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龍巖.詩意地名」頒獎活動三重禮
頒獎典禮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分成詩詞採風、詩詞書畫筆會、頒獎典禮、詩詞朗誦、書畫藝術創作筆會等環節,以響應「2020年,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的重大國策,助力龍巖市在生態、人文、旅遊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活動第一部分《詩詞採風及詩書畫筆會》龍巖市詩詞學會於19日中午時分組織30多名詩友在紫金山採風,同時組織詩友進行書畫筆會;參加此次書畫筆會的學會成員有:邱炳奎、廖文福、吳繼生、陳智龍、吳偉華等人。
-
為何揚州炒飯、北京烤鴨等美食非要帶地名?《中國地名大會》這本書...
《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以地名知識競賽的活潑形式,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中國地名大會》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
地名文化節目,如何講述中國精神?
我們常常以地名為尺度,來丈量走過的人生。那麼,地名是如何產生和變遷的?中國的地名文化是如何傳承與發展的?對當代人來說,了解地名文化有何現實意義?《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範式,即以知識競答、文化展演、專家點評等形式,溯源地名來源、傳承地方文化,為觀眾帶來一場場視聽盛宴。
-
《中國地名大會》康震、葛劍雄帶你探索人類追夢史
而在沒有影像的年代,地名成為了人類追夢史的見證者,簡單而又濃縮地記錄著這個地方的人們對於夢想的追求和不滅的信仰。即將於12月14日周六19:00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五期節目,便以「追夢」為主題,帶領觀眾沿著地名的軌跡,開啟一段夢想的旅程。
-
盤點《中國地名大會》第三期亮點||邱晨 &奉節
《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第三期播出,依舊引起了大家熱烈的反響。除了基本的地名知識與地名風景宣傳以外,優秀文化傳播也是其不變的底色。展演《早發白帝城》將千古詩句與無邊景色結合,體現了中國古韻古香的經典詩詞之美。歐陽海捨身攔驚馬,體現了無畏的英雄精神。消防戰士張驍與其夥伴圖圖的「戰友」情令人感動不已,多年的堅持與付出為大家展現了奉獻的優良品質。
-
今晚6點,來央視頻看直播,跟著地名遊中國!
《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今晚CCTV-4 19:00將迎來第二期精彩節目!節目沒看夠想了解更多地名背後的故事怎麼辦?知識來不及消化想和喜歡的選手在線互動怎麼辦?地方展演上央視自己也想推薦家鄉特色怎麼辦?《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聯合央視頻App,推出《跟著地名遊中國》系列直播節目。直播邀請總臺主持人,為觀眾揭秘節目錄製幕後故事,圍繞每期節目地方展演環節展開話題討論,和觀眾暢聊城市的旖旎風光、風土特色以及人文情懷。
-
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陝西卷·三原篇在央視10套播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解花榮 記者 黃豔)2月24,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陝西卷·三原篇在央視10套科教頻道播出。該紀錄片時長40分鐘,分為地名記、文化記、建築記、民俗記、古村記、水利記、美食記八個部分,以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三原厚重的歷史底蘊、民俗氣息、文化魅力、家國情懷,彰顯出了三原縣的時代風貌和滄桑巨變,極大提升了三原縣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該記錄片也是鹹陽市第一家播放的縣區。
-
琅琊是臨沂,蘭陵是棗莊……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古代的地名有多好聽?最近,這個熱門紀錄片《中國》裡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人感嘆,原來彼時南京叫做「建鄴」;還有網友驕傲地提到「洛陽一直是洛陽」「邯鄲一直是邯鄲」。
-
日本地名比中國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大錯特錯
在豆瓣、知乎和微博上都有一種論調:日本的地名比中國的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他們的第一項論據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比中國的更有歷史厚重感。而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用的概念是省、市(直轄市)、區(民族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省」是元朝才出現的區劃概念,論資歷比「道」晚了600多年。「市」在中國古代是指大型商業區,大唐的「東市」和「西市」分別隸屬於「萬年縣」和「長安縣」。而日本沿用了唐朝命名習慣,如北海道下設札幌市。你說當代中國的「縣」和「市」顛倒了,那你看看日本的「郡」和「縣」是怎麼玩的。知道「熊本縣」嗎?
-
猜中國地名的謎語,來試試,看你能猜中幾個(附答案)
來試試,看你能猜中幾個,附答案哦: 1、海中綠洲(中國地名一) 【答案】:青島 2、拆信(中國地名一) 【答案】:開封 3、泰山之南(中國地名一) 【答案】:嶽陽 4、雙喜臨門(中國地名一) 【答案】:重慶 5、滾滾江水(中國地名一) 【答案
-
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 還有好多關於動物的地名 各式各樣 數不勝數 感覺任何一個地名拿過來都能講個半天…… 比如這個: 這是一個公主和中國搞笑地名的故事,看完肚皮都要笑破啦! 從前有一個公主,她住在↓↓↓
-
【地名故事】徐莊鎮:仁義村劉備尋馬的傳說故事
該村村民有講仁義、重道德的先王遺風,後來地方官為之更名「仁義村」。這裡還有一個劉備尋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裡,救劉備的那匹馬叫的盧。南宋詞人辛棄疾曾經寫過一首詞《破陣子》,裡面有一句叫「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裡面就提到了名馬「的盧」。在三國演義,「的盧」一共有過4個主人,分別是張武、劉表、劉備和龐統。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銅川選手邱晨一站成名 驚豔全場 2月6日最新一期《中國地名大會》播出,銅川選手邱晨一舉成名,驚豔全場。 《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導演賀亞莉、王屾,主持人魯健,主要嘉賓有:康震、胡阿祥、葛劍雄、陳紅等。該節目旨在弘揚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
-
地名文化系列紀錄片《山海有名》全集在南海網上線
為方便廣大網友了解海南地名文化,領略海南文化歷史底蘊,4月29日,《山海有名》紀錄片第一、二季全十集在南海網上線,網友可在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搜索觀看。地名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形態和載體,是一個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鄉愁的寄託。海南的地名,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
日本地名問題隨筆
地名中不少反映的是商貿、集市、碼頭、橋梁形成或建成的歷史,恰似一個又一個人文烙印,訴說著不爭的史實。位於佐賀縣境內的唐津市,在奈良時代就已是一個通往中國的渡口。那時正值中國唐朝,而「津( つ)」又是「渡口」之意。由於它在日本與唐朝的文化、經貿等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該地被命名為「唐津」,意思是通往中國的渡口。五、美好的寓意。地名除了反映上述種種涵義外,還反映某一特定時期人們的良好願望。
-
「攀枝花地名故事」主題讀書沙龍舉行
「攀枝花地名故事」主題讀書沙龍舉行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4-24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地名故事 |關於鄧州臺灣村的傳說由來~
一段塵封的歷史,一則神奇的傳說,一個美麗的故事,一個神聖的使命,我們邀您走進鄧州鎮鄉村寨,或記,或述,牽手文化,尋根鄧州,講述有關地名的那些美麗故事,與您許下一個美麗的約定,由此結識一段浪漫的文緣~~【地名故事】第9期臺灣村的傳說由來臺灣村,位於鄧州城西北45華裡張村上營、冠軍兩個行政村的上營
-
郭沫若的一篇文章,陝西14個縣地名被改,有必要嗎?
由於幾十年的戰爭動亂,當時的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普遍文化水平都不高,其中大多數百姓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的狀態。 加之中國歷史悠久,幾千年留存下來的古文字不僅晦澀難懂,而且字形更是結構複雜,筆畫繁多,不利於毫無文化基礎的老百姓使用與傳播。
-
中國最難讀的地名,你讀對了幾個?
中國地名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以至總是難以避免念錯地名。就問你一句,你有沒有鬧出過這種笑話?在這個靠導航走天下的年代,可能你會覺得念錯就念錯唄,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只是尷尬,付之一笑或調侃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念錯地名不只尷尬那麼簡單。截止至2018年末,我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72個,建制鎮數量從2176個增加到21297個。
-
100個中國最難讀的地名,第一個就讀錯了……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