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揚州炒飯、北京烤鴨等美食非要帶地名?《中國地名大會》這本書...

2020-12-28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8月29日,中華書局在王府井新華書店舉辦了《中國地名大會》新書首發活動。《中國地名大會》節目主創人員及主持人魯健、嘉賓康震等出席。

《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以地名知識競賽的活潑形式,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中國地名大會》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2020年全國新高考語文II卷作文題 「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 『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足見《中國地名大會》節目廣泛的影響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華書局最新出版的《中國地名大會》,以節目臺本為基礎,完整呈現了「故土中國」「傳統中國」「地理中國」「追夢中國」「美麗中國」 「人傑地靈」 「文化基因」等十二期節目的內容。全書不僅保留了節目的精彩創意,讓每一期的主題體現著不同地名的特色,展現中華兒女的優秀品質,同時補充了大量知識細節,延展了節目的知識體系。西藏羊八井、四川井研、北京王府井、河北井陘四個「井」,哪一個因為水井得名?馬王堆帛書的《地形圖》,裡面藏著多少地名的秘密?北京前門曾經設置的大柵欄,三個字讀什麼音,設立的目的是什麼?每一個問題都引領人們走進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的鮮活長卷。全書涉及的地名覆蓋了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方便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時空坐標,充分感受到地名文化的魅力。

《中國地名大會》採取了題目+嘉賓解讀、知識拓展+答案的編排形式,方便讀者沿著趣味答題的途徑進入閱讀。書中配有大量精選的圖片,每一頁都能看到別樣的風景。

特別出題人是《中國地名大會》的一大亮點,他們中有駐守喜馬拉雅山詹娘舍哨所的戰士、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凍土觀測站的科學家、有讓沙漠變綠洲的姐妹花、有「跑贏了地震波」的科學家、有去到56個民族聚居地拍攝婚紗照的幸福情侶、有回國尋根的漂泊遊子,也有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者……他們的故事,讓一個個地名不再是遠方他鄉的陌生符號,而是崇高理想、美麗心靈的空間載體。這些豐富的人文情感,貫穿著全書始終。

在首發式上,眾嘉賓們表示,地名既是社會交流交往的基礎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古代稱人向有以姓氏加地名的習慣,韓昌黎、柳河東、顧亭林、康南海……這些璀璨的先賢之名,不僅打造了中國人的人格樣板,也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文化地標,讓這些地名歷經千載依舊煥發著勃勃生機。

地名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與情感寄託,「張國臂掖,故曰張掖」「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是為泰安」「首出萬物,萬國鹹寧,是為寧國」……這些記憶與情感不斷激發著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向心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湖醋魚」「北京烤鴨」「金華火腿」「揚州炒飯」「重慶火鍋」……生活中處處都有地名的痕跡,它們是物質的載體,是存在的證據,是文化的傳承。「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在《中國地名大會》這本書中,大到數省區域,小到一條街道,讀者都能找到背後蘊含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故事,勾起那些獨特的鄉愁記憶。(文化副刊部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揚子江集團領淮揚菜實力出鏡《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製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進行首播。《中國地名大會》作為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不僅在黃金時段播出,還得到央視級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新華社、抖音等媒體宣傳播放。
  • 「好地方」揚州驚豔亮相《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這4道題你也來答答看?
    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昨晚7時,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製的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進行首播。揚州的名字最早見於哪?揚州八怪你能說幾個?節目中出現了多個與揚州歷史文化相關的問題,同時,揚州清曲、淮揚菜、揚州木偶等揚州代表元素紛紛亮相,充分展示了揚州獨特的文旅魅力。
  • 《中國地名大會》康震、葛劍雄帶你探索人類追夢史
    而在沒有影像的年代,地名成為了人類追夢史的見證者,簡單而又濃縮地記錄著這個地方的人們對於夢想的追求和不滅的信仰。即將於12月14日周六19:00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五期節目,便以「追夢」為主題,帶領觀眾沿著地名的軌跡,開啟一段夢想的旅程。
  • 盤點《中國地名大會》第三期亮點||邱晨 &奉節
    《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第三期播出,依舊引起了大家熱烈的反響。除了基本的地名知識與地名風景宣傳以外,優秀文化傳播也是其不變的底色。展演《早發白帝城》將千古詩句與無邊景色結合,體現了中國古韻古香的經典詩詞之美。歐陽海捨身攔驚馬,體現了無畏的英雄精神。消防戰士張驍與其夥伴圖圖的「戰友」情令人感動不已,多年的堅持與付出為大家展現了奉獻的優良品質。
  • 地名文化節目,如何講述中國精神?
    要往何處去?我們常常以地名為尺度,來丈量走過的人生。那麼,地名是如何產生和變遷的?中國的地名文化是如何傳承與發展的?對當代人來說,了解地名文化有何現實意義?《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範式,即以知識競答、文化展演、專家點評等形式,溯源地名來源、傳承地方文化,為觀眾帶來一場場視聽盛宴。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2月6日最新一期《中國地名大會》播出,銅川選手邱晨一舉成名,驚豔全場。地名通關34級一氣呵成,沒有給對手留下絲毫機會,成為地名大會第一位一次性闖關成功的選手。
  • 日本地名比中國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大錯特錯
    在豆瓣、知乎和微博上都有一種論調:日本的地名比中國的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他們的第一項論據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比中國的更有歷史厚重感。對,就是網紅熊本熊的老家,你再仔細看看這個縣的地圖,有沒有發現「玉名郡」「菊池郡」這樣的地名?也就是說,在日本「縣」是「郡」的上一級。那麼bug來了,在中國秦漢時期,「郡」是管著「縣」的。其實,地名概念一直都是變來變去的,不存在「誰比誰更高級」的說法。但是,哈日族並不死心,他們列舉了中國和日本部分城市的名字,總覺得日本的聽起來更有逼格。
  • 揚州沒有揚州炒飯
    十年一覺揚州夢,煙花三月下揚州。富甲天下的揚州城,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說到揚州不得不提那道聞名世界的特色美食「揚州炒飯」。「揚州」,不是地名,而是配料的名稱,「叉燒」和「鮮蝦」的合稱。
  •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了解北京,特別是老北京的地名,可以傳承文化,知曉歷史,因為地名是歷史的重要密匙。 ㊀「各」、「家」、「垡」、「營」有千秋 在北京的地名中,尤其是郊區中,帶「各」字的特別多,如龐各莊、嶽各莊、張各莊、南各莊、夏各莊等等。一般意義上講,此類地名中的「各」與「家」是一個意思。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正式開始錄製,建議把主持人魯健換掉
    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的官方消息,由央視和民政部聯合錄製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已正式開始錄製。作為一檔專門弘揚地名文化的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一季在今年年初播出時,雖然不像《中國詩詞大會》那麼火爆,但也受到了很多地理知識愛好者的追捧。
  • 「揚州炒飯」其實根本不是揚州本地美食?!
    來到揚州,當然想要嘗嘗正宗的大煮乾絲和淮揚獅子頭,還有聞名遐邇的「揚州炒飯」自然也是不能錯過。只不過,我是剛剛才知道所謂「揚州炒飯」實際是粵菜中的一種,乃是廣幫師傅假託「揚州」之名創造出來的一道美食。說白了,大抵和日本人所謂「中華料理」中的「天津飯」有幾分相似。不過,當我昨天傍晚興高採烈的步入揚州東關街歷史文化區時並不知道這個「冷知識」。
  • 講好中國地名故事 《地名中國》人文紀錄片採風陝西大荔
    7月15日,大型人文紀錄片《地名中國》攝製組深入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舉辦創作座談會,進行拍攝前期採風。《地名中國》人文紀錄片採風陝西大荔 《地名中國》紀錄片攝製組邀請文化研究學者,圍繞大荔縣域歷史、地理、語言、文學、民俗、建築、非遺等開展調研座談。
  • 葛劍雄《中國地名大會》上揭秘
    這是1月4日晚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節目上的一道題目。題目的正確答案是D。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製的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以「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為主旨,共12期,每周播出一期,首播時間為每周六19:00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
  • 今晚6點,來央視頻看直播,跟著地名遊中國!
    《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今晚CCTV-4 19:00將迎來第二期精彩節目!節目沒看夠想了解更多地名背後的故事怎麼辦?知識來不及消化想和喜歡的選手在線互動怎麼辦?地方展演上央視自己也想推薦家鄉特色怎麼辦?《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聯合央視頻App,推出《跟著地名遊中國》系列直播節目。直播邀請總臺主持人,為觀眾揭秘節目錄製幕後故事,圍繞每期節目地方展演環節展開話題討論,和觀眾暢聊城市的旖旎風光、風土特色以及人文情懷。
  • 北京地名|玉泉山靜明園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三山五園「三山五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始建於清康熙時期,形成於乾隆時期。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文化遺產的統稱。
  • 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炒飯!定為揚州美食文化歌一曲
    文/劉興隆【「拾味揚州 世界美食之都的100個細節」徵文選刊】淮揚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地方菜系中最具特色的風味菜餚之一。揚州美食天下聞名,精緻燦爛,是淮揚菜主要發源地,「開國第一宴」就是淮揚菜。揚州炒飯聞名天下,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我不但看過而且還吃過。
  • 「好地方」揚州出名了!
    昨晚,《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在央視國際頻道首播。在節目展演環節,「好地方」揚州憑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非遺文化驚豔亮相,贏得選手和嘉賓的交口稱讚。中國地名大會 來揚州 走大運節目首先以選手知識競賽的方式,指出「揚州」作為城市名稱最早出現於《尚書·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 北京地名|「戲」說天橋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 星光大道冠軍張馨文受邀參加中國地名大會……
    張馨文在中國地名大會現場
  • 洛陽才子李科獲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一季總冠軍和天梯榜榜王
    自古洛陽多才子,洛陽才子李科在央視《中國地名大會在央視《中國地名大會李科在奪魁之後,又向地名天梯發出最後挑戰,他一路乘風破浪成功通過34級天梯關,成為地名大會第一季唯一通關的選手,成功獲得天梯榜「榜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