名大會》,一起去認識地名背後的「追夢人」,感受地名背後的追夢精神。

相關焦點

  • 葛劍雄《中國地名大會》上揭秘
    這是1月4日晚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節目上的一道題目。題目的正確答案是D。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製的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以「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為主旨,共12期,每周播出一期,首播時間為每周六19:00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2月6日最新一期《中國地名大會》播出,銅川選手邱晨一舉成名,驚豔全場。地名通關34級一氣呵成,沒有給對手留下絲毫機會,成為地名大會第一位一次性闖關成功的選手。
  • 為何揚州炒飯、北京烤鴨等美食非要帶地名?《中國地名大會》這本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8月29日,中華書局在王府井新華書店舉辦了《中國地名大會》新書首發活動。《中國地名大會》節目主創人員及主持人魯健、嘉賓康震等出席。《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以地名知識競賽的活潑形式,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中國地名大會》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中這個題型亮了~康震老師帶你「身臨其境...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中這個題型亮了~康震老師帶你「身臨其境」訪廬山 2020-02-14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中國地名大會》第三期亮點||邱晨 &奉節
    《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第三期播出,依舊引起了大家熱烈的反響。除了基本的地名知識與地名風景宣傳以外,優秀文化傳播也是其不變的底色。展演《早發白帝城》將千古詩句與無邊景色結合,體現了中國古韻古香的經典詩詞之美。歐陽海捨身攔驚馬,體現了無畏的英雄精神。消防戰士張驍與其夥伴圖圖的「戰友」情令人感動不已,多年的堅持與付出為大家展現了奉獻的優良品質。
  •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評委,有人說他是徒有其表,你怎麼看?
    但你要說他繪畫水平和書法水平有多高,那是談不上的,或者說還處於「初級階段」吧,無需也沒有評價的必要。作為文學教授,圖解能幫助學生把握詩詞內涵,這就夠了,我們也不必以畫家和書法家的標準去評論他。總之,根據他在詩詞大會上的水平,可以肯定他講課不錯,是一個稱職的大學教師。但學術水平的高低無法確定,因而不好判斷他堪稱那種水平的學者。別的姑且不說,這手字還是可以的。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即興作詩一首,卻遭到網友強烈質疑
    公眾們覺得康震的講解既有風度,又有深度,康震至此康震的公眾知名度一路攀升,成為了響噹噹的「學術明星」。《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知名度最高的詩詞節目,節目以傳揚中華傳統文化為根本宗旨,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 「好地方」揚州驚豔亮相《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這4道題你也來答答看?
    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昨晚7時,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製的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進行首播。揚州的名字最早見於哪?揚州八怪你能說幾個?節目中出現了多個與揚州歷史文化相關的問題,同時,揚州清曲、淮揚菜、揚州木偶等揚州代表元素紛紛亮相,充分展示了揚州獨特的文旅魅力。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即興寫下一首七言絕句,暴露真實水平
    《中國詩詞大會》秉著重振詩詞之風的目的,自開辦以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與關注,受到了大量詩詞愛好者的熱烈追捧。然而,詩詞其會並非面面俱到,一位評委老師的水平就曾遭到過質疑。著名文化學者康震,連續多年任評《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裡他指點山水,意氣風發,腹中似有萬頃墨色源源不絕。可是在某一期節日中,他即興發揮寫下一首七絕,卻令人大跌眼鏡,不少網友直呼被騙了。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老師說了這樣的詩句,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中國詩詞大會是我非常喜歡看的節目,每次看到的時候都讓人精神振奮,都能讓人有收穫。這個節目百看不厭,說明了一個道理,好看的節目,經典的節目是經得起檢驗的。我們做人也是如此,想要看別人佩服我們,想要讓別人認可我們,我們必須要有獨特之處,必須要有過人的本領。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不愛畫畫的大學教授不是好嘉賓.」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之後,「圖畫線索題」,成為了節目裡的標誌性題型。每當康震作畫時,現場百人團和其他嘉賓皆屏氣凝神,用網友的話來說,大家都呈「星星眼狀」。康震在《中國詩詞大會》「也許我可以試試,正好可以替節目組節約成本!」康震說道。當他隨手找來兩張餐巾紙,用籤字筆畫出一幅荷塘月色草圖時,節目組覺得很不錯,於是「康氏圖畫線索題」便由此誕生了。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的拿手好戲,原來得瑟是需要資本的,真是全才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比賽中,康震老師的「圖畫線索題」,成為了舞臺上的標誌性題型。也是大家最期待的,準確率比較高的題。康震老師在答題現場給選手作畫出題,也是最為緊張的搶答環節,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語萬象的詩詞意境。選手開動自己的想像力,再給出準確的答案,一切都很完美。
  • 詩詞大會上龍洋放飛自我,懟得康震很是無奈,酈波:將了兩軍了
    這次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就要落下帷幕了,相信陪伴了眾多詩詞愛好者度過了這短暫而歡樂的時光。這季《中國詩詞大會》最大的變化就是主持人,由董卿變為了原來財經頻道的主持人龍洋。 前幾期,龍洋可能剛來到這個節目上,有些拘束放不開,甚至還有的地方會出錯。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評《水調歌頭遊泳》,亙古有幾人能寫主席詞
    如此好詞,聽康震老師怎麼講!主席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康震:《水調歌頭-遊泳》啊,我認為是,主席把畢生最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列為詞題的這樣一首詞。比如像我們寫一首詩,從來沒寫《水調歌頭-桌球》,沒有這樣寫過吧。毛主席這一生,兩大愛好:一是登山,二是遊泳。
  • 中國詩詞大會:好機智啊!比起康震老師的幽默,我更欣賞他的嘚瑟
    所以這篇文就不扯康老師和董卿的話題了,我想說一下康震老師的「機智」!對,你沒有看錯,是說「機智」,康老師不但風趣幽默,他還機智。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二期裡,他在朱彤的自救環節裡的表現,真是機智到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朱彤因為不知道「萬方樂奏有于闐」這句詩,導致也不知道「于闐」盛產什麼,所以她蒙了個「駿馬」。董卿說,其實「于闐」就是和田,它那裡盛產美玉!
  • 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展示畫技,在《經典詠流傳》展示什麼呢
    喜歡看《中國詩詞大會》的人都知道,康震老師作為點評嘉賓,說起故事來經常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而且跟其他嘉賓不太一樣,就是節目裡的「擂主爭霸賽」前三道題目,全部都是由康震老師現場作畫,然後給關鍵字讓選手猜詩詞的。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正式開始錄製,建議把主持人魯健換掉
    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的官方消息,由央視和民政部聯合錄製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已正式開始錄製。作為一檔專門弘揚地名文化的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一季在今年年初播出時,雖然不像《中國詩詞大會》那麼火爆,但也受到了很多地理知識愛好者的追捧。
  • 紅得發紫的康震,因「雲想衣裳花想容」被大教授質疑,他錯了嗎?
    如果文化圈也有頂流之說,那以康震現在的名氣,應該就算是頂流了。在2008年登上《百家講壇》前,他就因擔任漢語大賽的評委受到關注。因為在《百家講壇》中的出色表現,他隨後又擔任了《經典詠流傳》、《中國地名大會》等多檔節目的嘉賓,網友戲稱其為「嘉賓專業戶」。從2016年開始,康震擔任了《中國詩詞大會》嘉賓,這檔節目更是讓他紅得發紫。
  • 紅得發紫的康震,因「雲想衣裳花想容」被大教授質疑,他錯了嗎?
    如果文化圈也有頂流之說,那以康震現在的名氣,應該就算是頂流了。在2008年登上《百家講壇》前,他就因擔任漢語大賽的評委受到關注。因為在《百家講壇》中的出色表現,他隨後又擔任了《經典詠流傳》、《中國地名大會》等多檔節目的嘉賓,網友戲稱其為「嘉賓專業戶」。
  • 北師大教授康震,在詩詞大會上即興創作,一首七絕讓自己跌落神壇
    為了積極響應號召,弘揚傳統文化,2016年央視自主研發了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當年的6月播出,在這一年可謂是大紅大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